眾將士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是聽到俞大猷的命令後都不敢怠慢,不顧眼前衝殺上來的倭寇,都紛紛後退臥倒。


    倭寇也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徐海正要衝來攻殺,眾人突然隻覺得腳下一震,隨即卻聽得山頂傳來一陣陣崩天裂地之聲響徹天際!


    是佛郎機大炮齊聲開炮的聲音!


    徐海等倭寇本以為俞家軍必然是全然耗盡了所有炮彈,所以才會撤出前灘陣地讓他們撲了個空。


    沒曾想俞大猷是嗅到了危險提前將大炮炮彈拉到了山上,並留了很少的彈藥以作突圍之用。


    剛才倭寇發起總衝鋒之時,俞大猷就心知此地若是強守下去恐怕就要抵擋不住全軍潰敗了,必須借助剩餘的全部火器大炮一齊震懾倭寇,讓倭寇誤以為他們還有炮火延續,隻是設下伏兵陷阱,誘使他們上鉤近前被大炮伏擊。


    是以剛才俞大猷命令湯克寬帶人上山,集合剩下的全部炮彈,衝著第二道防線的前沿陣地猛烈轟擊不留絲毫剩餘!


    此時倭寇正是密集衝鋒之時,炮火的集中打擊效果極佳,一炮下去就能炸倒一片倭寇敵軍!


    徐海等人見狀也果然認為俞大猷是布有埋伏,故意等到他們大軍密集,全部集合衝鋒的時候再用炮火一網打盡。


    倭寇此時並不知道,現在俞家軍所剩的炮彈火力不過隻是程咬金的三板斧而已,待掄完之後便會黔驢技窮無計可施。


    而此時十八門佛郎機大炮一起開火!其聲勢之大當真是駭人,炮火仿佛無窮無盡一般。


    徐海等一應賊首皆擔心大軍中伏俞大猷還有算計在後,趕緊一聲號令全軍馬上撤退!


    就在倭寇開始撤退的時候,山上的炮火也幾乎要消耗殆盡,俞大猷命令剩餘所有鳥銃手衝著敵軍發射所有剩餘彈藥。


    終於在耗盡了全部的火器炮彈之後,俞家軍擋住了倭寇這一次的全力衝鋒進攻,而他們已經再無突圍的希望。


    俞大猷令人火速清點全軍現狀。


    此時俞家軍傷亡已到三成,再不能在大區域內分散作戰必須將兵力集中。


    俞大猷當即下令道,放棄第二道防線,全軍退守到山頂,在那裏他們用石頭壘起了一道高牆,那也是他們最後的防線!


    俞大猷看著遠處寧靜如線的海平麵,“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海上粼粼紅光宛如將士們的鮮血匯聚而成。


    是他俞大猷把兄弟們帶出來的,但是他現在卻沒能力把兄弟們帶迴去。


    俞大猷的拳頭幾乎要握碎了,浙兵大軍卻依然沒有到。


    劉顯自看到俞大猷等人被倭寇包圍後便馬不停蹄去找譚綸,路上不敢有絲毫喘息時間,不到一日時間就趕到了杭州府浙江布政使司衙門。


    劉顯來不及休息一下就趕緊去見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譚綸,但衙門中的人卻說譚綸今日有公務外出,明日才能迴來。


    劉顯本想星夜去找譚綸,但是衙門中的人卻因為劉顯不說清楚自己是來幹什麽的,他們不敢透露譚綸大人的行蹤,隻讓他在衙門裏等且沒有地方給他們睡覺休息。


    因涉及到絕密軍情,劉顯不敢告訴旁人,隻稟明了自己軍中參將的身份,但依然不被告知譚綸的去向。


    劉顯的官職實在有限,布政司又是大衙門,且文官同級都可以節製武將,劉顯人微言輕無可奈何,索性就在帶著親隨守在衙門門口一直等著譚綸迴來。


    這一路劉顯雖然累的精疲力盡但依然不得安然休眠,他心中實在擔心俞大猷全軍的安危,雖然俞家軍早有準備且各個勇猛無比,又可依托地形打防禦之戰,但他們畢竟人數比之倭寇隻有其十分之一,兇險異常安危難測,援軍每晚來一刻兄弟們就多一分危險。


    終於在正午時分,劉顯等到了譚綸迴到衙門,他趕緊迫不及待上前表明了身份說有緊急軍情要跟譚綸稟報。


    譚綸雖不認識劉顯,但是他一眼就看出這是俞大猷手下俞家軍的兄弟們,他們一個個風塵仆仆疲憊不堪地守在衙門口等自己,譚綸馬上意識到必然是有萬分緊急的情況,趕緊將眾人請到府內。


    在得知衙門中的人拒絕告知劉顯等人自己的去向還排擠刁難他們之後,譚綸大怒,將昨天接待劉顯的官吏以貽誤軍機為由痛打二十仗。


    劉顯現下顧不得這些小事,拿出俞大猷給自己的虎符和印信趕緊說明了現在的情況。


    譚綸聞言又驚又喜,說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真不愧是俞神龍,有勇有謀是大帥之風,這的確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按朝廷撥發糧草的押運期限算,今日正好就是軍需到達的時間。請劉將軍和諸位兄弟放心,我這就去軍營看糧草到了沒有,隨時準備籌措點兵,咱們內外夾擊蕩平倭寇!”


    劉顯聞言大鬆了一口氣,俞大猷果然識人,這譚綸大人不是那庸庸碌碌的無能之輩,也是個實心用事誌在功業和百姓的良將正官。


    說罷譚綸便帶著劉顯等人趕赴浙兵抗倭軍的本部大營。


    眾人意誌高昂地到了浙兵軍中,結果譚綸詢問之後軍需官卻說軍糧今日還未到達。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是軍需供給跟不上,那這十萬大軍也是不能輕易調動的。倭寇主力也有三萬,想要把他們全都消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便是內外包圍也很有可能會是一場持久戰。


    十萬大軍一起調動每日所消耗的糧草是十分龐大的,若是糧草短缺,這一仗依然打不了。


    劉顯十分著急,譚綸道:“先不要著急,這才正午時分,軍糧逾期貽誤不到乃是重罪,我想押糧官應該晚些時候就會到。


    這樣吧,我現在就派人直接去運河碼頭去等軍糧。隻要軍糧一到不管是什麽時辰,大軍都星夜出發馳援俞總兵!”


    劉顯此時也沒有別的辦法,糧草不到十萬大軍確實是寸步難行,他隻能跟譚綸在這裏一起等待軍需供給的到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啟清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啟清揚並收藏山河長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