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山出來的時候,師父讓易年送了三封信。
兩封有名字,一封沒有。
第一封的主人是北祁元帥周信,第二封信的主人是天衍殿主晉天星。
那時易年覺著第三封信應該是送給自己那時還未聽過的大師兄,不過後來知道那封信是給七夏的。
後來事實也證明,師父早就料到了易年會有南嶼一行。
信不是送給大師兄的,但卻真有這麽一個人的存在。
晉天星與周信在青山學藝之時都曾聽說過,雖然每次都是寥寥幾句帶過。
從他們的分析來看,師父似乎不太願意提起這神秘的大師兄。
至於為什麽,沒人知道。
而且也沒人知道這大師兄到底是誰。
現在師兄弟三個都落到了相當被動的處境,一個兩個或許是巧合,但三人全都如此,那便不再是巧合了。
除了易年,另外兩個都是人精。
按理說易年能想到的辦法,另外兩人自然也會想到。
但聽易年提起這素未謀麵的大師兄時,卻都露出了些意想不到的神色。
隻有一個原因,因為二人早習慣了把一切都放在自己的肩上。
不是說易年有事便要找人幫忙,而是思維上的區別。
可從未露過麵的大師兄,哪裏有那般好尋找。
聽著易年說出大師兄三個字,晉天星歎了口氣,開口道:
“咱們幾個中我入師門最早,但也隻是話趕話聽師父提過兩次,大師兄是誰我實在不知…”
周信一邊給晉天星倒茶一邊道:
“我知道的也很少,模糊聽師父提起過一次,若是要找人的話隻怕很難…”
易年聽著,點了點頭。
二人說的沒錯,這麽多年都沒有音信,一時間想找人不太現實。
不過隨後的一句話,立馬讓二人變了神色。
“是很難,不過不是那麽絕對,最起碼有個方向…”
二人同時看向易年,晉天星開口道:
“小師弟可是有眉目了?”
周信沒說話,但那眼神中的驚訝還是藏不住的。
易年點點頭,開口道:
“隻是猜測,所以還請二位師兄幫著分析分析…”
“說…”
二人異口同聲。
對於晉天星與周信的反應,易年很理解。
畢竟那是大師兄,是真正的同門。
易年微微起身,開口道:
“二師兄你學的是星衍之術,三師兄學的是兵法謀略,我學醫,加上以前聽過的情況,可以斷定大師兄是跟著師父學修行的…”
二人同時點頭,這不是什麽秘密。
易年看著,繼續道:
“那咱們這位大師兄的修為就算不是天下第一,也一定是世間少有的強者…”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易年的猜測不無道理。
晉天星學了周天星衍之術,成了聖山天衍殿殿主,如今修為更是又上一層樓,對萬物隱隱間都有感應。
曾經聽師父說過,這種跡象正是周天星衍大成的前兆。
所以以晉天星現在的境界而言,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當的起一代天驕四個字。
周信學的是兵法,以凡間武者的身份坐上了北祁元帥之位,於普通人而言,已經沒有進步的空間了。
除非天下一統,手握舉世兵權。
易年從身份地位上與這兩位師兄沒有可比性,因為所學不同。
而學醫一途,想出名又太難。
畢竟幾百年的時間就出了那麽一位醫聖。
但易年的醫術同樣不容小覷,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解無一血毒。
易年之所以在醫術一途沒太顯露鋒芒,一是學醫是累積的過程,經驗尤為重要。
易年滿打滿算隻學了十年醫,與大多名醫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吃虧在了時間與經驗上。
二是他的修行天賦太過出眾,二十多歲的歸墟中境,鋒芒已經壓住了身上的一切,以至於很多時候外人已經忘了易年是學醫出身。
師兄弟三個,除了易年之外都在各自的領域達到了巔峰。
當然,如果易年初心不變,達到巔峰也隻是時間問題,畢竟青光的神奇超越了常人想象。
後入師門的三個都如此優秀,那沒道理第一個拜入師門的會是一個籍籍無名之人。
所以易年才猜測這位大師兄必是位絕頂強者。
周信聽著,開口道:
“所以大師兄是哪位呢?”
晉天星聽著,開口道:
“如果按照小師弟的猜測來說,那大師兄一定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人,可天下高手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聖山的木師兄,白師兄,宋師兄,都是一等一的強者,西嶺的千古寒,北落山那兩口子,棲靈穀的童穀主,異人一族的七王中的天忍輪迴,這些人在境界上都差不多已是人間極限,這些人加在一起怎麽也有個十幾二十個,再加上不願露麵的隱世高人,這範圍可不小啊…”
晉天星沒有避諱宗門問題,因為在青山學藝之時師父從未要求過不能拜入他門。
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去的是師父曾經的宗門。
所以晉天星提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包括異人一族的七王。
因為大師兄在離開之後,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裏,便不能斷定他有沒有再入宗門。
晉天星之所以沒提真武,是因為天下間的真武一隻手就數的過來。
從目前看來,天下現在一共有四位真武強者。
南昭的南行一,西嶺的千玨,聖山的莫道晚,以及青山的鍾萬爻。
這三個人,哪個都不可能是大師兄,不是身份對不上就是年紀對不上。
相傳北落山當初降服四眼妖猊的老祖宗,也就是冷清秋與春江月的師父也是真武境界,但目前為止沒人能證明。
至於帝江,能以一己之力大敗七王,就算沒有真武的境界也有真武境界的戰力。
但人族與妖族的境界劃分不同,擁有的神通天賦也不同,所以帝江是天妖境,但真不真武沒法說。
所以晉天星的猜測沒有包含真武,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真武乃是超越五境的存在,早已脫離了普通人的想象。
周信聽著,開口道:
“那這個範圍中,誰的可能最大?”
易年聽著,看向晉天星,開口道:
“師兄少說了一個人…”
“誰?”
晉天星剛說完,便立馬反應了過來。
眉心微微皺起,喃喃道:
“信難求?”
信難求雖然神秘莫測喜怒無常,但那天下第一歸墟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
就連白笙簫那等強者都自認不是對手,可見他的實力有多強。
如果不計人品隻算實力,信難求自然應該在考慮範圍之內。
可晉天星剛剛說完便搖了搖頭,似乎已經把信難求排除在外了。
易年瞧見,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開口道:
“師兄為何如此肯定不是他?”
晉天星聽著,再次搖頭,開口道:
“不是肯定不是他,隻是覺著是他的可能不大…”
“為什麽?”
“因為他曾經去過青山…”
易年聽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晉天星與周信都說過,不讓他們迴青山。
二人知道師父什麽性子,所以這些年盡管想迴但卻從沒迴去過。
就算真迴,以師父的實力,他們也很可能永遠都走不進去。
所以在晉天星看來,如果信難求真的是大師兄,那他便沒道理會去青山。
可這理由在易年身上不成立,因為易年離開的時候,師父從沒說過不讓迴的話。
抬眼看向二人,開口道:
“世事不絕對…”
聽著易年的話,晉天星愣了下,隨即嘴角出現了一抹笑意,喃喃道:
“是啊…”
眼前之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易年能迴,那別人能迴也是有可能的。
看向易年,開口道:
“師弟如此說,是不是覺得大師兄就是他?”
易年毫不猶豫的點點頭,開口迴道:
“是…”
瞧見易年不假思索便迴答,晉天星與周信都露出了一絲驚訝,似乎有些不明白易年為何會如此肯定。
易年看的出二人意思,開口道:
“如果沒遇見他,我也不會這麽肯定,但現在想來,絕對是他…”
“為什麽?”
易年緩緩伸出一根手指,開口道:
“道…”
“道?”
二人同時開口。
易年點點頭,開口道:
“對,當初在南昭之時我遇見過信難求,他說他是來殺我的,然後我便與他打了起來,先前還能打打,但等他施展出君臨天下之後我就完全不是對手了,一身修為被盡數打散,命也去了十之七八…”
“他要殺你,為何你還會覺得他是大師兄?”
周信疑惑道。
在周信看來,易年的身份天下間沒幾個人不知道,如果信難求真的是幾人的大師兄,怎麽可能會往死裏打易年。
師出同門又沒有什麽恩怨,沒道理會如此。
易年聽著,開口道:
“正常想確實如此,但我現在活著…”
活著,便證明信難求其實並不像殺死易年。
“那你說的道又是什麽?”
易年往椅子上一靠,開口道:
“感萬物而知萬物,知萬物而悟萬物,悟萬物而得萬物,萬物盡得,大道自成,這便是修行之道…”
說著,轉頭看向晉天星與周信,繼續道:
“據我所知,目前為止悟道之人有三,一個信難求,一個白師兄…”
“還有一個呢?”
…
兩封有名字,一封沒有。
第一封的主人是北祁元帥周信,第二封信的主人是天衍殿主晉天星。
那時易年覺著第三封信應該是送給自己那時還未聽過的大師兄,不過後來知道那封信是給七夏的。
後來事實也證明,師父早就料到了易年會有南嶼一行。
信不是送給大師兄的,但卻真有這麽一個人的存在。
晉天星與周信在青山學藝之時都曾聽說過,雖然每次都是寥寥幾句帶過。
從他們的分析來看,師父似乎不太願意提起這神秘的大師兄。
至於為什麽,沒人知道。
而且也沒人知道這大師兄到底是誰。
現在師兄弟三個都落到了相當被動的處境,一個兩個或許是巧合,但三人全都如此,那便不再是巧合了。
除了易年,另外兩個都是人精。
按理說易年能想到的辦法,另外兩人自然也會想到。
但聽易年提起這素未謀麵的大師兄時,卻都露出了些意想不到的神色。
隻有一個原因,因為二人早習慣了把一切都放在自己的肩上。
不是說易年有事便要找人幫忙,而是思維上的區別。
可從未露過麵的大師兄,哪裏有那般好尋找。
聽著易年說出大師兄三個字,晉天星歎了口氣,開口道:
“咱們幾個中我入師門最早,但也隻是話趕話聽師父提過兩次,大師兄是誰我實在不知…”
周信一邊給晉天星倒茶一邊道:
“我知道的也很少,模糊聽師父提起過一次,若是要找人的話隻怕很難…”
易年聽著,點了點頭。
二人說的沒錯,這麽多年都沒有音信,一時間想找人不太現實。
不過隨後的一句話,立馬讓二人變了神色。
“是很難,不過不是那麽絕對,最起碼有個方向…”
二人同時看向易年,晉天星開口道:
“小師弟可是有眉目了?”
周信沒說話,但那眼神中的驚訝還是藏不住的。
易年點點頭,開口道:
“隻是猜測,所以還請二位師兄幫著分析分析…”
“說…”
二人異口同聲。
對於晉天星與周信的反應,易年很理解。
畢竟那是大師兄,是真正的同門。
易年微微起身,開口道:
“二師兄你學的是星衍之術,三師兄學的是兵法謀略,我學醫,加上以前聽過的情況,可以斷定大師兄是跟著師父學修行的…”
二人同時點頭,這不是什麽秘密。
易年看著,繼續道:
“那咱們這位大師兄的修為就算不是天下第一,也一定是世間少有的強者…”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易年的猜測不無道理。
晉天星學了周天星衍之術,成了聖山天衍殿殿主,如今修為更是又上一層樓,對萬物隱隱間都有感應。
曾經聽師父說過,這種跡象正是周天星衍大成的前兆。
所以以晉天星現在的境界而言,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當的起一代天驕四個字。
周信學的是兵法,以凡間武者的身份坐上了北祁元帥之位,於普通人而言,已經沒有進步的空間了。
除非天下一統,手握舉世兵權。
易年從身份地位上與這兩位師兄沒有可比性,因為所學不同。
而學醫一途,想出名又太難。
畢竟幾百年的時間就出了那麽一位醫聖。
但易年的醫術同樣不容小覷,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解無一血毒。
易年之所以在醫術一途沒太顯露鋒芒,一是學醫是累積的過程,經驗尤為重要。
易年滿打滿算隻學了十年醫,與大多名醫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吃虧在了時間與經驗上。
二是他的修行天賦太過出眾,二十多歲的歸墟中境,鋒芒已經壓住了身上的一切,以至於很多時候外人已經忘了易年是學醫出身。
師兄弟三個,除了易年之外都在各自的領域達到了巔峰。
當然,如果易年初心不變,達到巔峰也隻是時間問題,畢竟青光的神奇超越了常人想象。
後入師門的三個都如此優秀,那沒道理第一個拜入師門的會是一個籍籍無名之人。
所以易年才猜測這位大師兄必是位絕頂強者。
周信聽著,開口道:
“所以大師兄是哪位呢?”
晉天星聽著,開口道:
“如果按照小師弟的猜測來說,那大師兄一定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人,可天下高手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聖山的木師兄,白師兄,宋師兄,都是一等一的強者,西嶺的千古寒,北落山那兩口子,棲靈穀的童穀主,異人一族的七王中的天忍輪迴,這些人在境界上都差不多已是人間極限,這些人加在一起怎麽也有個十幾二十個,再加上不願露麵的隱世高人,這範圍可不小啊…”
晉天星沒有避諱宗門問題,因為在青山學藝之時師父從未要求過不能拜入他門。
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去的是師父曾經的宗門。
所以晉天星提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包括異人一族的七王。
因為大師兄在離開之後,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裏,便不能斷定他有沒有再入宗門。
晉天星之所以沒提真武,是因為天下間的真武一隻手就數的過來。
從目前看來,天下現在一共有四位真武強者。
南昭的南行一,西嶺的千玨,聖山的莫道晚,以及青山的鍾萬爻。
這三個人,哪個都不可能是大師兄,不是身份對不上就是年紀對不上。
相傳北落山當初降服四眼妖猊的老祖宗,也就是冷清秋與春江月的師父也是真武境界,但目前為止沒人能證明。
至於帝江,能以一己之力大敗七王,就算沒有真武的境界也有真武境界的戰力。
但人族與妖族的境界劃分不同,擁有的神通天賦也不同,所以帝江是天妖境,但真不真武沒法說。
所以晉天星的猜測沒有包含真武,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真武乃是超越五境的存在,早已脫離了普通人的想象。
周信聽著,開口道:
“那這個範圍中,誰的可能最大?”
易年聽著,看向晉天星,開口道:
“師兄少說了一個人…”
“誰?”
晉天星剛說完,便立馬反應了過來。
眉心微微皺起,喃喃道:
“信難求?”
信難求雖然神秘莫測喜怒無常,但那天下第一歸墟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
就連白笙簫那等強者都自認不是對手,可見他的實力有多強。
如果不計人品隻算實力,信難求自然應該在考慮範圍之內。
可晉天星剛剛說完便搖了搖頭,似乎已經把信難求排除在外了。
易年瞧見,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開口道:
“師兄為何如此肯定不是他?”
晉天星聽著,再次搖頭,開口道:
“不是肯定不是他,隻是覺著是他的可能不大…”
“為什麽?”
“因為他曾經去過青山…”
易年聽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晉天星與周信都說過,不讓他們迴青山。
二人知道師父什麽性子,所以這些年盡管想迴但卻從沒迴去過。
就算真迴,以師父的實力,他們也很可能永遠都走不進去。
所以在晉天星看來,如果信難求真的是大師兄,那他便沒道理會去青山。
可這理由在易年身上不成立,因為易年離開的時候,師父從沒說過不讓迴的話。
抬眼看向二人,開口道:
“世事不絕對…”
聽著易年的話,晉天星愣了下,隨即嘴角出現了一抹笑意,喃喃道:
“是啊…”
眼前之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易年能迴,那別人能迴也是有可能的。
看向易年,開口道:
“師弟如此說,是不是覺得大師兄就是他?”
易年毫不猶豫的點點頭,開口迴道:
“是…”
瞧見易年不假思索便迴答,晉天星與周信都露出了一絲驚訝,似乎有些不明白易年為何會如此肯定。
易年看的出二人意思,開口道:
“如果沒遇見他,我也不會這麽肯定,但現在想來,絕對是他…”
“為什麽?”
易年緩緩伸出一根手指,開口道:
“道…”
“道?”
二人同時開口。
易年點點頭,開口道:
“對,當初在南昭之時我遇見過信難求,他說他是來殺我的,然後我便與他打了起來,先前還能打打,但等他施展出君臨天下之後我就完全不是對手了,一身修為被盡數打散,命也去了十之七八…”
“他要殺你,為何你還會覺得他是大師兄?”
周信疑惑道。
在周信看來,易年的身份天下間沒幾個人不知道,如果信難求真的是幾人的大師兄,怎麽可能會往死裏打易年。
師出同門又沒有什麽恩怨,沒道理會如此。
易年聽著,開口道:
“正常想確實如此,但我現在活著…”
活著,便證明信難求其實並不像殺死易年。
“那你說的道又是什麽?”
易年往椅子上一靠,開口道:
“感萬物而知萬物,知萬物而悟萬物,悟萬物而得萬物,萬物盡得,大道自成,這便是修行之道…”
說著,轉頭看向晉天星與周信,繼續道:
“據我所知,目前為止悟道之人有三,一個信難求,一個白師兄…”
“還有一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