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年喜歡近戰。
因為青光。
神出鬼沒的青光不像元力一樣出了體外便沒法精準掌控,隻要給易年機會被青光入體,就能切斷對方元力的運行,雖然時間短,不過戰鬥中,這一瞬間就有可能分出勝負。
但這種方法不是所有人都能用。
因為這看似簡單的方法,有兩個最基本的條件。
青光,和對心法或者功法的了解。
易年看過的書不少,但也不是每一種功法心法都了解,師父給自己的書再多,也不可能包含天元大陸萬年傳承。
就算真有那麽多的書,易年的腦子也不可能清楚的記得每一種,但是這些卻不是問題。
因為很多的功法,易年不知道心法口訣,但大概的運行路線卻知道。
不是真的知道,而是在交手間,能聽得出。
這就是近身戰鬥的第一個原因。
離得越近,聽得越清楚。
不了解的功法心法,易年能聽出大概。
而了解的,青光入體阻隔就會更加簡單,連聽都不用聽了。
昨天晚上遇襲的時候,對方因為想要隱藏身份,開始的時候一直沒有功法用出,而易年還能準確的用清光阻斷持針之人的元力運行,就是靠著瞬移到他背後,聽出大概的路線。
不必十分精準,隻要聽出元力大概流經哪裏堵哪裏就好。
西嶺的至高心法千山雪寒雖然威名在外,但除了西嶺的少數人,再沒有人有機會修習。
雖然出名,不過運行線路,心法口訣都是秘密。
不光千山雪寒,所有的心法與功法都是這樣,這是一個門派的立足之本。
易年自然是不知道千山雪寒的心法口訣,但也是連聽都不用聽,因為有經驗。
上次與七夏聯手“欺負”千秋雪的時候,易年與青光阻礙類似的截脈指曾經掐斷過千秋雪元力的運行。
上次因為要在最短的時間將走火入魔的千秋雪製服,不讓她有反抗的能力,封鎖穴道與元力運行的截脈指是最好的選擇。
但截脈指需要時間釋放,青光阻隔的時間不夠用,不過有七夏的驅散之法,才能在極短的時間裏將千秋雪製服。
而這次麵對千秋雪,不需要將人控製住,隻是阻礙她的戰鬥節奏,青光足矣。
還有,易年的天生神力隻有在近身肉搏的情況之下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減少元力與心神的消耗,讓易年不敢全力出手的隱患降到最低。
易年雖然有鎮魂矢這種遠程攻擊的至高功法,但沒有合適的武器施展。
不過如果千秋雪剛才沒有迴來,而是繼續拉開距離,易年的青光絕對不會散去,昨天的青色長弓定會再次出現的手中。
易年給了千秋雪兩個選擇,或者是兩瓶毒藥。
近戰與遠程。
遠程我有鎮魂矢,你要是覺得自己能扛得住,那就繼續遠遠釋放雪刺。
近戰,我有強橫的力量與速度在身,又有奇異的青光,加上武器的優勢,神魂外相在易年這裏,占到的便宜很少。
不過易年有這麽多的優勢,但卻有一個隱患,那就是戰鬥的時間。
戰鬥的時間越長,消耗的就會越多,失控的可能就會越大。
如果在失控之前沒有戰勝千秋雪,那易年就會放棄,不過這個可能不大。
易年以前害怕失控,是怕傷害到別人。
不過現在的情況與當初有了些變化。
在試比高的比試中失控,不會傷害到別人。
西嶺五位長老把千秋雪看得極重,一旦發現自己有下殺手的苗頭或者千秋雪到了極其危險的境地,他們不可能還安穩的坐在下麵。
而聖山的白笙簫和晉天星,也不可能看著失控的自己大殺四方。
易年知道,就算自己失控之後實力大增,但想要同時打贏將近十個歸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失控的自己,不會對圍觀的這些人造成傷害。
而現在真正讓易年害怕失控的原因,是怕自己很長的時間才會醒來,或者永遠醒不過來。
師父說過,好不容易活下來,就不要想著死。
易年聽了。
遠在落北原的朋友與徒弟,易年要等著他們迴來。
遊曆天下,渡人渡己的倉嘉,易年要等著他成佛的那天。
魁梧的發小小愚,可能還在青山小院裏,等著和自己喝酒呢。
這些都是易年的牽掛。
而現在,除了他們,又多了一個七夏。
自己可能是失憶中的她,唯一的依靠。
出外遊曆的易年在七夏依偎在自己肩頭的那一刻,明白了師父說過的那句話。
世間,不止青山。
所以不能失控,但這場比試易年要贏。
眼前的情況,也正是易年希望看見的。
鳳凰翎的紅芒沒有收迴的時候,元力時刻灌入,靠著速度和強大的力量,招招都在往千秋雪的要害招唿。
而左手中,青光時刻準備,隻要有機會,定會毫不猶豫用出。
千秋雪也毫不示弱,手中武器雖然比不上鳳凰翎,但屬性上的契合與默契是易年與鳳凰翎比不了的。
一增一減之間,優勢並沒有想象中的大。
在靠著自身的速度與戰鬥經驗躲閃著易年的同時,反擊的冰劍同樣毫不示弱,也是招招往易年的要害招唿。
隨著兩人的劍風唿嘯,交錯的身影在擂台上以極快的速度騰挪間,千秋雪發現漫天的風雪沒有對易年造成影響之後,開始慢慢向著自身匯去。
待到漫天風雪消失之後,台上二人交手動作讓更多的人看的更加清晰。
剛才過千帆和七夏的比試,兩個人所用招式一模一樣,沒有一點的元力外放,如同凡間武者交手之時一樣。
但招式靈活多變,將原本被修行之人看不起的武學招式在元力的加持與運用之下,變得更加具有威脅。
雖然修行之人大多對凡間武學的招式理解不深,但也能看出七夏和過千帆與普通修行之人的不同。
兩個人都對招式有著深深的了解,使用之間那種渾然天成之勢,給人的感覺好像兩人不是在戰鬥比試,而是在展示著武學招式獨特的美感。
如果不是過千帆在戰鬥中的感悟,那場原本十分漫長的戰鬥可能還會延長,而招式,自然也就會多出不少。
而那欣賞,也會持續的增加。
招式的優美靈動複雜深奧,被兩個人演繹的淋漓盡致。
而觀眾對七夏出手之前的無聊等待,變成了結束之前的意猶未盡。
如果把七夏與過千帆的比試形容成一副優美的畫卷,一招一式都在勾勒著畫卷內容的美好。
那現在易年與千秋雪的戰鬥,兩個人的動作,就是穀場上吹起的灰塵落地,毫無章法可言。
沒有任何的技巧,完全靠著自身天賦帶來的極致力量與速度比拚。
而敏捷,反應,都是在下意識中才稍稍體現。
七夏與過千帆攻向對方要害的時候,體現的是技巧與運用,而易年與千秋雪,體現的則是狂野與無前。
修行體悟功法會消耗精力與時間,而招式同樣,都需要千錘百煉。
不過人的精力有限,貪多嚼不爛。
其實這種戰鬥的方式,大多數的修行之人都體驗過, 因為功法會消耗元力與神識。
但功法的威力強大,招式的作用卻很少能有體現,除非元力耗盡。
可別忘記,修行之人在戰鬥中也是能恢複的,隻要能恢複到功法用出的元力,招式的優勢就不存在了。
就比如易年與過千帆,如果兩個人交手,過千帆的招數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
易年隻需要方寸乾坤拉開距離,遠遠幾箭,戰鬥就能結束。
這就是修行之人不重視武學招數的最大原因。
極大的付出,卻隻能換迴來一點點,或者根本換不迴迴報,自然就沒有人重視。
如果戰鬥的兩個人實力相當,長時間的戰鬥之後,元力與神識的消耗不足夠用出功法的時候,出現眼前這種情況很正常。
不過很少有人會陷入這種戰鬥之中,因為大多數的功法消耗沒有那麽大。
易年的功法消耗大,是因為這些功法的威力太大。
天道法則,向來如此。
如果千秋雪碰見的是其餘的通明境界中人,那漫天飛舞的雪刺,足夠持續到戰鬥結束。
而七夏對上的沈寧如果也是通明或者更高的境界,紅芒也可能不會斷。
昨天七夏不是隻能發出一擊,而是隻需要一擊。
可易年與千秋雪的比試才開始沒多久,功法用的也不多,根本就不算有什麽消耗,根本沒到那種時候,卻莫名的陷入了現在的纏鬥之中。
而兩個人的戰鬥方式給人一種很怪異的感覺。
那就是感覺上,如果把兩人的武器拿掉,他們兩個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撲上去,如同街上的流氓一樣,不顧形象的扭打在一起。
可兩個人的臉上看上去明明都毫無憤怒與怨恨神色,也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
而且有這種感覺的人,不止一個。
台下聖山的坐席處,安靜的七夏看著台上的兩人,除了擔憂,心裏還有一個念頭升起。
等到他結束今天的比試之後,有時間得教教他武學招式了。
學習研究招式確實會消耗精力,而且用的時候極少,但在這種極少出現的情況下,武學招式比這種原始的戰鬥方式好用很多。
可以不用,但是得會,技多不壓身。
如果不用功法,隻憑借境界帶來的增幅,台下還在感悟的過千帆都有與二人一拚的能力。
因為台上的兩人在七夏與過千帆看來,運劍攻擊與躲閃防守的時候,破綻實在是太多了...
因為青光。
神出鬼沒的青光不像元力一樣出了體外便沒法精準掌控,隻要給易年機會被青光入體,就能切斷對方元力的運行,雖然時間短,不過戰鬥中,這一瞬間就有可能分出勝負。
但這種方法不是所有人都能用。
因為這看似簡單的方法,有兩個最基本的條件。
青光,和對心法或者功法的了解。
易年看過的書不少,但也不是每一種功法心法都了解,師父給自己的書再多,也不可能包含天元大陸萬年傳承。
就算真有那麽多的書,易年的腦子也不可能清楚的記得每一種,但是這些卻不是問題。
因為很多的功法,易年不知道心法口訣,但大概的運行路線卻知道。
不是真的知道,而是在交手間,能聽得出。
這就是近身戰鬥的第一個原因。
離得越近,聽得越清楚。
不了解的功法心法,易年能聽出大概。
而了解的,青光入體阻隔就會更加簡單,連聽都不用聽了。
昨天晚上遇襲的時候,對方因為想要隱藏身份,開始的時候一直沒有功法用出,而易年還能準確的用清光阻斷持針之人的元力運行,就是靠著瞬移到他背後,聽出大概的路線。
不必十分精準,隻要聽出元力大概流經哪裏堵哪裏就好。
西嶺的至高心法千山雪寒雖然威名在外,但除了西嶺的少數人,再沒有人有機會修習。
雖然出名,不過運行線路,心法口訣都是秘密。
不光千山雪寒,所有的心法與功法都是這樣,這是一個門派的立足之本。
易年自然是不知道千山雪寒的心法口訣,但也是連聽都不用聽,因為有經驗。
上次與七夏聯手“欺負”千秋雪的時候,易年與青光阻礙類似的截脈指曾經掐斷過千秋雪元力的運行。
上次因為要在最短的時間將走火入魔的千秋雪製服,不讓她有反抗的能力,封鎖穴道與元力運行的截脈指是最好的選擇。
但截脈指需要時間釋放,青光阻隔的時間不夠用,不過有七夏的驅散之法,才能在極短的時間裏將千秋雪製服。
而這次麵對千秋雪,不需要將人控製住,隻是阻礙她的戰鬥節奏,青光足矣。
還有,易年的天生神力隻有在近身肉搏的情況之下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減少元力與心神的消耗,讓易年不敢全力出手的隱患降到最低。
易年雖然有鎮魂矢這種遠程攻擊的至高功法,但沒有合適的武器施展。
不過如果千秋雪剛才沒有迴來,而是繼續拉開距離,易年的青光絕對不會散去,昨天的青色長弓定會再次出現的手中。
易年給了千秋雪兩個選擇,或者是兩瓶毒藥。
近戰與遠程。
遠程我有鎮魂矢,你要是覺得自己能扛得住,那就繼續遠遠釋放雪刺。
近戰,我有強橫的力量與速度在身,又有奇異的青光,加上武器的優勢,神魂外相在易年這裏,占到的便宜很少。
不過易年有這麽多的優勢,但卻有一個隱患,那就是戰鬥的時間。
戰鬥的時間越長,消耗的就會越多,失控的可能就會越大。
如果在失控之前沒有戰勝千秋雪,那易年就會放棄,不過這個可能不大。
易年以前害怕失控,是怕傷害到別人。
不過現在的情況與當初有了些變化。
在試比高的比試中失控,不會傷害到別人。
西嶺五位長老把千秋雪看得極重,一旦發現自己有下殺手的苗頭或者千秋雪到了極其危險的境地,他們不可能還安穩的坐在下麵。
而聖山的白笙簫和晉天星,也不可能看著失控的自己大殺四方。
易年知道,就算自己失控之後實力大增,但想要同時打贏將近十個歸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失控的自己,不會對圍觀的這些人造成傷害。
而現在真正讓易年害怕失控的原因,是怕自己很長的時間才會醒來,或者永遠醒不過來。
師父說過,好不容易活下來,就不要想著死。
易年聽了。
遠在落北原的朋友與徒弟,易年要等著他們迴來。
遊曆天下,渡人渡己的倉嘉,易年要等著他成佛的那天。
魁梧的發小小愚,可能還在青山小院裏,等著和自己喝酒呢。
這些都是易年的牽掛。
而現在,除了他們,又多了一個七夏。
自己可能是失憶中的她,唯一的依靠。
出外遊曆的易年在七夏依偎在自己肩頭的那一刻,明白了師父說過的那句話。
世間,不止青山。
所以不能失控,但這場比試易年要贏。
眼前的情況,也正是易年希望看見的。
鳳凰翎的紅芒沒有收迴的時候,元力時刻灌入,靠著速度和強大的力量,招招都在往千秋雪的要害招唿。
而左手中,青光時刻準備,隻要有機會,定會毫不猶豫用出。
千秋雪也毫不示弱,手中武器雖然比不上鳳凰翎,但屬性上的契合與默契是易年與鳳凰翎比不了的。
一增一減之間,優勢並沒有想象中的大。
在靠著自身的速度與戰鬥經驗躲閃著易年的同時,反擊的冰劍同樣毫不示弱,也是招招往易年的要害招唿。
隨著兩人的劍風唿嘯,交錯的身影在擂台上以極快的速度騰挪間,千秋雪發現漫天的風雪沒有對易年造成影響之後,開始慢慢向著自身匯去。
待到漫天風雪消失之後,台上二人交手動作讓更多的人看的更加清晰。
剛才過千帆和七夏的比試,兩個人所用招式一模一樣,沒有一點的元力外放,如同凡間武者交手之時一樣。
但招式靈活多變,將原本被修行之人看不起的武學招式在元力的加持與運用之下,變得更加具有威脅。
雖然修行之人大多對凡間武學的招式理解不深,但也能看出七夏和過千帆與普通修行之人的不同。
兩個人都對招式有著深深的了解,使用之間那種渾然天成之勢,給人的感覺好像兩人不是在戰鬥比試,而是在展示著武學招式獨特的美感。
如果不是過千帆在戰鬥中的感悟,那場原本十分漫長的戰鬥可能還會延長,而招式,自然也就會多出不少。
而那欣賞,也會持續的增加。
招式的優美靈動複雜深奧,被兩個人演繹的淋漓盡致。
而觀眾對七夏出手之前的無聊等待,變成了結束之前的意猶未盡。
如果把七夏與過千帆的比試形容成一副優美的畫卷,一招一式都在勾勒著畫卷內容的美好。
那現在易年與千秋雪的戰鬥,兩個人的動作,就是穀場上吹起的灰塵落地,毫無章法可言。
沒有任何的技巧,完全靠著自身天賦帶來的極致力量與速度比拚。
而敏捷,反應,都是在下意識中才稍稍體現。
七夏與過千帆攻向對方要害的時候,體現的是技巧與運用,而易年與千秋雪,體現的則是狂野與無前。
修行體悟功法會消耗精力與時間,而招式同樣,都需要千錘百煉。
不過人的精力有限,貪多嚼不爛。
其實這種戰鬥的方式,大多數的修行之人都體驗過, 因為功法會消耗元力與神識。
但功法的威力強大,招式的作用卻很少能有體現,除非元力耗盡。
可別忘記,修行之人在戰鬥中也是能恢複的,隻要能恢複到功法用出的元力,招式的優勢就不存在了。
就比如易年與過千帆,如果兩個人交手,過千帆的招數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
易年隻需要方寸乾坤拉開距離,遠遠幾箭,戰鬥就能結束。
這就是修行之人不重視武學招數的最大原因。
極大的付出,卻隻能換迴來一點點,或者根本換不迴迴報,自然就沒有人重視。
如果戰鬥的兩個人實力相當,長時間的戰鬥之後,元力與神識的消耗不足夠用出功法的時候,出現眼前這種情況很正常。
不過很少有人會陷入這種戰鬥之中,因為大多數的功法消耗沒有那麽大。
易年的功法消耗大,是因為這些功法的威力太大。
天道法則,向來如此。
如果千秋雪碰見的是其餘的通明境界中人,那漫天飛舞的雪刺,足夠持續到戰鬥結束。
而七夏對上的沈寧如果也是通明或者更高的境界,紅芒也可能不會斷。
昨天七夏不是隻能發出一擊,而是隻需要一擊。
可易年與千秋雪的比試才開始沒多久,功法用的也不多,根本就不算有什麽消耗,根本沒到那種時候,卻莫名的陷入了現在的纏鬥之中。
而兩個人的戰鬥方式給人一種很怪異的感覺。
那就是感覺上,如果把兩人的武器拿掉,他們兩個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撲上去,如同街上的流氓一樣,不顧形象的扭打在一起。
可兩個人的臉上看上去明明都毫無憤怒與怨恨神色,也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
而且有這種感覺的人,不止一個。
台下聖山的坐席處,安靜的七夏看著台上的兩人,除了擔憂,心裏還有一個念頭升起。
等到他結束今天的比試之後,有時間得教教他武學招式了。
學習研究招式確實會消耗精力,而且用的時候極少,但在這種極少出現的情況下,武學招式比這種原始的戰鬥方式好用很多。
可以不用,但是得會,技多不壓身。
如果不用功法,隻憑借境界帶來的增幅,台下還在感悟的過千帆都有與二人一拚的能力。
因為台上的兩人在七夏與過千帆看來,運劍攻擊與躲閃防守的時候,破綻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