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國策向來是重農抑商。


    抑製商人是擔心,老百姓不踏踏實實種地了,歸根到底,還是為重農服務。


    重農國策沒有絲毫的問題,坐擁著整個世界最廣闊肥沃的耕地,不種地幹什麽?


    朝廷也支持,條件也允許,就使得華夏族的種地藝術不斷優化,達到極致。


    注意,華夏族耕地種田,已經不能稱之為技術了,而是叫藝術!


    什麽是精耕細作?


    好的良種?更先進的農工具?


    隻是一方麵罷了。


    華夏族以種地起家,為了琢磨怎麽能做到最高產,甚至比打仗還要看重天時、地利、人和。


    何謂天時。


    什麽時候翻地、播種、收獲?


    麵對不同天氣要如何借勢培育?


    雨季、旱季、不同節氣要做什麽,特殊災年要怎麽辦?


    何謂地利。


    難道隻有耕地才能種田嗎?


    針對不同土地情況,要種什麽,要怎麽種?


    每塊田地的肥力要如何用到極致?


    何謂人和。


    人力要如何分配?要怎麽優化耕種工具?


    怎麽分配畜力?耕牛要怎麽更好利用?


    難道就沒有什麽耕種方法,可以讓農作物成活率更高嗎?


    我們是否可以利用風、水等自然條件?


    華夏先祖們發出了一千個問題,同時又給出了一千零一個解法!


    精耕細作這詞人人都知道。


    可又有幾個人了解,精耕細作這四個字裏濃縮了祖輩們多少智慧,華夏對於精耕細作的偏執已經覆蓋了可以想到的任何一個細節!


    甚至發展到現代,華夏人仍在追問,


    憑什麽種出種子的產量,都是在區間內固定的?


    於是出現了雜交水稻。


    因為高產量農作物如土豆、玉米,根本就看不見影子,劉據做不到如同明清一般高產。


    當然,他更不可能做到現代這種,基因技術和高科技技術的激情對撞!


    但,如果說現代精耕細作的程度,已經到了博士學位。


    漢代的耕種技術,才剛小學畢業。


    這一點都不誇張。


    哪怕與明清相比,漢代農耕技術,都顯得太原始了!


    這其中有太多可以操作升級的空間!


    而對於精耕細作的革新,是穿越者所能帶給這個時代的最大禮物!


    此刻建章殿內,所有目光都看向了太子據,


    充滿了懷疑、不解、失望...


    一個五穀不分的孩子,配點評國之重器嗎?


    中貴人包桑想要上前帶走太子據,


    可卻被大將軍衛青如山的背影擋在身後,


    “大將軍...”


    衛青也不迴話,但卻巋然不動。


    他相信熊兒。


    劉徹皺眉,


    他也不想事情發展成這樣,讓在場的博士們對太子失去信心,


    便故作嚴肅,看向兒子,


    喝道,


    “小孩子胡言亂語!退下!”


    劉據表情不卑不亢,不被理解是正常的,但隻要說清楚就好。


    “父皇,還請讓孩兒把話說完。”


    劉據鎮定自若的表現,不由讓劉徹一愣,


    抓住空隙,


    劉據朗聲道,


    “父皇,您繼位以來可修訂過曆法?可發行過農書?”


    聞言,劉徹眼神變化,不由被噎的一滯。


    曆法在古代格外重要,曆法是為了服務農業而出現的,並且,曆法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日月輪轉,月份也在發生變化,


    如夏曆的正月是一月,而周曆的正月已經偏移到十一月了。


    因此,每過幾十年的時間,統治者都要重修曆法,再頒布天下,讓老百姓們按曆法春耕秋收。


    漢武帝時期出現過兩部曆法,一部是《淮南子》,淮南王被幹掉,這書也就沒人寫了,另一部是漢武帝晚期才修訂的《太初曆》,也就是說,現在的漢代仍是通行前朝的曆法。


    修訂曆法是治國大道,但卻不亮眼,現在的劉徹一門心思在對外戰爭上,哪有功夫弄這個?


    劉據說的另一個,便是農書。


    以前信息交流不發達,需要官方把先進的耕種方法、耕種技術等整理出來,再讓百姓學習,


    如《齊民要術》,如《農政全書》,


    甚至說,農書不局限於農事,怎麽養牛養馬,怎麽采摘野外植物,平時有點小病小災找什麽草藥,這都是官方教給百姓的。


    這難道不是可以優化精耕細作、並且力所能及的事情?


    你劉徹做到位了嗎?


    殿中眾博士眼神發生變化,


    修曆法,頒農書,不是什麽難想的事情,可卻沒人想到這個。


    為什麽?


    他們甚至沒一個孩子用心!


    這些五經博士不由臉上現出愧色。


    劉徹聲音緩和許多,略微尷尬道,


    “這確實是朕的錯。”


    劉徹在位這麽久,隻知道割韭菜,卻連最基本的曆法和農書都沒做,這不單單是有錯,而是失職了!


    “熊兒,你說得對,可也總不能說,現在的大漢對種地一無所知吧。”


    劉徹找補兩句,可太子據態度絲毫不軟,繼續道,


    “不單單如此。”劉據掃過眾人,“古法有休耕輪田,以養地力,我們現在還有嗎?


    傳聞,有代田法,代田之法便是用土深埋種子,反複蓋土,可在風沙過大的地區保證農耕,抗旱豐產。


    以休耕法與代田法結合,保證地力,產量如何不豐?”


    提出代田法的人還沒出生,劉據索性拿來就用。


    整個大漢最有知識的這群人麵麵相覷,他們完全沒聽說過!


    劉據連珠炮的開口,


    “農具難道不能更新?以犁耕地,可加深犁板,轅曲犁身,便於轉向調整。”


    “種水田時,現在推行了水車不假,但多是用人推的方法,難道我們不能借助水力、風力讓它一直轉動嗎?”


    “以後打贏了匈奴,我們就能有更多的牛,中原本就耕牛不足,以後我們可以更依靠畜力,更可以做一牛套,將耕牛和犁分離,節省畜力。”


    整個建章殿內,隻剩了太子據的聲音!


    數千年的先人探索,都成為了劉據強漢的智慧!


    劉徹、桑弘羊、包桑張大嘴巴,早就聽傻了。


    劉據攻勢不減,眼睛一閃,


    微笑道,


    “還有,難道隻有耕地能種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漢武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智者的土狗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智者的土狗兒並收藏家父漢武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