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者之間的關係,是純粹的,天然的,不可化解的。
用一個時下流行的理論,便可以詮釋。
‘黑暗森林’。
單獨拿出任何一部魔功,都可以問鼎修行界之巔,即便是用‘無敵’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若這世間隻存在一部魔功,那麽就不會發生這些慘烈冷酷的流血爭鬥。
但問題恰恰出在這。
‘三魔九派’被一分為九,也就是說,最多可以同時存在九個繼承者。
而人心是最難揣測,也最具有不確定因素的。
九個繼承者中,難免會出現想要一家獨大的修者,也難免會有人勝負心更強,想要獨占鼇頭,將其他八個修者踩在腳下。那麽最好的方法,就是奪取其他繼承者持有的魔功,隻需要同時持有兩部魔功,就可以對其他繼承者,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而其他繼承者,為了避免被滅,隻能選擇同樣的方式提升自身實力。
如此一來,便造成了惡性循環。
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為了變強,都隻有一個選擇,奪取其他魔功!
要麽生,要麽死,這是一個很純粹的選擇題。
之前,張楚提議,一起合作,共同奪取魔功,阮珠的興趣幾乎為零,同樣是這個道理。
九部魔功,作為一個‘奇數’,意味著永遠不可能發生‘平分’的狀態。
總會是一個人多,一個人少,一個人強,一個人弱。若張楚持有五部,阮珠持有四部,那麽阮珠就將永遠活在張楚的陰影下,阮珠發誓要重振的宗門,也始終無法避免被消滅的風險。
從‘三魔九派’被創造出來的那一刻,一切就已經注定了。
隻有一個繼承者可以問鼎巔峰,其餘人,都將是死無葬身之地的踏腳石。
“看來我們已經進入死胡同了。”張楚注視著阮珠,嗓音深沉。
阮珠心裏雖然也很無奈,但畢竟這就是繼承者的宿命:“要麽生,要麽死,沒有所謂的第三條路可以走。”
張楚搖了搖頭,仍舊持有不同意見。
“這世間,沒有什麽事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什麽是非黑即白的。生多久算是生?死的多快算是死?”
“我不懂你在說什麽!”
“那我換個簡單的說法。”張楚雙眼微眯:“你是想多走幾步,試圖觸碰更大的可能性,還是在這裏就和我同歸於盡,到此為止?”
阮珠似乎明白張楚的意思了。
既然現在二人已經進入了死局,何不暫時放下恩怨,一起前往天山,獲得更多的魔功,再決定誰能笑到最後。
說白了,便是將‘同歸於盡’這件事,往後推。
阮珠沒有什麽太多的選擇餘地,盡管她的實力比張楚更強,但選擇性卻比張楚更少,也比張楚更加劣勢。
原因很簡單。
至少張楚身邊還有人可用,而阮珠則是單槍匹馬。
誰幫阮珠保護家人?誰又能幫阮珠鎮守後方?
見阮珠已經開始猶豫起來,秦思彤連忙趁熱打鐵:“作為太玄門的掌門夫人,我自然也可一諾千金。”
“隻要你現在放棄,到了天山,見到第三部魔功,無論結果是什麽,我們都可以立下君子之約,不再殃及家人。”
張楚深吸了口氣,一字一頓:“另外,我以掌門的名義保證,無論我輸贏,都不會泄露你的真實身份!”
既然張楚可以釜底抽薪,意味著別人也可以這麽做。
但隻要保證阮珠的身份不泄露,就沒有人可以用‘家人’這個字眼,來要挾阮珠。
阮珠眉頭微皺:“我怎麽信你?”
“我不在乎你信不信,我隻在乎你接不接受。”
阮珠緩緩攥緊拳頭:“拜月門也知道我的身份,若我殺他們的時候,你願意冷眼旁觀?”
“這個我現在沒法迴答你,但我可以向你保證,我不會出賣你一個小丫頭片子。”
阮珠知道,自己沒有什麽選擇的餘地。
而且張楚已經展現出了足夠的誠意,阮珠不再遲疑,重重一點頭:“好!我就姑且相信你,但醜話說在前麵,我不能冒任何風險,一旦有人想泄露我的身份,我會立刻殺了那個人。”
“當然。”張楚脫口而出。
阮珠輕輕鬆了口氣,現場劍拔弩張的氣氛也終於緩和了下來。
當然,最慶幸的,還是張楚。
本以為和阮珠這場血戰,不可避免,現在的結果,可以說是出乎預料的好。
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畢竟隻要兵戎相見,就免不了會造成損失,付出代價。
“真沒想到,殺人不眨眼的魔頭,竟然是個單純的小丫頭片子。”一旁的趙唐感慨不已。
秦思彤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了上去,柔聲細語道:“姑娘,你不殺凡人,證明你是個有原則的人,絕不是什麽心腸歹毒的人,怎麽會毫不猶豫的殺死那麽多修者?畢竟除了殺人,還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問題。”
阮珠抬頭看著秦思彤,凝視良久,最後搖了搖頭。
“師傅說,身為繼承者,要麽殺死對方,要麽被對方殺死,沒有例外。別人死,總好過我死。”
“師傅還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我不知道騾子和馬的區別,所以查了很多資料,結果發現,騾子大多數情況下沒有生育能力。後來,我著重研究騾子,因為我覺得,我實在算不上馬。”
“師傅又說,做人做事,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聰明人有聰明人的方法,蠢人有蠢人的方法,隻要能解決問題,就是好方法。所以我就一直用最蠢的方法,但時間一長,我覺得最蠢的方法反倒是最省時間的。”
“唯一的缺點,懶久了就不願意勤快了,殺人殺多了,就不願意講道理了。”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正如阮珠所說,快刀斬亂麻,最適合她,因為她一直單槍匹馬,根本就沒有機會玩什麽‘上兵伐謀’。
阮珠並不冷血,她隻是習慣了‘拳頭既道理’。
用一個時下流行的理論,便可以詮釋。
‘黑暗森林’。
單獨拿出任何一部魔功,都可以問鼎修行界之巔,即便是用‘無敵’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若這世間隻存在一部魔功,那麽就不會發生這些慘烈冷酷的流血爭鬥。
但問題恰恰出在這。
‘三魔九派’被一分為九,也就是說,最多可以同時存在九個繼承者。
而人心是最難揣測,也最具有不確定因素的。
九個繼承者中,難免會出現想要一家獨大的修者,也難免會有人勝負心更強,想要獨占鼇頭,將其他八個修者踩在腳下。那麽最好的方法,就是奪取其他繼承者持有的魔功,隻需要同時持有兩部魔功,就可以對其他繼承者,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而其他繼承者,為了避免被滅,隻能選擇同樣的方式提升自身實力。
如此一來,便造成了惡性循環。
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為了變強,都隻有一個選擇,奪取其他魔功!
要麽生,要麽死,這是一個很純粹的選擇題。
之前,張楚提議,一起合作,共同奪取魔功,阮珠的興趣幾乎為零,同樣是這個道理。
九部魔功,作為一個‘奇數’,意味著永遠不可能發生‘平分’的狀態。
總會是一個人多,一個人少,一個人強,一個人弱。若張楚持有五部,阮珠持有四部,那麽阮珠就將永遠活在張楚的陰影下,阮珠發誓要重振的宗門,也始終無法避免被消滅的風險。
從‘三魔九派’被創造出來的那一刻,一切就已經注定了。
隻有一個繼承者可以問鼎巔峰,其餘人,都將是死無葬身之地的踏腳石。
“看來我們已經進入死胡同了。”張楚注視著阮珠,嗓音深沉。
阮珠心裏雖然也很無奈,但畢竟這就是繼承者的宿命:“要麽生,要麽死,沒有所謂的第三條路可以走。”
張楚搖了搖頭,仍舊持有不同意見。
“這世間,沒有什麽事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什麽是非黑即白的。生多久算是生?死的多快算是死?”
“我不懂你在說什麽!”
“那我換個簡單的說法。”張楚雙眼微眯:“你是想多走幾步,試圖觸碰更大的可能性,還是在這裏就和我同歸於盡,到此為止?”
阮珠似乎明白張楚的意思了。
既然現在二人已經進入了死局,何不暫時放下恩怨,一起前往天山,獲得更多的魔功,再決定誰能笑到最後。
說白了,便是將‘同歸於盡’這件事,往後推。
阮珠沒有什麽太多的選擇餘地,盡管她的實力比張楚更強,但選擇性卻比張楚更少,也比張楚更加劣勢。
原因很簡單。
至少張楚身邊還有人可用,而阮珠則是單槍匹馬。
誰幫阮珠保護家人?誰又能幫阮珠鎮守後方?
見阮珠已經開始猶豫起來,秦思彤連忙趁熱打鐵:“作為太玄門的掌門夫人,我自然也可一諾千金。”
“隻要你現在放棄,到了天山,見到第三部魔功,無論結果是什麽,我們都可以立下君子之約,不再殃及家人。”
張楚深吸了口氣,一字一頓:“另外,我以掌門的名義保證,無論我輸贏,都不會泄露你的真實身份!”
既然張楚可以釜底抽薪,意味著別人也可以這麽做。
但隻要保證阮珠的身份不泄露,就沒有人可以用‘家人’這個字眼,來要挾阮珠。
阮珠眉頭微皺:“我怎麽信你?”
“我不在乎你信不信,我隻在乎你接不接受。”
阮珠緩緩攥緊拳頭:“拜月門也知道我的身份,若我殺他們的時候,你願意冷眼旁觀?”
“這個我現在沒法迴答你,但我可以向你保證,我不會出賣你一個小丫頭片子。”
阮珠知道,自己沒有什麽選擇的餘地。
而且張楚已經展現出了足夠的誠意,阮珠不再遲疑,重重一點頭:“好!我就姑且相信你,但醜話說在前麵,我不能冒任何風險,一旦有人想泄露我的身份,我會立刻殺了那個人。”
“當然。”張楚脫口而出。
阮珠輕輕鬆了口氣,現場劍拔弩張的氣氛也終於緩和了下來。
當然,最慶幸的,還是張楚。
本以為和阮珠這場血戰,不可避免,現在的結果,可以說是出乎預料的好。
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畢竟隻要兵戎相見,就免不了會造成損失,付出代價。
“真沒想到,殺人不眨眼的魔頭,竟然是個單純的小丫頭片子。”一旁的趙唐感慨不已。
秦思彤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了上去,柔聲細語道:“姑娘,你不殺凡人,證明你是個有原則的人,絕不是什麽心腸歹毒的人,怎麽會毫不猶豫的殺死那麽多修者?畢竟除了殺人,還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問題。”
阮珠抬頭看著秦思彤,凝視良久,最後搖了搖頭。
“師傅說,身為繼承者,要麽殺死對方,要麽被對方殺死,沒有例外。別人死,總好過我死。”
“師傅還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我不知道騾子和馬的區別,所以查了很多資料,結果發現,騾子大多數情況下沒有生育能力。後來,我著重研究騾子,因為我覺得,我實在算不上馬。”
“師傅又說,做人做事,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聰明人有聰明人的方法,蠢人有蠢人的方法,隻要能解決問題,就是好方法。所以我就一直用最蠢的方法,但時間一長,我覺得最蠢的方法反倒是最省時間的。”
“唯一的缺點,懶久了就不願意勤快了,殺人殺多了,就不願意講道理了。”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正如阮珠所說,快刀斬亂麻,最適合她,因為她一直單槍匹馬,根本就沒有機會玩什麽‘上兵伐謀’。
阮珠並不冷血,她隻是習慣了‘拳頭既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