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能救衛國的人!
能夠明顯感覺到他的情緒變化,眾人也立即都不敢做聲,而畏畏縮縮。
其實這裏麵有不少都是衛國的朝臣,他們本來是不這麽聽從天問,但卻被天問來了一波大清洗,大更換,才有如此局麵。
真正的衛君,也成為了傀儡……
“戰爭準備好了嗎?”
過了片刻他又問道。
“糧食缺口太大,武器裝備也差很多……”
有一個穿著白袍的人應道。
“嗯?”
這人忙著解釋道:“增兵力度太大,突然增兵三十萬,二十萬已經到了前線,還有十萬預備役,這個數量太大,完全支撐不起來。”
“不是有征糧麽?”
天問又繼續追問。
“是繼續征糧了,可這麽多人每天消耗太大。”
這人猶豫道:“從去年開始國家動蕩,人心渙散,流民西逃,耕地荒廢……今年到處欠收……”
“征糧,已經無處可征了!”
還有些話他沒說,其實是不敢說。
實際情況遠比他說的要糟糕的多,從去年開始衛國經曆了最動蕩的一年!
征兵征糧其實是搶人搶糧,百姓家中的鐵器都被搶走,迴爐重鑄兵器。
悲慘到無法形容。
“前線將士們請命,既然準備打仗,就必須要開始了。”
他又繼續道:“主要是前線糧草短缺,人心異動,已經出過好幾次動亂,都快要壓不住了,必須要盡快開戰,轉移注意力。”
“不能拖到明年開春嗎?”
天問開口道:“之前我們驅趕難民入秦,想必他們也疲於應付……”
“不能了!”
又有一人站出來。
“據情報探明,秦國皇帝陛下親至邊境主持救助難民事宜,而今此事已造不成影響,反而成了幫助。”
“我方民眾知曉,到處傳揚大秦皇帝仁慈,現在都已經不用驅趕,他們自己就往外跑,國內矛盾叢生……”
“尊上,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尊上!”
幾人都跪了下來。
“本尊知道了,準備吧,半月之後,帶上天元軍,本尊親至前線與王康交戰!”
“是!”
眾人應聲,而後離開了。
大殿重歸寂靜。
過了片刻,一道嘶啞的聲音響起。
“這就是你想要的麽?”
“這就是你願意看到的麽?”
聲音的主人來自於皇位之上,他雙手扣在龍椅扶手上,青筋暴起,顯示出濃濃的不甘。
他雖然坐在皇位,但並非掌權者,這種感覺應該是相當難受!
他就是衛元君。
“雄圖霸業,豈能在乎小節?”
天問聲音平靜。
“小節!”
“你知道現在的衛國是什麽樣子嗎?死了多少人嗎?這些性命,在你眼中,難道就是小節?”
衛元君站了起來,大聲質問。
“在本尊功成之前,希望你能老實一些,不要有什麽異心,或許以後本尊還能封你為王。”
天問低沉道:“一個王,可比你現在這個皇要掌握的更多,有更大的國土!”
“封王?你……”
衛元君正準備說什麽,卻直接被打斷。
“寇左。”
天問喊出來一個人名。
立即有一個身穿白袍,麵色冷峻的青年走了出來。
“看住他,不要讓他做傻事,若有苗頭,衛國皇室之人,男為奴,女為娼,一個不留……”
“是!”
名為寇左的冷峻青年開口應道。
衛元君握緊了拳頭,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表情。
天問正是用這種手段將他控製,而他還隻能順服,他也想過魚死網破,可他知道,現在他還擺脫不了。
一但他死了,那沒有人再能救得了衛國。
他其實也救不了,但他能夠做些什麽……
所以在這之前隻能忍,忍到有機會!
天問離開了。
寇左平靜的走到他身邊,如是最忠誠的護衛。
二人靠的很近,寇左聲音低沉道:“其實你根本就沒有在意你衛國的子民吧,甚至都樂意見得這種亂局,你還在其中推波助瀾……”
“為什麽這麽說?”
衛元君憤怒不甘的表情,在這一刻消失無蹤而變得異常平靜。
“沒錯,我確實在推波助瀾,隻有這樣才能引起民眾對太上教的抵製,對天問的抵製,然後推翻他!”
“可你這樣做跟天問有什麽區別?”
寇左開口道:“你很清楚,天問再怎麽樣也不是你能夠打敗的。”
“我知道,我救不了衛國,但我必須要做些什麽。”
衛元君開口道:“天問馬上就要去前線了,我的計劃也要開始了,我一直等待的時機,到了……”
兩人對話能夠聽出來,衛元君從來不是一個甘心做傀儡的人,他在暗中留有很多後手。
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在天問麵前從不掩飾,反而不會引起天問的懷疑。
而被天問委任監視他的寇左卻早已被策反,成為他的人,為他辦事……”
“我要你幫我辦一件事!”
衛元君從衣袖中摸出一封信鎮重道:“將這封信送至一個人!”
“務必送到!”
“誰?”
寇左接過了信,藏在胸前內襯。
“一個能救衛國的人!”
衛元君沉聲道:“他就是王康……”
尊上要去前線了。
這個決定很快在內部人員中傳開,也意味著真正的大戰要開始了……
現在真不是個開戰的好時候,馬上要進入冬季了。
衛國的冬天雖說不會像北方那麽寒冷,但依舊有著寒意。
過冬的物資並不能備齊,因為衛國動亂,沒有秩序,生產崩潰,可以說什麽都短缺。
原本以為之前驅趕難民入秦,能夠將秦國拖住,再不濟也能帶來些影響。
可事實上並沒有什麽用處,沒想到秦國很好的解決了。
反而給他們帶來麻煩!
對於這場戰爭的前景誰都不抱期待,但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至於結果如何,就看天命了!
大軍早已經調往邊境,在濮陽還有十萬預備役。
之所以稱為預備役,是因為這支軍隊實在不能算之軍隊,甚至連雜牌軍都算不上。
沒有統一的武器裝備,年紀參差不齊,其中竟然都有明顯上了年紀的老人……完全是隨便拉來湊數的,基本上就是炮灰。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支軍隊,相比較起來就完全不同,也是天問最大的依仗……
能夠明顯感覺到他的情緒變化,眾人也立即都不敢做聲,而畏畏縮縮。
其實這裏麵有不少都是衛國的朝臣,他們本來是不這麽聽從天問,但卻被天問來了一波大清洗,大更換,才有如此局麵。
真正的衛君,也成為了傀儡……
“戰爭準備好了嗎?”
過了片刻他又問道。
“糧食缺口太大,武器裝備也差很多……”
有一個穿著白袍的人應道。
“嗯?”
這人忙著解釋道:“增兵力度太大,突然增兵三十萬,二十萬已經到了前線,還有十萬預備役,這個數量太大,完全支撐不起來。”
“不是有征糧麽?”
天問又繼續追問。
“是繼續征糧了,可這麽多人每天消耗太大。”
這人猶豫道:“從去年開始國家動蕩,人心渙散,流民西逃,耕地荒廢……今年到處欠收……”
“征糧,已經無處可征了!”
還有些話他沒說,其實是不敢說。
實際情況遠比他說的要糟糕的多,從去年開始衛國經曆了最動蕩的一年!
征兵征糧其實是搶人搶糧,百姓家中的鐵器都被搶走,迴爐重鑄兵器。
悲慘到無法形容。
“前線將士們請命,既然準備打仗,就必須要開始了。”
他又繼續道:“主要是前線糧草短缺,人心異動,已經出過好幾次動亂,都快要壓不住了,必須要盡快開戰,轉移注意力。”
“不能拖到明年開春嗎?”
天問開口道:“之前我們驅趕難民入秦,想必他們也疲於應付……”
“不能了!”
又有一人站出來。
“據情報探明,秦國皇帝陛下親至邊境主持救助難民事宜,而今此事已造不成影響,反而成了幫助。”
“我方民眾知曉,到處傳揚大秦皇帝仁慈,現在都已經不用驅趕,他們自己就往外跑,國內矛盾叢生……”
“尊上,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尊上!”
幾人都跪了下來。
“本尊知道了,準備吧,半月之後,帶上天元軍,本尊親至前線與王康交戰!”
“是!”
眾人應聲,而後離開了。
大殿重歸寂靜。
過了片刻,一道嘶啞的聲音響起。
“這就是你想要的麽?”
“這就是你願意看到的麽?”
聲音的主人來自於皇位之上,他雙手扣在龍椅扶手上,青筋暴起,顯示出濃濃的不甘。
他雖然坐在皇位,但並非掌權者,這種感覺應該是相當難受!
他就是衛元君。
“雄圖霸業,豈能在乎小節?”
天問聲音平靜。
“小節!”
“你知道現在的衛國是什麽樣子嗎?死了多少人嗎?這些性命,在你眼中,難道就是小節?”
衛元君站了起來,大聲質問。
“在本尊功成之前,希望你能老實一些,不要有什麽異心,或許以後本尊還能封你為王。”
天問低沉道:“一個王,可比你現在這個皇要掌握的更多,有更大的國土!”
“封王?你……”
衛元君正準備說什麽,卻直接被打斷。
“寇左。”
天問喊出來一個人名。
立即有一個身穿白袍,麵色冷峻的青年走了出來。
“看住他,不要讓他做傻事,若有苗頭,衛國皇室之人,男為奴,女為娼,一個不留……”
“是!”
名為寇左的冷峻青年開口應道。
衛元君握緊了拳頭,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表情。
天問正是用這種手段將他控製,而他還隻能順服,他也想過魚死網破,可他知道,現在他還擺脫不了。
一但他死了,那沒有人再能救得了衛國。
他其實也救不了,但他能夠做些什麽……
所以在這之前隻能忍,忍到有機會!
天問離開了。
寇左平靜的走到他身邊,如是最忠誠的護衛。
二人靠的很近,寇左聲音低沉道:“其實你根本就沒有在意你衛國的子民吧,甚至都樂意見得這種亂局,你還在其中推波助瀾……”
“為什麽這麽說?”
衛元君憤怒不甘的表情,在這一刻消失無蹤而變得異常平靜。
“沒錯,我確實在推波助瀾,隻有這樣才能引起民眾對太上教的抵製,對天問的抵製,然後推翻他!”
“可你這樣做跟天問有什麽區別?”
寇左開口道:“你很清楚,天問再怎麽樣也不是你能夠打敗的。”
“我知道,我救不了衛國,但我必須要做些什麽。”
衛元君開口道:“天問馬上就要去前線了,我的計劃也要開始了,我一直等待的時機,到了……”
兩人對話能夠聽出來,衛元君從來不是一個甘心做傀儡的人,他在暗中留有很多後手。
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在天問麵前從不掩飾,反而不會引起天問的懷疑。
而被天問委任監視他的寇左卻早已被策反,成為他的人,為他辦事……”
“我要你幫我辦一件事!”
衛元君從衣袖中摸出一封信鎮重道:“將這封信送至一個人!”
“務必送到!”
“誰?”
寇左接過了信,藏在胸前內襯。
“一個能救衛國的人!”
衛元君沉聲道:“他就是王康……”
尊上要去前線了。
這個決定很快在內部人員中傳開,也意味著真正的大戰要開始了……
現在真不是個開戰的好時候,馬上要進入冬季了。
衛國的冬天雖說不會像北方那麽寒冷,但依舊有著寒意。
過冬的物資並不能備齊,因為衛國動亂,沒有秩序,生產崩潰,可以說什麽都短缺。
原本以為之前驅趕難民入秦,能夠將秦國拖住,再不濟也能帶來些影響。
可事實上並沒有什麽用處,沒想到秦國很好的解決了。
反而給他們帶來麻煩!
對於這場戰爭的前景誰都不抱期待,但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至於結果如何,就看天命了!
大軍早已經調往邊境,在濮陽還有十萬預備役。
之所以稱為預備役,是因為這支軍隊實在不能算之軍隊,甚至連雜牌軍都算不上。
沒有統一的武器裝備,年紀參差不齊,其中竟然都有明顯上了年紀的老人……完全是隨便拉來湊數的,基本上就是炮灰。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支軍隊,相比較起來就完全不同,也是天問最大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