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樂安天命!(大結局)
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 作者:麻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啟稟陛下,叛賊公孫淵頭顱及其家眷現已全部押送至刑部,請陛下示下!”
建興八年夏,包括已經被遼東軍民百姓斬殺於襄平城頭的公孫淵、公孫修父子頭顱在內,遼東公孫家所有男女老幼,全都被押解到了長安,並未如同原曆史上那樣被斬殺於遼東。
不用說,早就民心盡失的公孫家,在朝廷平叛大軍兵臨城下之際,隨著三爺一聲招唿,根本就沒用漢軍動手,襄平城便被百姓、軍民給打開了。
“公孫淵叛漢自立,罪及全族,傳朕詔令,夷其三族!”
正所謂成王敗寇,既然公孫淵敢反叛大漢,自然是要承擔失敗之後的相應後果。
所以,早已完全融入這個‘三國時空’的劉禪,自然不會有什麽婦人之仁的罪不及他人之說,而是依照這個時代的國情,毫不猶豫的下達了誅殺公孫淵全族的命令。
事實上,不止是公孫淵家族,按他之前的命令,整個遼東凡是參與叛亂的將領、官吏及其家眷共計數萬人,也都一一被平叛大軍就地誅殺於遼東,算是‘季漢’自立國以來對內最重的一次殺戮了!
之所以如此大開殺戮,除了殺雞儆猴的需要外,更為重要的則是對自‘東漢’末年以來的割據紛爭作一個‘總結’,代表著從此以後有槍就是草頭王的亂世時代徹底結束!
“傳令,命鄧艾、薑維掃滅高句麗及三韓,重置玄黃菟、樂浪、真番、臨屯四郡!”
既然漢軍都已經出動了,小小一個公孫淵自然不能滿足劉禪的胃口。所以順帶著摟草打兔子掃平朝鮮半島,將其地完全歸於大漢治下,自然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陛下,如今遼東漢人隻數十萬,若是此時掃滅三韓、重置四郡,是否有些過於操切了?”
對於劉禪在此時吞並整個朝鮮半島及高句麗之地的命令,考慮到如今國內人口不足,根本無法移民實邊的事實,諸葛大大等人卻是有些不解起來。
要知道,劉禪向來重視的都是實際控製,為此就連近在咫尺的河套之地都沒有收迴,還一直讓羌胡諸部占著呢!
“嗬嗬,三韓之地不同它處。其三麵臨海,即便我大漢暫時沒有足夠的人口實其地,先占著也無防嘛。況且如今我大漢各處正缺勞工,掃平此地,百萬勞工至少還是有的……”
看著諸葛大大等人疑惑不解的表情,劉禪這才將自已奪其地、掠其人的想法說了出來。
畢竟朝鮮半島三麵臨海,在如今倭地也處於大漢的圈養狀態下,即便把地空著,也不虞它人來占不是?
“呃,陛下英明!”
不同於後世那些整天嚷嚷著以德服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酸腐文臣,如今的大漢,在劉禪這位不隱爪牙的虎狼之君影響下,不管是武將還是文臣,對於這擄掠蠻夷胡虜以充實勞力,從而減輕漢人徭役負擔的做法,早已視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之事。
因此,在弄清楚了劉禪這實際上還是屬於打草穀,隻是順帶著搶了塊兒地先擱著以後開發的想法後,眾臣自然是不會有半點兒反對的聲音。
至此,在‘季漢’正式開始大擴張前,一場以遼東公孫淵反叛為契機的擴張預演就此開始。
“英明麽?或許千年之後,朕與卿等,皆為不少人眼中的罪人也說不定呢,哈哈哈哈!”
搖了搖頭,看著大殿內一眾在自已的影響、調教下,將這擄掠蠻夷胡虜為勞工之事看得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文武眾臣,想起原曆史時空中後世那些‘聖母’的嘴臉,劉禪卻是不禁帶著些揶揄之意放聲大笑起來。
“哈哈,千年之後臣等早已經化為塵土,管那麽多做甚?”
“想必陛下所說之人,也不是我大漢子民吧?隻要我大漢子民能夠樂業安居,即便是背些罵名又有何幹!”
聽麽劉禪這帶著些揶揄的大笑,殿內一眾文武也是紛紛不屑一顧的大笑起來。
“嗯,卿等所言不錯,隻要能讓我大漢子民樂業安居,朕又何懼區區罵名?傳朕詔令,自建興九年始,改元安……呃,改元樂安!”
聽著眾臣口中的‘樂業安居’,心中一動之下,劉禪也是不能免俗的跟那些‘古代’帝王們一般,突然就生起了更改年號的念頭來。
當然,‘樂安’這個年號在劉禪這裏,自然不單隻是樂業安居之意,同時也不包含了樂安天命的一層意思,算是對另一個時空中自已這個‘安樂公’的一種交待!
……
“陛下放心,此戰臣等必掃清塞外諸胡,讓諸部胡虜從此以後隻能安心為我大漢牧馬放羊,再不敢有半分南覷之心!”
大漢樂安十一年,在朝廷第四個五年計劃剛剛開始之際,經曆了近三十年的休養生息之後,於新築成的長安新城安定門外,在大將軍趙雲、驃騎將軍馬超、車騎將軍鄧艾、衛將軍薑維等一眾大漢老中青將領的率領下,兵分四路共十萬漢軍騎兵,正式開始了‘季漢’的對外擴張之戰。
隻不過,不同於武帝漠北大戰時朝廷專門組織了數十萬步卒、馬匹來保障後勤,此次漢軍出征塞外,在劉禪的力主之下,這後勤保障方麵朝廷卻是並未出麵,而是被其交給了由退役功民及商隊所組成的民間‘開拓團’!
這些跟隨在出征漢軍後麵的大大小小‘開拓團’,隻需以糧草輜重就可以跟前麵的漢軍交換戰胡虜、牛羊馬匹等戰利品。
不用說,這‘開拓團’的出現,自然也是劉禪這個大漢天子‘借鑒’自後世那些白皮殖民者的雇傭軍而設立。
其目的嘛,除了減少朝廷的財政支出外,另一個原因則是均富於民,讓所有大漢子民都能從這對外戰爭中獲得紅利。
要知道,武帝時朝廷勝仗連連,但除了皇家及貴族之外,百姓卻是窮困潦倒的情況可是並不太遠。
當然,開拓團的設立,除了這兩個原因外,更為重要的也是為了加強朝廷對新占之地的控製力。
畢竟在以利誘之的情況下,有這些開拓團的自願移民,其效率比朝廷強製的移民實邊可是高得太多了。
……
“傳朕詔令,命工部於各築路隊中抽調工匠再設兩支築路隊。待大軍所俘胡虜送迴後,再築通往塞外草原之直道!”
安定門城樓上,看著數路殺氣騰騰而去的大軍,劉禪的注意力,卻是早已經從接下來的戰事轉移到了對塞外草原的長久、實際控製上來了。
畢竟區區塞外草原,在深知世界之大的劉禪眼中,那不過是大漢通往對外征服之路的門檻之地而已!
大漢的視線、大漢的目標,絕不可能被家門口的區區門檻之地所阻擋!
</p>
“啟稟陛下,叛賊公孫淵頭顱及其家眷現已全部押送至刑部,請陛下示下!”
建興八年夏,包括已經被遼東軍民百姓斬殺於襄平城頭的公孫淵、公孫修父子頭顱在內,遼東公孫家所有男女老幼,全都被押解到了長安,並未如同原曆史上那樣被斬殺於遼東。
不用說,早就民心盡失的公孫家,在朝廷平叛大軍兵臨城下之際,隨著三爺一聲招唿,根本就沒用漢軍動手,襄平城便被百姓、軍民給打開了。
“公孫淵叛漢自立,罪及全族,傳朕詔令,夷其三族!”
正所謂成王敗寇,既然公孫淵敢反叛大漢,自然是要承擔失敗之後的相應後果。
所以,早已完全融入這個‘三國時空’的劉禪,自然不會有什麽婦人之仁的罪不及他人之說,而是依照這個時代的國情,毫不猶豫的下達了誅殺公孫淵全族的命令。
事實上,不止是公孫淵家族,按他之前的命令,整個遼東凡是參與叛亂的將領、官吏及其家眷共計數萬人,也都一一被平叛大軍就地誅殺於遼東,算是‘季漢’自立國以來對內最重的一次殺戮了!
之所以如此大開殺戮,除了殺雞儆猴的需要外,更為重要的則是對自‘東漢’末年以來的割據紛爭作一個‘總結’,代表著從此以後有槍就是草頭王的亂世時代徹底結束!
“傳令,命鄧艾、薑維掃滅高句麗及三韓,重置玄黃菟、樂浪、真番、臨屯四郡!”
既然漢軍都已經出動了,小小一個公孫淵自然不能滿足劉禪的胃口。所以順帶著摟草打兔子掃平朝鮮半島,將其地完全歸於大漢治下,自然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陛下,如今遼東漢人隻數十萬,若是此時掃滅三韓、重置四郡,是否有些過於操切了?”
對於劉禪在此時吞並整個朝鮮半島及高句麗之地的命令,考慮到如今國內人口不足,根本無法移民實邊的事實,諸葛大大等人卻是有些不解起來。
要知道,劉禪向來重視的都是實際控製,為此就連近在咫尺的河套之地都沒有收迴,還一直讓羌胡諸部占著呢!
“嗬嗬,三韓之地不同它處。其三麵臨海,即便我大漢暫時沒有足夠的人口實其地,先占著也無防嘛。況且如今我大漢各處正缺勞工,掃平此地,百萬勞工至少還是有的……”
看著諸葛大大等人疑惑不解的表情,劉禪這才將自已奪其地、掠其人的想法說了出來。
畢竟朝鮮半島三麵臨海,在如今倭地也處於大漢的圈養狀態下,即便把地空著,也不虞它人來占不是?
“呃,陛下英明!”
不同於後世那些整天嚷嚷著以德服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酸腐文臣,如今的大漢,在劉禪這位不隱爪牙的虎狼之君影響下,不管是武將還是文臣,對於這擄掠蠻夷胡虜以充實勞力,從而減輕漢人徭役負擔的做法,早已視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之事。
因此,在弄清楚了劉禪這實際上還是屬於打草穀,隻是順帶著搶了塊兒地先擱著以後開發的想法後,眾臣自然是不會有半點兒反對的聲音。
至此,在‘季漢’正式開始大擴張前,一場以遼東公孫淵反叛為契機的擴張預演就此開始。
“英明麽?或許千年之後,朕與卿等,皆為不少人眼中的罪人也說不定呢,哈哈哈哈!”
搖了搖頭,看著大殿內一眾在自已的影響、調教下,將這擄掠蠻夷胡虜為勞工之事看得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文武眾臣,想起原曆史時空中後世那些‘聖母’的嘴臉,劉禪卻是不禁帶著些揶揄之意放聲大笑起來。
“哈哈,千年之後臣等早已經化為塵土,管那麽多做甚?”
“想必陛下所說之人,也不是我大漢子民吧?隻要我大漢子民能夠樂業安居,即便是背些罵名又有何幹!”
聽麽劉禪這帶著些揶揄的大笑,殿內一眾文武也是紛紛不屑一顧的大笑起來。
“嗯,卿等所言不錯,隻要能讓我大漢子民樂業安居,朕又何懼區區罵名?傳朕詔令,自建興九年始,改元安……呃,改元樂安!”
聽著眾臣口中的‘樂業安居’,心中一動之下,劉禪也是不能免俗的跟那些‘古代’帝王們一般,突然就生起了更改年號的念頭來。
當然,‘樂安’這個年號在劉禪這裏,自然不單隻是樂業安居之意,同時也不包含了樂安天命的一層意思,算是對另一個時空中自已這個‘安樂公’的一種交待!
……
“陛下放心,此戰臣等必掃清塞外諸胡,讓諸部胡虜從此以後隻能安心為我大漢牧馬放羊,再不敢有半分南覷之心!”
大漢樂安十一年,在朝廷第四個五年計劃剛剛開始之際,經曆了近三十年的休養生息之後,於新築成的長安新城安定門外,在大將軍趙雲、驃騎將軍馬超、車騎將軍鄧艾、衛將軍薑維等一眾大漢老中青將領的率領下,兵分四路共十萬漢軍騎兵,正式開始了‘季漢’的對外擴張之戰。
隻不過,不同於武帝漠北大戰時朝廷專門組織了數十萬步卒、馬匹來保障後勤,此次漢軍出征塞外,在劉禪的力主之下,這後勤保障方麵朝廷卻是並未出麵,而是被其交給了由退役功民及商隊所組成的民間‘開拓團’!
這些跟隨在出征漢軍後麵的大大小小‘開拓團’,隻需以糧草輜重就可以跟前麵的漢軍交換戰胡虜、牛羊馬匹等戰利品。
不用說,這‘開拓團’的出現,自然也是劉禪這個大漢天子‘借鑒’自後世那些白皮殖民者的雇傭軍而設立。
其目的嘛,除了減少朝廷的財政支出外,另一個原因則是均富於民,讓所有大漢子民都能從這對外戰爭中獲得紅利。
要知道,武帝時朝廷勝仗連連,但除了皇家及貴族之外,百姓卻是窮困潦倒的情況可是並不太遠。
當然,開拓團的設立,除了這兩個原因外,更為重要的也是為了加強朝廷對新占之地的控製力。
畢竟在以利誘之的情況下,有這些開拓團的自願移民,其效率比朝廷強製的移民實邊可是高得太多了。
……
“傳朕詔令,命工部於各築路隊中抽調工匠再設兩支築路隊。待大軍所俘胡虜送迴後,再築通往塞外草原之直道!”
安定門城樓上,看著數路殺氣騰騰而去的大軍,劉禪的注意力,卻是早已經從接下來的戰事轉移到了對塞外草原的長久、實際控製上來了。
畢竟區區塞外草原,在深知世界之大的劉禪眼中,那不過是大漢通往對外征服之路的門檻之地而已!
大漢的視線、大漢的目標,絕不可能被家門口的區區門檻之地所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