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煉金化銀捕奴忙!
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 作者:麻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勞工?嗬嗬,在這倭地還怕缺勞工嗎?即刻傳傳令卑彌唿、森山、野仁,命他們兩月之內須湊足六萬‘生口’送過來。告訴他們,若是敢有半分耽擱怠慢,哼,本督到時候就拿他們三馬之人充數!”
聽到金九的提醒,一聲冷笑過後,甘寧卻是直接‘狂妄’無比的把這征集勞工的事情交到了剛剛被其肢解了的‘三馬’頭上,絲毫沒給對方半點兒討價還價的餘地。
沒辦法,誰叫倭奴天生慕強,隻要你能把他們真正打疼、打怕了,他們就偏偏就吃這一套呢?
想想另一個時空當中的倭奴,在被‘鷹醬’喂了兩顆蘑菇之後,倭奴表現得那叫一個老實、孝順!
因此,經過在倭地這幾個月時間的實踐,以實際行動驗證了皇帝當初對倭奴‘甚為卑賤,向來隻懾於武威,不知恩義’的評價後,甘寧卻是根本就不擔心這些被打疼了的倭奴會出現什麽官逼民反的事情。
更何況,就算要反,那他們也得有那個反的資本不是?即便他們有那個資本,莫非漢軍還怕了他們不成?
……
“啟稟大都督,倭奴勞工八萬,現已全數押到,末將特來繳令!”
距石見銀山礦脈探明半月之後,漢軍暫留於‘三馬’之地的數萬倭奴俘虜,在馮習的驅趕押解下,此刻也是通過越過了關門海峽,從陸路全部抵達了石見銀山。
“休元辛苦了,汝離開之時那些‘三馬’之人把‘生口’都準備得如何了?”
揮手讓馮習起身後,甘寧卻是有些急迫的詢問起了‘三馬’的‘生口’準備情況來。
沒辦法,就在幾天前,用一塊重達十數斤的狗頭金為憑,負責勘探佐渡金礦那邊的丁奉,也是送迴了發現大型富金礦的消息。
所以,馮習這剛剛才送來的數萬倭奴勞工,卻是至少有一半是要分到佐渡島那邊去的。
如此一來,到時候石見銀山這邊也就隻剩下四萬沒‘工作經驗’的倭奴而已。
其實說起來,在原曆史時空中,這倭奴在石見銀山用工最多的時候也不過一萬多不到兩萬人而已。
按理來說,即便隻有四萬倭奴勞工,那也足夠用了。
隻不過,原曆史時空中的石見銀山,雖然倭奴用工人數沒這麽多,但在經過其一步步開發後,到了其所謂的‘戰國時期’時,這銀山的基礎設施卻是已經十分完備了。
但在這個三國時空裏,此時不管是石見銀山還是佐渡金山,都還處於完全未開發的原始狀態。想要短時間內將山中的白銀提煉出來,那可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做基礎設施開發的。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天子的壽誕還有幾個月就到了。在甘寧的打算中,卻是準備在迴師之時將這倭地的金銀硫磺等‘土特產’,作為皇帝聖壽的賀禮一並送迴去的。
畢竟相比於之前‘陸軍’出塞打草穀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投入來說,水軍此次遠征倭地,其投入的前期成本可是大了不知多少。
而這其中不說別的,單是糧食一項,每月通過海路運來的糧食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沒辦法,倭地此時的耕作太過原始,糧食產量太低。即便有著之前的繳獲,最多也就隻能夠保證兩萬漢軍的食用而已。
但問題是,漢軍此次來倭地,其最為重要的便是那些金銀。而金銀冶煉所用的灰吹法,卻是需要用到大量糧食的。
因此,若是到時候不能帶迴去看得過眼的收獲,就算劉禪這個天子不說什麽,但水軍上下一眾將士自已也會感覺到臉上也無光不是?
所以,這才有了甘寧急於以最快速度,想讓石見銀山跟佐渡金山投產的事情。
“哈哈,大都督放心。末將離開之時,那三馬之人已經組成了‘聯軍’往倭地本州那邊‘東征’而去,估計此刻正忙著擄掠生口呢!”
聽到甘寧那有些急迫的語氣,馮習隨即卻是給他帶來了一個‘三馬東征’的消息。
“東征?嗬嗬,區區倭奴人不大這口氣倒是不小!”
聽到三馬為了掠奪奴隸居然搞了個‘東征’出來,放下心來的同時,甘寧卻是不由得一陣不屑。
隻不過,甘寧不知道的是,在另一個時空當中,這沒有被外部力量肢解分割的邪馬台,最後因為打不過狗奴國,還真有個被迫東遷本州島的‘東征’之事。
為此,後來的倭奴們還根據此事為原型,不顧時間線生拉硬拽、東拚西湊的編出來了一部‘神武東征’神話來,以此作為其舔皇家族的起源‘神書’。
隻不過,在這個‘三國時空’裏,雖然倭地的這架曆史小破馬車此刻仍然固執的在‘矯正’自已的軌跡,但很顯然,在大漢這駕已經改變了軌跡的曆史大馬車的碾壓下,這不過是在做著無用功而已。
所以,這個時空中的倭奴,注定日後是肯定不可能再有什麽‘神武東征’的神話出現了。
“休元,休整幾日後,你也帶上五千將士往這本州島去打草穀吧,順便監視震懾三馬!”
不屑歸不屑,作為大漢的伏波將軍、劉禪任命的首任倭地大都督,甘寧可不是那種狂妄自大的草包。
所以,為了防微杜漸,為了以防這些‘三馬’之人‘東征’之後覺得自已又行了,從而給自已搗亂或是陽奉陰違,他卻是提前為其準備好了‘預防針’。
“大都督放心,那些三馬倭奴若是膽敢起別的心思,末將直接就他們一並剿了!”
聽到甘寧的命令,之前本就對這邪馬台持強硬態度的馮習,當即便一臉激動的接令而去。大有對方一旦有所不軌意圖,就將其就地剿滅的意思。
“傳令,即刻分撥一半倭奴前往佐渡金山。其餘倭奴調一半負責修路築城及伐木等各類事宜,另一半即刻投入礦山開礦,務必在六月之前冶煉出盡可能多的白金,以為陛下聖壽賀!”
隨著馮習的離去,甘寧也是再次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眼前的石見銀山上來。
……
“嗤啦~”
伴隨著一陣水氣蒸騰,一塊長一尺多、寬半尺、厚兩寸餘的標準大銀磚隨即便出現在了甘寧麵前。
在馮習押解倭奴勞工抵達半月之後,於數萬倭奴勞工的邊建設邊生產中,經過一係列的磨礦、淘洗、製團燒結、灰吹融煉等複雜工藝後,石見銀山出產的第一批白銀終於是成功被冶煉了出來。
“哈哈,這他娘的怕是快有兩鈞了吧?”
從金九手中接過一塊銀光閃閃、尚有餘溫的大銀磚掂了掂,滿意的點了點頭後,甘寧卻是隨即估算起了這塊銀磚的重量來。
“大都督說得沒錯,此塊白金應是正好兩鈞!”
聽到甘寧的詢問,剛剛把銀磚遞他他的金九,雖然用上了‘應是’兩字,但其臉上的笑容卻是顯得相當自信。
沒辦法,跟金銀打了幾十年的交道,其雙手就是最好的稱!
“來人,拿稱來,若是剛好兩鈞,日後便以此標準鑄銀!”
雖說對於金九的雙手十分相信,但這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的。畢竟這可是白銀,不是他物。
“迴大都督,此批白金正好每塊兩鈞,不差分毫!”
很快,第一批出產的十數塊大銀磚便被精準的稱量出了重量,與金九的估量完全一致。
“哈哈哈哈,金老好手藝!以後凡我石見銀山所出白金,皆以此標準鑄造!”
至此,石見銀山所產銀錠,從此以後便被定為了兩鈞每塊的標準,也成了日後大漢國庫銀錠的熔煉標準。
……
“金老,以你估計,到六月前能冶煉出多少白金?”
中軍大帳內,先是摸了摸那塊擺在其案頭上的‘狗頭銀’,隨後甘寧卻是轉頭望向了金九。
“大都督,如今距六月尚有近半年。加之後麵倭奴會越來越熟練,到六月前,出銀三四千鈞當無問題。……”
聽到甘寧的詢問,稍一思索這後,金九便給出了一個大概數字。
畢竟萬事開頭難,在如今基礎配套設施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能夠在半年內產出相當於後世十來噸白銀,已是十分難得了。
“三四千鈞少了些,就五千鈞吧!”
聽到金九給出的迴複,想了想後,甘寧隨即卻是定下了六月前產銀五五鈞,也即是差不多後世十八噸左右的生產目標。
“大都督,若是人手充足別說五千鈞了,萬鈞都沒問題。隻是如今人手損失過快,單是這半月時間,所損失之倭奴便已過千……”
聽到甘寧給定下的五千鈞生產目標,金九卻是有些為難的朝他望了過來。
沒辦法,如今礦山各種配套設施都不健全,就更別提什麽安全防範措施了。所以半個月下來,這倭奴可是以每天少則數十、多則上百的速度在減少。
若不是有漢軍的強力震懾監督,在如大的傷亡情況下,這倭奴估計都要發起暴動了。
“人手之事汝不必擔心,本督會給汝盡快補齊,但五千鈞的出銀量不能少!”
對於金九給出的理由,甘寧卻是毫不在意在擺了擺手。
開玩笑,不過區區倭奴而已,又非大漢子民,年輕時也是殺人不眨眼的甘寧,可沒那麽在意他們的生死。
</p>
“勞工?嗬嗬,在這倭地還怕缺勞工嗎?即刻傳傳令卑彌唿、森山、野仁,命他們兩月之內須湊足六萬‘生口’送過來。告訴他們,若是敢有半分耽擱怠慢,哼,本督到時候就拿他們三馬之人充數!”
聽到金九的提醒,一聲冷笑過後,甘寧卻是直接‘狂妄’無比的把這征集勞工的事情交到了剛剛被其肢解了的‘三馬’頭上,絲毫沒給對方半點兒討價還價的餘地。
沒辦法,誰叫倭奴天生慕強,隻要你能把他們真正打疼、打怕了,他們就偏偏就吃這一套呢?
想想另一個時空當中的倭奴,在被‘鷹醬’喂了兩顆蘑菇之後,倭奴表現得那叫一個老實、孝順!
因此,經過在倭地這幾個月時間的實踐,以實際行動驗證了皇帝當初對倭奴‘甚為卑賤,向來隻懾於武威,不知恩義’的評價後,甘寧卻是根本就不擔心這些被打疼了的倭奴會出現什麽官逼民反的事情。
更何況,就算要反,那他們也得有那個反的資本不是?即便他們有那個資本,莫非漢軍還怕了他們不成?
……
“啟稟大都督,倭奴勞工八萬,現已全數押到,末將特來繳令!”
距石見銀山礦脈探明半月之後,漢軍暫留於‘三馬’之地的數萬倭奴俘虜,在馮習的驅趕押解下,此刻也是通過越過了關門海峽,從陸路全部抵達了石見銀山。
“休元辛苦了,汝離開之時那些‘三馬’之人把‘生口’都準備得如何了?”
揮手讓馮習起身後,甘寧卻是有些急迫的詢問起了‘三馬’的‘生口’準備情況來。
沒辦法,就在幾天前,用一塊重達十數斤的狗頭金為憑,負責勘探佐渡金礦那邊的丁奉,也是送迴了發現大型富金礦的消息。
所以,馮習這剛剛才送來的數萬倭奴勞工,卻是至少有一半是要分到佐渡島那邊去的。
如此一來,到時候石見銀山這邊也就隻剩下四萬沒‘工作經驗’的倭奴而已。
其實說起來,在原曆史時空中,這倭奴在石見銀山用工最多的時候也不過一萬多不到兩萬人而已。
按理來說,即便隻有四萬倭奴勞工,那也足夠用了。
隻不過,原曆史時空中的石見銀山,雖然倭奴用工人數沒這麽多,但在經過其一步步開發後,到了其所謂的‘戰國時期’時,這銀山的基礎設施卻是已經十分完備了。
但在這個三國時空裏,此時不管是石見銀山還是佐渡金山,都還處於完全未開發的原始狀態。想要短時間內將山中的白銀提煉出來,那可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做基礎設施開發的。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天子的壽誕還有幾個月就到了。在甘寧的打算中,卻是準備在迴師之時將這倭地的金銀硫磺等‘土特產’,作為皇帝聖壽的賀禮一並送迴去的。
畢竟相比於之前‘陸軍’出塞打草穀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投入來說,水軍此次遠征倭地,其投入的前期成本可是大了不知多少。
而這其中不說別的,單是糧食一項,每月通過海路運來的糧食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沒辦法,倭地此時的耕作太過原始,糧食產量太低。即便有著之前的繳獲,最多也就隻能夠保證兩萬漢軍的食用而已。
但問題是,漢軍此次來倭地,其最為重要的便是那些金銀。而金銀冶煉所用的灰吹法,卻是需要用到大量糧食的。
因此,若是到時候不能帶迴去看得過眼的收獲,就算劉禪這個天子不說什麽,但水軍上下一眾將士自已也會感覺到臉上也無光不是?
所以,這才有了甘寧急於以最快速度,想讓石見銀山跟佐渡金山投產的事情。
“哈哈,大都督放心。末將離開之時,那三馬之人已經組成了‘聯軍’往倭地本州那邊‘東征’而去,估計此刻正忙著擄掠生口呢!”
聽到甘寧那有些急迫的語氣,馮習隨即卻是給他帶來了一個‘三馬東征’的消息。
“東征?嗬嗬,區區倭奴人不大這口氣倒是不小!”
聽到三馬為了掠奪奴隸居然搞了個‘東征’出來,放下心來的同時,甘寧卻是不由得一陣不屑。
隻不過,甘寧不知道的是,在另一個時空當中,這沒有被外部力量肢解分割的邪馬台,最後因為打不過狗奴國,還真有個被迫東遷本州島的‘東征’之事。
為此,後來的倭奴們還根據此事為原型,不顧時間線生拉硬拽、東拚西湊的編出來了一部‘神武東征’神話來,以此作為其舔皇家族的起源‘神書’。
隻不過,在這個‘三國時空’裏,雖然倭地的這架曆史小破馬車此刻仍然固執的在‘矯正’自已的軌跡,但很顯然,在大漢這駕已經改變了軌跡的曆史大馬車的碾壓下,這不過是在做著無用功而已。
所以,這個時空中的倭奴,注定日後是肯定不可能再有什麽‘神武東征’的神話出現了。
“休元,休整幾日後,你也帶上五千將士往這本州島去打草穀吧,順便監視震懾三馬!”
不屑歸不屑,作為大漢的伏波將軍、劉禪任命的首任倭地大都督,甘寧可不是那種狂妄自大的草包。
所以,為了防微杜漸,為了以防這些‘三馬’之人‘東征’之後覺得自已又行了,從而給自已搗亂或是陽奉陰違,他卻是提前為其準備好了‘預防針’。
“大都督放心,那些三馬倭奴若是膽敢起別的心思,末將直接就他們一並剿了!”
聽到甘寧的命令,之前本就對這邪馬台持強硬態度的馮習,當即便一臉激動的接令而去。大有對方一旦有所不軌意圖,就將其就地剿滅的意思。
“傳令,即刻分撥一半倭奴前往佐渡金山。其餘倭奴調一半負責修路築城及伐木等各類事宜,另一半即刻投入礦山開礦,務必在六月之前冶煉出盡可能多的白金,以為陛下聖壽賀!”
隨著馮習的離去,甘寧也是再次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眼前的石見銀山上來。
……
“嗤啦~”
伴隨著一陣水氣蒸騰,一塊長一尺多、寬半尺、厚兩寸餘的標準大銀磚隨即便出現在了甘寧麵前。
在馮習押解倭奴勞工抵達半月之後,於數萬倭奴勞工的邊建設邊生產中,經過一係列的磨礦、淘洗、製團燒結、灰吹融煉等複雜工藝後,石見銀山出產的第一批白銀終於是成功被冶煉了出來。
“哈哈,這他娘的怕是快有兩鈞了吧?”
從金九手中接過一塊銀光閃閃、尚有餘溫的大銀磚掂了掂,滿意的點了點頭後,甘寧卻是隨即估算起了這塊銀磚的重量來。
“大都督說得沒錯,此塊白金應是正好兩鈞!”
聽到甘寧的詢問,剛剛把銀磚遞他他的金九,雖然用上了‘應是’兩字,但其臉上的笑容卻是顯得相當自信。
沒辦法,跟金銀打了幾十年的交道,其雙手就是最好的稱!
“來人,拿稱來,若是剛好兩鈞,日後便以此標準鑄銀!”
雖說對於金九的雙手十分相信,但這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的。畢竟這可是白銀,不是他物。
“迴大都督,此批白金正好每塊兩鈞,不差分毫!”
很快,第一批出產的十數塊大銀磚便被精準的稱量出了重量,與金九的估量完全一致。
“哈哈哈哈,金老好手藝!以後凡我石見銀山所出白金,皆以此標準鑄造!”
至此,石見銀山所產銀錠,從此以後便被定為了兩鈞每塊的標準,也成了日後大漢國庫銀錠的熔煉標準。
……
“金老,以你估計,到六月前能冶煉出多少白金?”
中軍大帳內,先是摸了摸那塊擺在其案頭上的‘狗頭銀’,隨後甘寧卻是轉頭望向了金九。
“大都督,如今距六月尚有近半年。加之後麵倭奴會越來越熟練,到六月前,出銀三四千鈞當無問題。……”
聽到甘寧的詢問,稍一思索這後,金九便給出了一個大概數字。
畢竟萬事開頭難,在如今基礎配套設施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能夠在半年內產出相當於後世十來噸白銀,已是十分難得了。
“三四千鈞少了些,就五千鈞吧!”
聽到金九給出的迴複,想了想後,甘寧隨即卻是定下了六月前產銀五五鈞,也即是差不多後世十八噸左右的生產目標。
“大都督,若是人手充足別說五千鈞了,萬鈞都沒問題。隻是如今人手損失過快,單是這半月時間,所損失之倭奴便已過千……”
聽到甘寧給定下的五千鈞生產目標,金九卻是有些為難的朝他望了過來。
沒辦法,如今礦山各種配套設施都不健全,就更別提什麽安全防範措施了。所以半個月下來,這倭奴可是以每天少則數十、多則上百的速度在減少。
若不是有漢軍的強力震懾監督,在如大的傷亡情況下,這倭奴估計都要發起暴動了。
“人手之事汝不必擔心,本督會給汝盡快補齊,但五千鈞的出銀量不能少!”
對於金九給出的理由,甘寧卻是毫不在意在擺了擺手。
開玩笑,不過區區倭奴而已,又非大漢子民,年輕時也是殺人不眨眼的甘寧,可沒那麽在意他們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