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


    尚書令元平揉了揉疲憊而幹澀的眼睛,放下手中緊握的毛筆,抬頭望向窗外,大雨依舊沒有停歇的跡象,他無奈地歎了口氣。


    隆州連續數日被暴雨籠罩,湟河水位暴漲,泛濫成災,無數田地被淹沒,民宅坍塌,百姓家畜損失慘重,難以計數,各縣的告急文書如同雪花般紛紛飛入尚書台。


    他已經連續奮戰了兩個晝夜,期間僅有短暫的兩三個時辰的休息。


    麵對堆積如山的文書,他需要逐一審閱整理,同時還要統計發放救災的錢糧,即便是身強力壯的元平也感到力不從心。


    他輕啜一口清茶,試圖緩解肩膀因長時間執筆而帶來的酸痛,環顧四周,他苦笑一聲,感歎著這沉重的職責。


    文帝為了製約貴戚大臣,設立了尚書一職,將機密之事全權交予尚書處理,這使得尚書的職權愈發重要。


    尚書台作為政府的中樞,掌管著重要的文書工作,被稱為“中台”。


    尚書台的組織結構精簡,但這次水災導致的大量文書積壓,使得元平不得不加班加點,長時間的翻閱和批示讓兩位年長的仆射都告病迴家,現在值房裏依舊忙碌的不過五六人。


    就在這時,一名小吏匆匆走進來,湊到元平耳邊低聲稟報:“周遂周大人求見,說有要事相商。”


    元平點頭示意,他與周遂曾是潁山書院的同窗,這份情誼讓他不能不見。


    他向值房內的下屬吩咐幾句後,便走了出去。


    在值房一側的休息室中,元平見到了焦急的周遂。


    周遂帶來了雍州的消息,聽得元平眉頭緊鎖。


    隆州的水患已經讓朝廷焦頭爛額,沒想到雍州又出了亂子。


    刺史公孫通在博陵討伐徐子通時大敗,傷亡慘重,卻還厚顏無恥地向朝廷求援。


    在元平看來,公孫通等人不過是趨炎附勢的無能之輩。


    然而,太尉、平信侯偏袒公孫通,元平不敢輕易得罪這些重臣。


    如今公孫通兵敗,責任歸屬自當分明,但處理起來卻並非易事。


    周遂搬出了太尉閻奇的意思,意圖將戰敗的責任推卸給統帥羽林軍的曹鯤,彈劾他袖手旁觀、錯失戰機。


    元平對此深感無奈,朝堂之上何來的公正可言?


    心裏雖有厭惡,但胳膊擰不過大腿。


    太尉位列三公,位高權重,不能得罪,也不敢得罪。


    他端起茶杯,對周遂歎息道:“勞煩你迴稟太尉大人,此事我心中有數。”


    周遂心領神會,微微一笑,施禮告辭。


    元平迴到值房取了一份奏章,再次抬頭望向窗外傾盆而下的大雨,轉身向宣德殿走去。


    當他走進宣德殿時,裏麵正有人在談論著天下大勢。


    元平走了進去,發現除了皇帝姬康,還有王駿、柴亮、楊韌等幾位重臣在殿中。


    他快走幾步,跪拜行禮:“臣元平,拜見陛下。”


    姬康微微抬手:“免禮吧,尚書台的事務繁重,愛卿辛苦了。”


    元平恭敬地答道:“此乃臣之本分,不敢言苦。”


    姬康滿意地點點頭:“卿的辛勞朕都看在眼裏,你年富力強,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日後定當大用。”


    元平心中激動不已:“臣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姬康擺了擺手,目光轉向丞相王駿,沉聲問道:“如今雍州民亂未平,隆州水患肆虐,北疆蠻夷又頻頻進犯,丞相對此有何高見?”


    王駿稍作沉吟,迴答道:“陛下勵精圖治,大乾國運昌隆,雍州、隆州的亂局,以及蠻夷的侵擾,不過是些小疾小患,不足掛齒。”


    姬康聽後,麵色冷峻,沉默不語。


    大鴻臚楊韌發言:“陛下,儒家有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亦不可輕忽。”


    姬康微微頷首道:“諸卿與朕共守天下,朕深知驕奢生於富貴,禍亂生於疏忽,守成之難,朕與諸卿當慎之又慎。”


    王駿、柴亮、元平齊聲稱讚:“陛下心懷天下,福澤萬民,實乃聖明之君。”


    “哈哈哈……”


    姬康笑聲爽朗,似乎對“明君”的讚譽頗為受用。


    他轉而看向元平,問道:“愛卿事務繁忙,今日至此?可是有要事相告?”


    元平舉起手中竹簡,道:“陛下,雍州有官員彈劾護軍將軍曹鯤貪圖享樂,疏忽戰事,導致公孫刺史在討伐叛逆徐子通時兵力不足,大敗而歸,此事重大,臣不敢有絲毫耽擱,特來稟報陛下。”


    姬康聞言大怒:“此事當真?曹鯤身為護軍將軍,竟敢如此懈怠?朕對他寄予厚望,他卻如此迴報朕?真是豈有此理!速速派人前往雍州,將曹鯤押解迴京受審!”


    楊韌忙道:“陛下,當前戰事未平,且事由尚未查清,大將不宜輕動。”


    姬康臉色陰沉,斷然下令:“那就派禦史前去調查,一個禦史查不清就派十個,十個查不清就派一百個!朕要看看,誰敢延誤戰機,敗壞我大乾的江山社稷!”


    柴亮神情嚴肅道:“曹鯤出身魔道,性情乖戾,行為放蕩不羈,雍州有官吏上報,曹鯤以軍械不足為由,多次拒絕公孫刺史出兵參與討伐叛逆的行動。”


    姬康明知故問,臉上露出憤怒的神色,喝問道:“曹鯤怎敢如此妄為?”


    楊韌道:“陛下!護軍將軍曾多次上奏前線戰事激烈,軍械損耗嚴重,請求朝廷調撥軍械以補充戰力,然而,不知為何,軍械遲遲未能撥付,臣聽聞,曹鯤的部下甚至隻能使用削尖的竹木禦敵。”


    柴亮反駁道:“楊大人莫不是收了曹鯤的好處,才在此為他開脫?”


    楊韌一臉激動的對著姬康拱手道:“臣所言句句屬實,若有半句虛言,甘願受罰。”


    姬康轉向柴亮詢問:“平信侯,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柴亮鄭重其事地解釋道:“陛下請聽臣言,當前武庫軍械確實緊張,接到曹鯤的奏報後,少府已日夜趕工,並調撥了三批軍械送往雍州。”


    楊韌道:“但這些軍械全都被公孫通接收了。”


    柴亮冷笑問:“公孫通為雍州刺史,軍械自然由他接收,曹鯤如果真的軍械緊缺,為何不向公孫通索要?”


    楊韌反駁:“公孫通會將軍械交給曹鯤嗎?”


    柴亮堅持:“為何不會?”


    楊韌氣憤道:“陛下,臣接到奏報,這些軍械被公孫通用於擴充麾下的軍隊,並未分給曹鯤一刀一劍。”


    柴亮慷慨激昂道:“公孫刺史心懷國家,英勇奮戰,不斷與叛逆激戰,他擴充軍隊是為了更好地保衛社稷,為陛下盡忠,曹鯤消極怠戰,甚至避而不戰,怕是自覺無顏去索要軍械吧。”


    姬康麵沉如水道:“事不查則不明,元平你即刻擬旨,派遣禦史前往雍州調查,同時命少府三日內撥付一批軍械,這次直接交給曹鯤,並傳旨督促他專心戰事,盡快剿滅叛逆,膽敢怠戰怯戰,國法不容,定斬不饒。”


    元平鄭重跪拜:“臣領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別怕本座是好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燃燒石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燃燒石頭並收藏別怕本座是好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