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身旁,是關大爺和破爛侯的身影。
“葉明,我們今天到底來此何為?”
破爛侯見葉明坐在身側,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向關大爺詢問來拍賣會的目的,但均未得到明確答複。
“觀戲!”
葉明隻簡單吐出兩個字。
盡管李懷德對他有所防備,但他不知,在眾多貴賓中,過半數其實是葉明的人馬。
“觀戲?”
破爛侯一時困惑不解,作為四九城頗具名氣的收藏家,他聽過不少關於福萊拍賣行的傳聞,此刻卻疑惑此處有何戲可看。
“葉明,我知道你想解決福萊拍賣行這個隱患,不過沒有足夠證據,恐怕難以將其扳倒。”
關大爺同樣不明就裏,對葉明的具體計劃充滿好奇。
“這我心裏明白,您猜猜這裏有多少我的人?”
葉明環指整個拍賣場。
“你的人?”
破爛侯陷入深思。
“原來如此,你是說,我們今天過來,純粹就是來看場熱鬧的?”
關大爺聽聞此言,忽然醒悟過來,先前竟誤解了葉明的意圖。
“您親自出手豈不是暴露了我們?您是要出手,不過是扮演‘幕後黑手’的角色!”
葉明打趣道,說話間,還特意調整了一下座位。
旁邊一位脖子掛著相機的青年見狀,迅速給關大爺拍了一張照片。
“嗯?”
關大爺被拍照後一臉迷茫。
“等會兒你就明白了,不過關老爺子,你這次來,還真是為了拍這麽一張照片!”
葉明解釋了一句,嘴角勾勒出一抹微笑。
他打算讓關大爺充當舉報人。
做這事,關鍵在於名義,能用在自己人身上就盡量用上,否則資源白白浪費了可不劃算。
“我也要加入!”
破爛侯見有人專門為關大爺拍照,主動請纓。
盡管他尚未完全明白這是何等重要的事,但他本能地感知到葉明此舉絕非無的放矢。
“那太好了。”
葉明欣然接受,側身讓開位置後,向那位負責拍照的年輕人示意了一下。
很快,破爛侯的身影也定格在了相機膠卷之中。
此刻,在拍賣會工作人員的有序引導下,參與拍賣會的賓客們陸續入座。
劉大舅與蘇萌坐在中間靠前的位置。
經過和李懷德的一次私下交易,他們之間無形中建立起了一些交情。
“我好像看見葉明在拍賣會裏麵了,還跟關大爺他們在一塊兒。”
蘇萌落座後,不禁皺起了眉頭。
她注意到他們幾人在拍照,卻想不通其中緣由。
總不可能是特意來拍賣行裏擺拍作秀吧?
“他來參加不是很正常嗎?聽說李懷德沒邀請婁曉娥,而葉明與對方關係匪淺,自然會過來探聽虛實!”
劉大舅對此並不覺得奇怪。
作為競爭對手,了解彼此拍賣行的實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我好像還看到他們在拍照呢!”
蘇萌把自己目睹的異常情況也說了出來。
“帶相機來的估計是想把展出的古董拍下來做參考,至於他們拍照嘛,大概隻是留個紀念,幾張膠片對他們來說算不得什麽!”
劉大舅迅速找到了合理的解釋,但內心仍不免暗自驚歎。
顯然,福萊拍賣行的存在對長澤拍賣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才會讓他們如此大費周章。
“有道理!”
蘇萌的表情也隨之恢複常態,兩家拍賣行的紛爭與她並無太大瓜葛。
與此同時,關父關母在稍偏後的位置坐了下來。
福萊拍賣行采取的是邀請函與門票並行的方式,他們的門票是通過一番努力從他人手中購得的。
“我剛才好像在前麵瞥見咱爸了!”
坐下後,關父隨口提了一句。
“你是不是想多了?咱爸怎麽可能來這種場合,就算真來了,你也不至於這麽心虛吧?”
關母聽到關父反複提到關大爺,語氣中略顯不悅。
“好吧,我不提就是了!”
看到關母有些生氣,關父也不敢再提這個話題,心中也懷疑自己是否看錯了人。
台上,一位身穿紫色旗袍的女士款步走來。
“感謝各位蒞臨福萊拍賣行舉辦的第二次拍賣盛會,我深感榮幸能主持這場四九城的大型拍賣活動……”
拍賣師致辭期間,李懷德微微搖頭。
他曾特意前往報社總部詢問,沒想到對方竟沒有派出任何記者前來報道。
若是此刻有幾個閃光燈閃爍,氣氛豈不是更佳?
“言歸正傳,下麵讓我們有請今天的首件拍品登場!”
拍賣師話音剛落,一名身著藍色旗袍的禮儀小姐便捧著一件精致的裂紋瓷器走上台來。
待拍品展示完畢,拍賣師開始進行介紹。
“本次拍賣的第一件珍品,經福萊拍賣行專家鑒定,此乃清乾隆年間仿哥釉製作的荸薺扁瓶,底部刻有‘大清乾隆仿古’的款識。”
“眾所周知,荸薺扁瓶頸部粗直,分撇口與直口兩種,器腹扁圓似荸薺,圈足。
因其仿製哥窯瓷器的獨特冰裂紋,極具收藏價值!”
“去年在長澤連澤拍賣行成交的一款非仿哥窯的荸薺扁瓶,價格達到了二十萬華幣,因此本場這件拍品起拍價設定為十萬華幣,每次加價不少於一萬華幣,競拍現在開始!”
隨著介紹結束,真正的較量拉開帷幕。
“感覺有點不對勁啊!”
聽著拍賣師的介紹,破爛侯微微蹙眉。
“這很難說,清代官窯瓷器的款識主要有三種:乾隆年製、大清乾隆年製以及大清乾隆仿古,其中以‘大清乾隆年製’最為常見,在博物館裏的那件清乾隆爐鈞釉荸薺瓶底款就是‘大清乾隆年製’。”
關大爺在一旁補充說明,對於四九城內清朝官窯瓷器的情況,他早已摸得一清二楚。
“這麽說來,這件很可能是贗品?”
破爛侯轉頭看向葉明,一臉驚訝。
“是真品!”
葉明搖頭否定了他的猜測。
盡管未曾親手觸及,僅憑遠觀,他也能精準識別瓷器的真偽。
若這第一件瓷器就膽敢以假亂真,那隻能說李懷德真是藝高人膽大!
“葉明,我們今天到底來此何為?”
破爛侯見葉明坐在身側,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向關大爺詢問來拍賣會的目的,但均未得到明確答複。
“觀戲!”
葉明隻簡單吐出兩個字。
盡管李懷德對他有所防備,但他不知,在眾多貴賓中,過半數其實是葉明的人馬。
“觀戲?”
破爛侯一時困惑不解,作為四九城頗具名氣的收藏家,他聽過不少關於福萊拍賣行的傳聞,此刻卻疑惑此處有何戲可看。
“葉明,我知道你想解決福萊拍賣行這個隱患,不過沒有足夠證據,恐怕難以將其扳倒。”
關大爺同樣不明就裏,對葉明的具體計劃充滿好奇。
“這我心裏明白,您猜猜這裏有多少我的人?”
葉明環指整個拍賣場。
“你的人?”
破爛侯陷入深思。
“原來如此,你是說,我們今天過來,純粹就是來看場熱鬧的?”
關大爺聽聞此言,忽然醒悟過來,先前竟誤解了葉明的意圖。
“您親自出手豈不是暴露了我們?您是要出手,不過是扮演‘幕後黑手’的角色!”
葉明打趣道,說話間,還特意調整了一下座位。
旁邊一位脖子掛著相機的青年見狀,迅速給關大爺拍了一張照片。
“嗯?”
關大爺被拍照後一臉迷茫。
“等會兒你就明白了,不過關老爺子,你這次來,還真是為了拍這麽一張照片!”
葉明解釋了一句,嘴角勾勒出一抹微笑。
他打算讓關大爺充當舉報人。
做這事,關鍵在於名義,能用在自己人身上就盡量用上,否則資源白白浪費了可不劃算。
“我也要加入!”
破爛侯見有人專門為關大爺拍照,主動請纓。
盡管他尚未完全明白這是何等重要的事,但他本能地感知到葉明此舉絕非無的放矢。
“那太好了。”
葉明欣然接受,側身讓開位置後,向那位負責拍照的年輕人示意了一下。
很快,破爛侯的身影也定格在了相機膠卷之中。
此刻,在拍賣會工作人員的有序引導下,參與拍賣會的賓客們陸續入座。
劉大舅與蘇萌坐在中間靠前的位置。
經過和李懷德的一次私下交易,他們之間無形中建立起了一些交情。
“我好像看見葉明在拍賣會裏麵了,還跟關大爺他們在一塊兒。”
蘇萌落座後,不禁皺起了眉頭。
她注意到他們幾人在拍照,卻想不通其中緣由。
總不可能是特意來拍賣行裏擺拍作秀吧?
“他來參加不是很正常嗎?聽說李懷德沒邀請婁曉娥,而葉明與對方關係匪淺,自然會過來探聽虛實!”
劉大舅對此並不覺得奇怪。
作為競爭對手,了解彼此拍賣行的實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我好像還看到他們在拍照呢!”
蘇萌把自己目睹的異常情況也說了出來。
“帶相機來的估計是想把展出的古董拍下來做參考,至於他們拍照嘛,大概隻是留個紀念,幾張膠片對他們來說算不得什麽!”
劉大舅迅速找到了合理的解釋,但內心仍不免暗自驚歎。
顯然,福萊拍賣行的存在對長澤拍賣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才會讓他們如此大費周章。
“有道理!”
蘇萌的表情也隨之恢複常態,兩家拍賣行的紛爭與她並無太大瓜葛。
與此同時,關父關母在稍偏後的位置坐了下來。
福萊拍賣行采取的是邀請函與門票並行的方式,他們的門票是通過一番努力從他人手中購得的。
“我剛才好像在前麵瞥見咱爸了!”
坐下後,關父隨口提了一句。
“你是不是想多了?咱爸怎麽可能來這種場合,就算真來了,你也不至於這麽心虛吧?”
關母聽到關父反複提到關大爺,語氣中略顯不悅。
“好吧,我不提就是了!”
看到關母有些生氣,關父也不敢再提這個話題,心中也懷疑自己是否看錯了人。
台上,一位身穿紫色旗袍的女士款步走來。
“感謝各位蒞臨福萊拍賣行舉辦的第二次拍賣盛會,我深感榮幸能主持這場四九城的大型拍賣活動……”
拍賣師致辭期間,李懷德微微搖頭。
他曾特意前往報社總部詢問,沒想到對方竟沒有派出任何記者前來報道。
若是此刻有幾個閃光燈閃爍,氣氛豈不是更佳?
“言歸正傳,下麵讓我們有請今天的首件拍品登場!”
拍賣師話音剛落,一名身著藍色旗袍的禮儀小姐便捧著一件精致的裂紋瓷器走上台來。
待拍品展示完畢,拍賣師開始進行介紹。
“本次拍賣的第一件珍品,經福萊拍賣行專家鑒定,此乃清乾隆年間仿哥釉製作的荸薺扁瓶,底部刻有‘大清乾隆仿古’的款識。”
“眾所周知,荸薺扁瓶頸部粗直,分撇口與直口兩種,器腹扁圓似荸薺,圈足。
因其仿製哥窯瓷器的獨特冰裂紋,極具收藏價值!”
“去年在長澤連澤拍賣行成交的一款非仿哥窯的荸薺扁瓶,價格達到了二十萬華幣,因此本場這件拍品起拍價設定為十萬華幣,每次加價不少於一萬華幣,競拍現在開始!”
隨著介紹結束,真正的較量拉開帷幕。
“感覺有點不對勁啊!”
聽著拍賣師的介紹,破爛侯微微蹙眉。
“這很難說,清代官窯瓷器的款識主要有三種:乾隆年製、大清乾隆年製以及大清乾隆仿古,其中以‘大清乾隆年製’最為常見,在博物館裏的那件清乾隆爐鈞釉荸薺瓶底款就是‘大清乾隆年製’。”
關大爺在一旁補充說明,對於四九城內清朝官窯瓷器的情況,他早已摸得一清二楚。
“這麽說來,這件很可能是贗品?”
破爛侯轉頭看向葉明,一臉驚訝。
“是真品!”
葉明搖頭否定了他的猜測。
盡管未曾親手觸及,僅憑遠觀,他也能精準識別瓷器的真偽。
若這第一件瓷器就膽敢以假亂真,那隻能說李懷德真是藝高人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