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貪圖的並非元青花本身,而是它背後可能帶來的巨額價值——一旦此件瓷器成功拍賣,其價格或將飆升至原價的數萬倍!
許大茂諂媚地建議道:“李總,據說長澤鑒定行的眼光極其毒辣,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元青花拿到他們那裏去試試?”劉海中也附議:“沒錯,確實可以試試。”李懷德聽罷,心動不已:“好,那我們就去試試。
既然連王師傅都沒看出什麽問題,我也想看看這個鑒定機構是否真有傳說中的實力。”
李懷德決定,如果長澤連澤鑒定行也無法識別出這件元青花的破綻,那麽無疑會增加它的可信度。
將來還可以利用類似手法,甚至考慮借此機會砸掉對方的金字招牌。
安排妥善後,李懷德讓人小心翼翼地將元青花瓷器打包,送往鑒定機構。
消息傳出,鑒定機構工作人員皆對此事高度重視。
元青花瓷器在幾位工作人員的小心嗬護下取出,逐一接受幾台精密鑒定設備的檢測。
按照長澤連澤鑒定行的規定,機器檢測過後,還需由資深師傅親自過目。
無論鑒定結果為何,三位師傅均需撰寫詳細的報告。
若是真品,除在鑒定行留下記錄外,還需經過關大爺和破爛侯兩位專家的嚴格把關,這是為了確保鑒定結果準確無誤,同時也是滿足兩位老者的個人愛好。
葉明在掃蕩京城古董界時,特意對元青花瓷器進行了深入研究。
長澤連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便有一件元青花瓷器。
“難以置信,竟然全過了機器檢測!”
“看來這件元青花瓷器的真實性八九不離十了。”
“還不能確定呢,師傅們不是常說,不能過分依賴機器。”
畢竟,科技手段尚有限,機器鑒定主要針對胎質和黏土成分,仍有許多領域無法觸及。
在元青花瓷器流轉於鑒定環節的過程中,鑒定行內部熱議紛紛。
在招募團隊時,葉明特意挑選了優秀的畢業生,這些人對機器更為崇拜,但也混雜著不少業界專家的門生。
這兩派人馬平日裏就競爭激烈,如今麵對出現的元青花瓷更是火花四濺。
這件元青花瓷現身後,三位資深的鑒寶師挺身而出。
他們從重量、紋飾、釉光、刀工痕跡、施釉工藝、釉質色澤等多個維度展開了細致的鑒定工作。
自從開設了鑒定行後,這裏為這些鑒寶師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研討的平台。
而且,鑒定行不僅擁有豐富的鑒定瓷器資源,還能接觸到博物館中的真品瓷器,使得他們的各項技能得以迅速提升。
“不對!這青花沒入骨!”
借助專業設備檢測過後,一位專家驚唿出聲。
何謂青花入骨?
青花是用鈷料描繪而成,鈷料會在高溫燒製過程中對胎體和釉麵產生一定的侵蝕作用,並與胎體緊密結合,不斷向內外滲透,從而形成青花入骨的現象。
老瓷器的青花深入釉麵,而新瓷的青花則停留在釉中,距離釉麵尚有一段距離。
其餘兩位師傅聞此言,也重新進行了嚴謹的鑒定。
“難道真是贗品?”
三人相視無語,心中各有疑慮。
對於青花入骨的觀察判斷,正是基於他們在鑒定行接觸並研究過元青花瓷的基礎之上。
即便確認這是一件假的元青花瓷,他們也有必要向上級報告。
畢竟,如此高超的仿古造假技術,在他們鑒定行已很久未曾遇見。
“得通知關老和侯老,這件事我們恐怕處理不了。”
三位師傅很快達成共識,這件疑似贗品已經超出他們的處理能力範圍。
為了躲避小懶貓父母的頻繁叨擾,關大爺近期一直躲在博物館內避世。
當鑒定行的工作人員帶著消息找到他時,正好碰上了葉明和破爛侯也在場。
“假的元青花?怎麽迴事?”
關大爺一時之間有些困惑。
自鑒定機構成立以來,確實有不少人帶著各種渠道收集來的古董前來尋求鑒定。
其中既有真品,也不乏贗品,但按理說,僅憑一隻假的元青花瓷不至於引起這般大動靜。
“這隻不一般,我們鑒定行的專業儀器都未能識別出來,後來還是徐師傅他們發現其為現代高仿品,所以特地讓我來請您幾位過去瞧瞧。”
聽到這話,破爛侯也來了興致。
“這倒新鮮了,那咱們過去見識見識?”
“走,咱一起去瞧瞧。”
葉明招唿了一聲,三人隨即來到了鑒定行。
“那隻元青花現在何處?”
一進入鑒定行,關大爺便急切地詢問道。
鑒定行的師傅們立刻將那隻元青花瓷呈上。
由關大爺率先出手,按照傳統的觀摸敲擊流程一一檢驗。
隨後,破爛侯緊跟其後,葉明也仔細察看了一番。
他們三人的審視自然不止於青花入骨這一點。
“那麽,破爛侯,你先來說說看?”
關大爺把話題拋給了破爛侯,坊間傳聞他對元代瓷器涉獵不多,老爺子也想借此機會驗證一下傳言是否屬實。
“嘿,您這是考我呢,我對元代的東西了解雖不深,但這可是元青花,沒見過豬跑總見過豬肉吧?”
破爛侯笑眯眯地說著,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服氣。
“好好好,那你先來分析。”
關大爺鎮定自若,雖然眼前的元青花瓷製作精巧,但他仍有把握找出其中的破綻。
“那我就直說了,一是釉色過於潔白,二是瓷胎過於細膩緊致,三是鐵鏽浮於表麵。
關大爺,您覺得如何?”
破爛侯一口氣指出了三個問題。
第一點指出的是元代青花瓷的釉色通常白中透青,這與胎土含鐵量有關,若含鐵量不足,則會導致釉麵過於蒼白。
第二點是因為古今製瓷工藝的差異,現代瓷器往往胎質過白、過細且致密,而仿造者常通過添加氧化鐵粉,使其在高溫下浮至釉麵形成礦渣狀斑點。
最後一點與青花入骨相似,本應在顯微鏡下才能察覺的問題,破爛侯憑借肉眼即能看出端倪。
“關大爺,請您也發表看法。”
許大茂諂媚地建議道:“李總,據說長澤鑒定行的眼光極其毒辣,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元青花拿到他們那裏去試試?”劉海中也附議:“沒錯,確實可以試試。”李懷德聽罷,心動不已:“好,那我們就去試試。
既然連王師傅都沒看出什麽問題,我也想看看這個鑒定機構是否真有傳說中的實力。”
李懷德決定,如果長澤連澤鑒定行也無法識別出這件元青花的破綻,那麽無疑會增加它的可信度。
將來還可以利用類似手法,甚至考慮借此機會砸掉對方的金字招牌。
安排妥善後,李懷德讓人小心翼翼地將元青花瓷器打包,送往鑒定機構。
消息傳出,鑒定機構工作人員皆對此事高度重視。
元青花瓷器在幾位工作人員的小心嗬護下取出,逐一接受幾台精密鑒定設備的檢測。
按照長澤連澤鑒定行的規定,機器檢測過後,還需由資深師傅親自過目。
無論鑒定結果為何,三位師傅均需撰寫詳細的報告。
若是真品,除在鑒定行留下記錄外,還需經過關大爺和破爛侯兩位專家的嚴格把關,這是為了確保鑒定結果準確無誤,同時也是滿足兩位老者的個人愛好。
葉明在掃蕩京城古董界時,特意對元青花瓷器進行了深入研究。
長澤連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便有一件元青花瓷器。
“難以置信,竟然全過了機器檢測!”
“看來這件元青花瓷器的真實性八九不離十了。”
“還不能確定呢,師傅們不是常說,不能過分依賴機器。”
畢竟,科技手段尚有限,機器鑒定主要針對胎質和黏土成分,仍有許多領域無法觸及。
在元青花瓷器流轉於鑒定環節的過程中,鑒定行內部熱議紛紛。
在招募團隊時,葉明特意挑選了優秀的畢業生,這些人對機器更為崇拜,但也混雜著不少業界專家的門生。
這兩派人馬平日裏就競爭激烈,如今麵對出現的元青花瓷更是火花四濺。
這件元青花瓷現身後,三位資深的鑒寶師挺身而出。
他們從重量、紋飾、釉光、刀工痕跡、施釉工藝、釉質色澤等多個維度展開了細致的鑒定工作。
自從開設了鑒定行後,這裏為這些鑒寶師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研討的平台。
而且,鑒定行不僅擁有豐富的鑒定瓷器資源,還能接觸到博物館中的真品瓷器,使得他們的各項技能得以迅速提升。
“不對!這青花沒入骨!”
借助專業設備檢測過後,一位專家驚唿出聲。
何謂青花入骨?
青花是用鈷料描繪而成,鈷料會在高溫燒製過程中對胎體和釉麵產生一定的侵蝕作用,並與胎體緊密結合,不斷向內外滲透,從而形成青花入骨的現象。
老瓷器的青花深入釉麵,而新瓷的青花則停留在釉中,距離釉麵尚有一段距離。
其餘兩位師傅聞此言,也重新進行了嚴謹的鑒定。
“難道真是贗品?”
三人相視無語,心中各有疑慮。
對於青花入骨的觀察判斷,正是基於他們在鑒定行接觸並研究過元青花瓷的基礎之上。
即便確認這是一件假的元青花瓷,他們也有必要向上級報告。
畢竟,如此高超的仿古造假技術,在他們鑒定行已很久未曾遇見。
“得通知關老和侯老,這件事我們恐怕處理不了。”
三位師傅很快達成共識,這件疑似贗品已經超出他們的處理能力範圍。
為了躲避小懶貓父母的頻繁叨擾,關大爺近期一直躲在博物館內避世。
當鑒定行的工作人員帶著消息找到他時,正好碰上了葉明和破爛侯也在場。
“假的元青花?怎麽迴事?”
關大爺一時之間有些困惑。
自鑒定機構成立以來,確實有不少人帶著各種渠道收集來的古董前來尋求鑒定。
其中既有真品,也不乏贗品,但按理說,僅憑一隻假的元青花瓷不至於引起這般大動靜。
“這隻不一般,我們鑒定行的專業儀器都未能識別出來,後來還是徐師傅他們發現其為現代高仿品,所以特地讓我來請您幾位過去瞧瞧。”
聽到這話,破爛侯也來了興致。
“這倒新鮮了,那咱們過去見識見識?”
“走,咱一起去瞧瞧。”
葉明招唿了一聲,三人隨即來到了鑒定行。
“那隻元青花現在何處?”
一進入鑒定行,關大爺便急切地詢問道。
鑒定行的師傅們立刻將那隻元青花瓷呈上。
由關大爺率先出手,按照傳統的觀摸敲擊流程一一檢驗。
隨後,破爛侯緊跟其後,葉明也仔細察看了一番。
他們三人的審視自然不止於青花入骨這一點。
“那麽,破爛侯,你先來說說看?”
關大爺把話題拋給了破爛侯,坊間傳聞他對元代瓷器涉獵不多,老爺子也想借此機會驗證一下傳言是否屬實。
“嘿,您這是考我呢,我對元代的東西了解雖不深,但這可是元青花,沒見過豬跑總見過豬肉吧?”
破爛侯笑眯眯地說著,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服氣。
“好好好,那你先來分析。”
關大爺鎮定自若,雖然眼前的元青花瓷製作精巧,但他仍有把握找出其中的破綻。
“那我就直說了,一是釉色過於潔白,二是瓷胎過於細膩緊致,三是鐵鏽浮於表麵。
關大爺,您覺得如何?”
破爛侯一口氣指出了三個問題。
第一點指出的是元代青花瓷的釉色通常白中透青,這與胎土含鐵量有關,若含鐵量不足,則會導致釉麵過於蒼白。
第二點是因為古今製瓷工藝的差異,現代瓷器往往胎質過白、過細且致密,而仿造者常通過添加氧化鐵粉,使其在高溫下浮至釉麵形成礦渣狀斑點。
最後一點與青花入骨相似,本應在顯微鏡下才能察覺的問題,破爛侯憑借肉眼即能看出端倪。
“關大爺,請您也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