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得知許大茂因耍流氓被抓的消息,許父差點氣得背過氣去。
“你知道婁家給婁曉娥準備了多少嫁妝嗎?”
許父壓低聲音,滿是痛心疾首的表情。
“光金首飾起碼也有一百克吧!”
許大茂心頭一緊,粗略計算一下,在六十年代,一克金首飾大概十塊錢左右,如果是足金的話,價格更高達二十元一克,普通人家很少見到金首飾做陪嫁。
一百克金首飾,折合起來至少一千塊錢。
一時衝動釀成大禍,不但人財兩空,自己還麵臨牢獄之災。
許大茂這輩子都沒這麽懊悔過。
若非秦京茹突然主動找上門來,他也不會犯下如此糊塗的錯誤。
“行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趕緊想想辦法把他撈出來。”
“耍流氓,那麽多人都看見了,你說怎麽撈?秦寡婦她們家的情況你不了解嗎?招惹誰不好,偏偏要去招惹她們!”
“爸,我知道錯了,您一定要想辦法救我出去,我不想坐牢啊爸。”
“現在知道錯,早幹嘛去了。”
盡管嘴上這麽說,但許家就這麽一根獨苗,無論如何也要設法營救。
二人提著煙酒先去了趟婁家,結果不出所料,吃了閉門羹。
許大茂做了這樣的事,兩家的關係已然無法修複,能夠不成為仇敵就已經不錯了。
無奈之下,許父許母又提著兩袋玉米麵來到了四合院。
要想讓許大茂得到輕判或者免於刑罰,秦淮茹的態度至關重要。
自從昨晚發生那件事後,賈家上下亂作一團。
易中海為秦淮茹請了事假,家務暫時由秦京茹接手。
這件事與她脫不開關係,自然不敢有任何怨言。
秦淮茹眼神空洞,精神頹唐,整日癱臥在床上。
心中掛念著葉明、賈東旭,還有棒梗,思索著未來的日子該如何撐下去。
思緒紛飛,卻仿佛前方的道路已斷裂無蹤。
壹大媽與雨水共同照料著她。
賈張氏對許大茂那小子的咒罵持續了一整晚,疲倦了就歇息,醒來又繼續數落。
“許大茂他爸媽來了。”
不知是院中哪位喊了一句,易中海率先踏入房門。
許父深知此刻賈家對他並無好感,特意等到院裏的主事迴來,再一同前來登門致歉。
易中海本不願插手他們家的破事,但終究身為院裏的壹大爺,且這鬧劇若持續下去,最終困擾的還是自己。
“還杵在門口幹嘛?進來吧。”
易中海背著手,瞥了眼秦淮茹,對著門外不耐煩地喚道。
然而許父剛跨進門檻,就被突然暴怒的賈張氏一把推出了去。
“滾!你敢踏進一步試試,姓許的,你們家那逆子害我們還不夠慘嗎?”
賈張氏言辭尖刻,許母臉色也陰沉下來,盡管心有不甘,畢竟自家理虧,解決問題才是首要之事。
“張嬸,何必動這麽大肝火,我們知道大茂犯了錯,今日特來賠罪道歉。”
許父態度極為謙卑,他手中提著滿滿的兩袋糧食,這讓賈張氏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
不過這點東西就想平息此事,她可沒那麽容易被糊弄過去。
“這些隻是我們的一點心意,並無他意,大茂犯下過錯,作為父母我們也難辭其咎,總得有個交代不是?”
“交代?你們打算怎麽給我們交代?我那可憐的兒媳名聲盡毀,身子也垮了,家裏全靠她的微薄工資度日,現在也沒指望了。
我今天就把話撂這兒,你們家那個小混蛋做出這種缺德事,早晚遭報應!”
賈張氏越說越激動,許母哪裏肯輕易服軟。
然而還未等她開口反駁,就被許父拉了迴去。
為了兒子,這口氣隻能忍下。
“壹大爺,您是院裏的主事,您看這事該怎樣處理才好?”
“該怎樣處理就怎樣處理,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我連官都不是。”易中海心中明白許父此舉是想讓自己轉移火力。
以前或許還能幫襯兩句,但現在多說多錯,好人不易做。
“老許,女子的名節可是大事,許大茂幹出這樣的事情,你作為父親責無旁貸。
我看婚禮也準備得差不多了,不如讓大茂娶了小秦,湊合過日子得了。”
“胡扯!”賈張氏一聽此言立刻瞪圓了眼睛。
秦淮茹改嫁,對她而言意味著可能要寄人籬下。
而許大茂這個人,她看得一清二楚,怎會好心到接納一個拖累?三個孩子至少在母親照管下能保證溫飽。
如今她還可以拿賈東旭的遺像壓住秦淮茹。
一旦改嫁,誰還會在乎她的死活?
這個餿主意,即使賈張氏沒有意見,許父許母也不能答應。
賈家如同一個填不滿的坑。
秦淮茹是什麽人?一個帶著三個孩子的寡婦。
以許大茂的條件,找個黃花閨女並非難事,何必攬上這一大家子的麻煩?何雨柱就是被這樣一家子拖垮的。
許父哪敢輕易招惹這檔子事。
“咱們都是知根知底的鄰居,說話也不必遮遮掩掩,大茂犯了錯,我們認賬,您說個解決辦法,開個價吧。”
許母也受不了在這裏繼續受賈張氏的氣,那邊還有很多需要打點的地方,實在沒工夫在此耗下去。
“行,既然你們願意承擔,咱們做了這麽多年的鄰居,我也不想兩家弄得臉紅脖子粗。
五千塊!隻要你們能拿出這個數目,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五千?你幹脆把心挖出來讓大家瞧瞧有多黑!簡直是掉進錢眼裏了吧?”
一開口就要五百,不僅許父許母愣住,連易中海也大吃一驚。
這哪裏是在協商,分明是在硬搶!
“不滿意?行啊,就讓你那不肖子在牢裏耗一輩子,我看哪個姑娘敢嫁給一個流氓犯,你們老許家遲早要斷後!”
賈張氏咄咄逼人,句句戳中了許父許母的心病。
若秦淮茹堅持不下,許大茂的刑期恐怕無法預料。
一旦有了牢獄之災,別說未婚女子,便是孀婦也會對他避而遠之。
“五百實在太多。”
“那就兩百吧。”
“你知道婁家給婁曉娥準備了多少嫁妝嗎?”
許父壓低聲音,滿是痛心疾首的表情。
“光金首飾起碼也有一百克吧!”
許大茂心頭一緊,粗略計算一下,在六十年代,一克金首飾大概十塊錢左右,如果是足金的話,價格更高達二十元一克,普通人家很少見到金首飾做陪嫁。
一百克金首飾,折合起來至少一千塊錢。
一時衝動釀成大禍,不但人財兩空,自己還麵臨牢獄之災。
許大茂這輩子都沒這麽懊悔過。
若非秦京茹突然主動找上門來,他也不會犯下如此糊塗的錯誤。
“行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趕緊想想辦法把他撈出來。”
“耍流氓,那麽多人都看見了,你說怎麽撈?秦寡婦她們家的情況你不了解嗎?招惹誰不好,偏偏要去招惹她們!”
“爸,我知道錯了,您一定要想辦法救我出去,我不想坐牢啊爸。”
“現在知道錯,早幹嘛去了。”
盡管嘴上這麽說,但許家就這麽一根獨苗,無論如何也要設法營救。
二人提著煙酒先去了趟婁家,結果不出所料,吃了閉門羹。
許大茂做了這樣的事,兩家的關係已然無法修複,能夠不成為仇敵就已經不錯了。
無奈之下,許父許母又提著兩袋玉米麵來到了四合院。
要想讓許大茂得到輕判或者免於刑罰,秦淮茹的態度至關重要。
自從昨晚發生那件事後,賈家上下亂作一團。
易中海為秦淮茹請了事假,家務暫時由秦京茹接手。
這件事與她脫不開關係,自然不敢有任何怨言。
秦淮茹眼神空洞,精神頹唐,整日癱臥在床上。
心中掛念著葉明、賈東旭,還有棒梗,思索著未來的日子該如何撐下去。
思緒紛飛,卻仿佛前方的道路已斷裂無蹤。
壹大媽與雨水共同照料著她。
賈張氏對許大茂那小子的咒罵持續了一整晚,疲倦了就歇息,醒來又繼續數落。
“許大茂他爸媽來了。”
不知是院中哪位喊了一句,易中海率先踏入房門。
許父深知此刻賈家對他並無好感,特意等到院裏的主事迴來,再一同前來登門致歉。
易中海本不願插手他們家的破事,但終究身為院裏的壹大爺,且這鬧劇若持續下去,最終困擾的還是自己。
“還杵在門口幹嘛?進來吧。”
易中海背著手,瞥了眼秦淮茹,對著門外不耐煩地喚道。
然而許父剛跨進門檻,就被突然暴怒的賈張氏一把推出了去。
“滾!你敢踏進一步試試,姓許的,你們家那逆子害我們還不夠慘嗎?”
賈張氏言辭尖刻,許母臉色也陰沉下來,盡管心有不甘,畢竟自家理虧,解決問題才是首要之事。
“張嬸,何必動這麽大肝火,我們知道大茂犯了錯,今日特來賠罪道歉。”
許父態度極為謙卑,他手中提著滿滿的兩袋糧食,這讓賈張氏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
不過這點東西就想平息此事,她可沒那麽容易被糊弄過去。
“這些隻是我們的一點心意,並無他意,大茂犯下過錯,作為父母我們也難辭其咎,總得有個交代不是?”
“交代?你們打算怎麽給我們交代?我那可憐的兒媳名聲盡毀,身子也垮了,家裏全靠她的微薄工資度日,現在也沒指望了。
我今天就把話撂這兒,你們家那個小混蛋做出這種缺德事,早晚遭報應!”
賈張氏越說越激動,許母哪裏肯輕易服軟。
然而還未等她開口反駁,就被許父拉了迴去。
為了兒子,這口氣隻能忍下。
“壹大爺,您是院裏的主事,您看這事該怎樣處理才好?”
“該怎樣處理就怎樣處理,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我連官都不是。”易中海心中明白許父此舉是想讓自己轉移火力。
以前或許還能幫襯兩句,但現在多說多錯,好人不易做。
“老許,女子的名節可是大事,許大茂幹出這樣的事情,你作為父親責無旁貸。
我看婚禮也準備得差不多了,不如讓大茂娶了小秦,湊合過日子得了。”
“胡扯!”賈張氏一聽此言立刻瞪圓了眼睛。
秦淮茹改嫁,對她而言意味著可能要寄人籬下。
而許大茂這個人,她看得一清二楚,怎會好心到接納一個拖累?三個孩子至少在母親照管下能保證溫飽。
如今她還可以拿賈東旭的遺像壓住秦淮茹。
一旦改嫁,誰還會在乎她的死活?
這個餿主意,即使賈張氏沒有意見,許父許母也不能答應。
賈家如同一個填不滿的坑。
秦淮茹是什麽人?一個帶著三個孩子的寡婦。
以許大茂的條件,找個黃花閨女並非難事,何必攬上這一大家子的麻煩?何雨柱就是被這樣一家子拖垮的。
許父哪敢輕易招惹這檔子事。
“咱們都是知根知底的鄰居,說話也不必遮遮掩掩,大茂犯了錯,我們認賬,您說個解決辦法,開個價吧。”
許母也受不了在這裏繼續受賈張氏的氣,那邊還有很多需要打點的地方,實在沒工夫在此耗下去。
“行,既然你們願意承擔,咱們做了這麽多年的鄰居,我也不想兩家弄得臉紅脖子粗。
五千塊!隻要你們能拿出這個數目,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五千?你幹脆把心挖出來讓大家瞧瞧有多黑!簡直是掉進錢眼裏了吧?”
一開口就要五百,不僅許父許母愣住,連易中海也大吃一驚。
這哪裏是在協商,分明是在硬搶!
“不滿意?行啊,就讓你那不肖子在牢裏耗一輩子,我看哪個姑娘敢嫁給一個流氓犯,你們老許家遲早要斷後!”
賈張氏咄咄逼人,句句戳中了許父許母的心病。
若秦淮茹堅持不下,許大茂的刑期恐怕無法預料。
一旦有了牢獄之災,別說未婚女子,便是孀婦也會對他避而遠之。
“五百實在太多。”
“那就兩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