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蕾帶迴來的馴鹿和野牛加起來十三頭,加上村裏原來有的野牛和後來又生產的幾頭牛犢子,另外大隊又買了兩頭驢和三頭騾子。


    這下蘭溪大隊村民們都踏實了,每家每戶幾乎隔一天都能輪流上收破爛工作。


    另外廢品站又加蓋到了岐山西麵,而且還蓋了兩間舊貨翻新的草棚。


    趙大隊長徹底火了,別說他在公社成了紅人,十裏八村的提起破爛村大隊長個個豎起了大拇指。


    一個村依靠收破爛來增加收入,甚至還搞了個集體工廠。


    這名字起得讓老百姓都覺得他們就是泥腿子,沒文化也沒見識。


    翻新的兩間茅草棚,文蕾讓趙大隊長以集體的名義注冊了個工廠,命名為 “資源再利用”。


    鎮長湯汪洋全力支持蘭溪大隊,畢竟中央的紅頭文件明確指出,必須讓集體帶頭搞起四化建設,創辦集體工廠,帶動全民富裕起來。


    有了鎮長的支持,蘭溪大隊兩間舊物翻新的草棚,成了百八十裏地聞名的“資源再利用”工廠。


    甚至蒼涼縣政府領導班子多次下鄉參觀,口頭上給予了鼓勵和表揚。


    趙大隊長經過文蕾的提醒,可不是兩句表揚就能滿足的。


    每次縣領導班子到了蘭溪大隊,趙大隊長和村委幹部一個接一個的大吐苦水,喊窮賣慘。


    最後他們成功的讓縣領導再也不敢來蘭溪大隊。


    提起縣領導班子不敢再來蘭溪大隊,文蕾都能笑破肚皮。


    她本意是想讓趙大隊長要點實質性的獎勵,比如農藥化肥或是農具,哪怕給兩頭牛也好啊。


    可趙大隊長不走尋常路,愣是讓縣領導班子讓廢品站需要焚燒的廢品都送蘭溪大隊來。


    這倒也罷了,畢竟自己縣裏廢品焚燒確實不如資源再利用。


    可趙大隊長還讓領導們跟兄弟縣城都打個招唿,讓村民們可以將附近縣城的廢品站的廢品都能拉迴蘭溪大隊。


    這要求可算是奇葩了,甚至讓縣領導班子有點掛不住麵子。


    可止不住趙大隊長帶這一批不僅會賣慘吐苦水的村幹部,還有趙六丫和花嬸子這兩個扯著嗓子幹嚎不掉眼淚的主兒。


    這倆人可是收破爛元老,她們倆哭訴換破爛被輕賤的遭遇,那可真是聽著流淚聞著傷心。


    別說縣領導希望“資源再利用”工廠發揚光大了,聽趙六丫和花嬸子那話中意思,村裏人都因為換破爛的遭遇差點上吊輕生了。


    所以,這“資源再利用工廠”究竟能不能繼續辦下去,純粹指望村民們換破爛是不行的,必須縣領導們給予破爛支持。


    縣長能怎麽辦?


    第一家村集體工廠創辦成功,也早被他上報到了市裏。


    眼下,這破爛村,一沒要財政支持,二沒提過分要求,隻是希望跟附近兄弟縣城打個招唿要點廢品,這都不能給予支持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所以,縣領導班子去了幾趟蘭溪大隊,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後,白縣長的堅決且強烈要求縣領導班子,


    迅速且有效地落實附近各縣廢品站的廢品務必送到 “資源再利用” 工廠。


    絕對不能讓工廠因缺乏舊貨來源而陷入停產的困境,


    同時也要杜絕讓村民們因收破爛這種高強度工作而產生任何輕生的危險想法,


    切實保障村民們的身心健康和工廠的正常運轉。


    縣領導們硬著頭皮和兄弟縣領導們聯係落實,隻為了要人家一些破爛,甚至幾乎都是準備焚燒的破舊物品。


    這下,別說蘭溪大隊這個破爛村被正名了,差點連蒼涼縣都被冠上了“破爛縣”的稱號。


    即便蒼涼縣沒被冠名“破爛縣”,可縣領導班子沒少被臨近的縣領導班子插科打諢。


    別說縣領導班子一眾幹部了,就是白縣長每次去市裏開會,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了。


    但是吧,“資源再利用”工廠因為舊貨貨源充足,運行的非常不錯。


    可縣領導班子沒人想再去參觀考察了,他們真是怕了趙大隊長他們。


    他們更怕多去幾趟,蒼涼縣怕是真的換名了,畢竟現在蘭溪大隊算是徹底被冠名“破爛村”了。


    文蕾也是沒想到,自己竟然一手將紀奶奶的功績給掩蓋了。


    這蘭溪大隊可是因為感恩紀奶奶才以她的名字命的名,這被自己一路帶的偏離了軌道,現在別說十裏八村了,就是市裏都知道有個破爛村。


    這事弄得文蕾老不得勁了。


    不過,這倒不是讓文蕾頭疼的,更讓她不得勁的則是林琳和知青點的知青們。


    這天,文蕾和丁雁羽剛從縣城迴來,兩人迴到小院還沒來及做飯,林琳和丁海燕、於穎、楊國興那批老知青都過來了。


    一開始楊國興和趙長征有些局促,粗糙黝黑的臉上憋的黑裏透著紅。


    後來還是姬樹厚著臉皮跟文蕾說了句,


    “文知青,我們心裏清楚大家過來求你幫我們抓一頭野牛或是馴鹿有點難為人,可是村裏的人都可以收破爛了。


    但我們知青點卻沒輪的上,你也知道我們確實挺困難的,多少也想賺一點補貼一下生活。


    你放心,我們就是讓你去山裏看看,沒想著一定能抓到野牛和馴鹿。”


    楊國興扭捏的兩手對搓著,他都沒好意思抬頭看文蕾,


    “文知青,你幫我們去一趟山裏試試就好,抓到不抓到真的不強求。


    我們,我們隻是有點不甘心而已,不強求的,真的不強求的。”


    文蕾有些無語,但是也很心酸。


    都是一群年輕的知識青年,曾經那陽光且白皙的麵龐,早已被凜冽的寒風和高強度的勞作侵蝕得滄桑憔悴,不見當初的模樣。


    姬樹和楊國興兩人沒少收到家人寄來的錢和票,今天兩人卻跟大夥兒一起過來跟她提出這樣的要求,


    文蕾心裏清楚,怕是知青點這段時間真的不好過了。


    畢竟蘭溪大隊村民家家戶戶都參與了收破爛的工作,有村民真的被淘汰掉收破爛的活兒,也會被安排到了廢品站或是翻新車間工作。


    至於繼續忙活在田間地頭開荒種地的村民,也都是各家主勞力。


    那些村民天生就是幹農活的人,吃的就是老農民那碗飯,他們身心都能承受的住。


    關鍵,來蘭溪大隊換工的人有點多,開荒成了所有男勞力主要的活計。


    而知青點的知青們沒能參與到收破爛行列,更不可能進廢品站和翻新車間工作。


    畢竟,廢品站和翻新車間都是各家體弱或是上了點年紀的村民,趙大隊長和村委幹部想照顧到村裏各家各戶,都要絞盡腦汁,哪裏還能有知青點什麽事。


    所以,廢品站和“資源再利用”工廠開展的再火熱,不僅對知青們沒半點幫助,甚至田裏的工作量反而更大了些。


    這也沒辦法,誰讓依舊下田種地的村民心裏有了奔頭,一個個都拿出了洪荒之力拚了命的幹活呢。


    當然,他們這樣做也是有私心的,隻有他們賣力幹了,換工的想磨洋工,村委幹部們和村民們可不答應。


    這不,這下可害苦了知青們。


    沒有額外的收入也就罷了,吃不飽的前提下還得玩命的幹活,這誰還受得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70帶兄弟姐妹一起下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雪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雪嚶並收藏穿越70帶兄弟姐妹一起下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