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悲催
穿越70帶兄弟姐妹一起下鄉 作者:小雪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文蕾在醫院大概待了一個星期左右,在此期間,王營長倒是來過一次,不過也隻是匆匆地來,然後又匆匆地迴去了。
袁建、文初和肖青很快就康複並能夠出院了,丁雁羽也可以迴去進行休養了。 黃首長的身體恢複得也極為良好,可文蕾為了不顯得太過突兀,隻是將止痛方麵做到位了,身體若要真正康健,還得慢慢進行調養。
顧晨的身體同樣需要調養一段時間,然而他執意要出院,迴蘭溪大隊去休養。
這下,大家幾乎都要出院了,黃首長說什麽也要跟文蕾他們一起去蘭溪大隊養身體。
這位執拗的老首長,剛擺脫病痛的折磨,一身威壓盡顯,愣是讓醫生、護士和院長都毫無辦法。
王營長接到消息後,匆忙趕到醫院,看到老領導已沒有生命危險,精神頭還非常好,他又覺得文蕾的治療對黃首長更為重要,在不在醫院都一樣,隻要有文蕾在就行。
隨後,他就在院長不讚同的目光中,直接幫黃首長也辦理了出院手續。
可是王營長根本就沒有打算讓文蕾和丁雁他們這群人返迴蘭溪大隊,而是直接把他們帶到了黑河農場。就連林琳和顧瑤也被一同帶迴了黑河農場。
黃首長的勤務員做的飯菜,文蕾還是將林琳和顧瑤的一起捎帶了過來。畢竟大家一起執行任務,理應相互照顧。而且林琳這次能為了救顧瑤,竟然不顧自身安危,這種行為讓文蕾深受觸動。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但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做出如此勇敢的舉動,文蕾認為這足以證明林琳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文蕾對迴黑河農場很無語,幾個人住一個房間不說,關鍵農場白天勞作,早晚還要軍事操練,夜裏偶爾還要換班巡邏。
文蕾覺得自己可真夠悲催的,以前覺得自己力氣大,幹點農活啥的,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比她去縣城送貨來的爽快。
可黑河農場的生活,她真覺得自己受不了,想想她都打哆嗦。
早早起來操練一會,然後扛著農具下田,下工後雙腿泥土還來不及洗幹淨,又要開始下午正規軍事訓練。
操練完,那些知青還會搞什麽掃盲班或是給附近村裏和農場裏的孩子們上課,別以為晚上上完課,時間就屬於自己了,隔一天,夜裏就要執勤巡邏兩個小時,風雨無阻,不分男女。
文蕾覺得,黑河農場的知青,都是鐵人,都卷出天外去了。
可迴到黑河農場第二天,文蕾才知道,千萬別覺得自己悲催,否則等著你的是更悲催的事情。
第二天,天還沒亮,營部集合的號角就響起了,早上操練雷打不動,但是因為今天正好要收春小麥,提前一個小時操練。
文蕾覺得這黑河農場就是修羅場,農忙已經夠累人了,還能因為著急農忙,將訓練提前一個小時起床。
原本這段時間跟大家擠一張床上,文蕾就睡眠嚴重不足,這迴了黑河農場又擠再一張大通鋪上,剛迴來又遇到開鐮。
文蕾心裏那個煩躁啊,恨不能朝天大吼三聲。
文蕾是閉著眼睛,跑到集合地點的。
跟她一起的也隻有顧瑤,丁雁羽、黃翠翠和林琳,不管是傷好或是沒好,都算傷員,所以黃翠翠僥幸逃過一劫。
文蕾對黃翠翠那是嫉妒羨慕恨啊。
丁雁羽和林琳倒也罷了,她們倆確實不適合訓練和勞動,兩人的傷是真的沒有康複。
可黃翠翠本就傷的不重,又有文蕾的傷藥和飯菜調養,身體比牛怕都壯實,現在竟然有傷員的待遇,能讓她心裏平衡嗎?
顧瑤可就更慘了,她本來就連農活都沒怎麽幹過,從小又是在嬌生慣養的環境中長大的,突然間麵臨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以及繁重的農活,那汗水混著淚水,每天流下的都能裝滿一茶大缸不止。
文蕾也快哭出來了,那一千多畝的麥田呀,別說是一眼看不到頭了,就算是十眼八眼也根本看不到邊呀。
關鍵是,這些麥子全都倒伏在地,想要收割的話,隻能蹲在地上用鐮刀去割,蹲累了就跪著割。這哪裏是在幹活呀,簡直就是在遭罪,在這個時候,人可別說還是人了,簡直就是被當作牲口一樣使喚呀。
整個黑河農場,不管是知青還是社員,甚至連營部戰士都參與了搶收。
要是看那大家拚命幹活的場景,倒是挺讓人熱血沸騰的,再來個詩人或是畫家,肯定能寫出不朽的篇章或是傳世畫作。
看不到邊際的麥田,所有麥子都向一側倒伏在田裏,仿佛給麥田鋪上了一層灰黃色的被褥。
知青和戰士們頭戴草帽,社員們或帶著草帽,或是頭上紮著汗巾,手持鐮刀,蹲著、跪著,向前挪動著身體,在麥地裏奮力勞作。
大家夥排著整齊的隊列,一個接一個地向前推進,鐮刀揮舞間,發出有節奏的“唰唰”聲。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樸實而堅定的神色,雖然汗水濕透了衣衫,麥子上的麥撣將身上臉上都塗上了黑灰色,可大家夥沒任何人停下手中的動作,拚了命的揮動著手中的鐮刀。
那可真是跪著也要爬到地頭,完成各自指定的任務。
遠處,一輛輛牛車滿載著剛收割的麥子,緩緩駛向打麥場。
牛兒們喘著粗氣,蹄子踏在土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打麥場上,古老的脫粒機轟鳴著,不斷吐出並不飽滿的麥粒,麥糠在空中飛揚。
婦女們則忙著將麥粒收集起來,用簸箕揚去雜質,她們的動作熟練而敏捷。
孩子們也在農場裏穿梭著,幫忙遞水,或者在田邊撿拾遺落的麥穗,為農忙貢獻著自己小小的力量。整個農場都沉浸在緊張而忙碌的氛圍中。
文蕾忽然間生出一種感覺,那些詩人或是畫家,他們似乎總是能夠將這樣的場麵描寫或是繪製得格外美好。
然而,他們可曾知曉,那些真正勞作在田間地頭的人民,他們的身心真的能感受到美好嗎?在這現實的情境中,汗水與疲憊交織,辛苦與勞累並存,哪裏有詩畫中所展現出的那般輕鬆愜意和浪漫美好。
袁建、文初和肖青很快就康複並能夠出院了,丁雁羽也可以迴去進行休養了。 黃首長的身體恢複得也極為良好,可文蕾為了不顯得太過突兀,隻是將止痛方麵做到位了,身體若要真正康健,還得慢慢進行調養。
顧晨的身體同樣需要調養一段時間,然而他執意要出院,迴蘭溪大隊去休養。
這下,大家幾乎都要出院了,黃首長說什麽也要跟文蕾他們一起去蘭溪大隊養身體。
這位執拗的老首長,剛擺脫病痛的折磨,一身威壓盡顯,愣是讓醫生、護士和院長都毫無辦法。
王營長接到消息後,匆忙趕到醫院,看到老領導已沒有生命危險,精神頭還非常好,他又覺得文蕾的治療對黃首長更為重要,在不在醫院都一樣,隻要有文蕾在就行。
隨後,他就在院長不讚同的目光中,直接幫黃首長也辦理了出院手續。
可是王營長根本就沒有打算讓文蕾和丁雁他們這群人返迴蘭溪大隊,而是直接把他們帶到了黑河農場。就連林琳和顧瑤也被一同帶迴了黑河農場。
黃首長的勤務員做的飯菜,文蕾還是將林琳和顧瑤的一起捎帶了過來。畢竟大家一起執行任務,理應相互照顧。而且林琳這次能為了救顧瑤,竟然不顧自身安危,這種行為讓文蕾深受觸動。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但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做出如此勇敢的舉動,文蕾認為這足以證明林琳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文蕾對迴黑河農場很無語,幾個人住一個房間不說,關鍵農場白天勞作,早晚還要軍事操練,夜裏偶爾還要換班巡邏。
文蕾覺得自己可真夠悲催的,以前覺得自己力氣大,幹點農活啥的,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比她去縣城送貨來的爽快。
可黑河農場的生活,她真覺得自己受不了,想想她都打哆嗦。
早早起來操練一會,然後扛著農具下田,下工後雙腿泥土還來不及洗幹淨,又要開始下午正規軍事訓練。
操練完,那些知青還會搞什麽掃盲班或是給附近村裏和農場裏的孩子們上課,別以為晚上上完課,時間就屬於自己了,隔一天,夜裏就要執勤巡邏兩個小時,風雨無阻,不分男女。
文蕾覺得,黑河農場的知青,都是鐵人,都卷出天外去了。
可迴到黑河農場第二天,文蕾才知道,千萬別覺得自己悲催,否則等著你的是更悲催的事情。
第二天,天還沒亮,營部集合的號角就響起了,早上操練雷打不動,但是因為今天正好要收春小麥,提前一個小時操練。
文蕾覺得這黑河農場就是修羅場,農忙已經夠累人了,還能因為著急農忙,將訓練提前一個小時起床。
原本這段時間跟大家擠一張床上,文蕾就睡眠嚴重不足,這迴了黑河農場又擠再一張大通鋪上,剛迴來又遇到開鐮。
文蕾心裏那個煩躁啊,恨不能朝天大吼三聲。
文蕾是閉著眼睛,跑到集合地點的。
跟她一起的也隻有顧瑤,丁雁羽、黃翠翠和林琳,不管是傷好或是沒好,都算傷員,所以黃翠翠僥幸逃過一劫。
文蕾對黃翠翠那是嫉妒羨慕恨啊。
丁雁羽和林琳倒也罷了,她們倆確實不適合訓練和勞動,兩人的傷是真的沒有康複。
可黃翠翠本就傷的不重,又有文蕾的傷藥和飯菜調養,身體比牛怕都壯實,現在竟然有傷員的待遇,能讓她心裏平衡嗎?
顧瑤可就更慘了,她本來就連農活都沒怎麽幹過,從小又是在嬌生慣養的環境中長大的,突然間麵臨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以及繁重的農活,那汗水混著淚水,每天流下的都能裝滿一茶大缸不止。
文蕾也快哭出來了,那一千多畝的麥田呀,別說是一眼看不到頭了,就算是十眼八眼也根本看不到邊呀。
關鍵是,這些麥子全都倒伏在地,想要收割的話,隻能蹲在地上用鐮刀去割,蹲累了就跪著割。這哪裏是在幹活呀,簡直就是在遭罪,在這個時候,人可別說還是人了,簡直就是被當作牲口一樣使喚呀。
整個黑河農場,不管是知青還是社員,甚至連營部戰士都參與了搶收。
要是看那大家拚命幹活的場景,倒是挺讓人熱血沸騰的,再來個詩人或是畫家,肯定能寫出不朽的篇章或是傳世畫作。
看不到邊際的麥田,所有麥子都向一側倒伏在田裏,仿佛給麥田鋪上了一層灰黃色的被褥。
知青和戰士們頭戴草帽,社員們或帶著草帽,或是頭上紮著汗巾,手持鐮刀,蹲著、跪著,向前挪動著身體,在麥地裏奮力勞作。
大家夥排著整齊的隊列,一個接一個地向前推進,鐮刀揮舞間,發出有節奏的“唰唰”聲。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樸實而堅定的神色,雖然汗水濕透了衣衫,麥子上的麥撣將身上臉上都塗上了黑灰色,可大家夥沒任何人停下手中的動作,拚了命的揮動著手中的鐮刀。
那可真是跪著也要爬到地頭,完成各自指定的任務。
遠處,一輛輛牛車滿載著剛收割的麥子,緩緩駛向打麥場。
牛兒們喘著粗氣,蹄子踏在土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打麥場上,古老的脫粒機轟鳴著,不斷吐出並不飽滿的麥粒,麥糠在空中飛揚。
婦女們則忙著將麥粒收集起來,用簸箕揚去雜質,她們的動作熟練而敏捷。
孩子們也在農場裏穿梭著,幫忙遞水,或者在田邊撿拾遺落的麥穗,為農忙貢獻著自己小小的力量。整個農場都沉浸在緊張而忙碌的氛圍中。
文蕾忽然間生出一種感覺,那些詩人或是畫家,他們似乎總是能夠將這樣的場麵描寫或是繪製得格外美好。
然而,他們可曾知曉,那些真正勞作在田間地頭的人民,他們的身心真的能感受到美好嗎?在這現實的情境中,汗水與疲憊交織,辛苦與勞累並存,哪裏有詩畫中所展現出的那般輕鬆愜意和浪漫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