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黑省,穿著棉襖都還感覺冷,農活是徹底停下了。


    山上的山貨也算告終了,男人們全村出動,山上砍柴,村裏的大姑娘小媳婦,大娘嬸子們都開始忙活醃菜。


    文蕾和丁嬸子學醃辣白菜,蒜茄子,小黃瓜,醬土豆...


    丁雁羽反沒想到那麽多種類的蔬菜,都要醃製起來。


    丁嬸子一邊忙活一邊跟她們說。“小丁知青,我們這邊冷的時候,都可以到零下三四十度,冰天雪地的,不吃醃菜也沒得吃。你別看我家醃的多,一缸又一缸的,這可不僅僅吃四個月的,窩冬要吃,一年到頭都得吃。開春上工的後,咱們家家戶戶,也是鹹菜就著窩窩頭就是一頓飯。”


    文蕾和丁雁羽對大家明明可以炒菜吃,非要吃鹹菜的行為,早就有一肚子的疑問。


    “丁嬸子,開春明明有野菜,你們種了那麽多蔬菜不吃,我看大家不管什麽時候,不是大蔥沾醬,就是吃鹹菜。好好的蔬菜為什麽不炒來吃呢。”


    丁嬸子樂嗬嗬的笑著,心想:這倆丫頭,真是不知道老百姓過日子的艱難。


    她轉身就去了廚房,將油瓶子提了出來。“文知青、丁知青,你們看看我家的油瓶子,這是今年開春在鎮上打的一斤油。”


    文蕾和丁雁羽,不可思議的看著油瓶子,開春買的一斤油,瓶子裏楞是還有半斤油。這...這怎麽可能呢?兩人大眼瞪小眼,半點都不相信丁嬸子說的話。


    丁嬸子看她們倆的表情,笑嗬嗬的說。“你們以為大隊部的村幹部,為什麽喜歡吃你們做的飯?你們沒見過俺們咋吃飯的吧?葉子菜蘸點醬就好,俺們都不炒菜的,你們知青都吃不習慣,俺們這邊的吃法,不僅你們,老知青們也還沒習慣呢。俺家還是好的呢,村裏開春一斤油,吃到年尾還能剩九兩的人家多了去。”


    文蕾和丁雁羽還從,丁嬸子的話中反應過來,籬笆牆外花嬸子急吼吼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哎呦,丁知青、文知青,鐵蛋娘,你們在聊啥呢?我嗓子都喊啞了,你們咋就沒聽到呢?麻溜的過來,俺們還等著換鹽,迴家醃菜呢。”


    文蕾和丁雁羽轉過頭,衝向籬笆牆外一看,可不是,好幾個村裏的大娘都站在置換點等著呢。


    “我說鐵蛋娘,你教文知青醃菜噠?你做豆腐行,醃菜的手藝可不如俺,你們剛剛嘮啥呢?咋喊,都聽不到?”花嬸子扒拉著丁嬸子家的籬笆牆,扯著大嗓門說著。


    丁嬸子笑嗬嗬的走到籬笆牆前,手裏還提著油瓶子。“能嘮啥啊,就是拿俺家的油瓶子給文知青和丁知青看看,俺家一年到頭吃了多少油。”


    花嬸子看了看丁嬸子手中的油瓶子,撇撇嘴,嘴角上還殘留著星星點點白色唾液。“哎呦,你家都用了半斤油了?過年你家不炒菜啦?”


    “炒,咋能不炒菜呢。”


    “那你這油可不夠今年吃的,俺家今年就沒吃多少油,能夠年底炒菜的了。”


    從丁嬸子家疾步迴到,置換點的文蕾和丁雁羽,聽到籬笆牆內外花嬸子,和丁嬸子的聊天內容,兩人麵麵相覷,都苦笑了一下,趕緊給換鹽的大娘、嬸子拿鹽。


    剛給幾個村裏的大娘拿了鹽,花嬸子和張婆子就急吼吼的走進了房間。“文知青,麻溜的給張嬸子拿布出來,撿好的拿哈,棉花也點拿出來。”


    文蕾瞪大眼睛看著花嬸子和張婆子,張婆子臉上的笑容有些勉強,花嬸子抓著她的手不放開。“二嬸子,你咋啦?沒看上?”


    轉迴頭又衝著文蕾和丁雁羽擺擺手,“你們倆丫頭動作快點,今天俺二兄弟相看婆娘,成了,今兒就能直接留下來,跟俺二兄弟過日子。”


    文蕾和丁雁羽雙眼瞪的更大了,這啥情況?咋滴,今天相看,還就能定下來不走了?


    張婆子苦笑著,看了看貨架上的紅糖,歎了口氣。“文知青,給我包一斤紅糖吧,扯兩米布,再稱兩斤棉花。”


    花嬸子牽著張婆子的手不鬆開,急吼吼的樣子,像是她要娶兒媳婦。“二嬸子啊,你不能這樣,二兄弟都三十多了,你不能嫌棄啊,帶了一個娃,咋啦?是女娃又不是男娃,我看到啦,那婆娘年齡不大,也不過二十出頭,明年就能給你生一個胖大孫子了。”


    低頭裁布的文蕾覺的這又是一口好瓜,支起耳朵希望花嬸子能多說一點,花嬸子那可不愧是村裏八卦二把手,從她嘚吧嘚吧的嘴中,文蕾和丁雁羽又吃了一口大瓜。


    張婆子的二兒子,張二瓦是張婆子最勤勞的兒子,今年三十四歲,為人木訥老實,幹活不惜力。


    早些年家裏太窮,一家人住在地窩子裏,張大瓦娶婆娘都是硬將就,哪裏還能給張二瓦張羅。


    吃都吃不上,哪裏還想著娶婆娘,熬著唄。


    再後來東山村有人提了一個姑娘,年齡比他小三歲,那時他的弟弟們都長大了,哪個不缺媳婦,他一咬牙讓人家說給張三瓦。張三瓦覺得二哥都能讓,他也讓吧,反正都耽擱那麽大了。


    最後兄弟間讓來讓去,十九歲的張五瓦娶了大他三歲的顧念,現在的張五嬸子。再後來張二瓦拚命幹活,四處找人給弟弟們說婆娘,張大瓦不太管事,他負責起了家裏大小事。隻要有人給弟弟們說婆娘。啥要求他都咬牙同意,家裏沒有他就各家各戶借,年年拉饑荒,最後給五六七八瓦都結了婚。


    今天張二瓦相親,是他的幹爹家的兄弟丁愣子,給介紹的一個婆娘。


    那女的娘家是臨縣的,嫁給了小河村丁愣子的姨兄弟。丁愣子的姨哥是個喜歡打婆娘的,這些年打小產了兩三個,那女人鐵心不想再過下去了,前幾天鬧到了公社,算是離婚了。


    當時丁愣子也跟著去了公社,誰知道他咋想的,今天將自己的前姨嫂子,帶給過來給自己的幹兄弟相看。


    聽了這一耳朵八卦,文蕾是徹底無語了,丁雁羽直接被雷的呆住了。


    花嬸子還在嘚吧嘚吧說個不停,勸張婆子給帶過來的小女孩做一身新衣服。“二嬸子,人家到了咱家就是咱家的孩子,你得給那閨女做一身棉衣。”


    張婆子糾結的不行,兒子沒婆娘她愁,但是要一個結過婚,帶著孩子的女人,她總覺的配不上自己的二兒子。家裏有錢了,開春家裏就能將窩棚拆了,建幾間茅草房,咋能給黃花大男人討一個二手貨呢。


    在張婆子糾結不停的時候,張二瓦走進了置換點,三十出頭的男人看上去像是四十歲的漢子,他先衝文蕾和丁雁羽點點頭,然後轉頭跟張婆子說。“娘,就這吧,你想給俺找大閨女,也得有人能看上俺啊。能生就行,人家比俺還小九歲呢。”


    張婆子眼含淚花,心有不甘,卻也隻能點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70帶兄弟姐妹一起下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雪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雪嚶並收藏穿越70帶兄弟姐妹一起下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