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過了十七天。


    在李仲飛的調度下,市委班子成員和其他市領導的積極執行下,多達一百六十多條整改項目全部完成。


    這並不是說李仲飛的領導能力有多強。


    而是錢到位了。


    幹活的工人可不管你是誰,一天一開錢,少一分都不行。


    他們就指著這份短期工來生活呢。


    李仲飛是在鄉鎮一級額基層幹上來的,知道農民工的辛苦和不易。


    他們的要求不高,隻要不拖欠工資就行。


    一天一開錢的做法讓他們非常滿意。


    幹起活來自然認真賣力。


    這是其一,其二,李仲飛真把他們當人看。


    帶領著市委、縣委、區委班子成員和他們在一個大鍋裏吃土豆燉白菜。


    隔一天還送一次肉。


    讓大家解解饞。


    量管夠。


    人都是這樣,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很多項目原本幹起來費時費力,在有經驗的農民工的建議下,采取了最優方案。


    省了很多時間。


    為此,李仲飛獎勵那名農民工五千塊錢。


    所在班組人人多給一天工資。


    在這種激勵機製下,人人獻計獻策,共同研究可行性實施方案。


    一些縣委書記、區長還建議讓相關專家來設計更好的施工方案。


    但李仲飛一律不采納。


    那些在工地上幹了十幾年的農民工不比他們有經驗。


    李仲飛要的是實用,要的是效率。


    不需要整那些華麗費錢費時的設計方案。


    按照李仲飛的思路,不僅提前完工,還節省了不少錢。


    要不然肯定會臨時增加施工隊伍。


    接下來幾天,各位市縣領導分別開始驗收自己負責的那攤工作。


    結果全部合格,沒有一項需要返工的工程。


    在結束所有工程的竣工大會上,很多工人都表現出十分失落的樣子。


    他們都表示工期太短了,還沒幹夠。


    希望以後再有這樣的活讓李仲飛別忘了他們。


    跟著李書記幹活舒坦。


    李仲飛一口應承下來,並實話實說,說現在的活太少了,如果是外地出來打工的,建議迴家鄉附近找活幹。


    雖然不如外地賺的多,但離家近,可以有時間照顧家。


    國情如此,誰也沒辦法。


    深達市包括大部分這樣的地級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等項目,差不多都建完了。


    以後再也不會出現前二十年那樣的火爆建設場麵了。


    尤其是不少農民工為了兒子買房,已經負債累累。


    作為父母來說,能有多大力氣就使多大力氣。


    首先要保重身體,然後才為子女分擔一點經濟壓力。


    要是實在沒有那個能力也別強求。


    隻能讓子女獨自承受了。


    對於李仲飛掏心窩子的大實話,所有人在感同身受的同時也非常感動。


    李仲飛還說,誰不想賺錢,誰不想買買買,但前提是大家能賺到錢。


    一套房子就透支了未來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收入。


    哪還有多餘的錢可花?


    當然,條件好一點的還有餘錢。


    沒買房的家庭本來就沒錢買,除去日常生活開銷,還是沒有錢,一樣還是不能買買買。


    所以說,龍國的大部分老百姓還不能算富裕。


    隻能說剛跨過了溫飽線。


    以後的日子要保持一個穩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仕途:求求你升官不要那麽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嵩生嶽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嵩生嶽降並收藏仕途:求求你升官不要那麽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