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拿到圖紙
諜戰:開局做了鬼子翻譯官 作者:百裏西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阪田次郎一路跟著劉冬陽,到了鬆鶴樓,他還尾隨著上了二樓,見雅間裏幾個老板模樣的人,跟劉冬陽熱情打著招唿,他又退到樓外。
“你倒是吃香的喝辣的去了,我也得找個地方消遣去。”
阪田次郎嘀咕一句,順著鬆鶴樓外的街道,一路逛去,不知不覺,到了一個所在,那裏的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見到過路的男人,就迎上來,軟磨硬拽,往旁邊的小樓裏拉。
阪田次郎當然知道這是什麽地方,蘇杭美女天下聞名。如今他到了蘇城,晚上又沒有別的安排,正好,找幾個花姑娘,陪著喝喝花酒,找個樂子。
而劉冬陽卻並非單純去見周大江,他向周大江詢問了近期跟海城隆盛祥商行之間貨物往來的情況,周大江都如實做了匯報。
他跟周大江們分別後,自己先去明天要接頭的地方,踩了踩點,熟悉熟悉環境。
他不知道這次蘇城之行,是不是一次試探,也不知道將要取迴的兵力分布圖,是真是假。但首先要保證自己的安全,提前去踩點,必不可少。
看到阪田次郎一臉醉意,劉冬陽對這個搭檔,多少有點失望。
不過,這人如此貪玩,也未嚐就是壞事。
至少,對他的監視,就不會那麽嚴格。
假如明天拿到的兵力分布圖是真的,他該如何處置?肯定得帶迴去,給佐藤理惠。
而且不能在分布圖上動手腳。
他出來得又那麽倉促,照相機也沒有帶。即使帶了照相機,也不方便把分布圖拍下來。
他隻能憑著自己超強的記憶,把圖上的信息強記下來。
打定主意後,劉冬陽這一覺,直睡到日上三竿,還是被阪田次郎叫醒的。
“劉先生,餐廳把早餐送來了,起來吃吧!”
他翻身下床,洗了一把臉,跟阪田次郎一起用了餐。
“今天上午,我去接頭,你跟我分開走,在附近觀察,有什麽異常情況,通知我。如果一切順利,我拿到東西,先行離開,你再自己迴酒店來。”
劉冬陽吩咐道。
“我們不一起迴來嗎?”
“兩個人在一起,目標太明顯,還是分開去,分開迴吧。”劉冬陽道。
蘇城現在在日軍占領之中,佐藤理惠本可以把情報組在蘇城的地址告訴他,讓他直接去取。
可她卻給了他一個別的地址,還有接頭暗號。搞得跟地下黨一樣。
其目的,就是不想讓劉冬陽直接去佐藤機關在蘇城的聯絡點,對他還需要保密。
兩個人都換了一身衣服,從酒店出來後,就分開了。
接頭的地點,在山塘街,那裏房屋,前麵是街,屋後是河。河道蜿蜒,河上有很多石拱橋,小船在橋下穿行,那才是有名的水巷風光。
劉冬陽沿著山塘街邊走邊看,順便買了一份當天的報紙,來到一個小木樓前,抬眼一望,門前挑著一麵旗幡,上寫春來茶館。
就是這裏了。
昨晚他就來過,他邁步走了進去。
直接上樓,找了一個後窗臨河的位置,招唿小二上了茶,
一邊喝茶,一邊看著手中的報紙。
茶客三三兩兩,都是操著本地方言的當地人。
他在那裏等了近一個鍾頭,也沒有人上來主動跟他接頭。
這時,上來兩個年輕男子,在劉冬陽隔壁桌子旁坐下。
劉冬陽側耳細聽,確定他們是外地人。
來接頭的情報人員,會不會是外地人?
他特別留意了那兩個男子,從聊天內容判斷,他們是來蘇城采購絲綢的,生意談妥,順便來水巷體驗體驗。
樓上的茶座都坐滿了,正當劉冬陽看看手表,以為今天的接頭失敗了的時候,一個女人走到他旁邊,問道:
“請問,這裏有人嗎?”
劉冬陽抬頭一看,見女人穿著一身旗袍,齊耳短發,素顏沒有化妝,看起來像是在公司做事的女職員。
“您隨便。”劉冬陽想也沒想,把手一伸,示意道。
“先生好像在等人?”
女子坐下後,把挎包放到身旁,叫了茶水。見劉冬陽不停地看表,便攀談起來。
劉冬陽點了點頭,朝樓梯口看了看,要等的人,怎麽還沒來?
“這家春來茶館的生意,一向很好,都沒有位置了。”女子抱歉地說道。
“你……”
劉冬陽驚異地看向女子,她在跟自己對暗號!
原來跟自己接頭的人,竟然是一個女子,而且,還說著一口軟噥吳語。
“我是第一次來蘇城,朋友給我推薦了這家茶館,他卻沒有來。”
劉冬陽說道。
女子把身邊的挎包,放到腿上,從裏麵取出一份報紙,對劉冬陽道:
“先生的報紙可看完了?我們交換著看吧。”
她把報紙遞到劉冬陽麵前,劉冬陽也把自己的報紙,遞了過去。
在他接過報紙的時候,感覺到報紙下麵,還有一張東西。他心知肚明,把報紙折疊起來,放進自己的包裏,站起來道:
“我那朋友看來不會來了。我先告辭,小姐慢慢看吧。”
女子對他莞爾一笑,彬彬有禮地點了點頭:“再會!”
劉冬陽飛身下樓,他沒有從先前進來的前門出去,而是從一樓的後門,來到河邊,這裏早有一隻小船,停靠在門前。
“先生,我沒遲到吧?”
船上的船夫見到劉冬陽,上前拉著小船的纜繩,等劉冬陽一步跨上船,他才迴到船上,用竹竿把小船撐到河中央,然後搖著槳,緩緩離去。
這是劉冬陽昨晚專門找來的船夫,說自己在茶館喝完茶,要順便遊覽水巷。約定了時間,讓他這個時間在這裏等著。
“先生,儂是第一次來蘇城?”
“不是。不過,上一次來,是好幾年之前了。”
閑聊一陣,船夫扯開嗓子,唱起了江南民謠:
“春季到來綠滿窗,
大姑娘窗下繡鴛鴦。
忽然一陣無情棒,
打得鴛鴦各一方……”
“老伯,你就別唱了。”聽著船夫的破鑼嗓子,劉冬陽實在聽不下去了。
“好,這歌得小娘子來唱,阿拉唱得不好。”
船夫尷尬地一笑,住了嘴。
“你倒是吃香的喝辣的去了,我也得找個地方消遣去。”
阪田次郎嘀咕一句,順著鬆鶴樓外的街道,一路逛去,不知不覺,到了一個所在,那裏的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見到過路的男人,就迎上來,軟磨硬拽,往旁邊的小樓裏拉。
阪田次郎當然知道這是什麽地方,蘇杭美女天下聞名。如今他到了蘇城,晚上又沒有別的安排,正好,找幾個花姑娘,陪著喝喝花酒,找個樂子。
而劉冬陽卻並非單純去見周大江,他向周大江詢問了近期跟海城隆盛祥商行之間貨物往來的情況,周大江都如實做了匯報。
他跟周大江們分別後,自己先去明天要接頭的地方,踩了踩點,熟悉熟悉環境。
他不知道這次蘇城之行,是不是一次試探,也不知道將要取迴的兵力分布圖,是真是假。但首先要保證自己的安全,提前去踩點,必不可少。
看到阪田次郎一臉醉意,劉冬陽對這個搭檔,多少有點失望。
不過,這人如此貪玩,也未嚐就是壞事。
至少,對他的監視,就不會那麽嚴格。
假如明天拿到的兵力分布圖是真的,他該如何處置?肯定得帶迴去,給佐藤理惠。
而且不能在分布圖上動手腳。
他出來得又那麽倉促,照相機也沒有帶。即使帶了照相機,也不方便把分布圖拍下來。
他隻能憑著自己超強的記憶,把圖上的信息強記下來。
打定主意後,劉冬陽這一覺,直睡到日上三竿,還是被阪田次郎叫醒的。
“劉先生,餐廳把早餐送來了,起來吃吧!”
他翻身下床,洗了一把臉,跟阪田次郎一起用了餐。
“今天上午,我去接頭,你跟我分開走,在附近觀察,有什麽異常情況,通知我。如果一切順利,我拿到東西,先行離開,你再自己迴酒店來。”
劉冬陽吩咐道。
“我們不一起迴來嗎?”
“兩個人在一起,目標太明顯,還是分開去,分開迴吧。”劉冬陽道。
蘇城現在在日軍占領之中,佐藤理惠本可以把情報組在蘇城的地址告訴他,讓他直接去取。
可她卻給了他一個別的地址,還有接頭暗號。搞得跟地下黨一樣。
其目的,就是不想讓劉冬陽直接去佐藤機關在蘇城的聯絡點,對他還需要保密。
兩個人都換了一身衣服,從酒店出來後,就分開了。
接頭的地點,在山塘街,那裏房屋,前麵是街,屋後是河。河道蜿蜒,河上有很多石拱橋,小船在橋下穿行,那才是有名的水巷風光。
劉冬陽沿著山塘街邊走邊看,順便買了一份當天的報紙,來到一個小木樓前,抬眼一望,門前挑著一麵旗幡,上寫春來茶館。
就是這裏了。
昨晚他就來過,他邁步走了進去。
直接上樓,找了一個後窗臨河的位置,招唿小二上了茶,
一邊喝茶,一邊看著手中的報紙。
茶客三三兩兩,都是操著本地方言的當地人。
他在那裏等了近一個鍾頭,也沒有人上來主動跟他接頭。
這時,上來兩個年輕男子,在劉冬陽隔壁桌子旁坐下。
劉冬陽側耳細聽,確定他們是外地人。
來接頭的情報人員,會不會是外地人?
他特別留意了那兩個男子,從聊天內容判斷,他們是來蘇城采購絲綢的,生意談妥,順便來水巷體驗體驗。
樓上的茶座都坐滿了,正當劉冬陽看看手表,以為今天的接頭失敗了的時候,一個女人走到他旁邊,問道:
“請問,這裏有人嗎?”
劉冬陽抬頭一看,見女人穿著一身旗袍,齊耳短發,素顏沒有化妝,看起來像是在公司做事的女職員。
“您隨便。”劉冬陽想也沒想,把手一伸,示意道。
“先生好像在等人?”
女子坐下後,把挎包放到身旁,叫了茶水。見劉冬陽不停地看表,便攀談起來。
劉冬陽點了點頭,朝樓梯口看了看,要等的人,怎麽還沒來?
“這家春來茶館的生意,一向很好,都沒有位置了。”女子抱歉地說道。
“你……”
劉冬陽驚異地看向女子,她在跟自己對暗號!
原來跟自己接頭的人,竟然是一個女子,而且,還說著一口軟噥吳語。
“我是第一次來蘇城,朋友給我推薦了這家茶館,他卻沒有來。”
劉冬陽說道。
女子把身邊的挎包,放到腿上,從裏麵取出一份報紙,對劉冬陽道:
“先生的報紙可看完了?我們交換著看吧。”
她把報紙遞到劉冬陽麵前,劉冬陽也把自己的報紙,遞了過去。
在他接過報紙的時候,感覺到報紙下麵,還有一張東西。他心知肚明,把報紙折疊起來,放進自己的包裏,站起來道:
“我那朋友看來不會來了。我先告辭,小姐慢慢看吧。”
女子對他莞爾一笑,彬彬有禮地點了點頭:“再會!”
劉冬陽飛身下樓,他沒有從先前進來的前門出去,而是從一樓的後門,來到河邊,這裏早有一隻小船,停靠在門前。
“先生,我沒遲到吧?”
船上的船夫見到劉冬陽,上前拉著小船的纜繩,等劉冬陽一步跨上船,他才迴到船上,用竹竿把小船撐到河中央,然後搖著槳,緩緩離去。
這是劉冬陽昨晚專門找來的船夫,說自己在茶館喝完茶,要順便遊覽水巷。約定了時間,讓他這個時間在這裏等著。
“先生,儂是第一次來蘇城?”
“不是。不過,上一次來,是好幾年之前了。”
閑聊一陣,船夫扯開嗓子,唱起了江南民謠:
“春季到來綠滿窗,
大姑娘窗下繡鴛鴦。
忽然一陣無情棒,
打得鴛鴦各一方……”
“老伯,你就別唱了。”聽著船夫的破鑼嗓子,劉冬陽實在聽不下去了。
“好,這歌得小娘子來唱,阿拉唱得不好。”
船夫尷尬地一笑,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