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相機被搶
諜戰:開局做了鬼子翻譯官 作者:百裏西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劉冬陽半天沒有吱聲,莊元元接著說道;“不會讓你白幫忙的,我跟總編說了,我負責找人翻譯,但要有報酬,總編批準了的。”
“你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嘛。你們報社就沒有一個懂日語的人?”
劉冬陽不可置信地問道。
“有是有,但都是半吊子水平,要是水平夠,總編也不會把這任務交給我了。不像你,可是參加過日本軍方主辦的高級翻譯官培訓的,絕對的專業又地道,我相信你。”
先給劉冬陽把高帽子戴上,然後等著劉冬陽的態度。
劉冬陽心想,你不僅給自己找事,也把我牽扯進去,話說這事跟我有半毛錢關係嗎?
那邊莊元元開始撒嬌:
“劉先生,你就幫我這個忙唄。我知道沒有事先征詢你的意見,讓你感到有點突然。以後我一定先問了你再說。”
還有以後?
劉冬陽哭笑不得,這次他都不想幹。
“莊大記者,你看,我這裏每天也很多事……”
莊元元見劉冬陽有點鬆口的意思,趕緊說道:“不耽誤你幹正事,可以晚上,抽空幫我。你如果再拒絕,我讓我們總編,給佐藤機關長借人,你信不信?”
《遠東時報》,是日係報紙,總編跟佐藤進借調個把人,還真不是問題。
“那好吧。你大哥我就幫你這一迴,下不為例喲。”
劉冬陽被纏不過,隻得答應。
莊元元笑道:“別!以為你多大了?說不定你隻是小弟。”
“什麽時候你把材料拿過來,我擠時間給你翻譯吧。”劉冬陽繼續說正題。
莊元元道:“刊物都在報社的資料室,你還是到我這裏來吧,我也可以幫著謄謄稿子。明天我去接你。”
“好吧!”
看來,自己當個翻譯官,還可以賺點外快。錢多不紮手。
雖然他已經答應了莊元元,但沒過多久,佐藤進把他叫去,直接通知他:
“劉桑,《遠東時報》總編打了電話來,要借調你幾天,去協助他們翻譯一批材料。你從明天起,就去報社幫忙吧。”
借調幾天?得有多少東西需要翻譯啊?莊元元不是說晚上抽空就能搞定嗎?
劉冬陽感覺被那個女人忽悠了。
但這樣,也就把劉冬陽跟莊元元私下約好的事,變成了公事,屬於正式借調了。
讓劉冬陽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莊元元來到了佐藤機關,並且不是像以前那樣,站在大門口等,而是在門口登記後,直接找到了劉冬陽的辦公室。
“怎麽這麽早?不是說利用晚上的時間去翻譯材料嗎?”
劉冬陽看了看時間,故意擠兌她。
“就不能提前一點?反正我跟你們機關長借了你好幾天呢。”莊元元得意地說著。
“莊大記者,喝水不?我這裏隻有白開水。”
劉冬陽見莊元元不請自坐,在劉冬陽對麵拉過一把椅子,坐了下來,才勉強問了一句。
“白開水就免了吧。等會咱們出去,先找個地方喝咖啡,怎麽樣?”
莊元元一邊說著,一邊打量著劉翻譯官的辦公室。這間辦公室很簡單,除了一張桌子,幾把椅子,就是一個書架和一個報架,連文件櫃都沒有。平常需要劉冬陽翻譯的東西,都是當天完成,然後馬上交給佐藤機關長。不需要自己留存。
莊元元起身,走到書架前,掃視一番,轉過身來問道:
“劉先生,你這裏怎麽有沒有日語詞典?”
“莊大記者,你覺得我還需要日語詞典嗎?”劉冬陽反問。
“那是,以你多年留學東洋的經曆,日語早就爛熟於胸,跟母語也差不了多少了吧?我還以為你翻譯的時候,要不停地查詞典呢。”
劉冬陽笑了笑,沒有接話。
其實任何一個翻譯人員,都需要詞典,不僅需要很全的大辭典,甚至還要準備一些專門的詞典。比如工程方麵的,醫學方麵的,機械設備方麵的等等。誰都不可能啥都會,啥都懂。
但因為他並不把眼下這個翻譯官當迴事,給佐藤進做事,一般日常的翻譯,完全不用查詞典。
“咦!你這裏居然有張恨水的小說《金粉世家》?能借我看看嗎?”
莊元元說著,從書架上把厚厚的一本小說抽了出來,翻了翻。
“這本書還是好幾年之前看過,不過現在再看,還是很有意思的。”她補充道。
劉冬陽道:“我也看完了,你要喜歡就拿去,送給你吧。”
“別。我看完,再還你。”
劉冬陽盯著莊元元,他突然想起錢鍾書《圍城》裏的一段話。
趙辛楣對方鴻漸說的:
“女人不肯花錢買書,大家都知道的。男人肯買糖、衣料、化妝品,送給女人,而對於書,隻肯借給她,不買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這是什麽道理?借了要還的,一借一還,一本書,可以做兩次接觸的借口,而且不著痕跡。這是男女戀愛必然的初步。”
現在錢先生的這本書,沒有寫出來,莊元元不會是因為看了那書,才用借書這個借口。
但一借一還,確實能製造出兩次見麵的機會。
“隨你吧。這種書對於我來說,翻過了就隨手一丟,再也不會看了。”
劉冬陽也是平時無聊,才隨便買兩本小說打發時間。
“劉先生,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莊元元把書放進隨身帶來的一個挎包裏,劉冬陽掃了一眼,那裏麵裝的,並不是女人的用品,而是一個采訪本,還有一部照相機,記者的必備。
當然不是特工專用微型照相機,是記者手上的那種,取景框從上方往下看,前麵有兩個鏡頭,手動對焦。
一般記者采訪,都是兩人一組,一個向前問話,一個在後麵拍照。
莊元元見劉冬陽盯著照相機看,順嘴問道:“劉先生,會用照相機嗎?”
“照相機這種玩意,我從小就會擺弄。”劉冬陽答。
兩個人出了大門,劉冬陽準備招唿黃包車。
“不用了,”莊元元道,“我們走到前麵的電車站,坐電車過去。”
那時候的電車,是有軌電車,沿著固定的軌道行駛,軌道的上方,架設著電線。
車行駛得很慢,在人來人往的街麵上,有些人,甚至在電車行駛時,就隨意上下車。
電車上人不多,劉冬陽和莊元元在最後一排,找到了座位。
這趟電車並不能直達報社,中途還要轉一次車。
就在他倆正在下一趟電車站等車的時候,一個穿著破爛、渾身髒兮兮的半大小孩,不知從哪裏冒出來,一把奪過莊元元挎在手腕上的挎包,飛奔而去……
“你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嘛。你們報社就沒有一個懂日語的人?”
劉冬陽不可置信地問道。
“有是有,但都是半吊子水平,要是水平夠,總編也不會把這任務交給我了。不像你,可是參加過日本軍方主辦的高級翻譯官培訓的,絕對的專業又地道,我相信你。”
先給劉冬陽把高帽子戴上,然後等著劉冬陽的態度。
劉冬陽心想,你不僅給自己找事,也把我牽扯進去,話說這事跟我有半毛錢關係嗎?
那邊莊元元開始撒嬌:
“劉先生,你就幫我這個忙唄。我知道沒有事先征詢你的意見,讓你感到有點突然。以後我一定先問了你再說。”
還有以後?
劉冬陽哭笑不得,這次他都不想幹。
“莊大記者,你看,我這裏每天也很多事……”
莊元元見劉冬陽有點鬆口的意思,趕緊說道:“不耽誤你幹正事,可以晚上,抽空幫我。你如果再拒絕,我讓我們總編,給佐藤機關長借人,你信不信?”
《遠東時報》,是日係報紙,總編跟佐藤進借調個把人,還真不是問題。
“那好吧。你大哥我就幫你這一迴,下不為例喲。”
劉冬陽被纏不過,隻得答應。
莊元元笑道:“別!以為你多大了?說不定你隻是小弟。”
“什麽時候你把材料拿過來,我擠時間給你翻譯吧。”劉冬陽繼續說正題。
莊元元道:“刊物都在報社的資料室,你還是到我這裏來吧,我也可以幫著謄謄稿子。明天我去接你。”
“好吧!”
看來,自己當個翻譯官,還可以賺點外快。錢多不紮手。
雖然他已經答應了莊元元,但沒過多久,佐藤進把他叫去,直接通知他:
“劉桑,《遠東時報》總編打了電話來,要借調你幾天,去協助他們翻譯一批材料。你從明天起,就去報社幫忙吧。”
借調幾天?得有多少東西需要翻譯啊?莊元元不是說晚上抽空就能搞定嗎?
劉冬陽感覺被那個女人忽悠了。
但這樣,也就把劉冬陽跟莊元元私下約好的事,變成了公事,屬於正式借調了。
讓劉冬陽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莊元元來到了佐藤機關,並且不是像以前那樣,站在大門口等,而是在門口登記後,直接找到了劉冬陽的辦公室。
“怎麽這麽早?不是說利用晚上的時間去翻譯材料嗎?”
劉冬陽看了看時間,故意擠兌她。
“就不能提前一點?反正我跟你們機關長借了你好幾天呢。”莊元元得意地說著。
“莊大記者,喝水不?我這裏隻有白開水。”
劉冬陽見莊元元不請自坐,在劉冬陽對麵拉過一把椅子,坐了下來,才勉強問了一句。
“白開水就免了吧。等會咱們出去,先找個地方喝咖啡,怎麽樣?”
莊元元一邊說著,一邊打量著劉翻譯官的辦公室。這間辦公室很簡單,除了一張桌子,幾把椅子,就是一個書架和一個報架,連文件櫃都沒有。平常需要劉冬陽翻譯的東西,都是當天完成,然後馬上交給佐藤機關長。不需要自己留存。
莊元元起身,走到書架前,掃視一番,轉過身來問道:
“劉先生,你這裏怎麽有沒有日語詞典?”
“莊大記者,你覺得我還需要日語詞典嗎?”劉冬陽反問。
“那是,以你多年留學東洋的經曆,日語早就爛熟於胸,跟母語也差不了多少了吧?我還以為你翻譯的時候,要不停地查詞典呢。”
劉冬陽笑了笑,沒有接話。
其實任何一個翻譯人員,都需要詞典,不僅需要很全的大辭典,甚至還要準備一些專門的詞典。比如工程方麵的,醫學方麵的,機械設備方麵的等等。誰都不可能啥都會,啥都懂。
但因為他並不把眼下這個翻譯官當迴事,給佐藤進做事,一般日常的翻譯,完全不用查詞典。
“咦!你這裏居然有張恨水的小說《金粉世家》?能借我看看嗎?”
莊元元說著,從書架上把厚厚的一本小說抽了出來,翻了翻。
“這本書還是好幾年之前看過,不過現在再看,還是很有意思的。”她補充道。
劉冬陽道:“我也看完了,你要喜歡就拿去,送給你吧。”
“別。我看完,再還你。”
劉冬陽盯著莊元元,他突然想起錢鍾書《圍城》裏的一段話。
趙辛楣對方鴻漸說的:
“女人不肯花錢買書,大家都知道的。男人肯買糖、衣料、化妝品,送給女人,而對於書,隻肯借給她,不買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這是什麽道理?借了要還的,一借一還,一本書,可以做兩次接觸的借口,而且不著痕跡。這是男女戀愛必然的初步。”
現在錢先生的這本書,沒有寫出來,莊元元不會是因為看了那書,才用借書這個借口。
但一借一還,確實能製造出兩次見麵的機會。
“隨你吧。這種書對於我來說,翻過了就隨手一丟,再也不會看了。”
劉冬陽也是平時無聊,才隨便買兩本小說打發時間。
“劉先生,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莊元元把書放進隨身帶來的一個挎包裏,劉冬陽掃了一眼,那裏麵裝的,並不是女人的用品,而是一個采訪本,還有一部照相機,記者的必備。
當然不是特工專用微型照相機,是記者手上的那種,取景框從上方往下看,前麵有兩個鏡頭,手動對焦。
一般記者采訪,都是兩人一組,一個向前問話,一個在後麵拍照。
莊元元見劉冬陽盯著照相機看,順嘴問道:“劉先生,會用照相機嗎?”
“照相機這種玩意,我從小就會擺弄。”劉冬陽答。
兩個人出了大門,劉冬陽準備招唿黃包車。
“不用了,”莊元元道,“我們走到前麵的電車站,坐電車過去。”
那時候的電車,是有軌電車,沿著固定的軌道行駛,軌道的上方,架設著電線。
車行駛得很慢,在人來人往的街麵上,有些人,甚至在電車行駛時,就隨意上下車。
電車上人不多,劉冬陽和莊元元在最後一排,找到了座位。
這趟電車並不能直達報社,中途還要轉一次車。
就在他倆正在下一趟電車站等車的時候,一個穿著破爛、渾身髒兮兮的半大小孩,不知從哪裏冒出來,一把奪過莊元元挎在手腕上的挎包,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