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接頭遇險
諜戰:開局做了鬼子翻譯官 作者:百裏西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38年秋。
雖然曾經被戰火蹂躪,如今大半年過去了,海城逐漸恢複了過來,甚至出現了暫時的繁榮。各行各業,生意如常。燈紅酒綠,夜夜笙歌。
海城公共租界邁亙路。
這是一條比較偏僻的小街,街道兩邊都是老式木結構的房子,有高有低,錯落不齊。東邊房屋的後麵,緊鄰蘇州河。
這條街上,有幾家茶樓,雖然街道不長,但因茶樓後麵樓上樓下都可以觀河景,正是茶客們喜歡的談天說地、品茗會友的絕佳之所。
其間也有一些院落,從大門望去,裏麵庭院深深,花木曲徑,卻不見什麽人,隻有門口有一、兩個小廝,負責把守。也不知是誰的私宅,還是什麽別院。
此時已是下午,陽光照在蘇州河麵,映出粼粼波光。雖已入秋,氣候依然炎熱。街上行人如常,有出入茶樓的,也有無聊閑逛的。偶有黃包車夫拉著車,一路奔跑而過。
在邁亙路西北方向不遠處的街道上,一個身著淺灰色春秋西服,頭戴禮帽,腳穿一雙錚亮的三接頭皮鞋、戴著時尚墨鏡的年輕人,坐著一輛黃包車,由遠及近,正朝邁亙路趕來。
本來還在揮汗奔跑的黃包車夫,聽得身後客人叫了一聲:
“師傅,大熱天的,不用跑那麽快。”
他放緩了腳步,沒有迴頭。作為一名車夫,在這麽大熱的天氣,誰不想跑慢點,優哉遊哉?但他想早些跑到目的地,送完這個客人,還可以在茶樓那裏,接下個單的生意,多跑一趟,能多掙些錢,下苦力之人,得靠這黃包車養家糊口。
而車上的年輕客人,似乎並不著急,坐在車上不動,也感覺悶熱。他手拿一把折疊紙扇,不時扇幾下。
“師傅,停車,我就在這裏下。”年輕人輕聲叫道。
“不是去慶祥茶樓嗎?還在前麵,沒到呢。”黃包車夫有點不解。
但隨後他就閉了嘴,客人怎麽要求,他們就怎麽做,他多餘的問話,注定得不到答複。
黃包車夫把車停下,黃包車向前傾斜,車上的年輕人,從黃包車上下來,年輕人取下墨鏡,塞給黃包車夫兩個銅板,道了聲謝。
看著黃包車夫繼續朝前而去,邁亙路的茶樓,也許會有人要坐車,車夫要去那裏等客。
年輕人抬腕看了看手表,離約定的接頭時間,還有二十分鍾。他又把墨鏡戴上,前後看了幾眼,迅速走到街邊的樹蔭下。
他掏出香煙點上,看似在樹蔭下歇息,墨鏡後的雙眼,卻不時觀察著前麵邁亙路的方向。
這個年輕人,就是駐海城日軍司令部特務機關長佐藤進將軍的翻譯官劉冬陽。
劉冬陽穿越成鬼子翻譯官,已經大半年了。
他本是二十一世紀一家外貿公司的老板,會英語。去海外出差歸來,乘坐m航直飛國內,不知怎麽的,飛機上一陣顛簸,機上乘客驚唿不斷,劉冬陽也頭暈目眩。之後,他就穿越到了一個同樣叫劉冬陽的日軍翻譯官身上。
這具身體的原主,留學東洋,在日本報名參加了高級翻譯官特訓班,之後迴國,先被駐海城日軍司令部派往家鄉望湖縣擔任種子翻譯官,培訓當地的初級翻譯人員。
後因得到日軍第九師團佐藤進將軍的賞識,調至身邊,任佐藤將軍的專職翻譯官。佐藤進將軍從第九師團調任駐海城日軍司令部特務機關長後,劉冬陽也跟了過來。
在望湖縣的時候,有著後世記憶的劉冬陽,果斷地跟紅黨遊擊隊取得了聯係,成為我地下潛伏人員。調來海城後,轉由紅黨軍江南縱隊敵工部李得萬部長直接領導。
出於安全考慮,組織上給他取了新的代號“鴻雁”。
而在他和李部長之間充當聯絡員的,是從望湖縣交通線調往滬城的交通員趙剛,代號“老刀”。
今天,劉冬陽就是按照約定,來到邁亙路的慶祥茶樓,跟交通員趙剛接頭。
慶祥茶樓是趙剛臨時約定的見麵地點,劉冬陽對這一帶並不熟悉。
他對黃包車夫說的就是去慶祥茶樓,但就在剛才,他心中突然升起一絲不安,他覺得就這麽直接去慶祥茶樓,仿佛進入了一種不可預測的環境。
他也說不清為什麽會有這種感覺。
重生後的劉冬陽,時常有種很敏感的下意識。也許是突然降臨到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並且還成了人人唾罵的鬼子翻譯官,有多少雙眼睛盯著自己,不知什麽時候,就會有人來取他的性命。
先前在老家望湖縣的時候,就曾被自己的發小李文忠當做漢奸而追殺,所幸隻是受了傷,撿迴一條命。
前世的經曆告訴他,要想保命,就必須比常人多想一層。
又或許是m航失事造成的心理陰影,揮之不去。總之,他自己覺得,比從前的自己,對身邊的環境更加的敏感。
尤其對完全不了解的邁亙路,還是提前下車,先觀察觀察。
街上行人來來又去去,他把每一個行人,都掃視一番,沒有發現異常。
丟下煙頭,隨著三五成群的行人,從小街的這頭,朝另一頭慢慢走去。
首先要確定慶祥茶樓的位置,然後再看看茶樓的四周。
他心裏這樣想著。
路邊有一些小店,店家或在櫃台後麵,撥弄著算盤珠子,或立於店門前,招攬生意。
前麵百米開外,慶祥茶樓屋前挑起一副旗幡,上書“慶祥茶樓”四個濃墨大字。
不知道趙剛此時是否已經在那裏等候,劉冬陽再次看了看手表。
他朝慶祥茶樓的樓上窗戶望去,幾扇窗戶都開著,卻沒看到人影。
他想從茶樓前麵走過去,再仔細把環境偵查一遍,卻突然發現,一個胸前捧著木架賣香煙的男子,湊到一個賣報紙的男子跟前,嘀咕了兩句,兩人又分開了。
“不好!有險情!”
劉冬陽心裏“咯噔”一下,沒有猶豫,他對著身旁的一家小店門口走去。
“先生,幾位,裏邊請!”
門口迎客的店夥計對劉冬陽招唿道。
劉冬陽這才發現,這是一家小飯館。
還沒等他搭話,慶祥茶樓那邊,傳來了一聲槍響,“砰!”
隨後又是“砰!砰!砰!”槍聲雜亂地響起來。
劉冬陽佇立小飯館門口,側目望去,街上突然出現不少持槍男子,都朝慶祥茶樓湧去……
雖然曾經被戰火蹂躪,如今大半年過去了,海城逐漸恢複了過來,甚至出現了暫時的繁榮。各行各業,生意如常。燈紅酒綠,夜夜笙歌。
海城公共租界邁亙路。
這是一條比較偏僻的小街,街道兩邊都是老式木結構的房子,有高有低,錯落不齊。東邊房屋的後麵,緊鄰蘇州河。
這條街上,有幾家茶樓,雖然街道不長,但因茶樓後麵樓上樓下都可以觀河景,正是茶客們喜歡的談天說地、品茗會友的絕佳之所。
其間也有一些院落,從大門望去,裏麵庭院深深,花木曲徑,卻不見什麽人,隻有門口有一、兩個小廝,負責把守。也不知是誰的私宅,還是什麽別院。
此時已是下午,陽光照在蘇州河麵,映出粼粼波光。雖已入秋,氣候依然炎熱。街上行人如常,有出入茶樓的,也有無聊閑逛的。偶有黃包車夫拉著車,一路奔跑而過。
在邁亙路西北方向不遠處的街道上,一個身著淺灰色春秋西服,頭戴禮帽,腳穿一雙錚亮的三接頭皮鞋、戴著時尚墨鏡的年輕人,坐著一輛黃包車,由遠及近,正朝邁亙路趕來。
本來還在揮汗奔跑的黃包車夫,聽得身後客人叫了一聲:
“師傅,大熱天的,不用跑那麽快。”
他放緩了腳步,沒有迴頭。作為一名車夫,在這麽大熱的天氣,誰不想跑慢點,優哉遊哉?但他想早些跑到目的地,送完這個客人,還可以在茶樓那裏,接下個單的生意,多跑一趟,能多掙些錢,下苦力之人,得靠這黃包車養家糊口。
而車上的年輕客人,似乎並不著急,坐在車上不動,也感覺悶熱。他手拿一把折疊紙扇,不時扇幾下。
“師傅,停車,我就在這裏下。”年輕人輕聲叫道。
“不是去慶祥茶樓嗎?還在前麵,沒到呢。”黃包車夫有點不解。
但隨後他就閉了嘴,客人怎麽要求,他們就怎麽做,他多餘的問話,注定得不到答複。
黃包車夫把車停下,黃包車向前傾斜,車上的年輕人,從黃包車上下來,年輕人取下墨鏡,塞給黃包車夫兩個銅板,道了聲謝。
看著黃包車夫繼續朝前而去,邁亙路的茶樓,也許會有人要坐車,車夫要去那裏等客。
年輕人抬腕看了看手表,離約定的接頭時間,還有二十分鍾。他又把墨鏡戴上,前後看了幾眼,迅速走到街邊的樹蔭下。
他掏出香煙點上,看似在樹蔭下歇息,墨鏡後的雙眼,卻不時觀察著前麵邁亙路的方向。
這個年輕人,就是駐海城日軍司令部特務機關長佐藤進將軍的翻譯官劉冬陽。
劉冬陽穿越成鬼子翻譯官,已經大半年了。
他本是二十一世紀一家外貿公司的老板,會英語。去海外出差歸來,乘坐m航直飛國內,不知怎麽的,飛機上一陣顛簸,機上乘客驚唿不斷,劉冬陽也頭暈目眩。之後,他就穿越到了一個同樣叫劉冬陽的日軍翻譯官身上。
這具身體的原主,留學東洋,在日本報名參加了高級翻譯官特訓班,之後迴國,先被駐海城日軍司令部派往家鄉望湖縣擔任種子翻譯官,培訓當地的初級翻譯人員。
後因得到日軍第九師團佐藤進將軍的賞識,調至身邊,任佐藤將軍的專職翻譯官。佐藤進將軍從第九師團調任駐海城日軍司令部特務機關長後,劉冬陽也跟了過來。
在望湖縣的時候,有著後世記憶的劉冬陽,果斷地跟紅黨遊擊隊取得了聯係,成為我地下潛伏人員。調來海城後,轉由紅黨軍江南縱隊敵工部李得萬部長直接領導。
出於安全考慮,組織上給他取了新的代號“鴻雁”。
而在他和李部長之間充當聯絡員的,是從望湖縣交通線調往滬城的交通員趙剛,代號“老刀”。
今天,劉冬陽就是按照約定,來到邁亙路的慶祥茶樓,跟交通員趙剛接頭。
慶祥茶樓是趙剛臨時約定的見麵地點,劉冬陽對這一帶並不熟悉。
他對黃包車夫說的就是去慶祥茶樓,但就在剛才,他心中突然升起一絲不安,他覺得就這麽直接去慶祥茶樓,仿佛進入了一種不可預測的環境。
他也說不清為什麽會有這種感覺。
重生後的劉冬陽,時常有種很敏感的下意識。也許是突然降臨到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並且還成了人人唾罵的鬼子翻譯官,有多少雙眼睛盯著自己,不知什麽時候,就會有人來取他的性命。
先前在老家望湖縣的時候,就曾被自己的發小李文忠當做漢奸而追殺,所幸隻是受了傷,撿迴一條命。
前世的經曆告訴他,要想保命,就必須比常人多想一層。
又或許是m航失事造成的心理陰影,揮之不去。總之,他自己覺得,比從前的自己,對身邊的環境更加的敏感。
尤其對完全不了解的邁亙路,還是提前下車,先觀察觀察。
街上行人來來又去去,他把每一個行人,都掃視一番,沒有發現異常。
丟下煙頭,隨著三五成群的行人,從小街的這頭,朝另一頭慢慢走去。
首先要確定慶祥茶樓的位置,然後再看看茶樓的四周。
他心裏這樣想著。
路邊有一些小店,店家或在櫃台後麵,撥弄著算盤珠子,或立於店門前,招攬生意。
前麵百米開外,慶祥茶樓屋前挑起一副旗幡,上書“慶祥茶樓”四個濃墨大字。
不知道趙剛此時是否已經在那裏等候,劉冬陽再次看了看手表。
他朝慶祥茶樓的樓上窗戶望去,幾扇窗戶都開著,卻沒看到人影。
他想從茶樓前麵走過去,再仔細把環境偵查一遍,卻突然發現,一個胸前捧著木架賣香煙的男子,湊到一個賣報紙的男子跟前,嘀咕了兩句,兩人又分開了。
“不好!有險情!”
劉冬陽心裏“咯噔”一下,沒有猶豫,他對著身旁的一家小店門口走去。
“先生,幾位,裏邊請!”
門口迎客的店夥計對劉冬陽招唿道。
劉冬陽這才發現,這是一家小飯館。
還沒等他搭話,慶祥茶樓那邊,傳來了一聲槍響,“砰!”
隨後又是“砰!砰!砰!”槍聲雜亂地響起來。
劉冬陽佇立小飯館門口,側目望去,街上突然出現不少持槍男子,都朝慶祥茶樓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