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已經把木匠鐵匠學得半桶水的學生們竟然自製的混凝土攪拌器,把水泥,沙子按照一定的比例裝進那個大滾桶裏,然後再運用小齒輪帶動大齒輪更輕巧的原理來用人力驅動滾桶,竟然真的讓他們做成了。

    隻是他們初次做成的滾桶經常會向外漏,視察的時候丁君霍發現了他們的小發明,便善意的提點了一句,在內部,用鐵片再鑲出螺旋擋板,正轉攪絆,逆轉出成品,這種東西立刻被批量製做,使得外部的圍城工程速度又快了不少,而那些學生們也獲得了不少獎金,專門給一些好琢磨的學生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劉金花對現在的教育方式很滿意,如果讓她再將教育轉成那種成天扭著脖子之乎者也的讀書,她是說什麽也不幹的,就連龐光老爺子主動要去學校講學都被她給推開了,說什麽也不讓這種老學究再入學校,氣得龐老爺子差點犯了病,大罵女人誤事。

    現在活字被刻出來了,印製書藉的範本也出來了,就連印刷機都製出來了,水力驅動的印刷機現在就等著書本來開工了。

    不得不說,楚國在文化產業上做得相當不錯,每個凸刻文字都做得很精細,幾乎每種使用的字,就連一些生僻字都被刻了出來,每種字都按著字線的順序進行排列。

    一塊與紙張等大的槽板中灌上熱鬆香和蠟,下方鋪著熱炭灰保持鬆香和蠟的液體狀態,按著書上的字進行排列,第一本,也是銷售得最多的書《孔孟》開始了排版。

    負責排版的都是平時文字學得很好的年青人,在他們麵前是一個巨大的轉盤式排字器,隻要轉動這個圓盤,就可以把想要的字送到身前來,然後取字輕輕的放置在鬆香之上,一大版文字隻要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排好,比雕板不知快了多少倍。

    排好的版從炭灰上取下,靜等鬆香和蠟凝固,邊角的地方用木條並死,排完的版就可以送到印刷廠裏去印製了。

    水力驅動物印刷機刷刷的轉動著,一張張字跡清晰的紙張從軟木製成的平台上取下,放在風口處吹幹備用。

    書籍的字數本來就不多,不過廖廖數萬字而已,隻不過受到時代的限製,字都印得較大,所以書才顯得厚罷了,用活字排版再加上水力驅動接近半自動的印刷方式,第一批《孔孟》隻用了五天就印完了五萬份,隻不過還需要最後的分頁排版。

    衝壓機下麵帶的不是衝錘,而是寒光閃閃的厚重刀片,紙看起來很細很柔,但是多張紙疊加以後,韌性強得堪比鋼鐵,所以這刀片也是用最好的材料打製出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瘋狂軍火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往並收藏瘋狂軍火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