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走後不久,曹操在關中擊敗馬超與韓遂的聯軍。
而孫權,也派步騭為交州刺史,進駐交州,士燮投降,吳巨心向劉備,被步騭誘斬。
次年,董昭對進於曹操,請他即公爵。事實上漢代隻有王爵與侯爵,而非劉姓不得封王,是高祖劉邦所定的祖製,唯一的例外,是篡漢的王莽,曾做過“安漢公”,曹操如果進位為公爵,其意思也是昭然若揭了。
所以曹操向荀彧征求意見,結果被荀彧意正嚴辭地否決了。
於是在這一年的十月間,曹操大舉南下,駐兵濡須口,並以荀彧勞軍,參以軍事,把他羈留在濡須口。
而孫權也因曹軍勢大,所以遣使入川向劉備求援。
劉備向劉璋辭行,張鬆寫信讓劉備奪西川後再走,結果事發,劉備劉璋翻臉。
同時,在馬超的老巢西涼,韋康楊阜等人起兵反馬超,響應曹操——先前馬超種下的惡果,開始一一顯現出來。
到這一年的冬末,曹操北還,隻留荀彧在濡須口,荀彧知曹操對自己有不悅之心,心憂漢室的他於是病倒,短短的幾天裏就病故了,居然連年都沒有過去。
於是在建安十八年,曹操進爵為魏公。
到了第二年,馬超敗於楊阜之手,投奔張魯。
而劉備此時攻破了雒城,與孔明等人聚於成都城下,而此時的馬超,因為在張魯麾下被眾人嫉妒,隻得再來投靠劉備。
劉璋見到馬超,以為張魯已被劉備所滅,於是開城投降。
是年,羊衜之女羊徽瑜出生。
轉過年來,孫權派呂蒙領兵兩萬進入荊南——劉備不讓他取西川,而自取了西川,在孫權看來,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背叛。
隻是前年由於曹軍的南下,讓孫權騰不出手來教訓劉備。
劉備於是也率軍趕到荊州,以關羽為前部,準備迎戰孫權。
而作為孫權軍統帥的魯肅,單刀赴會,與關羽談判,但是沒有結果。
而曹操在這時犯了個大錯,他趁著孫劉兩家動兵時,突然進兵,攻取了漢中。
劉備感受到曹操的威脅,主動讓步,提出情願以長沙、桂陽、零陵三郡,來向孫權交換南郡。孫權本來已經奪了三個郡在大部分地盤,不想答應,但是魯肅和呂蒙都勸見好就收,能白得兩個郡已經很好了,於是孫權也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而劉備,也終於得了南郡,既實現了周瑜當年與他的交易,也得到了一個由荊州北向出兵的突破口。
而呂蒙之所以會勸孫權答應這個條件,就是因為周瑜把後事都托付給了他,他也知道蘇青曾為周瑜做保,以南郡來換取劉備的支持——包括江夏。
曹操得了漢中,並沒有直接攻向四川,而是想等待孫劉兩家火並的結果,於是迴到鄴城,做準備要把自己的爵位由“公”,再升為“王”!
同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年,曹操把自己的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都嫁給了漢獻帝,而漢獻帝也立了曹節為皇後。
在這一年的年末,孫權為了聲援劉備,猛攻合肥,結果大將陳武戰死。孫權不勝悲傷,引軍迴秣陵。
建安二十二年,黃蓋病故,程普病故,魯肅病故。
這一年,江東連失三大棟梁,孫權為之神傷。
次年,劉備一切準備停當,率軍北上,夏侯淵率軍迎戰,被黃忠陣斬!
曹操聞訊於第二年親領大軍前來,卻勝不了劉備,隻得退走。
自此漢中歸於劉備。
劉備於是自稱“漢中王”,不久,關羽北上,連戰連捷,斬龐德,擒於禁。
孫權見劉備勢盛,又想與劉備樊親。隻是先前尚香之事,兩人的臉上都不好看,於是便想為自己的長子孫登聘關羽的女兒為妻。
這一年,孫登十一歲。
但是關羽看不起孫權,說了一句“吾虎女豈配犬子”,便把使者給打發走了。
關羽之所以看不起孫權,是因為他知道呂蒙和陸遜已經漸漸掌握了東吳的軍隊,孫權就是想對他動武,隻要呂蒙和陸遜不動,他也沒有辦法。賀齊,是孫權唯一能調動的軍隊,但是卻不可能為此而使江東軍自相殘殺的。
之所以關羽這麽相信呂蒙和陸遜,是因為劉備在上一次分手時,告訴過關羽他與周瑜和蘇青密謀的事——隻要他幫忙讓尚香離開江東,然後再放尚香和蘇青逃走,呂蒙和陸遜就會真心與他合作,平分天下。
但是關羽卻沒想到他的一個“犬子”,不但是罵了孫權,也是罵了蘇青——他並不知孫登其實也是蘇青的孩子。
於是,關羽的下場也就注定了!
在聽到關羽的答複後,呂蒙和陸遜就決定要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於是趁著關羽主力北上之際,孫權向許昌稱“臣”(他本來就是漢朝的臣,此時漢朝未滅,他是向曹操稱臣,順便寫信勸進),獲得了“吳王”的冊封,同時立孫登為吳王太子。
然後呂蒙將軍隊偽裝成商船,騙過關羽的守衛,一舉奪了南郡。關羽這時在北方也敗於徐晃之手,如今腹背受敵,又不敢走與他不和的劉封和孟達的領地上庸,隻得從麥城迴漢中。結果在臨沮被朱然潘璋所阻,潘璋部將馬忠捉住了關羽,然後被孫權處死。
劉備丟了荊州,就領兵東進,想要複奪荊州。
而諸葛亮以防患於未然的態度,為了怕劉封以後與劉禪奪位,以他不救關羽的罪名,賜劉封自盡。而此前的孟達,已經預見了這個結果而投降了曹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時呂蒙的病複發,而華佗又死,沒有人再給他醫治,幾個月後就去世了,年僅四十一歲。
同一年,曹操也在北方去世,享年六十六歲,他的魏王爵位由長子曹丕繼位,並於次年,受了漢帝的禪讓,繼位為帝,定國號為魏,改元黃初,追諡曹操為武帝!
曹操曾有言,他願效仿姬昌,作周文王,而讓兒子稱帝。如今曹丕稱帝,卻給他父親一個“武”字,也算得上是跟曹操開了個玩笑吧!
而劉備於曹丕稱帝後,於次年在成都稱帝,仍以國號為漢,並於改元章武,以承繼漢朝大統。
同年,江東群臣建議立徐湘為“吳王王後”,因為太子孫登,一直由徐湘撫養——在孫權的眼裏,曾撫養過諸葛誕的徐湘,是個有經驗的人,她又與蘇青交好,斷不會因嫉妒而虧待了孫登,所以孫登一直便由徐湘撫養——所以立她為後,再恰當不過。
但是孫權一想到徐湘助蘇青逃走,就恨之入骨,怎能立她為後!現在見群臣擁戴徐湘,反而更為怨恨。
這一年,羊衜老年得子,取名羊祜。
次年,也就是蜀漢章武二年,張飛在閬中被害,而劉備在準備了一年多以後,率四萬兵東進,準備複奪荊州。
孫權以陸遜為將,領兵五萬,迎戰劉備。
劉備輕視陸遜,被陸遜擊敗,蜀中精英,這一仗幾乎損失殆盡。
同年,曹丕兵出三路,分別攻擊洞口、濡須口、江陵。
孫權派諸葛瑾、朱桓、呂範三路抵擋,結果兩路兵敗,隻有朱桓未敗。
孫權沒有辦法,即使不喜歡陸遜,也隻得讓他帶兵抗曹。並且向劉備求和。
劉備同意了講和,於是在劉備與孫權講和後,陸遜也終於把魏軍擋住,使得魏軍勞而無功,不得不撤退。
陸遜的勝利給了孫權信心,孫權雖然不敢像劉備一樣稱帝,但是也自創了一個年號“黃武”。
同年,馬超病故,時年四十七歲;馬良病故,年僅三十六歲;張遼病故,享年五十四歲。
劉備,也很快便在下一年的四月去世了,享年六十三歲。劉禪,也就是阿鬥繼位,改元建興,追諡劉備為昭烈帝。
而諸葛亮,也終於可以在沒有掣肘的情況下施展才華了。
而在這一年,曹丕因為思念蘇青,不願再見甄宓,乃命她住鄴城,自己與郭夫人居洛陽。甄宓乃作詩,詩中隱有怨懟之意。曹丕憶起當年袁紹之妻劉氏殘殺袁紹姬妾之事,恐將來身死之後,甄宓效劉氏之舉,乃賜死甄宓,將她所生的曹叡交由郭夫人撫養——這一年,甄宓年僅四十歲。
這年六月,賈詡病故,享年七十七歲。
同年,曹彰受到曹丕猜忌,憤悶而死。
次年,也就是黃武三年,孫登成年,孫權令孫登出宮自居,以諸葛惲張休、顧譚、陳表、謝景、範慎、刁玄、羊衜等八人輔佐,並且令徐湘出宮,另居吳郡,自此專寵步蔦一人。
次年,也就是黃初六年,曹丕禦駕親征,南下討孫權,至廣陵,因天冷江水冰凍,魏水軍無法行駛,曹丕隻得退兵。
同年,甘寧病故。諸葛亮領兵南下,渡過瀘水,剿滅了雍闓和高定的叛亂,收降孟獲以及他的夫人,祝融氏女首領姬燕兒。
黃初七年,曹丕病故,太子曹叡繼位,追尊生母甄宓為太後,諡曹丕為魏文帝。
不久,韓當病故。
而孫權卻趁曹丕新亡,派兵圍攻曹魏的石陽縣,被文聘擊敗。
同年,士燮病故,享年九十。
孫權將交州一分為二,北部稱廣州,呂岱為刺史;南部稱交州,戴良為刺史;又派陳時為新任交趾太守,準備將士氏的勢力在交州清除掉。
士燮之子士徽拒陳時,戴良於外,呂岱偽和,誘殺士徽兄弟,並將士燮的兩個兄弟也押到武昌——於是士氏一族在交州的勢力徹底被清除。
次年,曹叡改元太和。
是年秋,徐湘病故,享年四十七歲。
次年,也就是黃武七年,陸遜在石亭用計誘曹休南下,大敗曹休,曹休憤愧而死。
同年春,諸葛亮攻打祁山,取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收魏降將薑維。
之後馬謖守街亭失利,被下獄,後死於獄中。
同年冬,諸葛亮攻陳倉不得,退兵,設伏擊斃魏將王雙。
是年,呂範病故。
而因為上一年陸遜以曹休的勝利,孫權一掃對魏的畏懼之心,於次年稱帝,定國號為吳,改元黃龍,立孫登為太子。
諸葛亮趁此時機,派陳震出使吳國,締結了攻守同盟。
由是,孫權將國都由武昌遷迴建業,專心與曹魏作戰,隻留陸遜與孫登留鎮武昌。
而諸葛亮在這一年繼續進攻曹魏,奪取武都陰平二郡。
同年,趙雲病故。
次年,也就是魏太和四年,魏國在合肥造新城以抗孫權,然後兵分三路伐蜀,分別由曹真、司馬懿和張郃率領,由斜穀、子午穀、襄陽三處出發,結果卻因大雨而無法進攻,隻得退兵。
同年,魏延在陽溪大敗郭淮,取得大捷。
也同樣是在這一年,孫權派出了龐大的船隊,由心腹衛溫和諸葛直率領,東去夷洲,以開疆辟土擄獲人口的名義,卻尋訪蘇青和尚香,未果而還。
班師後,孫權以“無功”的罪名,殺了二人滅口。
第二年,也就是蜀漢建興九年,諸葛亮在上邽大敗司馬懿,卻因為李嚴運輸軍糧不力而不得不退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同年,孫鬆因病去世,年僅十八歲。
孫鬆的死,讓諸葛亮悲傷不已——他不知孫登的身世,所以都認為孫鬆是蘇青留在這裏與她的之間的唯一聯係了。
同年,步蔦去世,享年五十一歲。她一生不曾與孫權的任何妃子爭風吃醋,反而有時會推薦別的女子給孫權,孫權很欣賞她,但也沒有立她為皇後——因為他知道,她其實並不愛他。她的愛人,也是蘇青——雖然,她把這份感情埋得很深,很深。
次年,孫權改元嘉禾,遼東公孫淵遣使向孫權稱臣。
是年,孫權欲立袁春為皇後,袁春以無所出,辭而不受。
同年,劉曄病故;曹植病故。
嘉禾二年,孫權派兵一萬送財物至遼東,結果被公孫淵扣留,獻俘於曹魏。
是年,因北方盛傳有青龍現於井中,故曹叡改元青龍
同年,橋薇病故。
魏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東吳嘉禾三年,諸葛亮與孫權先後向曹魏發動進攻。
但是諸葛亮與孫權都沒有取得勝利,諸葛亮於這年八月病逝於五丈原軍中,享年五十四歲。魏延與楊儀爭權,失敗,被夷三族。
孫權攻合肥,敗於滿寵,孫翊之子孫泰,在合肥城下中流矢而死,年僅二十一歲。
孫翊的兩個兒子,居然都早亡。
次年,黃月英病故。
嘉禾五年,張昭去世,享年八十一歲。
同年,橋蒨病故。
次年,青龍五年,曹叡改元景初。
是年,孟獲去世,其妻姬燕兒也在一年後去世。
而在第二年景初二年的六月,發生了一件大事——有極東方瀛洲的倭人國邪馬台入貢曹魏,為首者是一個男子,名喚難升米,年約四十五六,長相儒雅,與中原男子無二,稱奉女王卑彌唿之命,入貢□□。
難升米和他的妻子在洛陽居住了有近半年,於這年年底返迴瀛洲。
在他走後,有人傳難升米的妻子,與當年的環夫人長相極為相似,而難升米,也與曾在武帝曹操府中生活過的周不疑極為相似。
曹叡下令徹查造此謠言的人,把抓獲的人都處以死刑。
然而仍然有傳倭國女王卑彌唿,乃是武帝寵姬環夫人的說法,說環夫人獲武帝秘授兵法,征瀛洲而還。
隻是這種說法終究也隻是傳說,不能得到求證罷了。
是年八月,武昌傳言麒麟現世,孫權因而改元赤烏,並在這一年追贈步蔦皇後之位。
次年,曹叡病故,托孤於司馬懿和曹爽,其子曹芳繼位,追諡曹叡為魏明帝。
曹芳於第二年改元正始。
是年,魏遣使於瀛洲,冊封倭女王卑彌唿。
使者歸來稱,女王卑彌唿年過六旬,然貌如四十許人,眉目豔麗,其側有一近侍,同為女子,麵貌英挺,皆通中原之語,周身有數百武婢環侍,外人難得一見。
次年,也就是東吳赤烏四年,孫登病故,時年三十三歲。
孫權於次年立孫和為太子。
同年,羊衜攜妻子兒女返迴北方——他已經完成了蘇青的囑托。蘇青托他把輔佐的對象從孫鬆改為孫登,因為孫登有可能繼承孫權的位子,需要《孟德新書》的幫助,而孫鬆卻不需要。如今孫登早亡,羊衜也不必再待在江東了。
正始三年,羊徽瑜嫁與司馬師。
接著正始四年和六年,卑彌唿遣使兩次入朝。
而也正是在正始六年,陸遜因對孫權立嗣之意不滿,被孫權苛責,憤死於家中,享年六十三歲。陸遜長子陸抗,親見孫權,駁斥對陸遜的不實傳言,使孫權對他大為欣賞。
正始八年,卑彌唿去世,曹魏遣使助難升米平定倭國,以卑彌唿之女,年僅十三歲的壹與為女王。
倭國人皆稱女王壽九十有餘,唯難升米私下與魏使張政說,女王實則享壽七十有二。
其時倭國為卑彌唿大作塚,直徑達百餘步,徇葬者奴婢百餘人,她的女近侍也於幾天後悲傷過度相隨而去。
魏使迴報說,壹與年幼,不似女王親女,可能是難升米之女,曹芳令史家勿言不實之語,乃不記。
正始九年,交州趙夫人起義,吳遣陸遜之侄陸胤平亂,很快平定了亂事。
次年,司馬懿誅曹爽三族,獨攬曹魏朝中大權,改元嘉平。
同年,朱然病故。
赤烏十三年,孫權的兩個兒子孫和與孫霸爭太子位,孫權廢孫和太子位,下獄。
次日年,傳有神人授孫權天書,孫權乃改元太元。
是年,賜孫霸死。
同年,立寵姬潘氏為皇後。
潘氏性妒,在這一年趁孫權病重時,害死袁春等幾位夫人。
袁春平時待下人極為寬容,下人感袁春恩德,趁潘氏侍奉病中的孫權而勞累時,一擁而上將其縊死。
孫權病中聞報,將參與其事的幾個人都殺死,但是內心深處卻為袁春感到悲傷——也許,在這麽麽多妃子裏,唯一愛他的,就隻有袁春。
所以緊接著在次年,孫權病勢更加沉重,為了衝喜,他改元神鳳,但仍然在這一年的四月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孫權的幼子孫亮繼位,追諡孫權為大皇帝,改元五鳳。
次年,孫峻與姑母魯班公主私通,取信於孫亮,誅諸葛恪三族。
嘉平六年,司馬昭廢曹芳立曹髦,改元正元。
正元三年,改元甘露。
同年,孫峻去世,東吳大權盡入其弟孫綝之手。
次年,諸葛誕據壽春降吳,遣子諸葛靚赴吳求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東吳派兵來援,從甘露二年六月一直打到第二年春天,吳軍大敗,隻有陸抗一路取勝,但卻對大局起不到什麽作用了。
諸葛誕突圍不成,戰死。司馬昭招降諸葛誕已被俘虜的數百名部下,結果沒有一個願意投降的,寧願陪著諸葛誕一起死。
就在諸葛誕死的這一年,孫亮欲殺孫綝,反而被孫綝所殺,連帶著魯班公主也被殺死。
這個與侄子私通的女子,倒是不負蘇青當年教導她,為了愛情可以不顧一切的的思想了!
於是孫綝改立孫休為帝,改元永安。
是年末,孫休密詔丁奉入宮誅孫綝,丁奉率兵入宮,殺孫綝全族。
丁奉對於這些年來孫家的互相殘殺,特別是孫峻孫綝兄弟二人的倒行逆施,一直是冷眼旁觀,甚至暗中推波助瀾——他終於完成了當年對蘇青所說的話:
“……就算動不了孫權,也要在他的子孫後代上找迴來!”
次年,過繼給諸葛亮的諸葛瑾之子諸葛喬,因為諸葛亮有了親生的兒子諸葛瞻,所以迴到江東重新延續了諸葛瑾的香火。
六年後,曹魏景元四年,鄧艾伐蜀。在這些年來,鄧艾以他學自蘇青的謀略屢次擊敗薑維,這一次終於采取攻勢,滅了蜀漢,也實現了他當年要替襄陽新野的無辜百姓出一口氣的願望。
是年,丁奉出兵壽春,策應蜀漢保衛戰,但蜀漢滅亡得太快,丁奉無功而返。
次年,因為滅了蜀漢,曹魏特改元鹹熙。
是年,鄧艾受到司馬昭猜忌,又受鍾會讒言,與長子鄧忠一起被害。
同年,也就是東吳的永安七年,孫休病故,孫和之子孫皓在丁奉的支持下繼皇帝位,改元元興。
丁奉故意選了一個暴君,讓孫皓胡作非為——孫氏不亡,他是不會罷手的。
第二年,曹魏鹹熙二年,司馬昭病故,同年十二月,司馬炎逼曹奐禪位於己,並於次年二月,改元泰始。
五年後,也就是東吳的建衡三年,丁奉去世。
之後東吳的國防重擔,就全壓在陸遜的長子陸抗身上,則此時與他對抗的,卻是羊衜的小兒子羊祜。
兩個人,一個是蘇青《孟德新書》的嫡傳弟子,另一個人,卻是蘇青的再傳弟子。兩人在荊州對峙數年不分勝負,互有惺惺相惜之意。
東吳鳳凰三年秋,陸抗病故,享年四十九歲,他臨死前上書,說了他死後防禦的要點。
四年後,羊祜病重,推薦杜預代己鎮襄陽,返京。
同年,羊徽瑜病故,年六十五歲;羊祜不勝悲傷,病情愈重,也隨即去世,年五十八歲。
至此,蘇青的弟子全部去世,陸抗和羊祜都沒有把她的兵法傳下去。
他們兩個都認為自己的兒子裏,沒有足以擔當大任的人,所以寧願不傳兵法,以免致禍。但陸抗的兒子陸機和陸雲,仍然誌高才短,日後終於被害,這是後話。
而在兩年後,也就是晉鹹寧六年,東吳天紀三年,杜預節製王濬攻入建業,孫皓出降。晉軍的進兵方略,與當年陸抗的遺言,幾乎一模一樣。
司馬炎終於統一了天下,並改元為太康。
兩年後,晉太康三年,邪馬台國女王壹與再次遣使入貢,卻發現曹魏已滅,傷心之餘,再也不遣使入中原,至此與中土再無聯係。
※※※※※※※※※※※※※※※※※※※※
嗯,蘇青,就是卑彌唿.哈哈
這是為了調侃一個日本人的自大,他們總以為這世界上了不起的是日本人,什麽成吉思汗是源義經啊,世界三大美女有小野小町啊,什麽日本人是唯一擊敗成吉思汗的人啊,很讓我討厭.所以,在此我把日本人起源之一的卑彌唿,寫成了一個中國人.
不過,這個邪馬台國很快就滅亡了,隻存在了一百多年,大約在西晉末年就不存在了.我在文裏也寫了,中國人不願意與低級野蠻的日本人婚配,有知識的人口的不足,大概也是本文中邪馬台國滅亡的一個原因.
不過這大概是壹與,也就是曹衝與周不疑的孩子去世後的事情了.至於她的後代,就留白吧!
這個,應該沒人猜到的吧.
另外,新文是百合都市文,請繼續支持
而孫權,也派步騭為交州刺史,進駐交州,士燮投降,吳巨心向劉備,被步騭誘斬。
次年,董昭對進於曹操,請他即公爵。事實上漢代隻有王爵與侯爵,而非劉姓不得封王,是高祖劉邦所定的祖製,唯一的例外,是篡漢的王莽,曾做過“安漢公”,曹操如果進位為公爵,其意思也是昭然若揭了。
所以曹操向荀彧征求意見,結果被荀彧意正嚴辭地否決了。
於是在這一年的十月間,曹操大舉南下,駐兵濡須口,並以荀彧勞軍,參以軍事,把他羈留在濡須口。
而孫權也因曹軍勢大,所以遣使入川向劉備求援。
劉備向劉璋辭行,張鬆寫信讓劉備奪西川後再走,結果事發,劉備劉璋翻臉。
同時,在馬超的老巢西涼,韋康楊阜等人起兵反馬超,響應曹操——先前馬超種下的惡果,開始一一顯現出來。
到這一年的冬末,曹操北還,隻留荀彧在濡須口,荀彧知曹操對自己有不悅之心,心憂漢室的他於是病倒,短短的幾天裏就病故了,居然連年都沒有過去。
於是在建安十八年,曹操進爵為魏公。
到了第二年,馬超敗於楊阜之手,投奔張魯。
而劉備此時攻破了雒城,與孔明等人聚於成都城下,而此時的馬超,因為在張魯麾下被眾人嫉妒,隻得再來投靠劉備。
劉璋見到馬超,以為張魯已被劉備所滅,於是開城投降。
是年,羊衜之女羊徽瑜出生。
轉過年來,孫權派呂蒙領兵兩萬進入荊南——劉備不讓他取西川,而自取了西川,在孫權看來,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背叛。
隻是前年由於曹軍的南下,讓孫權騰不出手來教訓劉備。
劉備於是也率軍趕到荊州,以關羽為前部,準備迎戰孫權。
而作為孫權軍統帥的魯肅,單刀赴會,與關羽談判,但是沒有結果。
而曹操在這時犯了個大錯,他趁著孫劉兩家動兵時,突然進兵,攻取了漢中。
劉備感受到曹操的威脅,主動讓步,提出情願以長沙、桂陽、零陵三郡,來向孫權交換南郡。孫權本來已經奪了三個郡在大部分地盤,不想答應,但是魯肅和呂蒙都勸見好就收,能白得兩個郡已經很好了,於是孫權也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而劉備,也終於得了南郡,既實現了周瑜當年與他的交易,也得到了一個由荊州北向出兵的突破口。
而呂蒙之所以會勸孫權答應這個條件,就是因為周瑜把後事都托付給了他,他也知道蘇青曾為周瑜做保,以南郡來換取劉備的支持——包括江夏。
曹操得了漢中,並沒有直接攻向四川,而是想等待孫劉兩家火並的結果,於是迴到鄴城,做準備要把自己的爵位由“公”,再升為“王”!
同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年,曹操把自己的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都嫁給了漢獻帝,而漢獻帝也立了曹節為皇後。
在這一年的年末,孫權為了聲援劉備,猛攻合肥,結果大將陳武戰死。孫權不勝悲傷,引軍迴秣陵。
建安二十二年,黃蓋病故,程普病故,魯肅病故。
這一年,江東連失三大棟梁,孫權為之神傷。
次年,劉備一切準備停當,率軍北上,夏侯淵率軍迎戰,被黃忠陣斬!
曹操聞訊於第二年親領大軍前來,卻勝不了劉備,隻得退走。
自此漢中歸於劉備。
劉備於是自稱“漢中王”,不久,關羽北上,連戰連捷,斬龐德,擒於禁。
孫權見劉備勢盛,又想與劉備樊親。隻是先前尚香之事,兩人的臉上都不好看,於是便想為自己的長子孫登聘關羽的女兒為妻。
這一年,孫登十一歲。
但是關羽看不起孫權,說了一句“吾虎女豈配犬子”,便把使者給打發走了。
關羽之所以看不起孫權,是因為他知道呂蒙和陸遜已經漸漸掌握了東吳的軍隊,孫權就是想對他動武,隻要呂蒙和陸遜不動,他也沒有辦法。賀齊,是孫權唯一能調動的軍隊,但是卻不可能為此而使江東軍自相殘殺的。
之所以關羽這麽相信呂蒙和陸遜,是因為劉備在上一次分手時,告訴過關羽他與周瑜和蘇青密謀的事——隻要他幫忙讓尚香離開江東,然後再放尚香和蘇青逃走,呂蒙和陸遜就會真心與他合作,平分天下。
但是關羽卻沒想到他的一個“犬子”,不但是罵了孫權,也是罵了蘇青——他並不知孫登其實也是蘇青的孩子。
於是,關羽的下場也就注定了!
在聽到關羽的答複後,呂蒙和陸遜就決定要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於是趁著關羽主力北上之際,孫權向許昌稱“臣”(他本來就是漢朝的臣,此時漢朝未滅,他是向曹操稱臣,順便寫信勸進),獲得了“吳王”的冊封,同時立孫登為吳王太子。
然後呂蒙將軍隊偽裝成商船,騙過關羽的守衛,一舉奪了南郡。關羽這時在北方也敗於徐晃之手,如今腹背受敵,又不敢走與他不和的劉封和孟達的領地上庸,隻得從麥城迴漢中。結果在臨沮被朱然潘璋所阻,潘璋部將馬忠捉住了關羽,然後被孫權處死。
劉備丟了荊州,就領兵東進,想要複奪荊州。
而諸葛亮以防患於未然的態度,為了怕劉封以後與劉禪奪位,以他不救關羽的罪名,賜劉封自盡。而此前的孟達,已經預見了這個結果而投降了曹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時呂蒙的病複發,而華佗又死,沒有人再給他醫治,幾個月後就去世了,年僅四十一歲。
同一年,曹操也在北方去世,享年六十六歲,他的魏王爵位由長子曹丕繼位,並於次年,受了漢帝的禪讓,繼位為帝,定國號為魏,改元黃初,追諡曹操為武帝!
曹操曾有言,他願效仿姬昌,作周文王,而讓兒子稱帝。如今曹丕稱帝,卻給他父親一個“武”字,也算得上是跟曹操開了個玩笑吧!
而劉備於曹丕稱帝後,於次年在成都稱帝,仍以國號為漢,並於改元章武,以承繼漢朝大統。
同年,江東群臣建議立徐湘為“吳王王後”,因為太子孫登,一直由徐湘撫養——在孫權的眼裏,曾撫養過諸葛誕的徐湘,是個有經驗的人,她又與蘇青交好,斷不會因嫉妒而虧待了孫登,所以孫登一直便由徐湘撫養——所以立她為後,再恰當不過。
但是孫權一想到徐湘助蘇青逃走,就恨之入骨,怎能立她為後!現在見群臣擁戴徐湘,反而更為怨恨。
這一年,羊衜老年得子,取名羊祜。
次年,也就是蜀漢章武二年,張飛在閬中被害,而劉備在準備了一年多以後,率四萬兵東進,準備複奪荊州。
孫權以陸遜為將,領兵五萬,迎戰劉備。
劉備輕視陸遜,被陸遜擊敗,蜀中精英,這一仗幾乎損失殆盡。
同年,曹丕兵出三路,分別攻擊洞口、濡須口、江陵。
孫權派諸葛瑾、朱桓、呂範三路抵擋,結果兩路兵敗,隻有朱桓未敗。
孫權沒有辦法,即使不喜歡陸遜,也隻得讓他帶兵抗曹。並且向劉備求和。
劉備同意了講和,於是在劉備與孫權講和後,陸遜也終於把魏軍擋住,使得魏軍勞而無功,不得不撤退。
陸遜的勝利給了孫權信心,孫權雖然不敢像劉備一樣稱帝,但是也自創了一個年號“黃武”。
同年,馬超病故,時年四十七歲;馬良病故,年僅三十六歲;張遼病故,享年五十四歲。
劉備,也很快便在下一年的四月去世了,享年六十三歲。劉禪,也就是阿鬥繼位,改元建興,追諡劉備為昭烈帝。
而諸葛亮,也終於可以在沒有掣肘的情況下施展才華了。
而在這一年,曹丕因為思念蘇青,不願再見甄宓,乃命她住鄴城,自己與郭夫人居洛陽。甄宓乃作詩,詩中隱有怨懟之意。曹丕憶起當年袁紹之妻劉氏殘殺袁紹姬妾之事,恐將來身死之後,甄宓效劉氏之舉,乃賜死甄宓,將她所生的曹叡交由郭夫人撫養——這一年,甄宓年僅四十歲。
這年六月,賈詡病故,享年七十七歲。
同年,曹彰受到曹丕猜忌,憤悶而死。
次年,也就是黃武三年,孫登成年,孫權令孫登出宮自居,以諸葛惲張休、顧譚、陳表、謝景、範慎、刁玄、羊衜等八人輔佐,並且令徐湘出宮,另居吳郡,自此專寵步蔦一人。
次年,也就是黃初六年,曹丕禦駕親征,南下討孫權,至廣陵,因天冷江水冰凍,魏水軍無法行駛,曹丕隻得退兵。
同年,甘寧病故。諸葛亮領兵南下,渡過瀘水,剿滅了雍闓和高定的叛亂,收降孟獲以及他的夫人,祝融氏女首領姬燕兒。
黃初七年,曹丕病故,太子曹叡繼位,追尊生母甄宓為太後,諡曹丕為魏文帝。
不久,韓當病故。
而孫權卻趁曹丕新亡,派兵圍攻曹魏的石陽縣,被文聘擊敗。
同年,士燮病故,享年九十。
孫權將交州一分為二,北部稱廣州,呂岱為刺史;南部稱交州,戴良為刺史;又派陳時為新任交趾太守,準備將士氏的勢力在交州清除掉。
士燮之子士徽拒陳時,戴良於外,呂岱偽和,誘殺士徽兄弟,並將士燮的兩個兄弟也押到武昌——於是士氏一族在交州的勢力徹底被清除。
次年,曹叡改元太和。
是年秋,徐湘病故,享年四十七歲。
次年,也就是黃武七年,陸遜在石亭用計誘曹休南下,大敗曹休,曹休憤愧而死。
同年春,諸葛亮攻打祁山,取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收魏降將薑維。
之後馬謖守街亭失利,被下獄,後死於獄中。
同年冬,諸葛亮攻陳倉不得,退兵,設伏擊斃魏將王雙。
是年,呂範病故。
而因為上一年陸遜以曹休的勝利,孫權一掃對魏的畏懼之心,於次年稱帝,定國號為吳,改元黃龍,立孫登為太子。
諸葛亮趁此時機,派陳震出使吳國,締結了攻守同盟。
由是,孫權將國都由武昌遷迴建業,專心與曹魏作戰,隻留陸遜與孫登留鎮武昌。
而諸葛亮在這一年繼續進攻曹魏,奪取武都陰平二郡。
同年,趙雲病故。
次年,也就是魏太和四年,魏國在合肥造新城以抗孫權,然後兵分三路伐蜀,分別由曹真、司馬懿和張郃率領,由斜穀、子午穀、襄陽三處出發,結果卻因大雨而無法進攻,隻得退兵。
同年,魏延在陽溪大敗郭淮,取得大捷。
也同樣是在這一年,孫權派出了龐大的船隊,由心腹衛溫和諸葛直率領,東去夷洲,以開疆辟土擄獲人口的名義,卻尋訪蘇青和尚香,未果而還。
班師後,孫權以“無功”的罪名,殺了二人滅口。
第二年,也就是蜀漢建興九年,諸葛亮在上邽大敗司馬懿,卻因為李嚴運輸軍糧不力而不得不退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同年,孫鬆因病去世,年僅十八歲。
孫鬆的死,讓諸葛亮悲傷不已——他不知孫登的身世,所以都認為孫鬆是蘇青留在這裏與她的之間的唯一聯係了。
同年,步蔦去世,享年五十一歲。她一生不曾與孫權的任何妃子爭風吃醋,反而有時會推薦別的女子給孫權,孫權很欣賞她,但也沒有立她為皇後——因為他知道,她其實並不愛他。她的愛人,也是蘇青——雖然,她把這份感情埋得很深,很深。
次年,孫權改元嘉禾,遼東公孫淵遣使向孫權稱臣。
是年,孫權欲立袁春為皇後,袁春以無所出,辭而不受。
同年,劉曄病故;曹植病故。
嘉禾二年,孫權派兵一萬送財物至遼東,結果被公孫淵扣留,獻俘於曹魏。
是年,因北方盛傳有青龍現於井中,故曹叡改元青龍
同年,橋薇病故。
魏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東吳嘉禾三年,諸葛亮與孫權先後向曹魏發動進攻。
但是諸葛亮與孫權都沒有取得勝利,諸葛亮於這年八月病逝於五丈原軍中,享年五十四歲。魏延與楊儀爭權,失敗,被夷三族。
孫權攻合肥,敗於滿寵,孫翊之子孫泰,在合肥城下中流矢而死,年僅二十一歲。
孫翊的兩個兒子,居然都早亡。
次年,黃月英病故。
嘉禾五年,張昭去世,享年八十一歲。
同年,橋蒨病故。
次年,青龍五年,曹叡改元景初。
是年,孟獲去世,其妻姬燕兒也在一年後去世。
而在第二年景初二年的六月,發生了一件大事——有極東方瀛洲的倭人國邪馬台入貢曹魏,為首者是一個男子,名喚難升米,年約四十五六,長相儒雅,與中原男子無二,稱奉女王卑彌唿之命,入貢□□。
難升米和他的妻子在洛陽居住了有近半年,於這年年底返迴瀛洲。
在他走後,有人傳難升米的妻子,與當年的環夫人長相極為相似,而難升米,也與曾在武帝曹操府中生活過的周不疑極為相似。
曹叡下令徹查造此謠言的人,把抓獲的人都處以死刑。
然而仍然有傳倭國女王卑彌唿,乃是武帝寵姬環夫人的說法,說環夫人獲武帝秘授兵法,征瀛洲而還。
隻是這種說法終究也隻是傳說,不能得到求證罷了。
是年八月,武昌傳言麒麟現世,孫權因而改元赤烏,並在這一年追贈步蔦皇後之位。
次年,曹叡病故,托孤於司馬懿和曹爽,其子曹芳繼位,追諡曹叡為魏明帝。
曹芳於第二年改元正始。
是年,魏遣使於瀛洲,冊封倭女王卑彌唿。
使者歸來稱,女王卑彌唿年過六旬,然貌如四十許人,眉目豔麗,其側有一近侍,同為女子,麵貌英挺,皆通中原之語,周身有數百武婢環侍,外人難得一見。
次年,也就是東吳赤烏四年,孫登病故,時年三十三歲。
孫權於次年立孫和為太子。
同年,羊衜攜妻子兒女返迴北方——他已經完成了蘇青的囑托。蘇青托他把輔佐的對象從孫鬆改為孫登,因為孫登有可能繼承孫權的位子,需要《孟德新書》的幫助,而孫鬆卻不需要。如今孫登早亡,羊衜也不必再待在江東了。
正始三年,羊徽瑜嫁與司馬師。
接著正始四年和六年,卑彌唿遣使兩次入朝。
而也正是在正始六年,陸遜因對孫權立嗣之意不滿,被孫權苛責,憤死於家中,享年六十三歲。陸遜長子陸抗,親見孫權,駁斥對陸遜的不實傳言,使孫權對他大為欣賞。
正始八年,卑彌唿去世,曹魏遣使助難升米平定倭國,以卑彌唿之女,年僅十三歲的壹與為女王。
倭國人皆稱女王壽九十有餘,唯難升米私下與魏使張政說,女王實則享壽七十有二。
其時倭國為卑彌唿大作塚,直徑達百餘步,徇葬者奴婢百餘人,她的女近侍也於幾天後悲傷過度相隨而去。
魏使迴報說,壹與年幼,不似女王親女,可能是難升米之女,曹芳令史家勿言不實之語,乃不記。
正始九年,交州趙夫人起義,吳遣陸遜之侄陸胤平亂,很快平定了亂事。
次年,司馬懿誅曹爽三族,獨攬曹魏朝中大權,改元嘉平。
同年,朱然病故。
赤烏十三年,孫權的兩個兒子孫和與孫霸爭太子位,孫權廢孫和太子位,下獄。
次日年,傳有神人授孫權天書,孫權乃改元太元。
是年,賜孫霸死。
同年,立寵姬潘氏為皇後。
潘氏性妒,在這一年趁孫權病重時,害死袁春等幾位夫人。
袁春平時待下人極為寬容,下人感袁春恩德,趁潘氏侍奉病中的孫權而勞累時,一擁而上將其縊死。
孫權病中聞報,將參與其事的幾個人都殺死,但是內心深處卻為袁春感到悲傷——也許,在這麽麽多妃子裏,唯一愛他的,就隻有袁春。
所以緊接著在次年,孫權病勢更加沉重,為了衝喜,他改元神鳳,但仍然在這一年的四月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孫權的幼子孫亮繼位,追諡孫權為大皇帝,改元五鳳。
次年,孫峻與姑母魯班公主私通,取信於孫亮,誅諸葛恪三族。
嘉平六年,司馬昭廢曹芳立曹髦,改元正元。
正元三年,改元甘露。
同年,孫峻去世,東吳大權盡入其弟孫綝之手。
次年,諸葛誕據壽春降吳,遣子諸葛靚赴吳求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東吳派兵來援,從甘露二年六月一直打到第二年春天,吳軍大敗,隻有陸抗一路取勝,但卻對大局起不到什麽作用了。
諸葛誕突圍不成,戰死。司馬昭招降諸葛誕已被俘虜的數百名部下,結果沒有一個願意投降的,寧願陪著諸葛誕一起死。
就在諸葛誕死的這一年,孫亮欲殺孫綝,反而被孫綝所殺,連帶著魯班公主也被殺死。
這個與侄子私通的女子,倒是不負蘇青當年教導她,為了愛情可以不顧一切的的思想了!
於是孫綝改立孫休為帝,改元永安。
是年末,孫休密詔丁奉入宮誅孫綝,丁奉率兵入宮,殺孫綝全族。
丁奉對於這些年來孫家的互相殘殺,特別是孫峻孫綝兄弟二人的倒行逆施,一直是冷眼旁觀,甚至暗中推波助瀾——他終於完成了當年對蘇青所說的話:
“……就算動不了孫權,也要在他的子孫後代上找迴來!”
次年,過繼給諸葛亮的諸葛瑾之子諸葛喬,因為諸葛亮有了親生的兒子諸葛瞻,所以迴到江東重新延續了諸葛瑾的香火。
六年後,曹魏景元四年,鄧艾伐蜀。在這些年來,鄧艾以他學自蘇青的謀略屢次擊敗薑維,這一次終於采取攻勢,滅了蜀漢,也實現了他當年要替襄陽新野的無辜百姓出一口氣的願望。
是年,丁奉出兵壽春,策應蜀漢保衛戰,但蜀漢滅亡得太快,丁奉無功而返。
次年,因為滅了蜀漢,曹魏特改元鹹熙。
是年,鄧艾受到司馬昭猜忌,又受鍾會讒言,與長子鄧忠一起被害。
同年,也就是東吳的永安七年,孫休病故,孫和之子孫皓在丁奉的支持下繼皇帝位,改元元興。
丁奉故意選了一個暴君,讓孫皓胡作非為——孫氏不亡,他是不會罷手的。
第二年,曹魏鹹熙二年,司馬昭病故,同年十二月,司馬炎逼曹奐禪位於己,並於次年二月,改元泰始。
五年後,也就是東吳的建衡三年,丁奉去世。
之後東吳的國防重擔,就全壓在陸遜的長子陸抗身上,則此時與他對抗的,卻是羊衜的小兒子羊祜。
兩個人,一個是蘇青《孟德新書》的嫡傳弟子,另一個人,卻是蘇青的再傳弟子。兩人在荊州對峙數年不分勝負,互有惺惺相惜之意。
東吳鳳凰三年秋,陸抗病故,享年四十九歲,他臨死前上書,說了他死後防禦的要點。
四年後,羊祜病重,推薦杜預代己鎮襄陽,返京。
同年,羊徽瑜病故,年六十五歲;羊祜不勝悲傷,病情愈重,也隨即去世,年五十八歲。
至此,蘇青的弟子全部去世,陸抗和羊祜都沒有把她的兵法傳下去。
他們兩個都認為自己的兒子裏,沒有足以擔當大任的人,所以寧願不傳兵法,以免致禍。但陸抗的兒子陸機和陸雲,仍然誌高才短,日後終於被害,這是後話。
而在兩年後,也就是晉鹹寧六年,東吳天紀三年,杜預節製王濬攻入建業,孫皓出降。晉軍的進兵方略,與當年陸抗的遺言,幾乎一模一樣。
司馬炎終於統一了天下,並改元為太康。
兩年後,晉太康三年,邪馬台國女王壹與再次遣使入貢,卻發現曹魏已滅,傷心之餘,再也不遣使入中原,至此與中土再無聯係。
※※※※※※※※※※※※※※※※※※※※
嗯,蘇青,就是卑彌唿.哈哈
這是為了調侃一個日本人的自大,他們總以為這世界上了不起的是日本人,什麽成吉思汗是源義經啊,世界三大美女有小野小町啊,什麽日本人是唯一擊敗成吉思汗的人啊,很讓我討厭.所以,在此我把日本人起源之一的卑彌唿,寫成了一個中國人.
不過,這個邪馬台國很快就滅亡了,隻存在了一百多年,大約在西晉末年就不存在了.我在文裏也寫了,中國人不願意與低級野蠻的日本人婚配,有知識的人口的不足,大概也是本文中邪馬台國滅亡的一個原因.
不過這大概是壹與,也就是曹衝與周不疑的孩子去世後的事情了.至於她的後代,就留白吧!
這個,應該沒人猜到的吧.
另外,新文是百合都市文,請繼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