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孫翊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毛頭小子,處理起這些事來也有了幾分手段,自然是恩威並施,教他們嚐得了厲害。
而讓孫翊心情漸漸迴升的主因是——蘇青好像對他也沒有他想像中的那麽惡劣。
在尚香離開後的一段日子裏,他幾乎不敢去見蘇青的麵,甚至自暴自棄地去各個姬妾的房中過夜。但是前日因為得到了劉磐傷重不治的消息,他思慮再三,才決定親自去告訴蘇青。
——就是死,也就死得幹幹脆脆,不要這樣吊著一口氣,活不活死不死的!
這就是孫翊的心態。他可不要像大哥那樣,搞到最後那麽悲慘。
“怪不得那天黃忠會趕過來追捕我們,原來是劉磐死了!”
蘇青聳了聳肩,好像對見到孫翊沒什麽太大的反應:“不過在那種情況下,黃忠還能賣張仲景一個麵子,他還真是個重情義的家夥。”
孫翊也笑了一下:“荊州人才輩出,可惜不得其主。”
蘇青看了他一眼:“怎麽?想打荊州的主意?”
孫翊奇道:“我們想打荊州,又不是一天兩天了,怎麽你竟說出這種話來了。”
蘇青也笑了笑:“我說的,可不是你們!”
著重地強調了“你們”二字,果然讓孫翊臉上變色。
“你覺得我和二哥真的會到兵戎相見的那一步?”
蘇青聳了聳肩:“如果你夠強,就不會到那一步。當然,如果你太弱,也一樣不會到那一步。最麻煩的就是不強不弱,空惹人忌。”
孫翊皺著眉頭:“那,我若現在交出兵權,如何?”
蘇青搖了搖頭,歎道:“如今其勢若騎虎,難了。”
孫翊看著蘇青,蘇青臉上的憂慮不像是假的,這讓孫翊心中不由得一喜,嚅啜了半天,才試探著道:“子矜,對不起,那天……”
蘇青心裏一緊——終於還是來了!
但蘇青對孫翊的舉動早有準備,馬上打斷了他的話:“叔弼,不要多說了,這隻是個意外。”
看著孫翊在歉意和愧疚裏混雜著一絲失望的表情,蘇青暗自歎了口氣——又怎麽樣呢?打殺了他?還是罵他一通?也不過如此罷了!也還是,當自己命苦吧!
於是歎了口氣,語氣轉緩:“原本,就是我欠了你的,這一次,也算是兩清了。”
孫翊聽到蘇青的話,臉上一陣激動,不顧一切地上前抓住功青的手:“不,子矜,不要兩清,我不要和你兩清!我們還是朋友的,對麽?”
蘇青的臉上擠出一個笑容,用力從孫翊手中抽出自己的手來:“你在胡思亂想些什麽呢!我們當然還是朋友!”
孫翊愣愣地看著蘇青,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麵上露出喜色:“子矜你……你……原諒我了?”
蘇青長籲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翻騰:“難道我還能殺了你不成?”
孫翊急道:“若是能解你的恨,便是殺了我,我也毫無怨言!”
蘇青皺了皺眉,道:“叔弼,何必如此言,我們之間,哪有什麽非死不可的深仇大恨!”
孫翊臉上又羞紅一陣,停了半晌才道:“公瑾兄把你要的那船的圖紙給了我,如今我是丹楊太守,在秣陵這邊造船什麽的,比他要方便,顧忌也比他要少。”
蘇青點了點頭,問道:“那要多久能造好?”
孫翊道:“我這邊的熟練工不多,大約到明年入冬前總該好了吧。”
——要一年麽!
蘇青歎了口氣,這一年裏,希望能瞞得過孫權,尚香也最好能夠減輕孫權對她的監視。
不過最近孫權好像的確對尚香放心了不少,雖然尚香兩次來丹楊都有人相隨,但真的要走,也沒有什麽人能夠擋得住蘇青。畢竟在丹楊這一畝三分地上,是孫翊說得算,孫權也是鞭長莫及的。
不過如今已是八月,眼看著又一年的中秋也快到了,蘇青提出要去吳縣過節,孫翊因為對蘇青心存愧疚,自然也是一口應承。
這八月十五的祭月,普通人家並不常過,孫策當年在袁術底下不得誌時,也從沒心思祭這個月的。隻是如今孫權貴為江東之主,祭祀的東西也漸漸多了起來。
雖說如今曹操兵鋒直指荊州,且屯兵於汝南,但蘇青並不認為這個時候孟德公會打江東的主意。以江東現在的實力,攻不足,守卻有餘。如果曹操傾全力南下,最多不過棄了壽縣以南的那些地方,退到長江以南,以天險相抗罷了。更不必說曹操現在的注意力全在北方!
孫翊把丹楊的大小事務都委之於媯覽,便與蘇青一起南下了。
把郡治從宛陵遷到秣陵,需要忙的事很多。還好媯覽是個得力的助手,孫翊也能放心把這個攤子交給他。至於秣陵的防務,也由戴員親自主持,準備在秣陵城外的清涼山上石頭城舊址處再建一座堡壘,以拱衛秣陵。
這石頭城的原址,本是周顯王三十六年楚國滅了越國後,由楚威王設置金陵邑,並在這清涼山上所築的。始皇帝二十四年楚國被滅,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而原先的石頭城,在經過數百年後,早已破敗,秣陵縣城也就失去了它原本應有的拱衛,更是沒有了原先的風光。
蘇青來往大江南北數次,早對秣陵的重要看在眼裏,所以才一再勸孫翊把秣陵抓在手中。隻要在清涼山原址上重建石頭城,再擴建加固秣陵縣的城牆,那秣陵幾乎可以說是一座不破之城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翊把這事完全托付給了媯覽,媯覽自然也把在石頭城舊址上築城的事交給了好兄弟戴員。這事讓邊洪氣憤不已,他原先總認為自己才是孫翊身邊最得力的人,可如今媯覽越來越受重用,他自然是不憤的。
隻是這事鬧也沒用,他還是隻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
蘇青更是個不管事的,雖然身為孫翊的正妻,也是後堂的主母,但是她很少在府中,即便是在了,也懶得插手那些油鹽醬醋的瑣碎事。所以後堂的事,孫翊都交給了一個性子比較委婉的妾,由她來當家。反正她也不敢短了蘇青什麽,在外人看來,孫翊對蘇青的寵愛可不是一點點,娶了那麽多姬妾,從來不多看一眼,眼裏隻有妻子,這說明兩人的感情極為深厚。若是怠慢了蘇青,豈不是自己找死?
所以蘇青更是樂得在家裏享受平靜的生活,如今要南下去見尚香,心裏更是高興。雖然僅僅隻分開了不到一個月,但是相愛的人,哪裏會嫌相聚多呢!
再臨去前,傳來了南方的交州刺史朱符被夷人所殺,幸得士燮出兵平叛,迅速穩定了交州局麵的消息。
蘇青認為朱符之死很有可能是士燮搗的鬼,因為在朱符死後,士燮平叛時就勢任命了自己的弟弟士壹作了合浦郡的太守。這下士氏的勢力更大,中央也很有可能就勢任命士燮作交州刺史了。
到達吳縣的時候,正好是中秋前一天,而北方這時傳來了二袁內訌,以及朝廷派張津南下做交州刺史的消息。
蘇青歎了一口氣——果然,孟德公是不會讓士氏一族這麽輕易就在交州坐大的,隻是不知這個張津,能不能鎮得住士燮。之前的朱符,是名將朱雋的兒子,恐怕不應該是個庸材,這次的張津,若是沒有幾下子,恐怕還是兇多吉少。
不過, 一代名將朱雋的兩個兒子朱符與朱皓,都在這亂世中橫死,也算是老天無眼了。
而關於北方,蘇青的判斷沒有錯——果然曹操一南下,袁譚就忍不住了。
其實忍不住的是郭圖。
郭圖是支持袁紹的長子袁譚的,他認為以劉表劉備之能,拖住曹操應該不成問題,曹操輕視劉備,一定會付出代價。而現在正是袁譚出兵的好機會,如果不出兵,等袁尚出兵,那一旦袁尚與袁熙兩路夾擊,袁譚必敗無疑。不如趁此機會突襲鄴城,以求一擊成功。
不料郭圖的謀劃早被審配看破,於路設下伏兵,袁譚偷襲不成,反遭暗算,雖然不至於潰敗,也隻能於鄴城北門外與袁尚對峙了。
“看來,孟德公不日就將北上,不可能再對劉表或江東動手了。”
蘇青聽到這個消息,笑著對孫翊道。
雖然心中仍有芥蒂,但是如今麵對孫翊,也能拋下心頭的不快,顯露出些笑容來了。
孫翊點了點頭:“趁此機會,把石頭城築好就行了。”
蘇青卻歎了口氣道:“也不知戴員的大型石料搜集得怎麽樣了。”
孫翊笑道:“這點小事還辦不好,他不如迴家吃閑飯算了!”
蘇青笑了笑,沒有說話——就怕,有人見不得你得此堅城,要從中作梗啊!
但是知道孫翊與兄弟的感情,也就沒有多說,隨著孫翊進吳縣去探望兄弟去了。
蘇青這次是與孫翊一起先去拜訪了從豫章搬來,正式定居在吳縣的丁氏。孫權如今遵照母親的遺命,對丁氏以母禮事之,也就在丁氏處理好了在豫章那邊的事後,就搬了過來,住在家中最後的一個院子裏,奉養起來,一切用度和禮遇都如同自己母親吳氏一樣,江東各地原先對吳氏的貢賦也一樣全都交給丁氏。
丁氏對孫權很是感激,孫權也就此把自己孝愛的名聲傳了出去。
孫權這樣做,他的幾個弟妹自然也是要這樣的。
平日裏孫匡孫朗和尚香,以及孫緋孫紓也會隔三差五地去探望這個姨娘,如今孫翊來了,自然也以執子禮,與蘇青一道去探望丁氏的。
丁氏為人很隨和謹慎,對蘇青與孫翊也很小心,三人說了幾句,孫翊和蘇青也就告辭了。
而讓孫翊心情漸漸迴升的主因是——蘇青好像對他也沒有他想像中的那麽惡劣。
在尚香離開後的一段日子裏,他幾乎不敢去見蘇青的麵,甚至自暴自棄地去各個姬妾的房中過夜。但是前日因為得到了劉磐傷重不治的消息,他思慮再三,才決定親自去告訴蘇青。
——就是死,也就死得幹幹脆脆,不要這樣吊著一口氣,活不活死不死的!
這就是孫翊的心態。他可不要像大哥那樣,搞到最後那麽悲慘。
“怪不得那天黃忠會趕過來追捕我們,原來是劉磐死了!”
蘇青聳了聳肩,好像對見到孫翊沒什麽太大的反應:“不過在那種情況下,黃忠還能賣張仲景一個麵子,他還真是個重情義的家夥。”
孫翊也笑了一下:“荊州人才輩出,可惜不得其主。”
蘇青看了他一眼:“怎麽?想打荊州的主意?”
孫翊奇道:“我們想打荊州,又不是一天兩天了,怎麽你竟說出這種話來了。”
蘇青也笑了笑:“我說的,可不是你們!”
著重地強調了“你們”二字,果然讓孫翊臉上變色。
“你覺得我和二哥真的會到兵戎相見的那一步?”
蘇青聳了聳肩:“如果你夠強,就不會到那一步。當然,如果你太弱,也一樣不會到那一步。最麻煩的就是不強不弱,空惹人忌。”
孫翊皺著眉頭:“那,我若現在交出兵權,如何?”
蘇青搖了搖頭,歎道:“如今其勢若騎虎,難了。”
孫翊看著蘇青,蘇青臉上的憂慮不像是假的,這讓孫翊心中不由得一喜,嚅啜了半天,才試探著道:“子矜,對不起,那天……”
蘇青心裏一緊——終於還是來了!
但蘇青對孫翊的舉動早有準備,馬上打斷了他的話:“叔弼,不要多說了,這隻是個意外。”
看著孫翊在歉意和愧疚裏混雜著一絲失望的表情,蘇青暗自歎了口氣——又怎麽樣呢?打殺了他?還是罵他一通?也不過如此罷了!也還是,當自己命苦吧!
於是歎了口氣,語氣轉緩:“原本,就是我欠了你的,這一次,也算是兩清了。”
孫翊聽到蘇青的話,臉上一陣激動,不顧一切地上前抓住功青的手:“不,子矜,不要兩清,我不要和你兩清!我們還是朋友的,對麽?”
蘇青的臉上擠出一個笑容,用力從孫翊手中抽出自己的手來:“你在胡思亂想些什麽呢!我們當然還是朋友!”
孫翊愣愣地看著蘇青,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麵上露出喜色:“子矜你……你……原諒我了?”
蘇青長籲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翻騰:“難道我還能殺了你不成?”
孫翊急道:“若是能解你的恨,便是殺了我,我也毫無怨言!”
蘇青皺了皺眉,道:“叔弼,何必如此言,我們之間,哪有什麽非死不可的深仇大恨!”
孫翊臉上又羞紅一陣,停了半晌才道:“公瑾兄把你要的那船的圖紙給了我,如今我是丹楊太守,在秣陵這邊造船什麽的,比他要方便,顧忌也比他要少。”
蘇青點了點頭,問道:“那要多久能造好?”
孫翊道:“我這邊的熟練工不多,大約到明年入冬前總該好了吧。”
——要一年麽!
蘇青歎了口氣,這一年裏,希望能瞞得過孫權,尚香也最好能夠減輕孫權對她的監視。
不過最近孫權好像的確對尚香放心了不少,雖然尚香兩次來丹楊都有人相隨,但真的要走,也沒有什麽人能夠擋得住蘇青。畢竟在丹楊這一畝三分地上,是孫翊說得算,孫權也是鞭長莫及的。
不過如今已是八月,眼看著又一年的中秋也快到了,蘇青提出要去吳縣過節,孫翊因為對蘇青心存愧疚,自然也是一口應承。
這八月十五的祭月,普通人家並不常過,孫策當年在袁術底下不得誌時,也從沒心思祭這個月的。隻是如今孫權貴為江東之主,祭祀的東西也漸漸多了起來。
雖說如今曹操兵鋒直指荊州,且屯兵於汝南,但蘇青並不認為這個時候孟德公會打江東的主意。以江東現在的實力,攻不足,守卻有餘。如果曹操傾全力南下,最多不過棄了壽縣以南的那些地方,退到長江以南,以天險相抗罷了。更不必說曹操現在的注意力全在北方!
孫翊把丹楊的大小事務都委之於媯覽,便與蘇青一起南下了。
把郡治從宛陵遷到秣陵,需要忙的事很多。還好媯覽是個得力的助手,孫翊也能放心把這個攤子交給他。至於秣陵的防務,也由戴員親自主持,準備在秣陵城外的清涼山上石頭城舊址處再建一座堡壘,以拱衛秣陵。
這石頭城的原址,本是周顯王三十六年楚國滅了越國後,由楚威王設置金陵邑,並在這清涼山上所築的。始皇帝二十四年楚國被滅,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而原先的石頭城,在經過數百年後,早已破敗,秣陵縣城也就失去了它原本應有的拱衛,更是沒有了原先的風光。
蘇青來往大江南北數次,早對秣陵的重要看在眼裏,所以才一再勸孫翊把秣陵抓在手中。隻要在清涼山原址上重建石頭城,再擴建加固秣陵縣的城牆,那秣陵幾乎可以說是一座不破之城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翊把這事完全托付給了媯覽,媯覽自然也把在石頭城舊址上築城的事交給了好兄弟戴員。這事讓邊洪氣憤不已,他原先總認為自己才是孫翊身邊最得力的人,可如今媯覽越來越受重用,他自然是不憤的。
隻是這事鬧也沒用,他還是隻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
蘇青更是個不管事的,雖然身為孫翊的正妻,也是後堂的主母,但是她很少在府中,即便是在了,也懶得插手那些油鹽醬醋的瑣碎事。所以後堂的事,孫翊都交給了一個性子比較委婉的妾,由她來當家。反正她也不敢短了蘇青什麽,在外人看來,孫翊對蘇青的寵愛可不是一點點,娶了那麽多姬妾,從來不多看一眼,眼裏隻有妻子,這說明兩人的感情極為深厚。若是怠慢了蘇青,豈不是自己找死?
所以蘇青更是樂得在家裏享受平靜的生活,如今要南下去見尚香,心裏更是高興。雖然僅僅隻分開了不到一個月,但是相愛的人,哪裏會嫌相聚多呢!
再臨去前,傳來了南方的交州刺史朱符被夷人所殺,幸得士燮出兵平叛,迅速穩定了交州局麵的消息。
蘇青認為朱符之死很有可能是士燮搗的鬼,因為在朱符死後,士燮平叛時就勢任命了自己的弟弟士壹作了合浦郡的太守。這下士氏的勢力更大,中央也很有可能就勢任命士燮作交州刺史了。
到達吳縣的時候,正好是中秋前一天,而北方這時傳來了二袁內訌,以及朝廷派張津南下做交州刺史的消息。
蘇青歎了一口氣——果然,孟德公是不會讓士氏一族這麽輕易就在交州坐大的,隻是不知這個張津,能不能鎮得住士燮。之前的朱符,是名將朱雋的兒子,恐怕不應該是個庸材,這次的張津,若是沒有幾下子,恐怕還是兇多吉少。
不過, 一代名將朱雋的兩個兒子朱符與朱皓,都在這亂世中橫死,也算是老天無眼了。
而關於北方,蘇青的判斷沒有錯——果然曹操一南下,袁譚就忍不住了。
其實忍不住的是郭圖。
郭圖是支持袁紹的長子袁譚的,他認為以劉表劉備之能,拖住曹操應該不成問題,曹操輕視劉備,一定會付出代價。而現在正是袁譚出兵的好機會,如果不出兵,等袁尚出兵,那一旦袁尚與袁熙兩路夾擊,袁譚必敗無疑。不如趁此機會突襲鄴城,以求一擊成功。
不料郭圖的謀劃早被審配看破,於路設下伏兵,袁譚偷襲不成,反遭暗算,雖然不至於潰敗,也隻能於鄴城北門外與袁尚對峙了。
“看來,孟德公不日就將北上,不可能再對劉表或江東動手了。”
蘇青聽到這個消息,笑著對孫翊道。
雖然心中仍有芥蒂,但是如今麵對孫翊,也能拋下心頭的不快,顯露出些笑容來了。
孫翊點了點頭:“趁此機會,把石頭城築好就行了。”
蘇青卻歎了口氣道:“也不知戴員的大型石料搜集得怎麽樣了。”
孫翊笑道:“這點小事還辦不好,他不如迴家吃閑飯算了!”
蘇青笑了笑,沒有說話——就怕,有人見不得你得此堅城,要從中作梗啊!
但是知道孫翊與兄弟的感情,也就沒有多說,隨著孫翊進吳縣去探望兄弟去了。
蘇青這次是與孫翊一起先去拜訪了從豫章搬來,正式定居在吳縣的丁氏。孫權如今遵照母親的遺命,對丁氏以母禮事之,也就在丁氏處理好了在豫章那邊的事後,就搬了過來,住在家中最後的一個院子裏,奉養起來,一切用度和禮遇都如同自己母親吳氏一樣,江東各地原先對吳氏的貢賦也一樣全都交給丁氏。
丁氏對孫權很是感激,孫權也就此把自己孝愛的名聲傳了出去。
孫權這樣做,他的幾個弟妹自然也是要這樣的。
平日裏孫匡孫朗和尚香,以及孫緋孫紓也會隔三差五地去探望這個姨娘,如今孫翊來了,自然也以執子禮,與蘇青一道去探望丁氏的。
丁氏為人很隨和謹慎,對蘇青與孫翊也很小心,三人說了幾句,孫翊和蘇青也就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