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疑,終究是拜了蘇青為師,但是蘇青的目的卻是把周不疑帶離劉備的身邊。
而周不疑也的確是天縱之材,不管是什麽,蘇青隻要稍加點撥,他就能夠舉一反三。孫翊也看出周不疑不是池中之物,也很讚成蘇青把他帶走的意見——這樣的人,如果自己不能用,也不能把他給別人用。
還好周不疑年幼,孫翊和蘇青還有時間等待,假若他是成年人,恐怕連蘇青都要對他起殺心了。
而這時的吳縣,卻又有一件事發生了。
孫權的兒子孫毅,突然得了重病,難以醫治,。正巧華佗從長沙迴到吳縣,孫權命人請來華佗,結果華佗說這病已經沒法治了。孫權一怒之下要將華佗下獄,想要處死華佗。
華佗向尚香求救,尚香沒有辦法隻得想法子讓華佗離開吳縣,讓他去北方曹操的地界。沒想到華佗在經過丹楊時,被正好卸任去吳縣的吳景遇見了。
而在華佗離開吳縣之前,尚香已經派人送信給了丹楊——尚香以為孫翊已經迴了丹楊,所以送信給孫翊,想讓他幫忙——結果孫翊不在,邊洪在詢問了送信人後,大膽地拆了尚香的信,得知尚香求孫翊幫忙讓華佗逃走的事。
於是邊洪親自帶人,去邊界迎華佗。
由於華佗在江南一帶行醫已經有些日子,他的名聲也日益顯著,認識他的人也不少。邊洪雖然沒有見過華佗,但也聽說過他的為人和相貌。
於是在吳景捉住華佗的時候,邊洪也帶著人到了。
邊洪之前一直對孫翊重用媯覽和戴員心生不滿,這次有個機會好表現自己,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冷靜,居然率人把華佗搶了過去。
吳景大怒,當即迴到原先的駐地曲阿,派人向孫權報告了此事。孫權也是怒火正盛,當即就派人去索要華佗。
尚香和陸遜、呂蒙二人沒有辦法,隻得硬著頭皮派精明的心腹往新野去找孫翊。
等到孫翊在新野遇上這個送信的人時,時間已經過了快十天了。
蘇青本來是想帶著周不疑一起走的,這下有了外人在,蘇青不想把周不疑這個人的存在讓外人知曉。即便這個人是站在孫翊這一邊的也不行,因為她想讓周不疑真正效力的人,是曹操。
“你先迴丹楊吧,我帶元直去隆中走一遭,探望一下孔明。”
孫翊雖然知道周不疑有不同尋常的才能,但他並沒有意識到周不疑真正的實力,所以也沒多往心裏去。雖然想讓蘇青和他一起迴去,但是蘇青去隆中的要求讓孫翊也不好阻攔。畢竟大家都在隆中住過,要是堅持不讓,未免不盡人情。
所以孫翊也就自己一個人先迴了宛陵。
蘇青在兩天後向劉備辭行,劉備挽留了一下,見蘇青去意甚決,也就不再堅持。
周不疑雖然受到劉備的賞識,但是他本人是荊州別駕劉先的侄子,劉備也不可能一直留著他。蘇青對周不疑早就說過,要他跟著自己。
“我正好要到各處去遊曆一番,你最好也跟著我去見識一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關起門來讀書一百遍,也不如在外行走親眼看到的好。”
蘇青的話讓周不疑很是讚同。
這幾天蘇青對周不疑的指導也讓周不疑得益匪淺,自然也就借著迴襄陽探望舅舅劉先的名義跟著蘇青一起走了。
“這次帶你去見的人,也是個了不起的家夥呢!”
蘇青對周不疑笑著說。
雖然很想直接帶他北上去見曹操,但是也知道劉備不是什麽好相與的。如果直接北上,萬一被劉備查覺了什麽而截下的話,那可就不好說話了。
所以,還是先去隆中,然後順流東下轉走壽縣,再折而向北,去許昌。
周不疑對蘇青笑道:“子矜先生說的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厲害的吧。”
蘇青點頭笑了笑:“他叫作諸葛亮,字孔明。你聽說過麽?”
周不疑愣了一下,道:“可是居住於隆中臥龍崗上的臥龍先生?”
蘇青愣了一下——臥龍先生?這個名字倒是沒有聽說過。不過,諸葛亮這家夥倒是真的住在臥龍崗,聽周不疑的意思,應該是他沒錯了。看來諸葛亮也是心癢癢地想要出山了,不然怎麽會讓自己名聲在外!
周不疑見蘇青神色不定,若有所思的樣子,也不來打擾,也就陪著蘇青一起前行。
蘇青本來是與孫翊雇了馬車的,孫翊駕著離去後,蘇青嫌馬車麻煩,沒有向劉備再要馬車,而是向他要了匹馬。周不疑從劉先那邊過來時是劉備派人接的,這次迴去,劉備怕他不好走遠路,本執意要人相送,後來是蘇青再三推辭,說周不疑年幼,共乘一騎也無妨,劉備才答應。
抱著幼小的周不疑,騎著馬,好像又迴到了當年,抱著尚香共乘一騎的時光。
那時的尚香,才十二三歲吧,女孩子個子嬌小,就是尚香比普通女孩子高大些,也不過與現在十一歲的周不疑相仿佛。
從隆中想到在隆中生活的日子——當然,在那些日子裏,要有尚香在身邊才算是蘇青有印像的——然後,不免又想到尚香。
——尚香啊,你在吳縣的日子,過得還好麽?
——這次華佗的事,讓你費腦筋了吧?
——不過,讓你那直直的心思,多拐幾個彎子,也是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且,有陸伯言和呂子明在你身旁,應該不會有什麽差池吧!
——不過,好像伯言對尚香……
正在想著心思,忽然一陣孩童的嘻鬧聲傳入耳中,打斷了蘇青的思緒。
循聲望去,卻又是一幅似曾相識的場景——幾個七八歲的孩子正圍著一個孩子六七歲大小的孩子在打鬧,被圍在中間期負的,卻還是上次路過新野時看到的鄧當之子鄧福。
蘇青歎了一口氣——上次見到鄧福,鄧福才剛剛會走路。那時的他就被同齡人所欺負,現在居然還是這樣。難道真的是有什麽樣的爹,就會有什麽樣的兒子?
想到上次自己居然還留下自己的軍略心得,想來對鄧福也沒什麽用了。一來他年齡還是太小,就算識了字,也看不懂這些;二來看他的性子,也是實在不適合上戰場的。
與其讓他像鄧當那樣枉死於戰場之上,不如讓他在新野安安份份作個百姓,反正鄧家也是新野大族,怎麽也不會不管他的。
歎了口氣,抱著周不疑從馬上下來,過去喝散了一眾孩童,然後蹲在鄧福麵前,笑著說:“小家夥,你還記得我麽?”
蘇青原也沒想過鄧福會記得她,隻是許久未見,上來第一句不自覺地就問了這個。
沒料到鄧福看著她點了點頭:“記……記得……你是夫、夫子。”
蘇青略為訝異地看了看他——雖然臉上和身上有點髒,但眼神倒還算是靈動,隻是不知為何卻有些口吃。
想了想,又問道:“你怎麽到城外來了?”
鄧福道:“我……我們過年後……就、就搬到城外來住了。”
蘇青皺著眉——這次來新野,她本沒有打算去看望鄧福的。因為鄧福還小,看了也沒什麽用,而且上次來這裏距現在也沒過多久,她與鄧當的遺孀趙氏也不熟,多去了,說不定還會惹人家不快。
再說,趙氏為人過於精明,上次力請蘇青教導小鄧福,就讓蘇青有些不快了,如今見到鄧福難堪大用,更是心中不悅。
但是現在既然看到了鄧福,總不能不管。
於是就帶著周不疑,跟著鄧福一路迴了家。
鄧福的家就在城外不遠的地方——那是一個小村落,僅住著十幾戶人家。見到趙氏時,趙氏正在做飯。
見到蘇青,趙氏愣了一下,但還是很熱情地招唿她一起用飯。
蘇青也沒有多客氣,領著周不疑就進了屋。四處打量了一下——說不上家徒四壁,也算得上清貧了。
——看來,鄧當在族中並不受重視。也許,就算是受到重視,現在人死了,也不會有人來照顧他的妻兒了。
歎了口氣,笑自己亂想些什麽,要是鄧當在族中有地位,當年還會跟著甘寧去做劫江賊麽!
於是取出些銀錢,給了趙氏,讓她取買些酒食來。當夜便在鄧福家中住了下來。
無心的,順口問了鄧福幾個淺顯的兵書戰陣的問題,鄧福居然嗑嗑絆絆地都答了上來,這讓蘇青很是意外,於是便誇了他幾句。趙氏見蘇青誇自己兒子,也很得意地道:
“福兒聰明得很,就是太過內向,族裏的人,還當他癡傻。終有一日,要讓他們知道自己都瞎了眼!”
蘇青看了一眼趙氏,心裏也是暗歎——雖然趙氏對鄧福視若己出,照看得很好,但看她這個性子,可能也是個張揚的主,以致於得罪了鄧氏族人,所以才被趕到這城外來住的吧。
但看趙氏這個樣子,是斷斷聽不進自己這個外人的話的,就隨她去吧。
——看來,鄧當昔年娶呂蒙的姐姐,也不光是為了子嗣的問題吧!
蘇青不無促狹地想著。
周不疑看來對鄧福也很感興趣,也跟他玩鬧了起來——看來,鄧福的確是不像外表所表現出來的那樣,是個大智若愚的孩子。
看著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趙氏也歎了口氣:“隻是可惜了福兒,生得模樣倒是乖巧,卻偏生口吃。害得他常遭那些野孩子恥笑,我倒挺怕他出什麽事的。不過還好,附近的大人們都挺喜歡他的,雖然不會去護著他,倒也不必擔心他會被人拐騙了去。”
蘇青想想也是,上次就看到鄧福在新野城裏與大孩子們一起玩耍,現在又是這樣。雖然受到些欺負,但卻不必擔心有人拐騙這孩子。一來是看上去癡傻,二來畢竟是民風淳樸的地方,不會有什麽奸徒。
※※※※※※※※※※※※※※※※※※※※
人氣好低~留言好少~大家~賞臉給點評吧~
而周不疑也的確是天縱之材,不管是什麽,蘇青隻要稍加點撥,他就能夠舉一反三。孫翊也看出周不疑不是池中之物,也很讚成蘇青把他帶走的意見——這樣的人,如果自己不能用,也不能把他給別人用。
還好周不疑年幼,孫翊和蘇青還有時間等待,假若他是成年人,恐怕連蘇青都要對他起殺心了。
而這時的吳縣,卻又有一件事發生了。
孫權的兒子孫毅,突然得了重病,難以醫治,。正巧華佗從長沙迴到吳縣,孫權命人請來華佗,結果華佗說這病已經沒法治了。孫權一怒之下要將華佗下獄,想要處死華佗。
華佗向尚香求救,尚香沒有辦法隻得想法子讓華佗離開吳縣,讓他去北方曹操的地界。沒想到華佗在經過丹楊時,被正好卸任去吳縣的吳景遇見了。
而在華佗離開吳縣之前,尚香已經派人送信給了丹楊——尚香以為孫翊已經迴了丹楊,所以送信給孫翊,想讓他幫忙——結果孫翊不在,邊洪在詢問了送信人後,大膽地拆了尚香的信,得知尚香求孫翊幫忙讓華佗逃走的事。
於是邊洪親自帶人,去邊界迎華佗。
由於華佗在江南一帶行醫已經有些日子,他的名聲也日益顯著,認識他的人也不少。邊洪雖然沒有見過華佗,但也聽說過他的為人和相貌。
於是在吳景捉住華佗的時候,邊洪也帶著人到了。
邊洪之前一直對孫翊重用媯覽和戴員心生不滿,這次有個機會好表現自己,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冷靜,居然率人把華佗搶了過去。
吳景大怒,當即迴到原先的駐地曲阿,派人向孫權報告了此事。孫權也是怒火正盛,當即就派人去索要華佗。
尚香和陸遜、呂蒙二人沒有辦法,隻得硬著頭皮派精明的心腹往新野去找孫翊。
等到孫翊在新野遇上這個送信的人時,時間已經過了快十天了。
蘇青本來是想帶著周不疑一起走的,這下有了外人在,蘇青不想把周不疑這個人的存在讓外人知曉。即便這個人是站在孫翊這一邊的也不行,因為她想讓周不疑真正效力的人,是曹操。
“你先迴丹楊吧,我帶元直去隆中走一遭,探望一下孔明。”
孫翊雖然知道周不疑有不同尋常的才能,但他並沒有意識到周不疑真正的實力,所以也沒多往心裏去。雖然想讓蘇青和他一起迴去,但是蘇青去隆中的要求讓孫翊也不好阻攔。畢竟大家都在隆中住過,要是堅持不讓,未免不盡人情。
所以孫翊也就自己一個人先迴了宛陵。
蘇青在兩天後向劉備辭行,劉備挽留了一下,見蘇青去意甚決,也就不再堅持。
周不疑雖然受到劉備的賞識,但是他本人是荊州別駕劉先的侄子,劉備也不可能一直留著他。蘇青對周不疑早就說過,要他跟著自己。
“我正好要到各處去遊曆一番,你最好也跟著我去見識一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關起門來讀書一百遍,也不如在外行走親眼看到的好。”
蘇青的話讓周不疑很是讚同。
這幾天蘇青對周不疑的指導也讓周不疑得益匪淺,自然也就借著迴襄陽探望舅舅劉先的名義跟著蘇青一起走了。
“這次帶你去見的人,也是個了不起的家夥呢!”
蘇青對周不疑笑著說。
雖然很想直接帶他北上去見曹操,但是也知道劉備不是什麽好相與的。如果直接北上,萬一被劉備查覺了什麽而截下的話,那可就不好說話了。
所以,還是先去隆中,然後順流東下轉走壽縣,再折而向北,去許昌。
周不疑對蘇青笑道:“子矜先生說的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厲害的吧。”
蘇青點頭笑了笑:“他叫作諸葛亮,字孔明。你聽說過麽?”
周不疑愣了一下,道:“可是居住於隆中臥龍崗上的臥龍先生?”
蘇青愣了一下——臥龍先生?這個名字倒是沒有聽說過。不過,諸葛亮這家夥倒是真的住在臥龍崗,聽周不疑的意思,應該是他沒錯了。看來諸葛亮也是心癢癢地想要出山了,不然怎麽會讓自己名聲在外!
周不疑見蘇青神色不定,若有所思的樣子,也不來打擾,也就陪著蘇青一起前行。
蘇青本來是與孫翊雇了馬車的,孫翊駕著離去後,蘇青嫌馬車麻煩,沒有向劉備再要馬車,而是向他要了匹馬。周不疑從劉先那邊過來時是劉備派人接的,這次迴去,劉備怕他不好走遠路,本執意要人相送,後來是蘇青再三推辭,說周不疑年幼,共乘一騎也無妨,劉備才答應。
抱著幼小的周不疑,騎著馬,好像又迴到了當年,抱著尚香共乘一騎的時光。
那時的尚香,才十二三歲吧,女孩子個子嬌小,就是尚香比普通女孩子高大些,也不過與現在十一歲的周不疑相仿佛。
從隆中想到在隆中生活的日子——當然,在那些日子裏,要有尚香在身邊才算是蘇青有印像的——然後,不免又想到尚香。
——尚香啊,你在吳縣的日子,過得還好麽?
——這次華佗的事,讓你費腦筋了吧?
——不過,讓你那直直的心思,多拐幾個彎子,也是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且,有陸伯言和呂子明在你身旁,應該不會有什麽差池吧!
——不過,好像伯言對尚香……
正在想著心思,忽然一陣孩童的嘻鬧聲傳入耳中,打斷了蘇青的思緒。
循聲望去,卻又是一幅似曾相識的場景——幾個七八歲的孩子正圍著一個孩子六七歲大小的孩子在打鬧,被圍在中間期負的,卻還是上次路過新野時看到的鄧當之子鄧福。
蘇青歎了一口氣——上次見到鄧福,鄧福才剛剛會走路。那時的他就被同齡人所欺負,現在居然還是這樣。難道真的是有什麽樣的爹,就會有什麽樣的兒子?
想到上次自己居然還留下自己的軍略心得,想來對鄧福也沒什麽用了。一來他年齡還是太小,就算識了字,也看不懂這些;二來看他的性子,也是實在不適合上戰場的。
與其讓他像鄧當那樣枉死於戰場之上,不如讓他在新野安安份份作個百姓,反正鄧家也是新野大族,怎麽也不會不管他的。
歎了口氣,抱著周不疑從馬上下來,過去喝散了一眾孩童,然後蹲在鄧福麵前,笑著說:“小家夥,你還記得我麽?”
蘇青原也沒想過鄧福會記得她,隻是許久未見,上來第一句不自覺地就問了這個。
沒料到鄧福看著她點了點頭:“記……記得……你是夫、夫子。”
蘇青略為訝異地看了看他——雖然臉上和身上有點髒,但眼神倒還算是靈動,隻是不知為何卻有些口吃。
想了想,又問道:“你怎麽到城外來了?”
鄧福道:“我……我們過年後……就、就搬到城外來住了。”
蘇青皺著眉——這次來新野,她本沒有打算去看望鄧福的。因為鄧福還小,看了也沒什麽用,而且上次來這裏距現在也沒過多久,她與鄧當的遺孀趙氏也不熟,多去了,說不定還會惹人家不快。
再說,趙氏為人過於精明,上次力請蘇青教導小鄧福,就讓蘇青有些不快了,如今見到鄧福難堪大用,更是心中不悅。
但是現在既然看到了鄧福,總不能不管。
於是就帶著周不疑,跟著鄧福一路迴了家。
鄧福的家就在城外不遠的地方——那是一個小村落,僅住著十幾戶人家。見到趙氏時,趙氏正在做飯。
見到蘇青,趙氏愣了一下,但還是很熱情地招唿她一起用飯。
蘇青也沒有多客氣,領著周不疑就進了屋。四處打量了一下——說不上家徒四壁,也算得上清貧了。
——看來,鄧當在族中並不受重視。也許,就算是受到重視,現在人死了,也不會有人來照顧他的妻兒了。
歎了口氣,笑自己亂想些什麽,要是鄧當在族中有地位,當年還會跟著甘寧去做劫江賊麽!
於是取出些銀錢,給了趙氏,讓她取買些酒食來。當夜便在鄧福家中住了下來。
無心的,順口問了鄧福幾個淺顯的兵書戰陣的問題,鄧福居然嗑嗑絆絆地都答了上來,這讓蘇青很是意外,於是便誇了他幾句。趙氏見蘇青誇自己兒子,也很得意地道:
“福兒聰明得很,就是太過內向,族裏的人,還當他癡傻。終有一日,要讓他們知道自己都瞎了眼!”
蘇青看了一眼趙氏,心裏也是暗歎——雖然趙氏對鄧福視若己出,照看得很好,但看她這個性子,可能也是個張揚的主,以致於得罪了鄧氏族人,所以才被趕到這城外來住的吧。
但看趙氏這個樣子,是斷斷聽不進自己這個外人的話的,就隨她去吧。
——看來,鄧當昔年娶呂蒙的姐姐,也不光是為了子嗣的問題吧!
蘇青不無促狹地想著。
周不疑看來對鄧福也很感興趣,也跟他玩鬧了起來——看來,鄧福的確是不像外表所表現出來的那樣,是個大智若愚的孩子。
看著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趙氏也歎了口氣:“隻是可惜了福兒,生得模樣倒是乖巧,卻偏生口吃。害得他常遭那些野孩子恥笑,我倒挺怕他出什麽事的。不過還好,附近的大人們都挺喜歡他的,雖然不會去護著他,倒也不必擔心他會被人拐騙了去。”
蘇青想想也是,上次就看到鄧福在新野城裏與大孩子們一起玩耍,現在又是這樣。雖然受到些欺負,但卻不必擔心有人拐騙這孩子。一來是看上去癡傻,二來畢竟是民風淳樸的地方,不會有什麽奸徒。
※※※※※※※※※※※※※※※※※※※※
人氣好低~留言好少~大家~賞臉給點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