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黑瞎子值不少錢吧?”顏紅軍不懷好意的問了一句。
“那可不,你瞅著四個大掌,再加上鐵膽和三百多斤熊肉,咱哥們弟兄一份,指定能過個肥年。”
吳小亮笑眯眯的開口說道,最近他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走路都帶著風樂嗬的。
“初一,要不咱迴屯裏合計合計,把亮子的婚事兒辦了唄?”
啊!
吳小亮趕忙用手去捂顏紅軍的嘴,後者好像提前預感到一樣,站起身子撒丫子就跑,繞著大夥轉起了圈圈,把狗嚇得汪汪叫喚了起來。
“行啊!亮子隻要願意,咱兄弟就給他辦了唄,二哥結婚以後我看你們一個個的小心思都藏不住了。”
張初一坐在地上笑眯眯的說道。
“草!紅軍別瞎說,你他娘的是想一出是一出,啥都沒準備寒冬臘月的扯犢子幹哈!拿小爺開涮是不?”
“那有啥準備的,說錢就完了!等二哥趕著爬犁迴來,咱合計合計。”
誰也沒想到一句玩笑話,在大夥拉著爬犁迴去的道兒上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半大小子坑死老子!
這幫如同下山的小老虎一樣,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辦事就是雷厲風行,顏紅軍和吳小亮帶著王建國趕爬犁拉著半拉黑瞎子迴屯子找李有田。
二驢子去請王來喜到孫家油坊上門提親,張初一則是迴紅旗林場把錢換好,順便找田師傅安排席麵兒。
孫智和二虎子被扔在了迴永豐村的岔口上,倆人愣在原地對視一眼。
“孫哥!現在結婚都這麽隨便麽?”
“額!可能時代變了,你可別學,這幫玩意兒不走正道。。。。”
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先說吳小亮這頭,等用馬爬犁把黑瞎子拉迴榆樹屯,這家夥大隊部裏三層外三層圍的水泄不通。
在大興安嶺的冬季,走駝子的傷人次數絕對排得上前二。
往年張春福和段老爺子倆人在的時候一個冬天能落一兩個黑瞎子那都了不得了。
那還得是臘月裏貓冬的黑瞎子睡死了過去,哪想現在這幫小年輕剛入冬就給磕迴來了。
要是上下八屯誰撿柴火拉木頭捂滴見著走駝子,整個屯鋪都得閉關三天不出門,防著這敗家玩意兒傷人。
頭兩天王大撇子在大西溝遇到走駝子,大夥奔走相告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連走親戚的也得繞遠路走大爬犁道。
誰曾想張初一哥幾個剛迴來就把這害人玩意兒磕迴來了。
半道上孫智和二虎牽著狗打道迴府,眾兄弟約好了賣了黑瞎子的錢到時候再給他倆送的永豐村去。
張初一這則是帶著熊膽和四肢熊掌直奔紅旗林場,尋思賣個好價錢辦大事。
辦啥大事?
李有田站在大隊部的石碾子上麵,拉響了院裏老棗樹上掛著的銅鍾。
這玩意兒在沒有大喇叭以前全靠它召集屯鋪裏的鄉親們,剛解放那前兒還是一塊馬蹄鐵,後來還是段老爺子淘換迴來的銅鍾。
鐺鐺鐺!
“講兩句啊,入冬也有些日子了,生產隊也沒啥活兒,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方有事,八方來援,大夥瞅見著這黑瞎子沒?
大西溝的走駝子在這幫孩子迴來的第二天就替咱們為民除害了,不但如此,還把黑瞎子肉拉到了隊部。
老規矩一家嘎二斤包餃子,剩下的有還想要的不?”
“有!”
“必須滴!”
“多錢啊村長?”
大夥熱情高漲,這天氣緊打對點,能把肉放的過年,老話說了過年了誰家不吃燉餃子,在大隊部買肉肯定比外頭便宜不說,還不要票不排隊。
現在城裏都限量供應,要想吃到肉除了起大早端個盆子排長隊,就是通過內部關係找供銷社打問。
哪像榆樹屯,這黑瞎子肉在隊部就能買到。
“都安靜一下子啊,今兒個這肉不賣,但是大夥想吃都能吃著!”
鄉親們圍了一大片,都挺納悶李有田今天說的官話咋老藏個尾巴?這老小子憋啥屁呢?
“咳咳!老人說過進了臘月都是好日子,咱榆樹屯的知青吳小亮要結婚了,日子就定在下個月,具體時間還沒定。
上次給二子修房時候,地麵順帶平整出來一大片,所以想吃肉的就來幫忙蓋房啊!
再一個人家孩子娶的是孫家油坊支書家的閨女蔣金鳳,大家夥都知道咱這上下八屯屬人家有錢。
咱榆樹屯離著紅旗林場最遠,是奶奶不疼、姥姥不愛,亮子能把孫家油坊最優秀的女子娶迴來,是不是給咱榆樹屯長臉?就這一點,俺想問問,是不是得出出力?
人家小弟兄們也不差事兒,隻要來幫忙的,從現在開始到結婚那天肉管夠!”
嘶!
在場的鄉親們聽完李有田慷慨激昂的演講那是驚掉了下巴。
這吳小亮厲害啊!不聲不響的悶葫蘆,在三知青裏最不顯眼,雖說是四九城來的高中生,可半張麻子臉嚇退了多少想說親的媒婆。
能把孫家油坊村長家的姑娘娶到榆樹屯,這也太尿性了!
“草!爺們!純爺們!這忙必須幫!”
“就是,新郎官呢?出來講兩句,俺們也學學咋滴能把好姑娘騙到手,不是娶進門!”
大夥這麽一起哄,躲在爬犁後麵蹲著的吳小亮奔著眾人推到了跟前,鬧了個大臉紅,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叔叔嬸子、大爺大媽我自從來到咱榆樹屯就把這疙瘩當家了,你們就是我在這最親最親的家人,我和金鳳的婚事兒就拜托大家夥了。
這兩天地太硬,大夥幫忙蓋房還得費點功夫,搭把子力氣,你們來的時候都把家裏人帶上,有田叔說的對,肉管夠!咱們聚一起熱鬧熱鬧!”
吳小亮說完深深地衝著大夥鞠了一躬。
嘩啦嘩啦!
在場的鄉親們都呱唧了起來,兩隻手拍的通紅,今年的榆樹屯可是喜事連連,鄉親們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好。
俗話說悶聲發大財,大家夥好像商量好似的嘴都挺嚴,誰也沒想到紅旗林場排行老幺的榆樹屯在這一年不聲不響,鄉親們的生活水提高了一大截,隔三差五腥腥嘴,每逢佳節包餃子。
“各家把富裕的幹草都堆到二子家院裏,時候不早了,咱們分肉!”
好!
“那可不,你瞅著四個大掌,再加上鐵膽和三百多斤熊肉,咱哥們弟兄一份,指定能過個肥年。”
吳小亮笑眯眯的開口說道,最近他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走路都帶著風樂嗬的。
“初一,要不咱迴屯裏合計合計,把亮子的婚事兒辦了唄?”
啊!
吳小亮趕忙用手去捂顏紅軍的嘴,後者好像提前預感到一樣,站起身子撒丫子就跑,繞著大夥轉起了圈圈,把狗嚇得汪汪叫喚了起來。
“行啊!亮子隻要願意,咱兄弟就給他辦了唄,二哥結婚以後我看你們一個個的小心思都藏不住了。”
張初一坐在地上笑眯眯的說道。
“草!紅軍別瞎說,你他娘的是想一出是一出,啥都沒準備寒冬臘月的扯犢子幹哈!拿小爺開涮是不?”
“那有啥準備的,說錢就完了!等二哥趕著爬犁迴來,咱合計合計。”
誰也沒想到一句玩笑話,在大夥拉著爬犁迴去的道兒上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半大小子坑死老子!
這幫如同下山的小老虎一樣,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辦事就是雷厲風行,顏紅軍和吳小亮帶著王建國趕爬犁拉著半拉黑瞎子迴屯子找李有田。
二驢子去請王來喜到孫家油坊上門提親,張初一則是迴紅旗林場把錢換好,順便找田師傅安排席麵兒。
孫智和二虎子被扔在了迴永豐村的岔口上,倆人愣在原地對視一眼。
“孫哥!現在結婚都這麽隨便麽?”
“額!可能時代變了,你可別學,這幫玩意兒不走正道。。。。”
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先說吳小亮這頭,等用馬爬犁把黑瞎子拉迴榆樹屯,這家夥大隊部裏三層外三層圍的水泄不通。
在大興安嶺的冬季,走駝子的傷人次數絕對排得上前二。
往年張春福和段老爺子倆人在的時候一個冬天能落一兩個黑瞎子那都了不得了。
那還得是臘月裏貓冬的黑瞎子睡死了過去,哪想現在這幫小年輕剛入冬就給磕迴來了。
要是上下八屯誰撿柴火拉木頭捂滴見著走駝子,整個屯鋪都得閉關三天不出門,防著這敗家玩意兒傷人。
頭兩天王大撇子在大西溝遇到走駝子,大夥奔走相告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連走親戚的也得繞遠路走大爬犁道。
誰曾想張初一哥幾個剛迴來就把這害人玩意兒磕迴來了。
半道上孫智和二虎牽著狗打道迴府,眾兄弟約好了賣了黑瞎子的錢到時候再給他倆送的永豐村去。
張初一這則是帶著熊膽和四肢熊掌直奔紅旗林場,尋思賣個好價錢辦大事。
辦啥大事?
李有田站在大隊部的石碾子上麵,拉響了院裏老棗樹上掛著的銅鍾。
這玩意兒在沒有大喇叭以前全靠它召集屯鋪裏的鄉親們,剛解放那前兒還是一塊馬蹄鐵,後來還是段老爺子淘換迴來的銅鍾。
鐺鐺鐺!
“講兩句啊,入冬也有些日子了,生產隊也沒啥活兒,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方有事,八方來援,大夥瞅見著這黑瞎子沒?
大西溝的走駝子在這幫孩子迴來的第二天就替咱們為民除害了,不但如此,還把黑瞎子肉拉到了隊部。
老規矩一家嘎二斤包餃子,剩下的有還想要的不?”
“有!”
“必須滴!”
“多錢啊村長?”
大夥熱情高漲,這天氣緊打對點,能把肉放的過年,老話說了過年了誰家不吃燉餃子,在大隊部買肉肯定比外頭便宜不說,還不要票不排隊。
現在城裏都限量供應,要想吃到肉除了起大早端個盆子排長隊,就是通過內部關係找供銷社打問。
哪像榆樹屯,這黑瞎子肉在隊部就能買到。
“都安靜一下子啊,今兒個這肉不賣,但是大夥想吃都能吃著!”
鄉親們圍了一大片,都挺納悶李有田今天說的官話咋老藏個尾巴?這老小子憋啥屁呢?
“咳咳!老人說過進了臘月都是好日子,咱榆樹屯的知青吳小亮要結婚了,日子就定在下個月,具體時間還沒定。
上次給二子修房時候,地麵順帶平整出來一大片,所以想吃肉的就來幫忙蓋房啊!
再一個人家孩子娶的是孫家油坊支書家的閨女蔣金鳳,大家夥都知道咱這上下八屯屬人家有錢。
咱榆樹屯離著紅旗林場最遠,是奶奶不疼、姥姥不愛,亮子能把孫家油坊最優秀的女子娶迴來,是不是給咱榆樹屯長臉?就這一點,俺想問問,是不是得出出力?
人家小弟兄們也不差事兒,隻要來幫忙的,從現在開始到結婚那天肉管夠!”
嘶!
在場的鄉親們聽完李有田慷慨激昂的演講那是驚掉了下巴。
這吳小亮厲害啊!不聲不響的悶葫蘆,在三知青裏最不顯眼,雖說是四九城來的高中生,可半張麻子臉嚇退了多少想說親的媒婆。
能把孫家油坊村長家的姑娘娶到榆樹屯,這也太尿性了!
“草!爺們!純爺們!這忙必須幫!”
“就是,新郎官呢?出來講兩句,俺們也學學咋滴能把好姑娘騙到手,不是娶進門!”
大夥這麽一起哄,躲在爬犁後麵蹲著的吳小亮奔著眾人推到了跟前,鬧了個大臉紅,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叔叔嬸子、大爺大媽我自從來到咱榆樹屯就把這疙瘩當家了,你們就是我在這最親最親的家人,我和金鳳的婚事兒就拜托大家夥了。
這兩天地太硬,大夥幫忙蓋房還得費點功夫,搭把子力氣,你們來的時候都把家裏人帶上,有田叔說的對,肉管夠!咱們聚一起熱鬧熱鬧!”
吳小亮說完深深地衝著大夥鞠了一躬。
嘩啦嘩啦!
在場的鄉親們都呱唧了起來,兩隻手拍的通紅,今年的榆樹屯可是喜事連連,鄉親們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好。
俗話說悶聲發大財,大家夥好像商量好似的嘴都挺嚴,誰也沒想到紅旗林場排行老幺的榆樹屯在這一年不聲不響,鄉親們的生活水提高了一大截,隔三差五腥腥嘴,每逢佳節包餃子。
“各家把富裕的幹草都堆到二子家院裏,時候不早了,咱們分肉!”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