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0章 建造百姓功德林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輔助係統 作者:小小甲殼蟲33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必你也看明白了,朕對你的任命起到了一定的製衡作用。”
李洵看著陸文君說道。
“除了製衡之外,朕也是要讓各地的土民看一看,隻要忠心於大明帝國的人,大明都會對他們一視同仁,絕不區別對待。”
陸文君認真的點點頭,對皇上愈加的敬佩,土民們看到朝廷在這一係列舉動,肯定會更加的親近大明帝國。
“接下來張若虛要迴北涼了,你要一個人留在此處了,有任何不懂的,去詢問鍾無傷,
等年底或者年後,朝廷會派官員來此任職,到時候你的壓力也就小了。”李洵又對陸文君說道。
陸文君道:“陛下,末將一定會管理好天南與安水,絕對不會出問題!”
……
李洵帶著人去西麵光明州接紅玉,順便考察一下光明州如今的情況。
剛來到光明州與白州交界的位置,便遇到了秦冉和大長老秦玉娘以及紅玉。
“大長老,如今各大土司的地盤都已歸為大明疆域,您也不必留在光明州了,跟著朕和紅玉一起迴都城吧。”李洵來到秦玉娘的麵前說道。
“是,陛下!”秦玉娘點點頭,她也想離自己女兒近一點,想見就能見到。
李洵又看向了秦冉,道:“你有什麽打算?想自己幹一番事業,還是想要衣食無憂的度過後半生?”
秦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他還年輕,而且他也有誌向,想為帝國為皇上做點事情。
“既然想幹事業,朕現在就改光明州的光明郡,你為光明郡的第一任刺史,執掌政事。”李洵說道。
秦冉感到了驚喜,自己竟然被任命為了刺史,而且還是光明郡的刺史。
“多謝陛下!”秦冉開心的迴答道。
“你可知道刺史都負責哪方麵的事情嗎?”李洵問道。
秦冉道:“陛下,我之前了解過,刺史負責治理本郡的百姓,選拔賢能,任免治下的官員……”
自從歸順了大明帝國之後,秦冉便對大明帝國的製度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各種官員負責什麽樣的職責,他都了解一二,為的就是將來能夠為帝國更好的做事。
李洵微微點頭,道:“嗯,看來你了解的還是很仔細的。一個郡的最高長官有兩個,一個是刺史,一個是司馬。
司馬負責軍事方麵,刺史負責除軍事以外的事情。做了刺史,以後就不要再染指任何軍權了,
否則你就觸犯了國法,朕不會因私枉法饒恕你,明白嗎?”
李洵說這些也是在提點秦冉,讓他守好規矩,好好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秦冉是秦玉娘的養子,是紅玉的弟弟,李洵也不希望有朝一日要親手懲處他。
“是,陛下!”秦冉明白皇上的意思。
李洵在光明州住了兩天,繼續趕路。
秦冉的十萬光明軍已經被打亂,分配到其他各個城池之中,以免有人擁兵自重。
“陛下,再往前走就要到達武陵三郡了。”李盡忠騎著馬來到李洵的車駕旁。
李洵正和紅玉在馬車中聊醫術方麵的事情,聽到李盡忠的話,二人走出了馬車,望向了前方。
“陛下,武陵三郡的百姓們就在二十裏外等候您的歸來。”
李盡忠繼續說道。
“咱們是要見百姓,還是繞路呢?”
剛才影密衛來報,武陵三郡有七八十萬的百姓匯聚一起,數量相當的多。
如果去見這些百姓的話,肯定要耽擱一些時間。
“征討南方土司,三郡百姓在後勤方麵付出了巨大的功勞,朕之前說過,要當麵獎賞他們。”
李洵望著前方說道。
“告訴武陵三郡的官員們,讓他們組織好百姓,朕要親自賞賜有功之人。”
李盡忠記下了皇上的話,派遣影密衛,通知武陵三郡的官員。
……
武陵三郡的官民們聽說皇上要當眾賞賜他們,內心甚是驚喜。
之前皇上攻打南方土司的時候就說過這件事情,他們以為過了這麽長時間,皇上早就忘了。
想到皇上還記在心裏,著實令人感動!
三郡的百姓們嚴格服從官員們的組織,在武陵城南三十裏處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個大的台子,然後在台子周圍靜靜等候。
武陵郡刺史蘇成玉站在一個高坡上,望著南麵。
剛才又有影密衛來報,說是皇上半個時辰後就能到達此處。
“好像是皇上的車駕!”看了好一會兒之後,蘇成玉隱隱約約看到遠處有一支隊伍正朝這邊而來。
身旁的桂明郡刺史羅士奇也伸著腦袋看了去,道:“是的是的!咱們去迎接陛下!”
“羅大人,你忘了皇上叮囑的話了嗎?”蘇成玉拉住了羅士奇。
羅士奇微微一愣,差點忘記了,皇上讓影密衛叮囑他們留在原地等候,不必前來迎接。
否則數十萬百姓一起去迎接,很容易出現踩踏事件,導致大量百姓死亡。
“皇上駕到!”過了小半個時辰,一名士兵大聲的喊叫道。
官員與百姓們紛紛跪伏於地,片刻之後,皇上便來到了他們麵前。
這片空地非常的大,一眼看不到頭,空地之上跪滿了百姓們。
“都起來吧。”李洵朝著中間的高台上走去,“來了多少百姓?”
武陵三郡的刺史、司馬跟隨在李洵身後。
“迴陛下的話,一共來了八十三萬人。”蘇成玉迴答道。
李洵來到了高台之上,周圍的百姓們都已經站起身,看向了高台上的皇上,眼神中充滿了崇拜。
距離較近的百姓能夠看得清楚李洵的樣貌,但站在後麵的人就看不清楚了。
不過也沒有人朝前擁擠,在皇上麵前,百姓們非常守規矩講禮貌。
“攻打南方各大土司,不僅大明士兵立下了功勞,你們這些百姓也立了功勞,
朕之前說過要是當麵賞賜你們,今天便是履行諾言的時候了。”李洵看著周圍的眾人說道。
傳令官已經站好了位置,將皇上所說的話一個個的傳向後方,讓所有的百姓們都知道皇上此時在講什麽。
“為了紀念武陵三郡百姓的功勞,朕準備在你們武陵三郡建造一座功德林,取名為百姓功德林!裏麵的石碑會刻上所有為國立功的百姓名字。
以後武陵三郡所有為國立功、為國而亡的百姓,死後都可以埋葬此處!”李洵繼續說道。
百姓功德林!
眾人聽聞此話感到驚喜,這是皇上對他們最大的肯定!
李洵看著陸文君說道。
“除了製衡之外,朕也是要讓各地的土民看一看,隻要忠心於大明帝國的人,大明都會對他們一視同仁,絕不區別對待。”
陸文君認真的點點頭,對皇上愈加的敬佩,土民們看到朝廷在這一係列舉動,肯定會更加的親近大明帝國。
“接下來張若虛要迴北涼了,你要一個人留在此處了,有任何不懂的,去詢問鍾無傷,
等年底或者年後,朝廷會派官員來此任職,到時候你的壓力也就小了。”李洵又對陸文君說道。
陸文君道:“陛下,末將一定會管理好天南與安水,絕對不會出問題!”
……
李洵帶著人去西麵光明州接紅玉,順便考察一下光明州如今的情況。
剛來到光明州與白州交界的位置,便遇到了秦冉和大長老秦玉娘以及紅玉。
“大長老,如今各大土司的地盤都已歸為大明疆域,您也不必留在光明州了,跟著朕和紅玉一起迴都城吧。”李洵來到秦玉娘的麵前說道。
“是,陛下!”秦玉娘點點頭,她也想離自己女兒近一點,想見就能見到。
李洵又看向了秦冉,道:“你有什麽打算?想自己幹一番事業,還是想要衣食無憂的度過後半生?”
秦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他還年輕,而且他也有誌向,想為帝國為皇上做點事情。
“既然想幹事業,朕現在就改光明州的光明郡,你為光明郡的第一任刺史,執掌政事。”李洵說道。
秦冉感到了驚喜,自己竟然被任命為了刺史,而且還是光明郡的刺史。
“多謝陛下!”秦冉開心的迴答道。
“你可知道刺史都負責哪方麵的事情嗎?”李洵問道。
秦冉道:“陛下,我之前了解過,刺史負責治理本郡的百姓,選拔賢能,任免治下的官員……”
自從歸順了大明帝國之後,秦冉便對大明帝國的製度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各種官員負責什麽樣的職責,他都了解一二,為的就是將來能夠為帝國更好的做事。
李洵微微點頭,道:“嗯,看來你了解的還是很仔細的。一個郡的最高長官有兩個,一個是刺史,一個是司馬。
司馬負責軍事方麵,刺史負責除軍事以外的事情。做了刺史,以後就不要再染指任何軍權了,
否則你就觸犯了國法,朕不會因私枉法饒恕你,明白嗎?”
李洵說這些也是在提點秦冉,讓他守好規矩,好好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秦冉是秦玉娘的養子,是紅玉的弟弟,李洵也不希望有朝一日要親手懲處他。
“是,陛下!”秦冉明白皇上的意思。
李洵在光明州住了兩天,繼續趕路。
秦冉的十萬光明軍已經被打亂,分配到其他各個城池之中,以免有人擁兵自重。
“陛下,再往前走就要到達武陵三郡了。”李盡忠騎著馬來到李洵的車駕旁。
李洵正和紅玉在馬車中聊醫術方麵的事情,聽到李盡忠的話,二人走出了馬車,望向了前方。
“陛下,武陵三郡的百姓們就在二十裏外等候您的歸來。”
李盡忠繼續說道。
“咱們是要見百姓,還是繞路呢?”
剛才影密衛來報,武陵三郡有七八十萬的百姓匯聚一起,數量相當的多。
如果去見這些百姓的話,肯定要耽擱一些時間。
“征討南方土司,三郡百姓在後勤方麵付出了巨大的功勞,朕之前說過,要當麵獎賞他們。”
李洵望著前方說道。
“告訴武陵三郡的官員們,讓他們組織好百姓,朕要親自賞賜有功之人。”
李盡忠記下了皇上的話,派遣影密衛,通知武陵三郡的官員。
……
武陵三郡的官民們聽說皇上要當眾賞賜他們,內心甚是驚喜。
之前皇上攻打南方土司的時候就說過這件事情,他們以為過了這麽長時間,皇上早就忘了。
想到皇上還記在心裏,著實令人感動!
三郡的百姓們嚴格服從官員們的組織,在武陵城南三十裏處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個大的台子,然後在台子周圍靜靜等候。
武陵郡刺史蘇成玉站在一個高坡上,望著南麵。
剛才又有影密衛來報,說是皇上半個時辰後就能到達此處。
“好像是皇上的車駕!”看了好一會兒之後,蘇成玉隱隱約約看到遠處有一支隊伍正朝這邊而來。
身旁的桂明郡刺史羅士奇也伸著腦袋看了去,道:“是的是的!咱們去迎接陛下!”
“羅大人,你忘了皇上叮囑的話了嗎?”蘇成玉拉住了羅士奇。
羅士奇微微一愣,差點忘記了,皇上讓影密衛叮囑他們留在原地等候,不必前來迎接。
否則數十萬百姓一起去迎接,很容易出現踩踏事件,導致大量百姓死亡。
“皇上駕到!”過了小半個時辰,一名士兵大聲的喊叫道。
官員與百姓們紛紛跪伏於地,片刻之後,皇上便來到了他們麵前。
這片空地非常的大,一眼看不到頭,空地之上跪滿了百姓們。
“都起來吧。”李洵朝著中間的高台上走去,“來了多少百姓?”
武陵三郡的刺史、司馬跟隨在李洵身後。
“迴陛下的話,一共來了八十三萬人。”蘇成玉迴答道。
李洵來到了高台之上,周圍的百姓們都已經站起身,看向了高台上的皇上,眼神中充滿了崇拜。
距離較近的百姓能夠看得清楚李洵的樣貌,但站在後麵的人就看不清楚了。
不過也沒有人朝前擁擠,在皇上麵前,百姓們非常守規矩講禮貌。
“攻打南方各大土司,不僅大明士兵立下了功勞,你們這些百姓也立了功勞,
朕之前說過要是當麵賞賜你們,今天便是履行諾言的時候了。”李洵看著周圍的眾人說道。
傳令官已經站好了位置,將皇上所說的話一個個的傳向後方,讓所有的百姓們都知道皇上此時在講什麽。
“為了紀念武陵三郡百姓的功勞,朕準備在你們武陵三郡建造一座功德林,取名為百姓功德林!裏麵的石碑會刻上所有為國立功的百姓名字。
以後武陵三郡所有為國立功、為國而亡的百姓,死後都可以埋葬此處!”李洵繼續說道。
百姓功德林!
眾人聽聞此話感到驚喜,這是皇上對他們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