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燒麥穗
重生1976,我在小村當知青 作者:曉妝初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李嬸埋怨,其餘幾個也數落,“就是,關鍵時候,你還拿一把!哎呀你就快說吧,別吊胃口了!”
“好好,那我就說,那個小夥子比葉檀矮一丁點,但是身穿製服,很帥氣的,而且我看他的年齡比葉知青要大,人看上去要成熟,而且,”
“哎呀而且什麽,快說快說!”
“好,那就是目前這個人像一個公子哥,”
“啊?怎麽這樣定位?”
“那還不好定位?看著人家一塵不染不差錢,白白淨淨的像八仙桌子上擺放的一淺子小水蘿卜。”
“額!”
李嬸子聽了“水蘿卜”,便與其餘人一起,舔了舔嘴角,就聽“咕嚕咕嚕”,好幾個人的肚子都叫了。
沒錯,水蘿卜誰不喜歡?葉子可以蘸醬生吃,根部紅豔豔的,咬一口裏麵脆甜白淨的,稍微帶著一點點辣味。
“哎呀,我們迴家去吃東西了!”
李嬸子她們撂下王大媽,就跑了。
也是哈,無論聽到多少關於葉知青與香凝婚變的瓜有多少,不還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本來還想再搬弄是非,可是王大媽一見大家都跑了,很是鬱悶,畢竟腦洞裏的零雜還沒抖落幹淨呢,怎麽一下子就沒了聽眾?
所以她鬱悶。
不得已,她也扭頭朝著家裏奔去,不過隻要一見到人,她就要攔住人家,一個是說葉檀被山裏野獸吃了,迴不來了,再一個就說,香凝被野漢子追求,立馬改嫁!
楊家·老楊樹下。
香凝還因為剛才堵住了王大媽的嘴而豁然不少,就見楊愛黨已經推著二六坤車迴到了家。
香凝一見後麵緊跟著月半夏,趕緊招手,“半夏!”
月半夏一噘嘴,趴在香凝耳朵邊,“叫二嫂!”
“額,”香凝在這句話中,變得完全高興起來,“哼,厚臉皮的,跟我二哥還沒扯證,就想占我便宜?”
“什麽扯證不扯證的,反正我倆天天膩歪在一起了!還懷了,”一說懷了,月半夏任憑自己平時是怎麽樣的月小刀,也變得溫柔起來,尤其眼神。
似乎和諧的婚姻,的確能讓原本潑辣的性格,變得柔和了不少。
楊愛黨把車放好,又看了看天,反正這裏的鬼天氣都不用想,百分百不下雨,不用擔心讓車子淋雨。
楊愛黨也聽到了月半夏和香凝的對話,他變得甜甜蜜蜜起來,然後舔了舔嘴角。
“你們聊,我去做飯。”
“好啊愛黨,你快去,人家都要餓死了。”
月半夏抱怨不已,與楊愛黨撒嬌。
楊愛黨又從二六坤車的車把上,拿下來了一個兜子,“半夏,我做完吃的,一定要給你把這個燒了!”
其實兜子裏裝的是麥穗,半路他們去地裏撿了一些。
燒麥穗,一般的農家娃都有過這樣的經曆。
就是揪扯十幾根二十幾根的麥穗,埋在剛燒住火的灶膛裏,等十幾分後,就可以扒開灶膛,一見埋在裏頭的麥穗,把所有麥芒子都給燒掉了,剩下的隻是半焦糊狀態的禿光光麥穗。
然後抖落下染著的草灰,把幾根麥穗放在手心裏,揉搓。
所有的麥粒便都下來,但是有的還是帶著半綠半糊的殼子,便繼續放在手心處揉搓,然後陸續吹掉殼子還有其餘的贓物,讓手心裏隻剩下半焦黃的麥粒。
不用放在鼻子處聞,便會有一股子特別的香味湧起來,麵對這一大口幹幹淨淨的麥粒,誰也擋不住這誘惑,早就一把放進嘴裏,細細咀嚼。
想想燒麥穗的日子,真是愜意過癮,尤其那個缺吃短喝的七十年代,更是如此。
那陣,如果從小河溝裏,撈到幾條泥鰍,也要用這火燒的辦法,至少年齡大的夥伴們,都有過這種類似的經曆。
把泥鰍都不收拾,直接拿一張紙,紙張不論是棕色的還是白色的,直接裹上泥鰍,為了防止這張紙埋入帶著火星的草灰裏迅速著火,燒之前要把紙給浸潤上水。
看著半濕不幹的,就可以放進草灰裏埋著。
十五分鍾後,扒開草灰,直接拿出來燒泥鰍,徐徐打開變得半糊半棕黃的紙,裏麵的泥鰍便熟了,把肉拆下來吃掉,其餘的丟棄,所以,燒泥鰍都不開腸破肚收拾,也不值得。
七十年代那陣,生產隊拔麥子,等到地幹淨了,也會有小孩子去拾麥穗。
拾完了麥穗,就要在自己家燒麥穗吃。
不得不說,那陣拾麥穗時,滿地都能看到螞蚱。
螞蚱基本分兩種比較常見,一種是棕色的,老家管叫“老頭螞蚱”,還有一種個頭很大身量很長,綠色的,大津管這個綠色的叫“螞蚱鉤。
大津距離河北近,河北農村管這類的叫“大單”。
但是這個“單”字到底用這個對不對,不太清楚。
隻知道小時候,都把這些螞蚱掰掉腿,擠一下屁股,見一團幹鬆的黑綠色顆粒出來,基本就可以拿一把如此收拾好了的螞蚱,直接埋在草木灰裏。
也是需要等十幾分鍾過後,可以扒開草木灰,然後用小棍子一隻螞蚱一隻螞蚱的,往外扒拉。
也不用洗,那種燒烤的香味,早就一觸即發了,還用水洗嗎?誰會有那個耐心等?
“嘎吱”,“嘎吱”!
坐在門檻子上頭,手捧著螞蚱,不足半小時,無論燒多少螞蚱,都會消滅光,簡直太好吃太吊胃口了,畢竟這些燒的,不可能有大量的。
越是少越是吊胃口。
雖然吃這些野味,不能當飽吃,但是,七十年代哪有什麽零食?既然沒有,或許這些,就當個打牙祭的零食吧?
或許,也免得缺失營養。
不過,那個年代當孩子熱衷這些時,母親都會著急數落一句,“你們就知道燒饞燎嘴。”
但是,無論說什麽,依然對此過癮。
七十年代,家家都有好幾個孩子,如果因此被父母數落一頓,他們幾個孩子也會是一個團體,幾個小家夥會一擠眼,便會偷偷摸摸去抓螞蚱或者什麽,到時候依然會燒著吃。
哪怕從地裏偶然得到了紅薯,或者土豆,花生,毛豆角,都會如此做。
畢竟生產隊裏種紅薯,種土豆,在收獲的時候,都會有所丟落,所以,在生產隊社員們收走這些的同時,家裏就會有小孩子,去拾撿這些遺落。
這些都是七十年代,孩子群體裏的驚喜。
畢竟太饑餓了!
不過,拾撿這些東西,一般的不會被看青的抓捕,因為孩子們拾撿也是免得埋在土裏浪費。
那陣孩子們拾麥穗,刨花生,刨紅薯,刨土豆,哪怕是拉拉苗的根,也會刨,尤其拉拉苗的根,看青的更加不管你。
拉拉苗算野草。
“好好,那我就說,那個小夥子比葉檀矮一丁點,但是身穿製服,很帥氣的,而且我看他的年齡比葉知青要大,人看上去要成熟,而且,”
“哎呀而且什麽,快說快說!”
“好,那就是目前這個人像一個公子哥,”
“啊?怎麽這樣定位?”
“那還不好定位?看著人家一塵不染不差錢,白白淨淨的像八仙桌子上擺放的一淺子小水蘿卜。”
“額!”
李嬸子聽了“水蘿卜”,便與其餘人一起,舔了舔嘴角,就聽“咕嚕咕嚕”,好幾個人的肚子都叫了。
沒錯,水蘿卜誰不喜歡?葉子可以蘸醬生吃,根部紅豔豔的,咬一口裏麵脆甜白淨的,稍微帶著一點點辣味。
“哎呀,我們迴家去吃東西了!”
李嬸子她們撂下王大媽,就跑了。
也是哈,無論聽到多少關於葉知青與香凝婚變的瓜有多少,不還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本來還想再搬弄是非,可是王大媽一見大家都跑了,很是鬱悶,畢竟腦洞裏的零雜還沒抖落幹淨呢,怎麽一下子就沒了聽眾?
所以她鬱悶。
不得已,她也扭頭朝著家裏奔去,不過隻要一見到人,她就要攔住人家,一個是說葉檀被山裏野獸吃了,迴不來了,再一個就說,香凝被野漢子追求,立馬改嫁!
楊家·老楊樹下。
香凝還因為剛才堵住了王大媽的嘴而豁然不少,就見楊愛黨已經推著二六坤車迴到了家。
香凝一見後麵緊跟著月半夏,趕緊招手,“半夏!”
月半夏一噘嘴,趴在香凝耳朵邊,“叫二嫂!”
“額,”香凝在這句話中,變得完全高興起來,“哼,厚臉皮的,跟我二哥還沒扯證,就想占我便宜?”
“什麽扯證不扯證的,反正我倆天天膩歪在一起了!還懷了,”一說懷了,月半夏任憑自己平時是怎麽樣的月小刀,也變得溫柔起來,尤其眼神。
似乎和諧的婚姻,的確能讓原本潑辣的性格,變得柔和了不少。
楊愛黨把車放好,又看了看天,反正這裏的鬼天氣都不用想,百分百不下雨,不用擔心讓車子淋雨。
楊愛黨也聽到了月半夏和香凝的對話,他變得甜甜蜜蜜起來,然後舔了舔嘴角。
“你們聊,我去做飯。”
“好啊愛黨,你快去,人家都要餓死了。”
月半夏抱怨不已,與楊愛黨撒嬌。
楊愛黨又從二六坤車的車把上,拿下來了一個兜子,“半夏,我做完吃的,一定要給你把這個燒了!”
其實兜子裏裝的是麥穗,半路他們去地裏撿了一些。
燒麥穗,一般的農家娃都有過這樣的經曆。
就是揪扯十幾根二十幾根的麥穗,埋在剛燒住火的灶膛裏,等十幾分後,就可以扒開灶膛,一見埋在裏頭的麥穗,把所有麥芒子都給燒掉了,剩下的隻是半焦糊狀態的禿光光麥穗。
然後抖落下染著的草灰,把幾根麥穗放在手心裏,揉搓。
所有的麥粒便都下來,但是有的還是帶著半綠半糊的殼子,便繼續放在手心處揉搓,然後陸續吹掉殼子還有其餘的贓物,讓手心裏隻剩下半焦黃的麥粒。
不用放在鼻子處聞,便會有一股子特別的香味湧起來,麵對這一大口幹幹淨淨的麥粒,誰也擋不住這誘惑,早就一把放進嘴裏,細細咀嚼。
想想燒麥穗的日子,真是愜意過癮,尤其那個缺吃短喝的七十年代,更是如此。
那陣,如果從小河溝裏,撈到幾條泥鰍,也要用這火燒的辦法,至少年齡大的夥伴們,都有過這種類似的經曆。
把泥鰍都不收拾,直接拿一張紙,紙張不論是棕色的還是白色的,直接裹上泥鰍,為了防止這張紙埋入帶著火星的草灰裏迅速著火,燒之前要把紙給浸潤上水。
看著半濕不幹的,就可以放進草灰裏埋著。
十五分鍾後,扒開草灰,直接拿出來燒泥鰍,徐徐打開變得半糊半棕黃的紙,裏麵的泥鰍便熟了,把肉拆下來吃掉,其餘的丟棄,所以,燒泥鰍都不開腸破肚收拾,也不值得。
七十年代那陣,生產隊拔麥子,等到地幹淨了,也會有小孩子去拾麥穗。
拾完了麥穗,就要在自己家燒麥穗吃。
不得不說,那陣拾麥穗時,滿地都能看到螞蚱。
螞蚱基本分兩種比較常見,一種是棕色的,老家管叫“老頭螞蚱”,還有一種個頭很大身量很長,綠色的,大津管這個綠色的叫“螞蚱鉤。
大津距離河北近,河北農村管這類的叫“大單”。
但是這個“單”字到底用這個對不對,不太清楚。
隻知道小時候,都把這些螞蚱掰掉腿,擠一下屁股,見一團幹鬆的黑綠色顆粒出來,基本就可以拿一把如此收拾好了的螞蚱,直接埋在草木灰裏。
也是需要等十幾分鍾過後,可以扒開草木灰,然後用小棍子一隻螞蚱一隻螞蚱的,往外扒拉。
也不用洗,那種燒烤的香味,早就一觸即發了,還用水洗嗎?誰會有那個耐心等?
“嘎吱”,“嘎吱”!
坐在門檻子上頭,手捧著螞蚱,不足半小時,無論燒多少螞蚱,都會消滅光,簡直太好吃太吊胃口了,畢竟這些燒的,不可能有大量的。
越是少越是吊胃口。
雖然吃這些野味,不能當飽吃,但是,七十年代哪有什麽零食?既然沒有,或許這些,就當個打牙祭的零食吧?
或許,也免得缺失營養。
不過,那個年代當孩子熱衷這些時,母親都會著急數落一句,“你們就知道燒饞燎嘴。”
但是,無論說什麽,依然對此過癮。
七十年代,家家都有好幾個孩子,如果因此被父母數落一頓,他們幾個孩子也會是一個團體,幾個小家夥會一擠眼,便會偷偷摸摸去抓螞蚱或者什麽,到時候依然會燒著吃。
哪怕從地裏偶然得到了紅薯,或者土豆,花生,毛豆角,都會如此做。
畢竟生產隊裏種紅薯,種土豆,在收獲的時候,都會有所丟落,所以,在生產隊社員們收走這些的同時,家裏就會有小孩子,去拾撿這些遺落。
這些都是七十年代,孩子群體裏的驚喜。
畢竟太饑餓了!
不過,拾撿這些東西,一般的不會被看青的抓捕,因為孩子們拾撿也是免得埋在土裏浪費。
那陣孩子們拾麥穗,刨花生,刨紅薯,刨土豆,哪怕是拉拉苗的根,也會刨,尤其拉拉苗的根,看青的更加不管你。
拉拉苗算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