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浩看見拉圓罐的車子不是往縣城方向去的,就知道這不是騰龍山泉水灌裝廠的設備,然後就是心生疑問,這附近還有什麽地方需要這樣的反應釜?於是就問何建:
“往那個方向是到什麽地方?”
何建想也沒想迴答道:“往那個方向就是到他們鎮子的另外一頭,好像出了鎮子沒多遠就沒有柏油路了,至於通向哪裏我還不太清楚,書記,停下車問一問?”
“到前麵停一下車,我們到路邊問一下。”
陳明浩之所以心生疑問,就是因為今天上午何太武談到興義鎮的時候,說起了下麵縣有些鄉鎮將化工企業藏在山坳裏生產,不僅破壞了山裏的空氣,還破壞了水資源,而化工廠所建設用地一般都要臨河,哪怕水量不大都行,這樣方便取水和排汙。
何建聽見陳明浩同意停車,就把車開到前麵一個煙酒門市部門前停了下來。
“書記,我下去買包煙,順便問一下,您就不要下車了吧,萬一有人認出您來不好。”何建說道。
“沒事,我們一起下去,這個鎮子我們就停留過一次,隻要不碰上鎮政府的人,就不會有幾個人認識我。”陳明浩說著就推開車門下了車。
何建和付向東也跟著下車往小賣部走去。
“老板,來盒煙。”何建來到煙酒門市門前,指著一盒煙對坐在裏麵的老板說道。
小賣部的老板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年人,聽見何建的話,從櫃台裏拿出一盒煙遞給了他。
何建把煙拿在手上,付了錢,正準備開口,陳明浩就先問道:“大叔,向你打聽一個事兒。”
“打聽什麽事?”小賣部的老板好奇的問道。
“我們是縣裏的,這條路的東頭我記得是沒有路的,可我剛才看到有兩個大車往裏麵去,難道你們這裏又要建什麽廠子了嗎?”陳明浩禮貌的問道。
小賣部老板是一個熱心的老人,聽見陳明浩的話,熱心的介紹了起來。
“哦,你說這個呀,從這條路往東走出了鎮子沒多遠確實沒有柏油路了,剩下的都是土路,從土路走上兩三公裏就是苟家村,我聽說苟家村四組的人這一次發達了,好像一個老板在他們那邊建什麽廠,每家每戶補了不少錢,還把土路鋪上了柏油,一直通到了苟家村四組呢。”
老人介紹的時候,還一臉羨慕的說道。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陳明浩吃驚的問道。
在他的記憶裏,苟家村可是一個大村,聽說那個村莊的人口有兩千多人,就是這個四組估計也有幾十戶兩三百人吧?
“好像有半年了吧,沒有半年,也有幾個月了。”老人迴憶道。
“那些村民補了錢,難道他們就不住裏麵了嗎?”陳明浩問道。
“他們不住裏麵住哪呀?那些補的錢隻是占用他們的耕地補的,要想拿這點錢出來在鎮上生活是不可夠。”老人說道。
陳明浩沒有去計較老人矛盾的話,通過和老人的交談,他懷疑這個正在建設的廠子有問題,應該是這個鎮上背著縣裏在四五月份以後才開始引進的企業,而且還是有問題的企業,如果真的是縣裏引進來的,就不會建在不通柏油路的山坳裏,還要企業自己掏錢把柏油鋪上,那這到底是一家什麽樣的企業,難道是化工廠或者是產生汙染的企業?看來得派人來調查清楚了。
陳明浩和老人道謝以後,就坐迴了車裏,久久沒有吭氣,他今天很想在楓亭鎮現場辦公,現場到苟家村去落實一下是不是在那個地方正在建廠子,建的廠子是不是化工廠?考慮了一下,他放棄了現場辦公的打算,等安排人員了解清楚了再說。
中午迴到縣裏,陳明浩就讓付向東通知縣委副書記高達,縣紀委書記石磊,分管招商引資的副縣長周衛東,招商局長吳文英,環保局長張鬆下午到縣委小會議室召開一個緊急會議。
開會之前,高達和石磊以及方騰飛三個人先來到了陳明浩的辦公室,高達以為陳明浩又要安排他和石磊去查違紀人員呢,就問道:
“陳書記,是不是又有局長或者書記違紀了?”
陳明浩聽到高達的問話,笑了笑,說道:“是不是違紀了現在還不知道,一會兒還有幾位同誌過來一起開會,等問清楚他們情況之後就知道了,有可能要成立一個聯合調查組,這次就由你來擔任組長。”
“是什麽大事兒,還要成立聯合調查組?”高達驚訝的問道。
“是這樣……”
陳明浩就先把情況簡單的給他們三個人介紹了一下,好讓他們心裏有數。
“如果是真的,這就不是膽子大的問題了,這中間可能還涉及到一些利益交換問題吧?”石磊反應過來說道。
“如果是真的,有可能就是石書記分析的這樣。”高達說道。
陳明浩他們正說著,付向東就來請陳明浩去開會了。
“陳書記,周副縣長和另外兩個局長已經等在了小會議室裏了。”
“好的,既然他們來了,我們就過去吧。”陳明浩說著從座位上站起來,拿起筆記本和水杯就往小會議室走去。
小會議室就在付向東辦公室的隔壁,兩步路就到了。
此時在縣委小會議室,周衛東和吳文英以及張鬆都已經到了,看見隻有他們三個人,他們就猜到了可能是招商引資工作中間的環保問題,要不怎麽他們兩個部門的人員會到這裏來開會?不過他們沒有互相打聽,而是靜坐在會議室裏,誰也沒有說話。
陳明浩他們推門進來,周衛東他們三個人一下從位置上站了起來,看見四個縣委領導一起進來,會議室早到的三個人就更加不明白這是要開什麽會了。
陳明浩進來之後,坐到了主位上,然後對站著的幾個人說道:“請坐下吧,咱們開會。”
看見他們幾個人都坐下了,陳明浩並沒有講今天上午見到的情況,而是問起了吳文英和張鬆。
“吳局長,我們縣裏今年除了和騰龍集團簽訂投資協議外,還有沒有跟其他任何企業簽過投資協議?”
吳文英聽見陳明浩的問話,覺得挺納悶的,縣裏所有招商引資的工作你不都清楚嗎,幹嘛還要問呢?
“陳書記,我是今年六月份到招商局工作的,到了以後,我還專門查到過從去年到我上任時候的招商引資工作記錄,很遺憾的說,沒有成功引進一家企業,唯一快成功的就是讓您否決掉了的化工廠項目。”吳文英很肯定的說道。
陳明浩聽見吳文英迴答沒有意外,他想到了即使楓亭鎮他們招商了,對於自己反對的項目,肯定是不會經過縣招商局的,他有此一問就是想排除可能。
於是在吳文英迴答完之後,陳明浩又轉過頭看向這個並不熟悉的縣環保局長張鬆。
“環保局張局長,從去年到現在有企業找你們環保局做環評嗎?”
張鬆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五官棱角分明,頭發硬且黑,一看就是一個不好說話的人,他聽見陳明浩的問話,也不明其中緣由,便迴答道:“陳書記,從去年到現在近兩年時間,隻有一家企業想要在我縣投資建化工廠,需要我們環保局給他們出環評手續,但因為是化工企業,我局沒有給他們出任何手續,至於其他的食品加工、製造以及其他機械加工製造等小型企業是不需要我們做環評的。”
“你說的那家化工企業,就是楚天元帶著找你的那一家,我記得是市裏的一家化工企業,對嗎?”陳明浩繼續問道。
“對,是那一家企業,聽說是準備在楓亭鎮建廠,開始不知道什麽原因沒有了動靜,後來才知道是您把這個化工廠給否決掉了。”張鬆迴答道。
“我的觀點向來很明確,凡是有可能產生嚴重汙染的項目和企業,隻要在我的任職期限內,都不允許上馬或者引進,治理起來是相當麻煩的。”陳明浩針對張鬆說的他否決掉化工廠的事說道。
“陳書記說的是,我們確實應該要重視環保工作,防範比治理的成本要低的多。”高達接話說道。
“剛才問了這麽多,就是想了解一下我們縣最近有沒有進駐相關的化工企業或者別的企業,現在看來沒有,那麽問題就來了,據我今天路過楓亭鎮時了解到的情況,在楓亭鎮的苟家村目前好像正在建設一個什麽廠,而這個廠還需要用到兩個大的圓罐,從外觀看,這兩個圓罐疑似反應釜,如果我的懷疑是正確的,那麽是什麽樣的企業需要用到反應釜?”
陳明浩說到這裏,環保局長張鬆立即警惕了起來,其他人也許意識不到什麽,作為搞環保的他知道,如果這兩個圓罐真的是反應釜的話,在楓亭鎮所建的這個廠子即使不是化工廠,也是跟化工相關的企業,他們沒有向縣裏報備,說明他們知道自己的企業即使報備了也過不了關,看來散會以後,得馬上安排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前往陳明浩所說的地方去了解情況了,真的是涉及汙染的企業的話現在關停還來得及,至少還沒有產生汙染。
“往那個方向是到什麽地方?”
何建想也沒想迴答道:“往那個方向就是到他們鎮子的另外一頭,好像出了鎮子沒多遠就沒有柏油路了,至於通向哪裏我還不太清楚,書記,停下車問一問?”
“到前麵停一下車,我們到路邊問一下。”
陳明浩之所以心生疑問,就是因為今天上午何太武談到興義鎮的時候,說起了下麵縣有些鄉鎮將化工企業藏在山坳裏生產,不僅破壞了山裏的空氣,還破壞了水資源,而化工廠所建設用地一般都要臨河,哪怕水量不大都行,這樣方便取水和排汙。
何建聽見陳明浩同意停車,就把車開到前麵一個煙酒門市部門前停了下來。
“書記,我下去買包煙,順便問一下,您就不要下車了吧,萬一有人認出您來不好。”何建說道。
“沒事,我們一起下去,這個鎮子我們就停留過一次,隻要不碰上鎮政府的人,就不會有幾個人認識我。”陳明浩說著就推開車門下了車。
何建和付向東也跟著下車往小賣部走去。
“老板,來盒煙。”何建來到煙酒門市門前,指著一盒煙對坐在裏麵的老板說道。
小賣部的老板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年人,聽見何建的話,從櫃台裏拿出一盒煙遞給了他。
何建把煙拿在手上,付了錢,正準備開口,陳明浩就先問道:“大叔,向你打聽一個事兒。”
“打聽什麽事?”小賣部的老板好奇的問道。
“我們是縣裏的,這條路的東頭我記得是沒有路的,可我剛才看到有兩個大車往裏麵去,難道你們這裏又要建什麽廠子了嗎?”陳明浩禮貌的問道。
小賣部老板是一個熱心的老人,聽見陳明浩的話,熱心的介紹了起來。
“哦,你說這個呀,從這條路往東走出了鎮子沒多遠確實沒有柏油路了,剩下的都是土路,從土路走上兩三公裏就是苟家村,我聽說苟家村四組的人這一次發達了,好像一個老板在他們那邊建什麽廠,每家每戶補了不少錢,還把土路鋪上了柏油,一直通到了苟家村四組呢。”
老人介紹的時候,還一臉羨慕的說道。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陳明浩吃驚的問道。
在他的記憶裏,苟家村可是一個大村,聽說那個村莊的人口有兩千多人,就是這個四組估計也有幾十戶兩三百人吧?
“好像有半年了吧,沒有半年,也有幾個月了。”老人迴憶道。
“那些村民補了錢,難道他們就不住裏麵了嗎?”陳明浩問道。
“他們不住裏麵住哪呀?那些補的錢隻是占用他們的耕地補的,要想拿這點錢出來在鎮上生活是不可夠。”老人說道。
陳明浩沒有去計較老人矛盾的話,通過和老人的交談,他懷疑這個正在建設的廠子有問題,應該是這個鎮上背著縣裏在四五月份以後才開始引進的企業,而且還是有問題的企業,如果真的是縣裏引進來的,就不會建在不通柏油路的山坳裏,還要企業自己掏錢把柏油鋪上,那這到底是一家什麽樣的企業,難道是化工廠或者是產生汙染的企業?看來得派人來調查清楚了。
陳明浩和老人道謝以後,就坐迴了車裏,久久沒有吭氣,他今天很想在楓亭鎮現場辦公,現場到苟家村去落實一下是不是在那個地方正在建廠子,建的廠子是不是化工廠?考慮了一下,他放棄了現場辦公的打算,等安排人員了解清楚了再說。
中午迴到縣裏,陳明浩就讓付向東通知縣委副書記高達,縣紀委書記石磊,分管招商引資的副縣長周衛東,招商局長吳文英,環保局長張鬆下午到縣委小會議室召開一個緊急會議。
開會之前,高達和石磊以及方騰飛三個人先來到了陳明浩的辦公室,高達以為陳明浩又要安排他和石磊去查違紀人員呢,就問道:
“陳書記,是不是又有局長或者書記違紀了?”
陳明浩聽到高達的問話,笑了笑,說道:“是不是違紀了現在還不知道,一會兒還有幾位同誌過來一起開會,等問清楚他們情況之後就知道了,有可能要成立一個聯合調查組,這次就由你來擔任組長。”
“是什麽大事兒,還要成立聯合調查組?”高達驚訝的問道。
“是這樣……”
陳明浩就先把情況簡單的給他們三個人介紹了一下,好讓他們心裏有數。
“如果是真的,這就不是膽子大的問題了,這中間可能還涉及到一些利益交換問題吧?”石磊反應過來說道。
“如果是真的,有可能就是石書記分析的這樣。”高達說道。
陳明浩他們正說著,付向東就來請陳明浩去開會了。
“陳書記,周副縣長和另外兩個局長已經等在了小會議室裏了。”
“好的,既然他們來了,我們就過去吧。”陳明浩說著從座位上站起來,拿起筆記本和水杯就往小會議室走去。
小會議室就在付向東辦公室的隔壁,兩步路就到了。
此時在縣委小會議室,周衛東和吳文英以及張鬆都已經到了,看見隻有他們三個人,他們就猜到了可能是招商引資工作中間的環保問題,要不怎麽他們兩個部門的人員會到這裏來開會?不過他們沒有互相打聽,而是靜坐在會議室裏,誰也沒有說話。
陳明浩他們推門進來,周衛東他們三個人一下從位置上站了起來,看見四個縣委領導一起進來,會議室早到的三個人就更加不明白這是要開什麽會了。
陳明浩進來之後,坐到了主位上,然後對站著的幾個人說道:“請坐下吧,咱們開會。”
看見他們幾個人都坐下了,陳明浩並沒有講今天上午見到的情況,而是問起了吳文英和張鬆。
“吳局長,我們縣裏今年除了和騰龍集團簽訂投資協議外,還有沒有跟其他任何企業簽過投資協議?”
吳文英聽見陳明浩的問話,覺得挺納悶的,縣裏所有招商引資的工作你不都清楚嗎,幹嘛還要問呢?
“陳書記,我是今年六月份到招商局工作的,到了以後,我還專門查到過從去年到我上任時候的招商引資工作記錄,很遺憾的說,沒有成功引進一家企業,唯一快成功的就是讓您否決掉了的化工廠項目。”吳文英很肯定的說道。
陳明浩聽見吳文英迴答沒有意外,他想到了即使楓亭鎮他們招商了,對於自己反對的項目,肯定是不會經過縣招商局的,他有此一問就是想排除可能。
於是在吳文英迴答完之後,陳明浩又轉過頭看向這個並不熟悉的縣環保局長張鬆。
“環保局張局長,從去年到現在有企業找你們環保局做環評嗎?”
張鬆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五官棱角分明,頭發硬且黑,一看就是一個不好說話的人,他聽見陳明浩的問話,也不明其中緣由,便迴答道:“陳書記,從去年到現在近兩年時間,隻有一家企業想要在我縣投資建化工廠,需要我們環保局給他們出環評手續,但因為是化工企業,我局沒有給他們出任何手續,至於其他的食品加工、製造以及其他機械加工製造等小型企業是不需要我們做環評的。”
“你說的那家化工企業,就是楚天元帶著找你的那一家,我記得是市裏的一家化工企業,對嗎?”陳明浩繼續問道。
“對,是那一家企業,聽說是準備在楓亭鎮建廠,開始不知道什麽原因沒有了動靜,後來才知道是您把這個化工廠給否決掉了。”張鬆迴答道。
“我的觀點向來很明確,凡是有可能產生嚴重汙染的項目和企業,隻要在我的任職期限內,都不允許上馬或者引進,治理起來是相當麻煩的。”陳明浩針對張鬆說的他否決掉化工廠的事說道。
“陳書記說的是,我們確實應該要重視環保工作,防範比治理的成本要低的多。”高達接話說道。
“剛才問了這麽多,就是想了解一下我們縣最近有沒有進駐相關的化工企業或者別的企業,現在看來沒有,那麽問題就來了,據我今天路過楓亭鎮時了解到的情況,在楓亭鎮的苟家村目前好像正在建設一個什麽廠,而這個廠還需要用到兩個大的圓罐,從外觀看,這兩個圓罐疑似反應釜,如果我的懷疑是正確的,那麽是什麽樣的企業需要用到反應釜?”
陳明浩說到這裏,環保局長張鬆立即警惕了起來,其他人也許意識不到什麽,作為搞環保的他知道,如果這兩個圓罐真的是反應釜的話,在楓亭鎮所建的這個廠子即使不是化工廠,也是跟化工相關的企業,他們沒有向縣裏報備,說明他們知道自己的企業即使報備了也過不了關,看來散會以後,得馬上安排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前往陳明浩所說的地方去了解情況了,真的是涉及汙染的企業的話現在關停還來得及,至少還沒有產生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