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淩晨2時20分。紅軍中央方麵軍第13集團軍開始炮擊,此時距德軍炮火準備僅有1分鍾。片刻之間,方才還沉寂的大地猛烈的起來!一個蘇軍師長後來描述道:“炮轟越來越兇猛!西部一片昏暗,爆炸的火光劃破濃密的灰黑色的煙塵,猶如一座不祥的黑牆升向天空。不朽的但丁盡管有驚人的想像力,也未必能在他的《神曲》中這樣來描寫地獄。我走到一個離指揮所100米遠的炮兵連。由於誰也聽不到講話的聲音,人們隻得打手勢比劃。大家都把嘴張開,否則會把鼓膜震破。肌肉發達的士兵身體曬得黑黑的(他們熱得脫掉軍便服和襯衣),混身汗水在火炮映照下閃閃發光。發射速度達到了極限。”
實施炮擊的第13集團軍戰線長32公裏,當麵是德國第二裝甲集團軍配屬給德第9集團軍使用的第41、47裝甲軍。而參加炮擊的蘇聯部隊除了加強炮兵(包括第4突破炮兵軍)外,還有第梯隊各步兵師炮兵,總計1067門火炮迫擊炮,100門bm-13火箭炮。和沃羅涅日方麵軍所不同的是,中央方麵軍的炮擊重點不是德軍的坦克與步兵集結地,而是炮兵陣地。在選定的197個炮擊目標中,104個是火炮迫擊炮連陣地,59個是觀察所,隻有34個是德軍坦克和步兵的集中地。這主要因為莫德爾的部隊沒有顯著行動,使蘇方難以估計其集結地點,無法對具體目標實施精確打擊,隻能對大致的方向實施效率低下的麵積射。
第13集團軍轟擊持續時間也是30分鍾,其間消耗了0.25個彈藥基數。據稱壓製住了德軍90個炮兵連,60個觀察所,炸毀6座彈藥庫。直到蘇軍炮擊2個小時後,德方才開始以部分炮火還擊。
蘇軍在庫爾斯克南北兩個方向的炮火反準備,一共投入了3060門火炮、迫擊炮、火箭炮(為了不暴露陣地,反坦克炮基本沒有參與炮擊)。同時,南線蘇軍的第2、17空軍集團軍,也出動了132架強擊機,285架戰鬥機,襲擊了7-8個德國機場。但德第8航空軍事先注意到了蘇空軍部隊之間通信聯絡突然增多,隨後雷達又發現了蘇聯機群。由於得到及時預警,德軍出動第3、52戰鬥航空聯隊加以攔截。對這次襲擊的結果,當然雙方的說法都很誇張:蘇聯宣布摧毀了60架德國飛機,德國則宣稱擊落了120架蘇聯飛機。但是實際上,德軍損失了12架飛機(其中8架是在地麵被擊落的)而俄國人則有37架飛機沒有返航。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配合紅軍中央方麵軍的第16空軍集團軍在此次行動中顯得並不積極。
對於火力反準備的效果,朱可夫和他的參謀團們在經過了一係列的計算之後做出了過如下評估:當蘇軍實施炮擊時,此時大部分的德軍攻擊步兵還呆在掩體、掩蔽部和深溝裏,而他們的坦克也應該隱蔽在待機地域,根本沒有出現。所以,朱可夫認為,如果但是蘇聯人能夠晚30-60分鍾再射擊,效果會更好。朱可夫的觀點的確有合理成分。但也必須考慮到,延後射擊,就必須冒著德軍首先實施火力準備的風險。而總體來看,雖然蘇聯人的炮擊未必給德軍的有生力量和裝備造成多麽嚴重的損失,但確實令他們陣腳大亂。中央集團軍群的進攻時間為此被迫推遲了兩個半小時,而南方集團軍群推遲了3個小時。而也也正是這炮擊,從而徹底的拉開了庫爾斯克會戰的序幕。
在炮聲轟鳴的1942年6月1日淩晨2時30分,史達林給朱可夫打來了電話:“怎麽樣?開始了嗎?”朱可夫剛剛一抓起電話就聽到了史達林如此的焦急的話語。
“開始了!”朱可夫迅速而又十分堅定的迴答道。
第六部 第三百六十三章 第一天
更新時間:2010-7-10 13:11:22 本章字數:3773
1942年6月1日,星期一。國際兒童節,當天淩晨4時38分,庫爾斯克草原的地平線上開始破曉。此前的5月31日20-21時(德國時間)左右,德國裝甲部隊開始前往集結地域,並在大約24時左右到達。由於從5月31日3時開始,庫爾斯克南部下起了大雨,使得地麵有些泥濘。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6月1日。
但對德國空軍來說,6月1日這一天卻是一個晴朗的好日子。德軍各機場迎來了一個擁擠忙碌的清晨。經過一番緊張的準備,震天轟鳴聲中,大群水平轟炸首先起飛並在機場上空集結,等待與隨後起飛的戰鬥機匯合。在蘇軍炮擊後硝煙未盡的前線,隨著陽光一同降臨在庫爾斯克草原上的,將不再是持續了近100天的沉寂,而是轟鳴的炮火和燃燒的烈焰!
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北麵,從亞歷山大羅夫卡到科列涅沃306公裏正麵上,德軍展開了莫德爾大將的第9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第13軍;紅軍展開了羅科索夫斯基大將的中央方麵軍。整個突出部北部,又分為正麵(西南翼)和側麵(東北翼)。正麵屬於次要方向,由紅軍第65(司令巴托夫中將)、60(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中將)集團軍,對峙德第9集團軍第20軍(羅曼炮兵上將),第2集團軍第13軍(西貝特步兵上將)。
雙方的主力都集中在側麵。從德國人的角度看,這裏是通向蘇軍後方的捷徑;蘇聯人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另外,紅軍還考慮到這個地區靠近突出部底部,把主力集中於此。就算擋不住敵人的進攻,撤退也比較方便。
為了防守這個地段,紅軍部署了第48、13、70集團軍,司令分別為羅曼年科、普霍夫、加拉寧。總計29萬4千人,坦克自行火炮573輛。對峙德第9集團軍地4個軍:第23軍(弗裏斯納將軍),第41、47、46裝甲軍(指揮官為哈佩、萊梅爾森、措恩),總計兵力26萬7千人,75輛坦克強擊火炮和133門自行火炮。
</br>
實施炮擊的第13集團軍戰線長32公裏,當麵是德國第二裝甲集團軍配屬給德第9集團軍使用的第41、47裝甲軍。而參加炮擊的蘇聯部隊除了加強炮兵(包括第4突破炮兵軍)外,還有第梯隊各步兵師炮兵,總計1067門火炮迫擊炮,100門bm-13火箭炮。和沃羅涅日方麵軍所不同的是,中央方麵軍的炮擊重點不是德軍的坦克與步兵集結地,而是炮兵陣地。在選定的197個炮擊目標中,104個是火炮迫擊炮連陣地,59個是觀察所,隻有34個是德軍坦克和步兵的集中地。這主要因為莫德爾的部隊沒有顯著行動,使蘇方難以估計其集結地點,無法對具體目標實施精確打擊,隻能對大致的方向實施效率低下的麵積射。
第13集團軍轟擊持續時間也是30分鍾,其間消耗了0.25個彈藥基數。據稱壓製住了德軍90個炮兵連,60個觀察所,炸毀6座彈藥庫。直到蘇軍炮擊2個小時後,德方才開始以部分炮火還擊。
蘇軍在庫爾斯克南北兩個方向的炮火反準備,一共投入了3060門火炮、迫擊炮、火箭炮(為了不暴露陣地,反坦克炮基本沒有參與炮擊)。同時,南線蘇軍的第2、17空軍集團軍,也出動了132架強擊機,285架戰鬥機,襲擊了7-8個德國機場。但德第8航空軍事先注意到了蘇空軍部隊之間通信聯絡突然增多,隨後雷達又發現了蘇聯機群。由於得到及時預警,德軍出動第3、52戰鬥航空聯隊加以攔截。對這次襲擊的結果,當然雙方的說法都很誇張:蘇聯宣布摧毀了60架德國飛機,德國則宣稱擊落了120架蘇聯飛機。但是實際上,德軍損失了12架飛機(其中8架是在地麵被擊落的)而俄國人則有37架飛機沒有返航。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配合紅軍中央方麵軍的第16空軍集團軍在此次行動中顯得並不積極。
對於火力反準備的效果,朱可夫和他的參謀團們在經過了一係列的計算之後做出了過如下評估:當蘇軍實施炮擊時,此時大部分的德軍攻擊步兵還呆在掩體、掩蔽部和深溝裏,而他們的坦克也應該隱蔽在待機地域,根本沒有出現。所以,朱可夫認為,如果但是蘇聯人能夠晚30-60分鍾再射擊,效果會更好。朱可夫的觀點的確有合理成分。但也必須考慮到,延後射擊,就必須冒著德軍首先實施火力準備的風險。而總體來看,雖然蘇聯人的炮擊未必給德軍的有生力量和裝備造成多麽嚴重的損失,但確實令他們陣腳大亂。中央集團軍群的進攻時間為此被迫推遲了兩個半小時,而南方集團軍群推遲了3個小時。而也也正是這炮擊,從而徹底的拉開了庫爾斯克會戰的序幕。
在炮聲轟鳴的1942年6月1日淩晨2時30分,史達林給朱可夫打來了電話:“怎麽樣?開始了嗎?”朱可夫剛剛一抓起電話就聽到了史達林如此的焦急的話語。
“開始了!”朱可夫迅速而又十分堅定的迴答道。
第六部 第三百六十三章 第一天
更新時間:2010-7-10 13:11:22 本章字數:3773
1942年6月1日,星期一。國際兒童節,當天淩晨4時38分,庫爾斯克草原的地平線上開始破曉。此前的5月31日20-21時(德國時間)左右,德國裝甲部隊開始前往集結地域,並在大約24時左右到達。由於從5月31日3時開始,庫爾斯克南部下起了大雨,使得地麵有些泥濘。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6月1日。
但對德國空軍來說,6月1日這一天卻是一個晴朗的好日子。德軍各機場迎來了一個擁擠忙碌的清晨。經過一番緊張的準備,震天轟鳴聲中,大群水平轟炸首先起飛並在機場上空集結,等待與隨後起飛的戰鬥機匯合。在蘇軍炮擊後硝煙未盡的前線,隨著陽光一同降臨在庫爾斯克草原上的,將不再是持續了近100天的沉寂,而是轟鳴的炮火和燃燒的烈焰!
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北麵,從亞歷山大羅夫卡到科列涅沃306公裏正麵上,德軍展開了莫德爾大將的第9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第13軍;紅軍展開了羅科索夫斯基大將的中央方麵軍。整個突出部北部,又分為正麵(西南翼)和側麵(東北翼)。正麵屬於次要方向,由紅軍第65(司令巴托夫中將)、60(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中將)集團軍,對峙德第9集團軍第20軍(羅曼炮兵上將),第2集團軍第13軍(西貝特步兵上將)。
雙方的主力都集中在側麵。從德國人的角度看,這裏是通向蘇軍後方的捷徑;蘇聯人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另外,紅軍還考慮到這個地區靠近突出部底部,把主力集中於此。就算擋不住敵人的進攻,撤退也比較方便。
為了防守這個地段,紅軍部署了第48、13、70集團軍,司令分別為羅曼年科、普霍夫、加拉寧。總計29萬4千人,坦克自行火炮573輛。對峙德第9集團軍地4個軍:第23軍(弗裏斯納將軍),第41、47、46裝甲軍(指揮官為哈佩、萊梅爾森、措恩),總計兵力26萬7千人,75輛坦克強擊火炮和133門自行火炮。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