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你們有什麽想法盡管說。”在過了好一會兒之後,季明赫然發現那些高級軍官仍然沒有開口的意思,於是他不得不搶先開口問道。
“領袖閣下!”站在左手邊的諾貝提斯站了出來,他朝季明行了一個舉手禮。然後一板一眼的說道:“領袖您一直是我們心中的戰神。所有的戰術都是您一個人思考出來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遵從您的命令。然後一直的前進……”過了幾秒鍾,他忽然一個立正,“請閣下您下命令吧!”
“諾貝提斯!“看著眼前擺出一副一本正經樣子的諾貝提斯,季明微微的搖了搖頭:”很遺憾,諾貝提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沒有任何的方法。我現在也屬於江郎才盡了。所以我這次才召集大家來討論一下目前的戰術,我剛才已經把曼施泰因元帥的“堡壘”方案和大家說了。不知道各位的看法如何?如果我們支持這個“堡壘”方案的話。那麽我們的部隊將會從主攻轉換成輔助攻擊。通過在庫爾斯克南翼地區的反衝擊來吸引對方的注意力。但是我認為這個方法並不是很好,因為這場戰鬥開展的地域實在是太小了一點,雖然能夠殲滅蘇軍的一個重兵集團,但是根本起不到什麽一戰定幹坤的作用,對於蘇軍而言好像這種戰術並沒有起到徹底殲滅他們的作用。”
“的確如此將軍!”海因裏希立刻站了出來。“我個人也是非常的不同意這個所謂的城堡作戰計劃的,因為我也認為這場戰鬥並無助於我們戰場主動權的控製。此外,如果真的發動城堡作戰計劃,那麽我們北方的部隊怎麽辦?北方集團軍群剛剛和芬蘭人製定了聯手攻擊摩爾曼斯克的作戰計劃,為了實現這個計劃,德第18集團軍得到了很大加強,他們的兵力增加到29個師(包括黨衛軍“警察”裝甲步兵師),成為當時東線第二的德國集團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整個北方集團軍群德軍兵力達到了71萬人,另有一個西班牙“藍色”師。該集團軍群的炮兵得到了特別加強,裝備2407門軍師野戰火炮,占整個東線總數的20%,而且還包括大量重型和超重型火炮。這麽大的一支部隊和我們這支東線第一大的戰略集團卻並不是主要防線,這個實在是有點太詭異了一點吧?”
“其實我也能夠理解元首!”在聽了海因裏希的話,季明重重的嘆了一口氣:“畢竟他是我的父親。”說道這裏季明開始了他的解釋:“因為老元首的赫赫戰功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功績,但是這個功績就好比一塊巨大的石碑壓在我父親的肩膀上。讓他動彈不得。而更加重要的是,德國現在也處於一個十字路口上,一個方向把握不好的話,那麽就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我父親不願意承擔這種可怕的後果。而現在的這一切,其實上隻能說明我的父親此時此刻正處於一個極端矛盾的狀態。一方麵,戰爭的現實狀態使他明白,實現迅速征服蘇聯的企圖,已經越來越遠了,而且還要承擔很大的風險。而現在追求有限的戰役目標卻並沒有多少麻煩。而且這種有限的目標投入的比較少;但是在另外的一方麵,每個人的信中一種賭徒心理,現在蘇聯戰爭潛力仍然讓人琢磨不定,使我的父親又在心裏保留某種指望:我聽說在這段時間裏,我的父親閱讀了大量繳獲的紅軍家信,對蘇聯後方平民的窮困狀態有了相當了解。這使他懷疑蘇聯其實已經山窮水盡,德國隻要再加把勁,或許還能取得相當成功。所以就出現了這個情況。不過我要改變他。”說道這裏季明站了起來,然後來到地區的前麵繼續的仔細的看著:“我一定要改變他!一定要!”
第六部 第三百五十八章 得利的俄國人
更新時間:2010-7-10 13:11:19 本章字數:3480
和德軍高層這邊已經略顯得有些混亂和矛盾的指揮和應對相比。蘇聯這邊則顯得比較的清醒,伊斯特拉水庫決堤事件,不單單是擋住了德國人。同時他們的宣傳媒體還成功的引導了言論,使得全世界中的大部分人都採取了同情蘇聯極其人民的態度。從而漂亮的打了一個翻身仗(再次之前,蘇聯人的宣傳攻勢一直落後於德國人,德國人每到一地都有大量的隨軍記者跟著。然後擺拍不同的樣式。相對於而言蘇聯人的宣傳顯得十分的業餘)而同時也使得德軍在未來的進攻當中畏首畏尾。這些都是一開始史達林和他們的俄羅斯政府所沒有想像到的。
由於蘇聯情報工作和外交工作的成功,使得蘇聯獲得了很多讓他們都沒有想到的好處。而這些好處這對其1942年春夏季戰略有著很大意義。事實上,在獲得德軍進攻計劃的情報前,紅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在4月底一直忙著遏製敵人的戰鬥。而現在由於形勢突變,他們現在又開始忙於策劃先發製人的攻勢。史達林和沃羅涅日方麵軍司令瓦圖京對此相當熱心。主攻方向被選在東線南部。
第一個反對此計劃的,就是在危機時刻挽救整個蘇聯的朱可夫。1942年5月16日,在剛剛完成了部隊的初步調動之後。這位將軍聽到了史達林準備在南方發動反攻的消息,於是他在與沃羅涅日、中央方麵軍司令員,以及華西列夫斯基討論後。於5時30分向史達林提供了報告:他預計德軍將從南麵地哈爾科夫-別爾哥羅德地區和北麵的奧廖爾地區,迂迴並包圍庫爾斯克突出部內的蘇軍重兵集團,並利用這次戰役的結果,向莫斯科發動進攻。為此,德國人可能動用15-16個裝甲師,2500輛坦克。有鑑於此,朱可夫表示不贊成先發製人的進攻,而主張以堅強的防禦消耗德軍的力量,然後再以預備隊發動全麵反攻。
</br>
“領袖閣下!”站在左手邊的諾貝提斯站了出來,他朝季明行了一個舉手禮。然後一板一眼的說道:“領袖您一直是我們心中的戰神。所有的戰術都是您一個人思考出來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遵從您的命令。然後一直的前進……”過了幾秒鍾,他忽然一個立正,“請閣下您下命令吧!”
“諾貝提斯!“看著眼前擺出一副一本正經樣子的諾貝提斯,季明微微的搖了搖頭:”很遺憾,諾貝提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沒有任何的方法。我現在也屬於江郎才盡了。所以我這次才召集大家來討論一下目前的戰術,我剛才已經把曼施泰因元帥的“堡壘”方案和大家說了。不知道各位的看法如何?如果我們支持這個“堡壘”方案的話。那麽我們的部隊將會從主攻轉換成輔助攻擊。通過在庫爾斯克南翼地區的反衝擊來吸引對方的注意力。但是我認為這個方法並不是很好,因為這場戰鬥開展的地域實在是太小了一點,雖然能夠殲滅蘇軍的一個重兵集團,但是根本起不到什麽一戰定幹坤的作用,對於蘇軍而言好像這種戰術並沒有起到徹底殲滅他們的作用。”
“的確如此將軍!”海因裏希立刻站了出來。“我個人也是非常的不同意這個所謂的城堡作戰計劃的,因為我也認為這場戰鬥並無助於我們戰場主動權的控製。此外,如果真的發動城堡作戰計劃,那麽我們北方的部隊怎麽辦?北方集團軍群剛剛和芬蘭人製定了聯手攻擊摩爾曼斯克的作戰計劃,為了實現這個計劃,德第18集團軍得到了很大加強,他們的兵力增加到29個師(包括黨衛軍“警察”裝甲步兵師),成為當時東線第二的德國集團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整個北方集團軍群德軍兵力達到了71萬人,另有一個西班牙“藍色”師。該集團軍群的炮兵得到了特別加強,裝備2407門軍師野戰火炮,占整個東線總數的20%,而且還包括大量重型和超重型火炮。這麽大的一支部隊和我們這支東線第一大的戰略集團卻並不是主要防線,這個實在是有點太詭異了一點吧?”
“其實我也能夠理解元首!”在聽了海因裏希的話,季明重重的嘆了一口氣:“畢竟他是我的父親。”說道這裏季明開始了他的解釋:“因為老元首的赫赫戰功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功績,但是這個功績就好比一塊巨大的石碑壓在我父親的肩膀上。讓他動彈不得。而更加重要的是,德國現在也處於一個十字路口上,一個方向把握不好的話,那麽就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我父親不願意承擔這種可怕的後果。而現在的這一切,其實上隻能說明我的父親此時此刻正處於一個極端矛盾的狀態。一方麵,戰爭的現實狀態使他明白,實現迅速征服蘇聯的企圖,已經越來越遠了,而且還要承擔很大的風險。而現在追求有限的戰役目標卻並沒有多少麻煩。而且這種有限的目標投入的比較少;但是在另外的一方麵,每個人的信中一種賭徒心理,現在蘇聯戰爭潛力仍然讓人琢磨不定,使我的父親又在心裏保留某種指望:我聽說在這段時間裏,我的父親閱讀了大量繳獲的紅軍家信,對蘇聯後方平民的窮困狀態有了相當了解。這使他懷疑蘇聯其實已經山窮水盡,德國隻要再加把勁,或許還能取得相當成功。所以就出現了這個情況。不過我要改變他。”說道這裏季明站了起來,然後來到地區的前麵繼續的仔細的看著:“我一定要改變他!一定要!”
第六部 第三百五十八章 得利的俄國人
更新時間:2010-7-10 13:11:19 本章字數:3480
和德軍高層這邊已經略顯得有些混亂和矛盾的指揮和應對相比。蘇聯這邊則顯得比較的清醒,伊斯特拉水庫決堤事件,不單單是擋住了德國人。同時他們的宣傳媒體還成功的引導了言論,使得全世界中的大部分人都採取了同情蘇聯極其人民的態度。從而漂亮的打了一個翻身仗(再次之前,蘇聯人的宣傳攻勢一直落後於德國人,德國人每到一地都有大量的隨軍記者跟著。然後擺拍不同的樣式。相對於而言蘇聯人的宣傳顯得十分的業餘)而同時也使得德軍在未來的進攻當中畏首畏尾。這些都是一開始史達林和他們的俄羅斯政府所沒有想像到的。
由於蘇聯情報工作和外交工作的成功,使得蘇聯獲得了很多讓他們都沒有想到的好處。而這些好處這對其1942年春夏季戰略有著很大意義。事實上,在獲得德軍進攻計劃的情報前,紅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在4月底一直忙著遏製敵人的戰鬥。而現在由於形勢突變,他們現在又開始忙於策劃先發製人的攻勢。史達林和沃羅涅日方麵軍司令瓦圖京對此相當熱心。主攻方向被選在東線南部。
第一個反對此計劃的,就是在危機時刻挽救整個蘇聯的朱可夫。1942年5月16日,在剛剛完成了部隊的初步調動之後。這位將軍聽到了史達林準備在南方發動反攻的消息,於是他在與沃羅涅日、中央方麵軍司令員,以及華西列夫斯基討論後。於5時30分向史達林提供了報告:他預計德軍將從南麵地哈爾科夫-別爾哥羅德地區和北麵的奧廖爾地區,迂迴並包圍庫爾斯克突出部內的蘇軍重兵集團,並利用這次戰役的結果,向莫斯科發動進攻。為此,德國人可能動用15-16個裝甲師,2500輛坦克。有鑑於此,朱可夫表示不贊成先發製人的進攻,而主張以堅強的防禦消耗德軍的力量,然後再以預備隊發動全麵反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