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飛機馬達緩慢的停轉,季明的專機——格裏芬號慢悠悠的停在了份水泥質地的停機坪上,而隨著飛機最後的一陣哆嗦。坐在飛機上的所有人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畢竟,在乘坐飛機這架飛機之前。這架飛機上的大部分人都知道了元首乘坐的飛機失事的消息要知道元首的飛機可是德國最先進的的飛機,飛機上被配了技術最全麵的駕駛員,而這架飛機的周圍還擁有超過一個大隊的戰鬥機護航。但是飛機還是墜毀了。據說整個飛機在空中解體變成四分五裂的碎片。。而且他們還或多或少地知道這個飛機失事的情況好像和帝國元帥戈林有關。因為根據他們得來的小道消息說。戈林在柏林的帝國元帥府已經被徹底的查封了。而他本人也被軟禁在自己的莊園中。想到這層,大部分的指揮官就感到一絲的不安。而且很不安。因為他們害怕這架飛機會如同元首地那家專機——禿鷹一樣莫名其妙地在空中被大卸八塊。或者被哪個忠於戈林地王牌飛行員當作自由獵殺的目標。他們就死的很冤了。


    當然作為這架飛機的主人的威廉於希特勒的死在到中央集團軍群和博克會晤之前他就已經通過自己的副官向下麵地參謀人員和保衛人員透了一點風聲。畢竟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這個時候季明藏著掖著。那麽消息傳出去,他這個帝國的情報部長裝糊塗的話,自己的手下肯定會認為元首的死和他脫不了幹係。就算他的手下並不認為。但是如果有些事情,特別是看上去很秘密的事情不透露地話,那麽這些人就不會視你為心腹。這樣幹事就不會死心塌地。所以有地時候,對於手下還是要有些放開的比較好。畢竟一個好漢三個幫,就算自己再能幹,也需要一批忠心耿耿的手下。除此之外。季明之所以選擇飛機。這個目前看上去十分危險地交通工具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其中的第一個原因是飛機的速度快。由於魯道夫電報十分的緊急,所以對於季明而言選擇交通工具的可能性就少多了。這個時候在東線前線,乘坐汽車的風險性要比乘坐飛機的風險性大很多,因為誰都不知道什麽時候從雪地裏冒出來一支裝備精良的蘇聯遊擊隊出來(對於他們而言,也許這支所謂的蘇聯遊擊隊還是很可能是自己國家的人),而乘坐火車的話,時間上也來不及。更何況現在火車還要將大量的傷員運送迴家。


    而第二點就是季明充分的相信乘坐飛機是安全的。至少是現在對於他而言。他之所以這麽自信並不是因為他十分的盲目。而是因為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德國內部的敵人特別是德國空軍根本沒有人敢害他。這是因為兩點。第一,空軍並不是死心塌地的跟著戈林的。雖然德國空軍幾乎是戈林一手創造(一戰的時候德國的空軍飛行部隊是隸屬於陸軍。而戈林的到來使得德國出現了空軍這個獨立的兵種)成為了獨立於海軍和陸軍和武裝黨衛隊之外的德國第四大兵種。而空軍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赫爾曼:不穩固。戈林建立的空軍部隊並不像德國的陸軍那樣有著深厚的組織人脈或者光榮的歷史。也不像海軍那樣擁有著天生孤傲的個性(各個國家的海軍都是這個性格。無論是德國海軍也好,英國海軍也好。日本海軍也罷,甚至蘇聯海軍,他們的骨子裏都充


    傲)更不像武裝黨衛隊那樣充滿了對最高領袖和元首和崇拜。雖然,戈林通過他在一戰中積累起來的輝煌戰績和初期的人格魅力(其實主要的原因是他跟在魅力值最高的希特勒後麵混的結果)網絡了很大一部分人為他效力。並且組建了德國的空軍部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他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臉一天天的圓起來。再加上他的腦子開始混沌起來之後他的魅力值開始急速的減少。而身邊的一些聰明人開始選擇離開他。此外,他對於空軍的控製力度也不夠。作為一支別具特色的部隊。德國空軍從一開始。其實際內部可以分為兩個權力派係。一派通常稱為“老鷹”(old.資格飛行員們,象空軍總監米爾希元帥,空軍技術裝備局局長恩斯特德特上將。德國第四航空隊司令官沃爾夫蘭另一派就是從陸軍抽調的軍官被稱為“雛鷹”(new空軍參謀長威弗爾少將,德國第一航空隊司令官阿爾伯特德國第五航空軍司令官瓦爾特沒有航空經驗,但是懂得管理,懂得軍隊正規化建設。這兩派有時候互相瞧不起:老鷹們認為陸軍出身的軍官不懂技術,不適合空軍這個技術軍種,而陸軍派認為老鷹們隻懂飛行,不懂軍隊管理和建設。而兩個派別之間的矛盾不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德國空軍總監米爾希和空軍參謀部的矛盾了。米爾希他在一次大戰時也是飛行員出身,升至上尉。戰後脫下軍裝,先在警察部隊幹了一段時間,一九二一年加入容克航空公司,八年以後,當容克航空公司和另一家勞埃德公司合併組成德國的國家航空公司——漢莎航空公司的時候,米爾希已經是漢莎航空公司的總裁了由於管理水平的原因,他的地位則有點特殊:作為老飛行員他懂得飛行,但是他同時是個極為難得的管理天才,他懂得飛行技術無法替代管理才能,不過在另一方麵,陸軍派軍官多在空軍參謀部任職,而他們正試圖爭取空軍參謀部從航空部國務秘書(常務副部長)獨立出來,取得和米爾希平等的地位。這又是米爾希無法容忍的。所以歷任德國空軍總參謀長,都跟空軍總監米爾希處不好關係。而戈林雖然也是老資格飛行王牌,但是作為總司令,他並不偏袒某一方。而是大玩派係平衡,目的是保住自己的權力。而這種情況在平時應該不錯。但是實際上無疑兩個方麵都得罪了。老鷹派的人認為戈林是屬於老鷹派的老大卻不幫自己,有偏袒雛鷹派的嫌疑。而雛鷹派則認為戈林這個傢夥讓米爾希擔任空軍總監有控製自己的企圖,所以伴隨著雙方的爭鬥越來越激烈。戈林的地位和影響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削弱。此外德國空軍內部還有一個人正逐漸的走在了戈林的對立麵上,那個人就是恩斯特德特。恩斯特架)。到了第三帝國時期他被任命為德國空軍兵器生產總監。這意味著他將領導四千人的班子,並且必須負責繁雜的事務如開發、改進、後勤補給、財政、係統生產等等。除此之外他還是大量王牌飛行員的老師。莫爾德斯、加蘭德都是他的學生。不過他的職務卻引來了米爾希的不滿。米爾希渴望權力,而且對戈林和烏德特的關係很看不慣,他想盡辦法希望搞掉烏德特並取而代之。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也很僵。烏德特一直向戈林訴苦,希望他這位老朋友能夠幫助他,但是戈林無動於衷,他認為這是正常的。於是造成了兩者之間的隔閡。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意誌的榮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蓋世太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蓋世太保並收藏德意誌的榮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