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線或是不能成功地與敵脫離接觸和撤退勢必演變成是一種代價高昂而危險的作戰行動,後來果然出現了這樣的局麵。中央集團軍群盡管拚死防守,也堅持不了幾天,在其後的五個星期裏被迫到處後退,其後退的幅度在一百至二百英裏之間。大批火炮和車輛丟失了。冬天的嚴寒,而不是戰鬥,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傷亡。對於德軍來說,此時人員的損失比裝備的損失更難以承受。不過,最後依靠希特勒的嚴厲命令和德軍士兵玩命的抵抗。蘇軍才最終沒有突破德軍最後的防線。但是,說白了。德軍能夠取得當時的戰果,有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希特勒的個人魅力所致。當然,這個事情還對德軍最高統帥部的組織產生了另一個有害的影響。希特勒出於傲慢和自負,在全國一片歡唿聲中親自接過了德國陸軍的指揮權。從前,他是真正的指揮,但居於幕後,這樣,就可以以元首的身份把德軍勝利的功勞歸於自己,而勃勞希契,特別是到了秋天,就成了希特勒的替身,為他的錯誤承當各種辱罵和非難。正如曼施泰因後來所解釋的那樣,德國的國家首腦自然不能與他的部屬德國陸軍總司令混為一談。要撤換一個高級將領是相當容易的,而一位國家元首在履行一個次要的技術性職務中的失敗,就使他處於一種招人怨恨和近乎荒唐可笑的地位。從此,希特勒首先把自己看成是一個軍人,軍隊的任何失敗,不管是多麽微不足道,都會被看成對他個人的侮辱。他對軍官團懷有戒心而且不喜歡他們,特別是那些被他稱之為參謀總部的紳士們。所以,當倫斯德特、勃勞希契、包克、李勃、古德裏安、赫普納和施特勞斯未能或不想服從他的命令或請求解除職務時,他決心對他的下級軍事指揮官施以嚴格的約束。從1941年12起,元首對作戰的控製權是至高無上的,他開始幹預最無關緊要的細節,他對自己的軍事參謀人員極不信任,以至於最終他把自己的一套作戰情況圖鎖在自己的抽屜裏,並堅持要速記員用速記和打字記錄他的全部談話。參謀總長哈爾德決定留任,但希特勒也容不得他多久,因為他竟敢不時地不同意元首的意見。這個曾經為馮.毛奇所占據的職位將變成一個無足輕重、俯首聽命的職務,與凱特爾或約德爾一樣,充當元首的傳聲筒。繼哈爾德之後的各任參謀總長都是野心勃勃的軍官,往往是地位不高、資歷不深、缺少經驗的人,希特勒選中他們,是因為他認為這些人可以任他隨心所欲地擺布。
但是,現在和以前不同了。最大的不同就是,現在可能沒有希特勒。這個整個德意誌的元首在這裏指手畫腳了。而未來的元首,無論是自己的便宜老爸還是大胖子戈林其威望和軍事天分都不能和希特勒比較。所以,對於國防軍的駕馭上也十分困難。更重要的是,如果希特勒出事,那麽萬新任的元首必然會討好在前線的野戰高級軍官,而那些高級軍官幾乎一致的要求撤退,如果真的撤退的話,那麽對於德國軍隊來說就真的無法挽迴了。所以,對於季明而言,無論如何也要先說服中央集團軍群的那些集團軍司令官們,放棄逃跑的念頭,繼續抵抗,但是,對於他而言,這個任務顯得稍微有些過重了。畢竟和那些有著幾十年大兵團作戰經驗的老帥相比,自己無論是從經驗上還是在資歷上都無法和他們相抗衡。而自己隻掌握一個集團軍,相比直下,中央集團軍群可是擁有六個集團軍的,所以就算平等的發言,自己也隻能占八分之一(另外還有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和參謀長),當然,唯一能夠占據優勢的就是自己的機動力量還大致保持完整,至少和另外的三個裝甲集團軍相比,自己的戰鬥力還是很高的。但是對於此,季明卻並不滿意,因為他覺得自己手中的牌還是太少了一點。就在他思考的時候,忽然大門又被人推開了。一個司令部的通訊參謀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是不是南方有消息了?”沒等季明開口,勞斯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不是!”那個參謀迅速的搖了搖頭:“是北方集團軍司令官李布找閣下有要緊的事情……”那個傢夥拋出了一個讓在場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的話。
第六部 第二百零四章 內訌
更新時間:2010-7-10 13:09:39 本章字數:3479
12月28日,斯摩棱斯克,中央集團
這座司令部原先是俄羅斯帝國斯摩棱斯克大公的宮殿。後來十月革命之後被蘇聯人沒收改成了蘇維埃歷史博物館,德國人來的時候將其占據。而有著強大的貴族化氣息的博克則一眼看重了這裏,將它改成了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但是,實際上,這位元帥並沒有在這座富麗堂皇的司令部裏麵指揮部隊,為了盡快的拿下莫斯科。這位元帥將自己的司令部前往了維亞茲瑪,接著又遷到了熱科夫……但是,隨著戰事的變化,博克不得不將自己的司令部一步步的向後退。現在,擺在他麵前的局勢十分的糟糕。由於自己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進攻莫斯科的戰線上,現在他的地位十分的尷尬。由於蘇軍的反擊,所以,中央集團軍群現在的戰線呈弧形,這無形之中加長了戰線。既然德國陸軍總部和中央集團軍群都沒有任何預備隊迎擊蘇軍的反攻,隻有遲守一條較短的防線才可能抽出一些預備隊。另外還有一條更為有力的論據說明德軍必須盡快地進行戰略撤退。而在12間,蘇軍進行鉗形攻勢的兩路大軍,已開始合圍莫斯科以西的德軍。而博克手中的部隊則開始潰散。比如在12月日,4團軍地段內納臘河一線的第98朗哥蘇台德步兵師地士兵仍然在不停地作戰,莫斯科上空探照燈的光束和高射炮彈的炸點歷歷在目。這時傳來了轉入防禦的命令。此時,由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起草的一道密令已下達到指揮官,指示他們與敵脫離接觸,向西撤退九十英裏,占領另一條防線。但是,在當天元首的命令到達,撤銷了之前布勞希契所下達的命令。當時,接到一份情報。說第4集團軍有被敵人危險。於是該步兵師地一部被派往普羅特瓦河對岸構築新地陣地。月25日傍晚。這些部隊又返迴原地。這些反覆無常地命令引起了部隊的嚴重的不安,對高級指揮機構的信心第一次發生了動搖。工兵在一天之內三次接到命令要他們放好炸藥準備炸橋,而又三次接到命令要他們撤出現場。直到1226日晚,才接到最後一道堅守陣地,不準撤退的令。全體官兵才長舒了一口氣,終於有了明確而堅決的命令,但是深雪使任何大規模運動成為不可能。而在敵人的直接觀察和炮火之下撤退也是不可思議地。
</br>
但是,現在和以前不同了。最大的不同就是,現在可能沒有希特勒。這個整個德意誌的元首在這裏指手畫腳了。而未來的元首,無論是自己的便宜老爸還是大胖子戈林其威望和軍事天分都不能和希特勒比較。所以,對於國防軍的駕馭上也十分困難。更重要的是,如果希特勒出事,那麽萬新任的元首必然會討好在前線的野戰高級軍官,而那些高級軍官幾乎一致的要求撤退,如果真的撤退的話,那麽對於德國軍隊來說就真的無法挽迴了。所以,對於季明而言,無論如何也要先說服中央集團軍群的那些集團軍司令官們,放棄逃跑的念頭,繼續抵抗,但是,對於他而言,這個任務顯得稍微有些過重了。畢竟和那些有著幾十年大兵團作戰經驗的老帥相比,自己無論是從經驗上還是在資歷上都無法和他們相抗衡。而自己隻掌握一個集團軍,相比直下,中央集團軍群可是擁有六個集團軍的,所以就算平等的發言,自己也隻能占八分之一(另外還有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和參謀長),當然,唯一能夠占據優勢的就是自己的機動力量還大致保持完整,至少和另外的三個裝甲集團軍相比,自己的戰鬥力還是很高的。但是對於此,季明卻並不滿意,因為他覺得自己手中的牌還是太少了一點。就在他思考的時候,忽然大門又被人推開了。一個司令部的通訊參謀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是不是南方有消息了?”沒等季明開口,勞斯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不是!”那個參謀迅速的搖了搖頭:“是北方集團軍司令官李布找閣下有要緊的事情……”那個傢夥拋出了一個讓在場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的話。
第六部 第二百零四章 內訌
更新時間:2010-7-10 13:09:39 本章字數:3479
12月28日,斯摩棱斯克,中央集團
這座司令部原先是俄羅斯帝國斯摩棱斯克大公的宮殿。後來十月革命之後被蘇聯人沒收改成了蘇維埃歷史博物館,德國人來的時候將其占據。而有著強大的貴族化氣息的博克則一眼看重了這裏,將它改成了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但是,實際上,這位元帥並沒有在這座富麗堂皇的司令部裏麵指揮部隊,為了盡快的拿下莫斯科。這位元帥將自己的司令部前往了維亞茲瑪,接著又遷到了熱科夫……但是,隨著戰事的變化,博克不得不將自己的司令部一步步的向後退。現在,擺在他麵前的局勢十分的糟糕。由於自己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進攻莫斯科的戰線上,現在他的地位十分的尷尬。由於蘇軍的反擊,所以,中央集團軍群現在的戰線呈弧形,這無形之中加長了戰線。既然德國陸軍總部和中央集團軍群都沒有任何預備隊迎擊蘇軍的反攻,隻有遲守一條較短的防線才可能抽出一些預備隊。另外還有一條更為有力的論據說明德軍必須盡快地進行戰略撤退。而在12間,蘇軍進行鉗形攻勢的兩路大軍,已開始合圍莫斯科以西的德軍。而博克手中的部隊則開始潰散。比如在12月日,4團軍地段內納臘河一線的第98朗哥蘇台德步兵師地士兵仍然在不停地作戰,莫斯科上空探照燈的光束和高射炮彈的炸點歷歷在目。這時傳來了轉入防禦的命令。此時,由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起草的一道密令已下達到指揮官,指示他們與敵脫離接觸,向西撤退九十英裏,占領另一條防線。但是,在當天元首的命令到達,撤銷了之前布勞希契所下達的命令。當時,接到一份情報。說第4集團軍有被敵人危險。於是該步兵師地一部被派往普羅特瓦河對岸構築新地陣地。月25日傍晚。這些部隊又返迴原地。這些反覆無常地命令引起了部隊的嚴重的不安,對高級指揮機構的信心第一次發生了動搖。工兵在一天之內三次接到命令要他們放好炸藥準備炸橋,而又三次接到命令要他們撤出現場。直到1226日晚,才接到最後一道堅守陣地,不準撤退的令。全體官兵才長舒了一口氣,終於有了明確而堅決的命令,但是深雪使任何大規模運動成為不可能。而在敵人的直接觀察和炮火之下撤退也是不可思議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