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開始後,北方集團軍群從左路發動進攻的是屈希勒爾大將的第18集團軍(7個步兵師),該集團軍指向裏加方向。右路是突向考納斯的布施大將第16集團軍(8步兵師)。在中路,赫普納大將的裝甲第4集群(摩化41,56軍及6個裝甲師,6個摩托化師5個步兵師)則通過國境地帶密林間的通道,向西德維納河上的陶格夫匹爾斯實施快速突進,以期截斷並殲滅波羅的海地區的蘇軍。連同配合其行動的第18集團軍在內,這個德軍集團共有76萬兵力,是其當麵索別尼科夫少將團軍4多。上,德軍則處於絕對的優勢,而且技術裝備的戰鬥準備等級則要高得多。此外,司徒登特的德國空軍第一空降集團的四個空降軍做為掩護,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在德軍突破了蘇聯軍隊的第一層防線之後,立刻在波羅的海三國實施重點空降,切斷整個波羅的海蘇軍的退路。從而將對方在列寧格勒前方的部隊一舉
而在主要突擊方向上,德軍的兵力優勢更達到了壓倒狀態。4甲集團軍是從處於梅默爾河下遊和邊界的狹窄地帶的第18集:擊的。所有的裝甲師通過提耳濟特公路橋和兩座在天黑之後架起的舟橋,於6月21日進入了橋頭堡。由第18團軍調來的步兵部隊在邊界茂密的森林地區支援兩個裝甲軍。淩晨3零5分,步兵和坦克部隊在六百門火炮的支援下,越過了邊界,進入了林間通道。在國境地帶,承受著整個第4甲集團軍17個師(6個裝甲師,.立炮兵營打擊的,隻有紅軍第8團軍的步兵第125,而在戰爭開始時,這個師僅有5連在邊境工事裏進行防禦。第4裝甲集團軍第1梯隊的第1,6,8甲師和武裝黨衛隊第一‘帝國旗衛隊’裝甲擲彈兵師、武裝黨衛隊第二‘帝國’裝甲擲彈兵師、269,274在900多輛門火炮支援下輕而易舉的突破了這5連以及邊防部隊的防禦,向蘇聯國土縱深衝去,第2梯隊的第336摩化師,黨衛隊“骷髏”摩托化師緊跟其後準備發展勝利。開始,德軍的坦克部隊幾乎沒有遇到什麽抵抗,不過當天晚些時候,抵抗有所增強,尤其是在森林地區。但是戰鬥仍是零零星星的,是小股部隊的行動,並不是協同一致的抵抗。天氣晴朗而幹燥,但是蜿蜒在長滿樹木的深溝峽穀裏質量很差的道路,以及狹窄的沙質小道限製了德軍的前進速度。此外一些頑強的紅軍碉堡網一度阻止了德軍的攻勢,但是德軍的援兵迅速的感到。到了正午,稠密的碉堡網也被德國第8甲師突破。
幾乎同時,正從距離邊境518裏處匆匆趕來的紅軍第125主力部隊也在這支龐大的德軍裝甲縱隊的兇猛突擊下向後潰退。由於過分慌亂,該師在撤退過程中未能將德軍進攻通路上的橋樑炸毀,使德軍4甲集團軍得以暢通無阻的向前猛衝。該裝甲集群的推進分成左右兩路(左路萊因哈特的摩化41軍,右路曼施坦因的摩化第56軍和魯道夫密特將軍的第59摩托化軍),而摩化第56進展尤其順利,因為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季明的老丈人埃裏希.其加強了很多先進的裝備和精銳的部隊,武裝黨衛隊的兩個師直接隸屬於他管轄。此外,他還得到了武裝黨衛隊提爾炮兵師猛烈的火力支援。有了這些保障,曼施泰因的前進速度十分的迅速。到當天黃昏他們的先頭部隊便占領了距國境50英裏的杜比薩河渡口。
而在蘇聯這邊,則開始了迅速的敗退。人數達八萬左右的非波羅的海地區的蘇聯公民、軍人家屬、機場和港口的建築工人,以及致力於使這些地區蘇維埃化、俄羅斯化的警察、行政工作人員熙熙攘攘地擁擠在這幾條通往蘇聯的公路上,妨礙了蘇軍預備隊的行動。德軍的空襲使這些想當殖民者的人遭受了慘重的傷亡,而立陶宛人和拉脫維亞人甚至德國空降小分隊的武裝騷擾(這些人絕大多數是由德國帝國保安總局領導的,他們的指揮者或者參謀軍官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德國軍人)更使他們疲於奔命。無數的人根本沒有迴答自己的領土就倒在路上死於非命。
而紅軍的後續部隊特別是炮兵部隊也沒有發揮什麽作用。因為在這一天,紅軍西北方麵軍的炮兵部隊原本打算按戰前的計劃,實施實彈演習,因此許多部隊的炮兵正在靶場或開往靶場的路上,而方麵軍司令員庫茲涅佐夫則為此在國境地區進行布置,方麵軍司令部裏隻留下副司令薩夫羅諾夫。戰爭突然爆發後,司令部不僅不能和所屬部隊取得聯繫,甚至都無法找到司令員本人。在這種情況下,蘇軍第8團軍僅對推進的德國裝甲部隊進行了零星反突擊。
到22日日終,北方集團軍群已在裝甲部隊突擊的邵良方~35公裏,進至考納斯西北35公裏處的.團軍群裝甲第3群也已度過該城以南60裏的涅曼河。這樣,德軍在開戰第一天,就已經開始順利地將蘇軍西北方麵軍第一線的第8團軍與第11集團軍分割開來。
第六部 第三十七章 激戰!中央方向
更新時間:2010-7-10 13:07:38 本章字數:3563
在中央方向,德軍部署的是中央集團軍群。擔任該集團軍群司令官的是博克陸軍元帥。外表高傲、臉型稜角分明的博克出生軍人世家,在德皇時代曾長期擔任參謀軍官。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以陸軍大將身份分別指揮北方和b集團軍群在波蘭和法國作戰。由於在這些戰役中他的表現,1940年7月19日,博克被授予元帥節杖。在對蘇作戰的前夜,這位61歲的陸軍元帥指揮著德軍最強大的集團軍群,兵力達57個師又4個旅(13個裝甲師,9個摩化師,1個機械5個警衛師,31個步兵師和擁有6000餘人、旅級規模的武裝黨衛隊..1個炮兵營的加強。加上後方的陸軍總司令部預備隊,共有64個師,野戰部隊約16餘萬。
</br>
而在主要突擊方向上,德軍的兵力優勢更達到了壓倒狀態。4甲集團軍是從處於梅默爾河下遊和邊界的狹窄地帶的第18集:擊的。所有的裝甲師通過提耳濟特公路橋和兩座在天黑之後架起的舟橋,於6月21日進入了橋頭堡。由第18團軍調來的步兵部隊在邊界茂密的森林地區支援兩個裝甲軍。淩晨3零5分,步兵和坦克部隊在六百門火炮的支援下,越過了邊界,進入了林間通道。在國境地帶,承受著整個第4甲集團軍17個師(6個裝甲師,.立炮兵營打擊的,隻有紅軍第8團軍的步兵第125,而在戰爭開始時,這個師僅有5連在邊境工事裏進行防禦。第4裝甲集團軍第1梯隊的第1,6,8甲師和武裝黨衛隊第一‘帝國旗衛隊’裝甲擲彈兵師、武裝黨衛隊第二‘帝國’裝甲擲彈兵師、269,274在900多輛門火炮支援下輕而易舉的突破了這5連以及邊防部隊的防禦,向蘇聯國土縱深衝去,第2梯隊的第336摩化師,黨衛隊“骷髏”摩托化師緊跟其後準備發展勝利。開始,德軍的坦克部隊幾乎沒有遇到什麽抵抗,不過當天晚些時候,抵抗有所增強,尤其是在森林地區。但是戰鬥仍是零零星星的,是小股部隊的行動,並不是協同一致的抵抗。天氣晴朗而幹燥,但是蜿蜒在長滿樹木的深溝峽穀裏質量很差的道路,以及狹窄的沙質小道限製了德軍的前進速度。此外一些頑強的紅軍碉堡網一度阻止了德軍的攻勢,但是德軍的援兵迅速的感到。到了正午,稠密的碉堡網也被德國第8甲師突破。
幾乎同時,正從距離邊境518裏處匆匆趕來的紅軍第125主力部隊也在這支龐大的德軍裝甲縱隊的兇猛突擊下向後潰退。由於過分慌亂,該師在撤退過程中未能將德軍進攻通路上的橋樑炸毀,使德軍4甲集團軍得以暢通無阻的向前猛衝。該裝甲集群的推進分成左右兩路(左路萊因哈特的摩化41軍,右路曼施坦因的摩化第56軍和魯道夫密特將軍的第59摩托化軍),而摩化第56進展尤其順利,因為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季明的老丈人埃裏希.其加強了很多先進的裝備和精銳的部隊,武裝黨衛隊的兩個師直接隸屬於他管轄。此外,他還得到了武裝黨衛隊提爾炮兵師猛烈的火力支援。有了這些保障,曼施泰因的前進速度十分的迅速。到當天黃昏他們的先頭部隊便占領了距國境50英裏的杜比薩河渡口。
而在蘇聯這邊,則開始了迅速的敗退。人數達八萬左右的非波羅的海地區的蘇聯公民、軍人家屬、機場和港口的建築工人,以及致力於使這些地區蘇維埃化、俄羅斯化的警察、行政工作人員熙熙攘攘地擁擠在這幾條通往蘇聯的公路上,妨礙了蘇軍預備隊的行動。德軍的空襲使這些想當殖民者的人遭受了慘重的傷亡,而立陶宛人和拉脫維亞人甚至德國空降小分隊的武裝騷擾(這些人絕大多數是由德國帝國保安總局領導的,他們的指揮者或者參謀軍官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德國軍人)更使他們疲於奔命。無數的人根本沒有迴答自己的領土就倒在路上死於非命。
而紅軍的後續部隊特別是炮兵部隊也沒有發揮什麽作用。因為在這一天,紅軍西北方麵軍的炮兵部隊原本打算按戰前的計劃,實施實彈演習,因此許多部隊的炮兵正在靶場或開往靶場的路上,而方麵軍司令員庫茲涅佐夫則為此在國境地區進行布置,方麵軍司令部裏隻留下副司令薩夫羅諾夫。戰爭突然爆發後,司令部不僅不能和所屬部隊取得聯繫,甚至都無法找到司令員本人。在這種情況下,蘇軍第8團軍僅對推進的德國裝甲部隊進行了零星反突擊。
到22日日終,北方集團軍群已在裝甲部隊突擊的邵良方~35公裏,進至考納斯西北35公裏處的.團軍群裝甲第3群也已度過該城以南60裏的涅曼河。這樣,德軍在開戰第一天,就已經開始順利地將蘇軍西北方麵軍第一線的第8團軍與第11集團軍分割開來。
第六部 第三十七章 激戰!中央方向
更新時間:2010-7-10 13:07:38 本章字數:3563
在中央方向,德軍部署的是中央集團軍群。擔任該集團軍群司令官的是博克陸軍元帥。外表高傲、臉型稜角分明的博克出生軍人世家,在德皇時代曾長期擔任參謀軍官。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以陸軍大將身份分別指揮北方和b集團軍群在波蘭和法國作戰。由於在這些戰役中他的表現,1940年7月19日,博克被授予元帥節杖。在對蘇作戰的前夜,這位61歲的陸軍元帥指揮著德軍最強大的集團軍群,兵力達57個師又4個旅(13個裝甲師,9個摩化師,1個機械5個警衛師,31個步兵師和擁有6000餘人、旅級規模的武裝黨衛隊..1個炮兵營的加強。加上後方的陸軍總司令部預備隊,共有64個師,野戰部隊約16餘萬。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