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奧康納的部隊將意軍逐出埃及的同時,4印師被從西非沙漠軍的戰鬥序列中抽走了。因為義大利軍對東非發起了進攻,該師要前往增援那裏。這樣,奧康納上就隻有一個第7裝甲師了。納本想進軍利比亞,但僅一個師,兵力不足。代替4印師的英澳軍第6師很快到達,但該師沙漠戰經驗不足。奧康納對此非常不滿,因為部隊的調換使他耽擱了進攻利比亞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裏,義大利人已經做好了防禦準備,奇襲的機會已經失去了。


    11月28日,英第7裝甲師越過邊境,兵臨利比亞境內重鎮巴爾迪亞城下。意軍已經把這座城市變成了一座巨大的要塞,構築了反坦克壕和鐵絲網,在裏麵部署4.5萬人。不久之後,第6英澳師也到達前線,完成了對巴爾迪亞的包圍。125,第6英澳師在23坦克的引導下開始了猛烈進攻。


    戰鬥完全是一場火力的較量,士氣低落的義大利守軍被英澳軍猛烈的炮火壓得抬不起頭:英國皇家海軍和空軍猛烈轟擊著他們,一組“艾克


    型大炮也投入了對意軍的火力轟炸中。意軍的還擊i頭,居然總是打在自己的陣地上,連同英軍的炮火一起把成群的意軍步兵炸得血肉橫飛,屍橫遍野。英澳第6師的官兵越過意軍的反坦克壕,直接進軍海岸,一路上隻受到了零星的阻擊。於是,巴爾迪亞守被切成了兩段,再好的防禦工事也沒法阻擋意軍逃跑和投降的決心了。1月5日,巴爾迪亞守軍投降,意軍損4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沒有死,而是興高采烈地保住一條命,加入了戰俘大軍。按照義大利士兵的話,他們終於可以吃到比較好的飯菜了(英國戰俘營的飯菜比義大利人自己的飯菜要可口的多)此外,英澳第6師還繳獲130坦克、400門火炮和數百輛機動車輛。英澳第6師的死.4人(當然,這是針對西杜拜拉尼戰役中英印4傷亡63而言的。)


    攻克巴爾迪亞後,奧康納立刻率領第7裝甲師奔赴托布魯克,意軍已經在這座城市“嚴”陣以待(因為義大利人的“嚴”實在是…)。一場新的戰鬥即將開始,又有數以萬計的義大利人將向英軍投降,進入戰俘營了。


    1940年12月9日,第7裝甲師和英澳第6師已經到達托布魯了那裏通往周圍的所有通道。托布魯克位於利比亞的西蘭尼加省,是這一地區少有的深水港之一,也是意軍補給的關鍵之處。在戰爭開始初期。每天這裏都有大量物資卸貨。義大利的運輸船從塔蘭托和那波裏出發繞過半個地中海將貨物運往這裏。


    不過,目前的形勢對英國來說並不算妙。因為在進攻托布魯克前,由於連日來急行軍的消耗,第7裝甲師尚能投入戰鬥的坦克隻有12輛了,沒有坦克的裝甲部隊,很顯然就是無用的戰術符號而已。於是奧康納隻得把澳大利亞騎兵營和繳獲的意軍坦克補充給該師,以維持其裝甲突擊能力。現在他的目標隻有一個奪取這座港口,因為,隻有奪取托布魯克這著港口,自己的補給問題所帶來的一切矛盾都可以在一瞬間迎刃而解。


    經過精心的準備之後,這天淩晨,英軍的進攻開始了。相對以往而言,這裏的意軍的抵抗較以前來說比較頑強。戰鬥一開始,意軍的火力非常猛烈,他們構築在花崗岩中的機槍巢給英軍極大的阻礙。但英軍依然堅決向前推進。他們使用0.55寸的反坦克槍將那些機槍巢和機槍手統統的撕成了碎片。麵對英軍這種類似霸王的進攻。和堅決的反擊終於讓意軍露出了本色,失去戰鬥意誌的意軍很快就崩潰了。到12月11日的入夜時分,意軍在托布魯克的防線已經崩潰。到了第二天,大部分的意軍就放棄了抵抗,全部的投降了,這些亂糟糟的義大利軍隊並沒有破壞一切。他們連城裏的海水蒸工廠和彈藥庫都完好無損地留了下來。而極為重要的港口損壞輕微,英國人隻經過幾天的修復就再次投入使用。在戰鬥中,意軍2.5人被俘,英軍繳獲了208火炮和87輛坦克,而英軍的傷亡人數還是非常“慘重”一400傷亡和被俘。


    而英國人麵對的問題也很大,除了後勤補給的問題之外。把在巴爾迪亞和托布魯兩地俘獲的數以萬計的義大利俘虜弄進戰俘營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英軍得把這些懶洋洋的傢夥給集中起來,然後慢慢的清點人數,接著送往後方的戰俘營。不過。戰俘們一點也不難過,也沒什麽人想逃離或者反抗。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對英國人的要求十分的配合。不過仍然有一名被俘的義大利少校進行了英勇的抵抗:當戰俘隊伍正在英軍的押送下行進時,這位仁兄。突然跑到了隊伍的前麵,敞開胸口,像古羅馬鬥士一樣高喊:“朝我開火,還我尊嚴!”儼然一副大義凜然,準備英勇就義的形象。他不停地喊著這句話,形象高大無比。這個時候一個負責押送的印度阿三士兵火了,這位紅頭阿三端起刺刀衝上去說:“媽的,在老子捅死你前快滾迴去!”聽到這話,這個古羅馬鬥士立刻低下頭,像犯錯誤的小朋友一樣迴到了隊伍裏,繼續守秩序地走起來。


    對於軸心國而言。義大利在地中海的防禦已經完全的崩潰了。


    第五部 第四十七章 兄弟們,我們有活幹了


    更新時間:2010-7-10 13:06:31 本章字數:3580


    攻占托布魯克後,英軍麵臨兩種選擇。要麽原地轉入防禦,要麽繼續進攻。對於英國的裝甲指揮官奧康納來說,他的汽油儲備已經不多,而且英國艾德禮首相支持原地轉入防禦:他的理由十分的簡單。因為義大利和希臘的戰爭正在激烈進行,在北非和東非獲得部分勝利的艾德禮傾向於在埃及的安全得到保障後就立刻支援希臘。畢竟,在他看來,如果在希臘取得勝利的話,就會在德國柔軟的腹部撕開一個巨大的口子。從而導致整個巴爾幹地區諸國的群起反抗。到時候,德國必將會因為巴爾幹地區的危機,而抽調部隊,這樣一來,攻擊英國本土的戰鬥就有可能無限期的拖延下去(而艾德禮根本不知道,希特勒想的就是插手地中海的事物。不過,一直苦於找不到機會,而艾德禮這麽做恰恰的中了希特勒的下懷)。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意誌的榮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蓋世太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蓋世太保並收藏德意誌的榮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