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天晚上,在阿伯丁上空,英國空軍的抵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雖然,那天總共有172各種各樣的飛機起飛。但是由於阿伯丁上空的雷達被幹擾。所以。失去地麵和空中引導的戰鬥機很難補捉到敵人。雖然英國第二十戰鬥即機群司令部一早就判斷出了德國可能會空襲阿伯丁,但是,由於德國人的聲東擊西欺騙戰術的成功。使得英國人不敢輕舉妄動。道丁元帥在接到德國人空襲的情報之後,沉默了半
.▊[..i沒有判斷出對方重點攻擊的目標之前。不得擅自出擊。而這道命令則徹底的束縛住了所有人的手腳。於是,蘇格蘭北部機場的數百架夜間戰鬥機隻能靜靜的等在自己的機場內。等待著出擊的命令。隨著德國空襲的進行。阿伯丁的大火越燒越旺。有的夜間戰鬥機的基地已經能夠看到阿伯丁方向傳來的火光。那些英國皇家空軍的夜間飛行員已經坐在戰鬥機的座艙等待出擊的命令。而地勤人員也都已經準備就緒。但是在德國電子幹擾機和鋁箔帶大麵積的誘騙之下。英國皇家空軍總部一直到最後都沒有判斷出德國人的最終意圖。甚至,在第二波轟炸機飛到阿伯丁上空開始轟炸的時候,英國人仍然沒有做出任何有用的判斷。他們甚至認為,德國人這麽仍然採取的是聲東擊西。準備攻擊愛丁堡。英國皇家空軍的一名夜間飛行員迴憶道:“當時我在位於阿伯丁西南麵50裏處的維斯科爾郡的野戰機場上的一架颶風夜間戰鬥機上。通過透明的有機玻璃窗子,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德國空軍的第二波次轟炸機開始投彈。天空中又開始不停的綻放聖誕樹。我知道。阿伯丁正在遭到一場浩劫。敵人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但是,允許出擊的綠燈依然沒有亮起。我們除了呆在機艙裏麵等待之外,別的什麽事情都幹不了。我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阿伯丁在繼續的燃燒、燃燒……”
而當晚出現在阿伯丁上空的飛機寥寥無幾。隻有在最後,德國空襲大隊離開之後。有三架布倫海姆式轟炸機飛臨了這座城市上空。其中一架載著英國皇家空軍參謀處副處長馬丁.吉布森上校。這位上校是受道丁元帥的命令。前往阿伯丁地區視察受損情況的。當他的這架飛機到達阿伯丁上空的時候。吉布森被眼前的一切給驚呆了。他在報告中這樣寫道:“到處都是火。阿伯丁的四分之三的城市都陷入了無盡的火海中。特別市阿伯丁市中心的聯合大街(union=t)巨大的吞噬著那條大街上的一切。它的高度可能高達數千英尺。並且還不停的打著旋。實在是太可怕了。這是我見到的最可怕的場景,我們的飛機在灼熱的火海裏麵航行。仿佛一條孤單的小舟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一樣。烈火攻擊實在是太厲害了。估計我們的損失將會極其慘重。死亡人數可能會超過十萬人……”
英國皇家空軍在空中無所作為。而在地麵上也幾乎沒有任何的方法阻止對方。雖然阿伯丁地區有著如此多的高射炮部隊。但是他們大部分布置在幾個軍用港口附近。再加上由於雷達的失靈和德軍攻擊時間的選擇。所以使得大部分的火炮都無法正常的瞄準。此外,士兵的素質也不高。畢竟,這裏並不屬於攻擊的重點區域。而且,第一波德國轟炸機的飛行高度十分的高。達到了6000米以上。所以,80%的火炮在第一波的空襲中就被德國的轟炸機徹底的摧毀。而當,第二波轟炸機到來的時候。阿伯丁地區的防空係統已經徹底的癱瘓了。耀武揚威的德國空軍轟炸機幾乎沒有遭到任何的地麵抵抗就輕輕鬆鬆的完成了轟炸。
和第一波空襲相比。德軍在第二波的損失更加的輕微。在出擊的400架作戰飛機中,隻有2架墜落。其中一架隸屬於nkg101聯隊的he-17轟炸機在切入阿伯丁上空意外發生發動機停車事件。該機墜毀在英國北海的上空。此外還有一架隸屬於海軍航空兵第三戰鬥機聯隊的he-112鬥機在地空飛行的時候被地麵防空火力擊落。而德國空軍空襲阿伯丁的總損失也隻有5。9月7日晚德國空軍千機轟炸倫敦損失54飛機的比例來看。這場戰鬥的損失毫無疑問是非常微不足道的。
第二波次轟炸的副指揮官,指揮nkg101聯隊的裏特.萊爾德上校則在他的記錄本上公式化的記載道:“阿伯丁,空域可見度很良好。550分,完成轟炸,整個城市幾乎在燃燒。沒有高射炮。沒有敵機阻擋。555。我們開始返航……”
空中的轟炸雖然結束了。但是對於地麵的浩劫則剛剛開始。
第五部 第三十章 人間煉獄
更新時間:2010-7-10 13:06:21 本章字數:3338
和德國的精心準備相比。在阿伯丁的大部分英國人並沒有做好防空的準備,其實,早在晚上210,阿伯丁的防空指揮部就開始了預警。230,阿伯丁城上空響起了第一次防空警報。但是當地的居民根據一直以來的慣例。認為德軍沒有轟炸機能夠到達這裏。而且就算是德國人真的有能力轟炸。德軍轟炸機群的目標肯定不會是這裏。畢竟和愛丁堡和斯卡帕灣相比。這裏並沒有什麽值得轟炸的軍事目標。
而且由於開戰以來。德國空軍不斷的派出飛機騷擾和偵察也極大的影響了當地居民的判斷。因為,每當這些莫名其妙的飛機跑到這裏。或者即將進入這裏的領空的時候,英國防空指揮部都會拉響空襲的警報。在一開始,當地的居民們會匆匆忙忙的進行躲避,可是當敵人的飛機來得次數多了。而且並沒有給自己造成任何損失的時候。他們中間大部分的平民就會對這些警報產生疑問和不信任,久而久之,這種類似於‘狼來了’警報聲在大部分的居民心中已經沒有任何的作用。所以,當這次警報響起來之後,並沒有多少人進入防空掩體。
</br>
.▊[..i沒有判斷出對方重點攻擊的目標之前。不得擅自出擊。而這道命令則徹底的束縛住了所有人的手腳。於是,蘇格蘭北部機場的數百架夜間戰鬥機隻能靜靜的等在自己的機場內。等待著出擊的命令。隨著德國空襲的進行。阿伯丁的大火越燒越旺。有的夜間戰鬥機的基地已經能夠看到阿伯丁方向傳來的火光。那些英國皇家空軍的夜間飛行員已經坐在戰鬥機的座艙等待出擊的命令。而地勤人員也都已經準備就緒。但是在德國電子幹擾機和鋁箔帶大麵積的誘騙之下。英國皇家空軍總部一直到最後都沒有判斷出德國人的最終意圖。甚至,在第二波轟炸機飛到阿伯丁上空開始轟炸的時候,英國人仍然沒有做出任何有用的判斷。他們甚至認為,德國人這麽仍然採取的是聲東擊西。準備攻擊愛丁堡。英國皇家空軍的一名夜間飛行員迴憶道:“當時我在位於阿伯丁西南麵50裏處的維斯科爾郡的野戰機場上的一架颶風夜間戰鬥機上。通過透明的有機玻璃窗子,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德國空軍的第二波次轟炸機開始投彈。天空中又開始不停的綻放聖誕樹。我知道。阿伯丁正在遭到一場浩劫。敵人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但是,允許出擊的綠燈依然沒有亮起。我們除了呆在機艙裏麵等待之外,別的什麽事情都幹不了。我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阿伯丁在繼續的燃燒、燃燒……”
而當晚出現在阿伯丁上空的飛機寥寥無幾。隻有在最後,德國空襲大隊離開之後。有三架布倫海姆式轟炸機飛臨了這座城市上空。其中一架載著英國皇家空軍參謀處副處長馬丁.吉布森上校。這位上校是受道丁元帥的命令。前往阿伯丁地區視察受損情況的。當他的這架飛機到達阿伯丁上空的時候。吉布森被眼前的一切給驚呆了。他在報告中這樣寫道:“到處都是火。阿伯丁的四分之三的城市都陷入了無盡的火海中。特別市阿伯丁市中心的聯合大街(union=t)巨大的吞噬著那條大街上的一切。它的高度可能高達數千英尺。並且還不停的打著旋。實在是太可怕了。這是我見到的最可怕的場景,我們的飛機在灼熱的火海裏麵航行。仿佛一條孤單的小舟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一樣。烈火攻擊實在是太厲害了。估計我們的損失將會極其慘重。死亡人數可能會超過十萬人……”
英國皇家空軍在空中無所作為。而在地麵上也幾乎沒有任何的方法阻止對方。雖然阿伯丁地區有著如此多的高射炮部隊。但是他們大部分布置在幾個軍用港口附近。再加上由於雷達的失靈和德軍攻擊時間的選擇。所以使得大部分的火炮都無法正常的瞄準。此外,士兵的素質也不高。畢竟,這裏並不屬於攻擊的重點區域。而且,第一波德國轟炸機的飛行高度十分的高。達到了6000米以上。所以,80%的火炮在第一波的空襲中就被德國的轟炸機徹底的摧毀。而當,第二波轟炸機到來的時候。阿伯丁地區的防空係統已經徹底的癱瘓了。耀武揚威的德國空軍轟炸機幾乎沒有遭到任何的地麵抵抗就輕輕鬆鬆的完成了轟炸。
和第一波空襲相比。德軍在第二波的損失更加的輕微。在出擊的400架作戰飛機中,隻有2架墜落。其中一架隸屬於nkg101聯隊的he-17轟炸機在切入阿伯丁上空意外發生發動機停車事件。該機墜毀在英國北海的上空。此外還有一架隸屬於海軍航空兵第三戰鬥機聯隊的he-112鬥機在地空飛行的時候被地麵防空火力擊落。而德國空軍空襲阿伯丁的總損失也隻有5。9月7日晚德國空軍千機轟炸倫敦損失54飛機的比例來看。這場戰鬥的損失毫無疑問是非常微不足道的。
第二波次轟炸的副指揮官,指揮nkg101聯隊的裏特.萊爾德上校則在他的記錄本上公式化的記載道:“阿伯丁,空域可見度很良好。550分,完成轟炸,整個城市幾乎在燃燒。沒有高射炮。沒有敵機阻擋。555。我們開始返航……”
空中的轟炸雖然結束了。但是對於地麵的浩劫則剛剛開始。
第五部 第三十章 人間煉獄
更新時間:2010-7-10 13:06:21 本章字數:3338
和德國的精心準備相比。在阿伯丁的大部分英國人並沒有做好防空的準備,其實,早在晚上210,阿伯丁的防空指揮部就開始了預警。230,阿伯丁城上空響起了第一次防空警報。但是當地的居民根據一直以來的慣例。認為德軍沒有轟炸機能夠到達這裏。而且就算是德國人真的有能力轟炸。德軍轟炸機群的目標肯定不會是這裏。畢竟和愛丁堡和斯卡帕灣相比。這裏並沒有什麽值得轟炸的軍事目標。
而且由於開戰以來。德國空軍不斷的派出飛機騷擾和偵察也極大的影響了當地居民的判斷。因為,每當這些莫名其妙的飛機跑到這裏。或者即將進入這裏的領空的時候,英國防空指揮部都會拉響空襲的警報。在一開始,當地的居民們會匆匆忙忙的進行躲避,可是當敵人的飛機來得次數多了。而且並沒有給自己造成任何損失的時候。他們中間大部分的平民就會對這些警報產生疑問和不信任,久而久之,這種類似於‘狼來了’警報聲在大部分的居民心中已經沒有任何的作用。所以,當這次警報響起來之後,並沒有多少人進入防空掩體。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