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會有機會的!”曼納海姆沖對方神秘的一笑,然後又拍了拍季明的肩膀。接著說到:“說實話,我這次來主要是來好好的感謝你。你對我們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說完他又沖季明笑了笑。
第四部 第一百五十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更新時間:2010-7-10 13:05:58 本章字數:3621
“感謝我?”曼納海姆的話一出口,季明微微的吃了一驚,然後他撓了撓自己的頭,用充滿疑惑的目光掃了一眼對方,這才慢慢的說到:“閣下,哦不對。卡爾。這個我好像沒有做什麽事情。你為什麽要感謝我?”
“很簡單,因為當全世界都拋棄我們的時候,隻有你給予了我們軍火和物資上的支持,並且派出了大量的誌願者幫助我們戰鬥和指揮。對於這點,我是不會忘記的。”
聽了曼納海姆的話之後,季明一下子明白了什麽意思,原來,曼納海姆說的是自己在1939年冬季戰爭中幫蘭的局勢剛剛出現不穩的時候。季明就秘密的命令斯堪迪納維亞地區的帝國保安總局情報分部的人開搜集當地蘇軍的情報。並且將其交給芬蘭人。此外,10艘裝載各種軍火(主要是捷克的武器彈藥)被秘密運往瑞典。通過那裏的鐵路運往芬蘭。接著,第三帝國還和瑞典簽訂的極其秘密的《雙邊租界協議》。這份協議中主要是德國將向瑞典提供一批價值2帝國馬克的軍火。並且保證瑞典的中立。以市場價三分之一的價格向德國提供鐵礦石,此外,如果德國介入斯堪迪納維亞。瑞典將向德軍提供援助。除了這些表麵上的和約之外,和往常一樣,德國還和瑞典簽訂了一份秘密的合同,(就像和蘇聯簽訂的瓜分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一樣)合同的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德國將保證芬蘭不被蘇聯完全吞併(當時希特勒和史達林簽訂的瓜分協議中,芬蘭屬於蘇聯勢力範圍。不過由於原本給德國的立陶宛被史達林分走了。於是惱羞成怒的希特勒決定不讓蘇聯吞併波蘭)第二,在必要的時候德國將秘密的向芬蘭人提供武器。
雖然合同簽訂了。可是現實的變化。由於德國攻占斯堪迪納維亞計劃和打擊英國皇家海軍的計劃的展開。所以,德國迫切需要蘇聯的摩爾曼斯克港作為自己艦隊的臨時碼頭。而史達林和莫洛托夫見到這種情況則開始漫天要價。如果蘇聯允許德國租界北方港口摩爾曼斯克,並且在德國進入斯堪迪納維亞的時候為其運送補給品的話,那麽德國必需允許蘇聯攻擊芬蘭。並且從海路切斷芬蘭的軍火通道。此外允許蘇聯占有芬蘭的漢科半島(這個半島實際上是波羅的海的主要航道的必經之路,蘇聯方麵占領了這裏,那麽就能遏製德國海軍的大型艦支進入這裏,從而威脅蘇聯紅海軍的幾個重要錨地。而這也是,德國和蘇聯之間產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此外,如果蘇聯進攻芬蘭的時候,德國必需予以物資上的援助。麵對史達林的乘火打劫。希特勒顯得一點辦法都沒有,於是隻能在談判桌上再次的拋棄了芬蘭。因為在他看來,與其得罪一個強大的紅色帝國。海不如拋棄這個看上去十分渺小的白色小國。
不過,希特勒拋棄了芬蘭,但是卻有人並沒有拋棄他們。季明就是其中之一。因為他知道這個堅韌的小國一定會給看上去十分強大的紅色蘇聯吃上很多苦頭。當然,除此之外,他還知道,芬蘭是一塊試金石。蘇聯的戰鬥力、各種新事武器乃至他們先進的戰術,一定會用在這場在西方國家看來是小衝突的戰鬥中。就如同德國在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所做出的那種情況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德國根本沒有給後者以任何的機會就將其打趴下了。而前者可能要進行一係列的苦戰。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季明急於想知道蘇聯坦克的裝備情況,比如新式的kv係列坦克和t34戰車。而芬蘭軍隊的冬季作戰方式也是季明迫切需要知道的,這是因為自己的部隊在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會和強大的蘇軍撞上。而在歷史上冬戰吃過大虧的蘇聯人。則亡羊補牢。他們迅速的學會了芬蘭人的一套。從而讓沒有任何準備的德國人在俄羅斯的嚴冬下損失慘重。而這種情況對於季明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所以,他必須未雨綢繆。不過,由於他並不懂得在冬季嚴寒中的戰鬥方法。所以他必需學習,所以,芬蘭成為了他最好的老師。
最後,還有季明同情弱者的心態。雖然他幫助德國欺壓了不少弱小的國家。(波蘭除外。這個國家一向狂妄自大和現在的某大國有的一拚)但是這種心態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強烈了,而芬蘭人不畏強敵的精神也讓他頗為感動。此外還有就是季明奉行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的原則。之,本著上述亂七八糟的理由。季明他決定幫助對▋
.0i安總局啟動了援助芬蘭的‘原木計劃’。當日,帝國保安總局的芬蘭分局向芬蘭情報機構通報了蘇聯準備於11月初入侵芬蘭的情報.日。當蘇軍大舉進攻芬蘭的時候,一批包括24門法製施奈德榴彈炮的裝備悄悄的從丹麥的哥本哈根啟程運往瑞典。第二天,一批大4000人外國誌願者全副武裝的加入了芬蘭軍隊,他們大多數來自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這些人除了擔任炮兵、通訊兵和工兵等技術兵種之外,還有包括飛行員狙擊手和特種作戰部隊的戰士。甚至還包括軍醫。而第二批誌願者則於11月12日來到了芬蘭軍營。12月,當潮的時候,六艘大型運輸輪直接繞過蘇聯人的封鎖線進入了芬蘭的港口赫爾辛基。他們為芬蘭人運來了大批的彈藥和大炮。從而有利的幫助了芬蘭人頂住了蘇聯人的一波又一波的攻勢。從而也使得戰事一拖在拖。
</br>
第四部 第一百五十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更新時間:2010-7-10 13:05:58 本章字數:3621
“感謝我?”曼納海姆的話一出口,季明微微的吃了一驚,然後他撓了撓自己的頭,用充滿疑惑的目光掃了一眼對方,這才慢慢的說到:“閣下,哦不對。卡爾。這個我好像沒有做什麽事情。你為什麽要感謝我?”
“很簡單,因為當全世界都拋棄我們的時候,隻有你給予了我們軍火和物資上的支持,並且派出了大量的誌願者幫助我們戰鬥和指揮。對於這點,我是不會忘記的。”
聽了曼納海姆的話之後,季明一下子明白了什麽意思,原來,曼納海姆說的是自己在1939年冬季戰爭中幫蘭的局勢剛剛出現不穩的時候。季明就秘密的命令斯堪迪納維亞地區的帝國保安總局情報分部的人開搜集當地蘇軍的情報。並且將其交給芬蘭人。此外,10艘裝載各種軍火(主要是捷克的武器彈藥)被秘密運往瑞典。通過那裏的鐵路運往芬蘭。接著,第三帝國還和瑞典簽訂的極其秘密的《雙邊租界協議》。這份協議中主要是德國將向瑞典提供一批價值2帝國馬克的軍火。並且保證瑞典的中立。以市場價三分之一的價格向德國提供鐵礦石,此外,如果德國介入斯堪迪納維亞。瑞典將向德軍提供援助。除了這些表麵上的和約之外,和往常一樣,德國還和瑞典簽訂了一份秘密的合同,(就像和蘇聯簽訂的瓜分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一樣)合同的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德國將保證芬蘭不被蘇聯完全吞併(當時希特勒和史達林簽訂的瓜分協議中,芬蘭屬於蘇聯勢力範圍。不過由於原本給德國的立陶宛被史達林分走了。於是惱羞成怒的希特勒決定不讓蘇聯吞併波蘭)第二,在必要的時候德國將秘密的向芬蘭人提供武器。
雖然合同簽訂了。可是現實的變化。由於德國攻占斯堪迪納維亞計劃和打擊英國皇家海軍的計劃的展開。所以,德國迫切需要蘇聯的摩爾曼斯克港作為自己艦隊的臨時碼頭。而史達林和莫洛托夫見到這種情況則開始漫天要價。如果蘇聯允許德國租界北方港口摩爾曼斯克,並且在德國進入斯堪迪納維亞的時候為其運送補給品的話,那麽德國必需允許蘇聯攻擊芬蘭。並且從海路切斷芬蘭的軍火通道。此外允許蘇聯占有芬蘭的漢科半島(這個半島實際上是波羅的海的主要航道的必經之路,蘇聯方麵占領了這裏,那麽就能遏製德國海軍的大型艦支進入這裏,從而威脅蘇聯紅海軍的幾個重要錨地。而這也是,德國和蘇聯之間產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此外,如果蘇聯進攻芬蘭的時候,德國必需予以物資上的援助。麵對史達林的乘火打劫。希特勒顯得一點辦法都沒有,於是隻能在談判桌上再次的拋棄了芬蘭。因為在他看來,與其得罪一個強大的紅色帝國。海不如拋棄這個看上去十分渺小的白色小國。
不過,希特勒拋棄了芬蘭,但是卻有人並沒有拋棄他們。季明就是其中之一。因為他知道這個堅韌的小國一定會給看上去十分強大的紅色蘇聯吃上很多苦頭。當然,除此之外,他還知道,芬蘭是一塊試金石。蘇聯的戰鬥力、各種新事武器乃至他們先進的戰術,一定會用在這場在西方國家看來是小衝突的戰鬥中。就如同德國在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所做出的那種情況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德國根本沒有給後者以任何的機會就將其打趴下了。而前者可能要進行一係列的苦戰。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季明急於想知道蘇聯坦克的裝備情況,比如新式的kv係列坦克和t34戰車。而芬蘭軍隊的冬季作戰方式也是季明迫切需要知道的,這是因為自己的部隊在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會和強大的蘇軍撞上。而在歷史上冬戰吃過大虧的蘇聯人。則亡羊補牢。他們迅速的學會了芬蘭人的一套。從而讓沒有任何準備的德國人在俄羅斯的嚴冬下損失慘重。而這種情況對於季明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所以,他必須未雨綢繆。不過,由於他並不懂得在冬季嚴寒中的戰鬥方法。所以他必需學習,所以,芬蘭成為了他最好的老師。
最後,還有季明同情弱者的心態。雖然他幫助德國欺壓了不少弱小的國家。(波蘭除外。這個國家一向狂妄自大和現在的某大國有的一拚)但是這種心態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強烈了,而芬蘭人不畏強敵的精神也讓他頗為感動。此外還有就是季明奉行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的原則。之,本著上述亂七八糟的理由。季明他決定幫助對▋
.0i安總局啟動了援助芬蘭的‘原木計劃’。當日,帝國保安總局的芬蘭分局向芬蘭情報機構通報了蘇聯準備於11月初入侵芬蘭的情報.日。當蘇軍大舉進攻芬蘭的時候,一批包括24門法製施奈德榴彈炮的裝備悄悄的從丹麥的哥本哈根啟程運往瑞典。第二天,一批大4000人外國誌願者全副武裝的加入了芬蘭軍隊,他們大多數來自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這些人除了擔任炮兵、通訊兵和工兵等技術兵種之外,還有包括飛行員狙擊手和特種作戰部隊的戰士。甚至還包括軍醫。而第二批誌願者則於11月12日來到了芬蘭軍營。12月,當潮的時候,六艘大型運輸輪直接繞過蘇聯人的封鎖線進入了芬蘭的港口赫爾辛基。他們為芬蘭人運來了大批的彈藥和大炮。從而有利的幫助了芬蘭人頂住了蘇聯人的一波又一波的攻勢。從而也使得戰事一拖在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