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一百二十九章 燃燒的天空
更新時間:2010-7-10 13:04:29 本章字數:3185
“又來了?”看著雷達屏幕上一個個閃閃發光的亮點。呂特晏斯感到有些頭疼,這並不是自己害怕了對方。而是因為,就這麽一波接著一波的鬧騰下去,等到自己攻擊對方的時候,估計已經是下午3左右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就必須採用一波流的戰術,但是這樣一來風險實在太大。不過現在擺在呂特晏斯麵前的不是怎麽攻擊。而是怎麽防禦住對方這波瘋狂的攻勢。
“命令。全體戰鬥機立刻起飛迎敵。十分鍾內做好戰鬥準備。所有軍艦立刻進入戰備狀態。一定不能讓對方突破我們的防禦圈。”呂特晏斯下達了如下的命令、很快德軍的六艘航空母艦上的地勤人員開始了忙碌,他們把那些受損的飛機通過升降機放到機庫裏麵,並且給停泊在甲板上的戰鬥機加上燃油和補充彈藥。而後備飛行員們則來到了候機艙等待登機。第一波的戰鬥機飛行員則抓緊時間休息。很快所有一切都準備完畢。德軍的戰鷹們再次起飛。這一次,德軍的戰鬥機沒有再像剛才那樣倉促了。為了對付這支不要命的英軍。德軍的戰鬥機引導官拿出了自己現有的大部分的實力。162bf-109t和he-112h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前往截擊對方。而這也是當天雙方各自組織的最大規模的機群的碰撞。碰撞的地點是距離德軍艦隊十五公裏的海域。
舍勒爾少校再次起飛,作為戰鬥機大隊的指揮官,他沒有休息的權利。而在之前的戰鬥中他和他的大隊斬獲頗豐。一共擊落了對方12架飛機。其中他自己擊落對方兩架飛機。現在他正在率領著自己的小夥子繼續向南飛去。而在他上方則可以看見許多白色的尾跡。這些尾跡都指向同一方向。很顯然這是其它母艦上的戰鬥機。看到這個情況舍勒爾立刻給自己的手下發出訊號:“爬高!”就在他開足馬力爬高的時候,忽然耳機裏響起了刺耳的電流聲。“漢克!注意,方向270度38!快!”很顯然這個漢克是在齊柏林伯爵號的空中引導員給自己的唿號。聽到對方這麽說舍勒爾立刻下達了命令。“注意。四指戰術,方向270角度38;快德國飛行員們便開始變更隊形。很快編隊由十二架飛機變成了四架飛機一個小組。這就是著名的四指戰術(fingerur),默爾德爾斯少校在西班牙內戰的時候發明的。實際上在戰鬥中這個四機小隊是由兩個雙機編隊組成。一長一僚,一前一後。這種作戰方式相當的有效。既不像三機編隊那樣浪費兵力妨礙機動。還能使僚機在長機進攻的時候能夠保持對周圍的監視,以免遭到突然的襲擊。而兩個兩機編隊組成的一個小隊的戰術由使得他們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戰術配合來打擊強大的對手。加上bf-109和he-112高速特徵,德軍在使用這種戰術的時候如虎添翼。所以在戰鬥中,“雙機四指”已經牢牢的植入了德軍飛行員的腦海裏。
五分鍾後,舍勒爾和他的編隊就爬升到了5000的高空,並且往引導員事先標明的區域快速的飛去。十分鍾後,位於前排的領機的無線電忽然大聲的叫了起來:“敵人,方向85。角度22。距離25。”順著這聲叫喊。舍勒爾立刻照著指示看了過去,很快他就看見了在遙遠的地方出現的幾個黑點。黑點在藍天的背景下逐漸的放大。最後變成了三架飛機。“就這麽少?”看著在高空對頭飛行的三架英國賊鷗俯衝轟炸機。舍勒爾奇怪的想到。於是他立刻往自己的下方搜索過去,果然在他的右下方2000英尺的地方,出現了一著如同靶子一樣的圓圈,很顯然是英國人的飛機。至少有50架英國飛機此時正排著整齊的對於向舍勒爾他們飛來。看到這種情況。舍勒爾的腎上腺素開始急速的上升。因為自己的位置實在太好了。自己飛機無論是距離還是高度都十分的合適。此時再不攻擊更待何時。隻不過英國人的戰鬥機此時的位置卻讓舍勒爾感到疑惑。因為一般來說護衛的戰鬥機應該在攻擊機的上方,而現在舍勒爾忽然發現自己的對麵一架敵人的戰鬥機都沒有找到。麵對這樣一種情
:i裏他猛地拉下了機頭。很快飛機的發動機開始間歇性的發出巨大的轟鳴聲。然後便開始以45的角度往下衝去。他的目標是一架箭魚。此時那架飛機正在一個大編隊的中央。很顯然他們並沒有注意到即將來自上方的威脅。在射擊用的十字光圈把對方機身套入的一霎那。舍勒爾按下了20mm機炮發射的按鈕,很快飛機的+.的小點快速的從自己的飛機裏蹦了出去飛向對方。很快那架倒黴的箭魚就冒出一團巨大而又明亮的火焰。接著整個飛機拖著濃濃的黑煙栽向了大海。而舍勒爾則趁機從對方的空檔中高速的穿過。然後來了一個靈巧的左橫滾。躲開了對方另外一架箭魚的糾纏。麵對如此靈巧的bf-109。略顯笨拙的雙翼箭魚顯然不是其對手。在甩開了對方的攻擊之後。舍勒爾再次拉起機頭沖向了高空。因為他必須獲得高度上的優勢,從而取得戰鬥的上風。就在他爬升的時候。前麵又出現了兩架敵人的飛機,這種飛機正在以鬆散隊形慢慢的向著前麵飛去。從那個飛機後麵醜陋的四管炮塔舍勒爾就知道。這是負責掩護英國轟炸機的大鵬式戰鬥機。這種戰鬥機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戰鬥機,在管鼻和海火沒有出來之前。這種性能上缺陷嚴重的飛機被迫作為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戰鬥機參加了這次海戰。
</br>
更新時間:2010-7-10 13:04:29 本章字數:3185
“又來了?”看著雷達屏幕上一個個閃閃發光的亮點。呂特晏斯感到有些頭疼,這並不是自己害怕了對方。而是因為,就這麽一波接著一波的鬧騰下去,等到自己攻擊對方的時候,估計已經是下午3左右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就必須採用一波流的戰術,但是這樣一來風險實在太大。不過現在擺在呂特晏斯麵前的不是怎麽攻擊。而是怎麽防禦住對方這波瘋狂的攻勢。
“命令。全體戰鬥機立刻起飛迎敵。十分鍾內做好戰鬥準備。所有軍艦立刻進入戰備狀態。一定不能讓對方突破我們的防禦圈。”呂特晏斯下達了如下的命令、很快德軍的六艘航空母艦上的地勤人員開始了忙碌,他們把那些受損的飛機通過升降機放到機庫裏麵,並且給停泊在甲板上的戰鬥機加上燃油和補充彈藥。而後備飛行員們則來到了候機艙等待登機。第一波的戰鬥機飛行員則抓緊時間休息。很快所有一切都準備完畢。德軍的戰鷹們再次起飛。這一次,德軍的戰鬥機沒有再像剛才那樣倉促了。為了對付這支不要命的英軍。德軍的戰鬥機引導官拿出了自己現有的大部分的實力。162bf-109t和he-112h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前往截擊對方。而這也是當天雙方各自組織的最大規模的機群的碰撞。碰撞的地點是距離德軍艦隊十五公裏的海域。
舍勒爾少校再次起飛,作為戰鬥機大隊的指揮官,他沒有休息的權利。而在之前的戰鬥中他和他的大隊斬獲頗豐。一共擊落了對方12架飛機。其中他自己擊落對方兩架飛機。現在他正在率領著自己的小夥子繼續向南飛去。而在他上方則可以看見許多白色的尾跡。這些尾跡都指向同一方向。很顯然這是其它母艦上的戰鬥機。看到這個情況舍勒爾立刻給自己的手下發出訊號:“爬高!”就在他開足馬力爬高的時候,忽然耳機裏響起了刺耳的電流聲。“漢克!注意,方向270度38!快!”很顯然這個漢克是在齊柏林伯爵號的空中引導員給自己的唿號。聽到對方這麽說舍勒爾立刻下達了命令。“注意。四指戰術,方向270角度38;快德國飛行員們便開始變更隊形。很快編隊由十二架飛機變成了四架飛機一個小組。這就是著名的四指戰術(fingerur),默爾德爾斯少校在西班牙內戰的時候發明的。實際上在戰鬥中這個四機小隊是由兩個雙機編隊組成。一長一僚,一前一後。這種作戰方式相當的有效。既不像三機編隊那樣浪費兵力妨礙機動。還能使僚機在長機進攻的時候能夠保持對周圍的監視,以免遭到突然的襲擊。而兩個兩機編隊組成的一個小隊的戰術由使得他們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戰術配合來打擊強大的對手。加上bf-109和he-112高速特徵,德軍在使用這種戰術的時候如虎添翼。所以在戰鬥中,“雙機四指”已經牢牢的植入了德軍飛行員的腦海裏。
五分鍾後,舍勒爾和他的編隊就爬升到了5000的高空,並且往引導員事先標明的區域快速的飛去。十分鍾後,位於前排的領機的無線電忽然大聲的叫了起來:“敵人,方向85。角度22。距離25。”順著這聲叫喊。舍勒爾立刻照著指示看了過去,很快他就看見了在遙遠的地方出現的幾個黑點。黑點在藍天的背景下逐漸的放大。最後變成了三架飛機。“就這麽少?”看著在高空對頭飛行的三架英國賊鷗俯衝轟炸機。舍勒爾奇怪的想到。於是他立刻往自己的下方搜索過去,果然在他的右下方2000英尺的地方,出現了一著如同靶子一樣的圓圈,很顯然是英國人的飛機。至少有50架英國飛機此時正排著整齊的對於向舍勒爾他們飛來。看到這種情況。舍勒爾的腎上腺素開始急速的上升。因為自己的位置實在太好了。自己飛機無論是距離還是高度都十分的合適。此時再不攻擊更待何時。隻不過英國人的戰鬥機此時的位置卻讓舍勒爾感到疑惑。因為一般來說護衛的戰鬥機應該在攻擊機的上方,而現在舍勒爾忽然發現自己的對麵一架敵人的戰鬥機都沒有找到。麵對這樣一種情
:i裏他猛地拉下了機頭。很快飛機的發動機開始間歇性的發出巨大的轟鳴聲。然後便開始以45的角度往下衝去。他的目標是一架箭魚。此時那架飛機正在一個大編隊的中央。很顯然他們並沒有注意到即將來自上方的威脅。在射擊用的十字光圈把對方機身套入的一霎那。舍勒爾按下了20mm機炮發射的按鈕,很快飛機的+.的小點快速的從自己的飛機裏蹦了出去飛向對方。很快那架倒黴的箭魚就冒出一團巨大而又明亮的火焰。接著整個飛機拖著濃濃的黑煙栽向了大海。而舍勒爾則趁機從對方的空檔中高速的穿過。然後來了一個靈巧的左橫滾。躲開了對方另外一架箭魚的糾纏。麵對如此靈巧的bf-109。略顯笨拙的雙翼箭魚顯然不是其對手。在甩開了對方的攻擊之後。舍勒爾再次拉起機頭沖向了高空。因為他必須獲得高度上的優勢,從而取得戰鬥的上風。就在他爬升的時候。前麵又出現了兩架敵人的飛機,這種飛機正在以鬆散隊形慢慢的向著前麵飛去。從那個飛機後麵醜陋的四管炮塔舍勒爾就知道。這是負責掩護英國轟炸機的大鵬式戰鬥機。這種戰鬥機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戰鬥機,在管鼻和海火沒有出來之前。這種性能上缺陷嚴重的飛機被迫作為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戰鬥機參加了這次海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