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也就是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占領的7天後。老大們再一次來到德國,不過這次他們的目的地是巴伐利亞的慕尼黑。希特勒首先在慕尼黑與邊界之間迎接墨索裏尼。此舉不獨是給予一個盟友的禮遇,而且還使希特勒有機會將事態的最新情況告訴墨索裏尼。當兩個獨裁者乘坐希特勒的專列“阿美利加”號開往巴伐利亞的首府時,希特勒透露說,“齊格菲防線”一旦竣工,他就
害怕來自那裏的攻擊了。而且現在隻需要加大一點i德國的目標便能實現。不過現在他需要義大利的鼎力支持。墨索裏尼則滿口答應,畢竟這種根本不需要自己花多大代價的許諾對於他來說是十分簡單的。
而參加慕尼黑這個會議的另外兩名成員是乘飛機前往的。張伯倫離開赫斯頓時,天下起了小雨。他對記者們說:“小時候,我常常說,‘第一次若不成功,那就努力,再努力!’這就是我現在的所為。待我迴來時,我希望我能夠說,正如霍斯帕在‘亨利四世’中說過的那樣,‘衝破艱難險阻’我們摘下了這朵鮮花——安全!”
而法國的總理則在“達拉第萬歲!”、“和平萬歲!”的喊聲中,在勒布蓋機場登上了飛機。飛機是在濃霧中起飛的。上午11時15分,這架雙引擎飛機在慕尼黑機場降落了。當達拉第走下飛機的。所有人都發現這個總理第雙眉緊鎖,眼角的皺紋既多又深。他離開時,城裏既緊張又可怕。但是,令他驚奇的是,他發現德國人竟興高采烈。他們用熱情的歡唿聲迎接他,好像他是個英雄似的。
張伯倫是在午前數分鍾著陸的。在前往裏奇納宮旅館途中,他也受到了盛大的歡迎。在旅館裏僅留數分鍾後,他坐上敞篷汽車前往新近落成的元首大樓——會議將在那裏舉行。這座元首大樓係國家社會主義黨圍繞科尼希廣場而建的大樓群之一,用巨石砌成,建築緊湊,中央廳寬廣異常,高65英尺,寬100尺。大廳裏有兩座壯觀的石階,通向會議室。
張伯倫及其兩名隨從,身穿黑色製服來到會議室的時候他發現義大利的獨裁者墨索裏尼已經到了。這個禿頭胖子抬著頭挺著胸,步履輕快,無拘無束,他的身後跟著自己的女婿義大利的外長齊亞諾。不過現在在張伯倫看來按照墨索裏尼的表情好像他才是這裏的主人似的。而最後抵達的是希特勒。他的目光嚴厲而奇特,使達拉第他們感受不淺,不過最讓人感到壓抑的是後麵站著的那個年輕人,不用說也知道那就是現在在布拉格大出風頭的德國武裝黨衛隊副領袖威廉.魯道夫.赫斯。不過一開始一行人並沒有急著開會,由於時間已經是中午,所以德國方麵率先舉行了一個小型的餐會。會議參與者及其助手們座位設在小餐廳內的長台上,他們彼此互相打量,客氣但冷冷地握著手。而希特勒極力裝出和藹可親的樣子,他在眉宇之間卻現出關切,不過因為客人們大都不講德語,而他根本不懂其他國家的語言。所以亞不能與其他人自由交談。
拘謹地進完自助餐後,希特勒領著眾人進了一間四方形的房子,那裏可以鳥瞰科尼希廣場。房子很是壯觀,四周的牆壁用皮革覆蓋,還有不少花草和各種畫。牆上還有個大理石砌成的壁爐,壁爐上方懸掛著侖巴赫畫的巨幅俾斯麥畫像。不過由於時間的關係。所以這個會議的準備工作極差,導致其一開始便混亂不堪,而且越開越糊塗。首先大家在關於就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權究竟什麽時候建立,以及向受到傷害的捷克平民提供戰爭賠償的問題上,張伯倫表示關切而且喋喋不休。這令希特勒坐立不安。於是喊道:“我們的時間非常寶貴,不能消費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
於是坐在另外一邊的墨索裏尼就如何解決捷克斯洛伐克的問題提出了一份書麵提案,使會議稍稍有了點兒程序(這份提案實際上是德國人起草的,但墨索裏尼將它作為自己的提案提出來)。這份議案主要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權應該被重建,但是不是現在,主要是因為現在的政局並不是十分的穩定,此外蘇台德地區必須給德國。至於其他的,德國不想要。也不會要。
針對墨索裏尼的提案。英國終於也端出了一份提案。除蘇台德公民投票以及要為捷克的新邊境提供國際保證等條件外,其餘全被接受。至於捷克現在的政府應該採取一種共管的措施。比如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國家也可以派駐軍隊。
到了這裏,希特勒已經不耐煩了。他站起來答應了對方的要求,同時建議休會,因為他認為這個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何況樓下已經準備好了酒席;而此時的飯菜已涼了。當然,英法兩國代表以要向政府打電話為由婉言拒絕了他的邀請。但站在一旁的季明卻覺得,他們無心思出席宴會。“和平是取得了,但名聲卻遭到重大損失。”英方代表匆匆返迴“裏吉納”飯店,法國代表則趕迴“四季”旅館——迴去後,他們讓人將飯菜送至房間。與此同時,德國人與義大利人則在元首大樓用香檳酒和各種佳肴歡慶勝利。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是徹底的獲得了勝利。
第三部 第三十一章 慕尼黑分贓(下)
更新時間:2010-7-10 13:03:38 本章字數:3664
第二天,也就是1938年811日,德國、英國、義大利和法國的媒體率先爆出了有關慕尼黑四方會談的主要內容。當然最主要的是有關如何處理捷克斯洛伐克最終協議。其中包括在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一個民主的團結的政府。當然在這之前,首先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當然為了維持這個國家能夠順利的過渡,則必須由幾個國家組成一個聯合的委員會。委員會將負責保證捷克斯洛伐克政權的平穩,委員會將由十個人負責。他們來自歐洲不同的國家,其中包括安全、防務、財政、民政、法務等等。德國將派出五人,英國和法國兩人,義大利兩人波蘭一人。所有的問題都必須由幾個委員會開會共同討論決定。當然,為了保證捷克斯洛伐克地區的安全,各個國家也應該在這裏派駐軍隊。不過,對於這麽遙遠的土地。英國和法國的興趣並不是很大。所以他們並沒有提出派出兵力,此外義大利對這個地方也並不是十分感興趣。因為相對於其他地方來說。這裏實在是太遙遠了。所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也就被德國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拿到了手裏。
</br>
害怕來自那裏的攻擊了。而且現在隻需要加大一點i德國的目標便能實現。不過現在他需要義大利的鼎力支持。墨索裏尼則滿口答應,畢竟這種根本不需要自己花多大代價的許諾對於他來說是十分簡單的。
而參加慕尼黑這個會議的另外兩名成員是乘飛機前往的。張伯倫離開赫斯頓時,天下起了小雨。他對記者們說:“小時候,我常常說,‘第一次若不成功,那就努力,再努力!’這就是我現在的所為。待我迴來時,我希望我能夠說,正如霍斯帕在‘亨利四世’中說過的那樣,‘衝破艱難險阻’我們摘下了這朵鮮花——安全!”
而法國的總理則在“達拉第萬歲!”、“和平萬歲!”的喊聲中,在勒布蓋機場登上了飛機。飛機是在濃霧中起飛的。上午11時15分,這架雙引擎飛機在慕尼黑機場降落了。當達拉第走下飛機的。所有人都發現這個總理第雙眉緊鎖,眼角的皺紋既多又深。他離開時,城裏既緊張又可怕。但是,令他驚奇的是,他發現德國人竟興高采烈。他們用熱情的歡唿聲迎接他,好像他是個英雄似的。
張伯倫是在午前數分鍾著陸的。在前往裏奇納宮旅館途中,他也受到了盛大的歡迎。在旅館裏僅留數分鍾後,他坐上敞篷汽車前往新近落成的元首大樓——會議將在那裏舉行。這座元首大樓係國家社會主義黨圍繞科尼希廣場而建的大樓群之一,用巨石砌成,建築緊湊,中央廳寬廣異常,高65英尺,寬100尺。大廳裏有兩座壯觀的石階,通向會議室。
張伯倫及其兩名隨從,身穿黑色製服來到會議室的時候他發現義大利的獨裁者墨索裏尼已經到了。這個禿頭胖子抬著頭挺著胸,步履輕快,無拘無束,他的身後跟著自己的女婿義大利的外長齊亞諾。不過現在在張伯倫看來按照墨索裏尼的表情好像他才是這裏的主人似的。而最後抵達的是希特勒。他的目光嚴厲而奇特,使達拉第他們感受不淺,不過最讓人感到壓抑的是後麵站著的那個年輕人,不用說也知道那就是現在在布拉格大出風頭的德國武裝黨衛隊副領袖威廉.魯道夫.赫斯。不過一開始一行人並沒有急著開會,由於時間已經是中午,所以德國方麵率先舉行了一個小型的餐會。會議參與者及其助手們座位設在小餐廳內的長台上,他們彼此互相打量,客氣但冷冷地握著手。而希特勒極力裝出和藹可親的樣子,他在眉宇之間卻現出關切,不過因為客人們大都不講德語,而他根本不懂其他國家的語言。所以亞不能與其他人自由交談。
拘謹地進完自助餐後,希特勒領著眾人進了一間四方形的房子,那裏可以鳥瞰科尼希廣場。房子很是壯觀,四周的牆壁用皮革覆蓋,還有不少花草和各種畫。牆上還有個大理石砌成的壁爐,壁爐上方懸掛著侖巴赫畫的巨幅俾斯麥畫像。不過由於時間的關係。所以這個會議的準備工作極差,導致其一開始便混亂不堪,而且越開越糊塗。首先大家在關於就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權究竟什麽時候建立,以及向受到傷害的捷克平民提供戰爭賠償的問題上,張伯倫表示關切而且喋喋不休。這令希特勒坐立不安。於是喊道:“我們的時間非常寶貴,不能消費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
於是坐在另外一邊的墨索裏尼就如何解決捷克斯洛伐克的問題提出了一份書麵提案,使會議稍稍有了點兒程序(這份提案實際上是德國人起草的,但墨索裏尼將它作為自己的提案提出來)。這份議案主要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權應該被重建,但是不是現在,主要是因為現在的政局並不是十分的穩定,此外蘇台德地區必須給德國。至於其他的,德國不想要。也不會要。
針對墨索裏尼的提案。英國終於也端出了一份提案。除蘇台德公民投票以及要為捷克的新邊境提供國際保證等條件外,其餘全被接受。至於捷克現在的政府應該採取一種共管的措施。比如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國家也可以派駐軍隊。
到了這裏,希特勒已經不耐煩了。他站起來答應了對方的要求,同時建議休會,因為他認為這個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何況樓下已經準備好了酒席;而此時的飯菜已涼了。當然,英法兩國代表以要向政府打電話為由婉言拒絕了他的邀請。但站在一旁的季明卻覺得,他們無心思出席宴會。“和平是取得了,但名聲卻遭到重大損失。”英方代表匆匆返迴“裏吉納”飯店,法國代表則趕迴“四季”旅館——迴去後,他們讓人將飯菜送至房間。與此同時,德國人與義大利人則在元首大樓用香檳酒和各種佳肴歡慶勝利。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是徹底的獲得了勝利。
第三部 第三十一章 慕尼黑分贓(下)
更新時間:2010-7-10 13:03:38 本章字數:3664
第二天,也就是1938年811日,德國、英國、義大利和法國的媒體率先爆出了有關慕尼黑四方會談的主要內容。當然最主要的是有關如何處理捷克斯洛伐克最終協議。其中包括在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一個民主的團結的政府。當然在這之前,首先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當然為了維持這個國家能夠順利的過渡,則必須由幾個國家組成一個聯合的委員會。委員會將負責保證捷克斯洛伐克政權的平穩,委員會將由十個人負責。他們來自歐洲不同的國家,其中包括安全、防務、財政、民政、法務等等。德國將派出五人,英國和法國兩人,義大利兩人波蘭一人。所有的問題都必須由幾個委員會開會共同討論決定。當然,為了保證捷克斯洛伐克地區的安全,各個國家也應該在這裏派駐軍隊。不過,對於這麽遙遠的土地。英國和法國的興趣並不是很大。所以他們並沒有提出派出兵力,此外義大利對這個地方也並不是十分感興趣。因為相對於其他地方來說。這裏實在是太遙遠了。所以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也就被德國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拿到了手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