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地地道道的投降主義!”陳名樞大聲的叫了起來,“如果放棄了福州的話,就等於放棄了我們的根據地。這讓人家怎麽看我們?讓我們的士兵怎麽看我們?我以軍委會主席的名義命令,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守住福州。”
他的話還沒說完,忽然,一個參謀快步的走進了會議室,然後遞給蔣光一封電報。蔣光讀過以後忽然臉色大變:“江西方麵送過來的電報,說蔣介石的兩個師已經出了黎川向明溪撲來,估計最終的目標是永安。”聽了這封電報以後在場的所有人都交頭接耳起來。
“不要吵!不要吵!”陳名樞重重的拍了拍桌子然後大聲的說道,“江西方麵的情報不一定準確,在我看來這隻不過是敵人的疑兵之計。何況江西方麵還有十幾個師,他們應該能夠擋住對方的。我們現在隻要守衛好福州,就是最大的勝利。”接著,他站了起來大聲的說道:“目前我們的戰略中心應該放在古田和水口這裏。我想把第七師調往古田,守衛永安的區壽年的七十八師調往水口,而守衛大田的四十六師移防田,你看這樣行麽?蔣總司令?”
蔣光看了一眼對方,他實在不理解這個陳名樞為什麽要這麽做。但是這個傢夥可是軍委主席之一(另一個是李濟深),所以他根本沒辦法反對,於是他隻得嘆了一口氣然後無奈的說道:“那好吧!我帶隊去永安,水口和古田方向由蔡副總司令負責。”說到這裏他看了一眼自己的搭檔,大聲的說道:“那麽各位就快去準備吧。”說完頭也不迴的離開了會議室。
三天以後,兩個不好的消息傳到了福州的人民政府。第一個是延平失守,毛維受部未發一槍一彈就投降了蔣介石。而第二個就是國民黨最精銳的第五軍在張治中的帶領下,以四個師的強大兵力攻下了永安。由於永安的第七十八師撤離,而蔣光的部隊來不及調動,所以張治中打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一舉拿下永安,並向大田前進。十九路軍陷入了困境。
ps:最近太保寫了國內立刻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有的人說為什麽寫內戰,為什麽迴國,為什麽蔣介石和原來的不一樣等等。太保感到很鬱悶,不過還是就此說明一下。
對於內戰,太保是反對的。所以隻是從戰術角度加以敘述,至於十九路軍為什麽失敗,關鍵就是在於其以一省之力對抗一個國家。要是十九路軍和紅軍聯合或者和廣東的陳濟堂聯合蔣介石絕對不敢動他,但是問題是他自己打自己的牌。在打的戰略之下,十九路軍的失敗是註定的。太保也沒有辦法。隻好暗中幫忙了。當然最後這支英雄的部隊還是會出現在抗日的戰場上的。
至於為什麽迴國,我早在第二部就闡述了自己的理由。這是早就想好的思路,太保不會改變,何況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最後關於蔣介石的問題,很多人認為主角顯得太弱勢了點。沒辦法,就如同做生意一般。人家是甲方。你是乙方。乙方總是處於弱勢。特別是資源問題。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雖說是雙贏。但是德國的機器設備蔣介石可以找其它國家定購。但是便宜的礦產德國卻沒辦法去別的國家購買。這麽明著和蔣介石硬來對主角一點好處都沒有,為什麽要硬來呢?
最後關於尺度的問題。這個請大家放心。本書絕對不會涉及違禁的部分,特別是兩黨衝突。所以此書一定不會被封。
在此太保謝謝各位書友的捧場。還有就47號太保要去外地,可能書會暫停更新。迴來後繼續。
第二部 第十六章 福州淪陷
更新時間:2010-7-10 13:02:40 本章字數:3813
422,從延平出來的中央軍四個師將將水口團團包圍,同時四個師攻擊福建另一個重鎮古田。而西線的部隊也已經展開了進攻的隊列。23日,87師攻克了西部的重鎮大田,的新橋。
接著另外一個不好的消息又傳了出來,廣東的‘南天王’陳濟堂看到十九路軍敗亡在即,於是立刻下山摘桃子,25日粵軍獨立三師分兩路進入了福建,他們分別向龍巖和漳州開進。
而季明和衛立皇的第五路軍指揮部也從延平牽到了水口附近的黃龍崗。現在他的手頭上已經有九個師可以調動了,而水口的守軍隻有譚起秀的第五軍一個師的兵力。現在兵力對比是十比一。
水口位於延平魚福州之間,是古田溪注入閩江的匯合處,水口的南邊,也就是閩江的南岸有天柱山,溪的西麵是灣口,是支撐古田,保衛福州的戰略要地。雖然季明手中兵力強大,但是看到這個地形他還是皺了皺眉頭。由於天柱山奇特的地理位置,水口正好被其擋在裏麵,這樣的話,這個天柱山就如同一道屏障一般攔在了進攻部隊的麵前,而自己的部隊要攻擊水口則必須得過河,而過河的話,勢必會遭到天柱山對方火力的攔截,這樣一來損失一定很大。想了半天季明還是決定暫時不要著急進攻,等到把這裏得地形弄清楚再打。
不過不能幹坐在那裏看著對方,必須得試探一下,於是季明決定先派出少量部隊進行一次試探性的進攻。第二天一早剛剛趕到水口的李默庵的第十師就投入了進攻。拂曉的時候,第十師組織了三個連的兵力,利用就地徵集來的木船開始偷渡。由於十九路軍炸掉了古田溪上遊的龍亭水庫的大壩,所以原本最寬處隻有十米左右的古田溪,一下子變得足足有三十米寬。等到第十師的士兵搖搖晃晃的坐著船來到溪(現在應該叫大河)的中心的時候,猛地對麵天住山的高地上忽然升起了無數的火把,把整個寬闊的河麵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接著迫擊炮彈和機槍子彈從山上得四麵八方向河中心湧了過去,而那幾十條小船如同進了大海中一樣在那裏撲騰了好久。最後在損失了四艘船和船上的全部人之後,第十師的剩餘的船才倉惶的迴到了自己的一方,而隔著河觀戰的季明也認為從正麵突破絕對不是一個好方法。
</br>
他的話還沒說完,忽然,一個參謀快步的走進了會議室,然後遞給蔣光一封電報。蔣光讀過以後忽然臉色大變:“江西方麵送過來的電報,說蔣介石的兩個師已經出了黎川向明溪撲來,估計最終的目標是永安。”聽了這封電報以後在場的所有人都交頭接耳起來。
“不要吵!不要吵!”陳名樞重重的拍了拍桌子然後大聲的說道,“江西方麵的情報不一定準確,在我看來這隻不過是敵人的疑兵之計。何況江西方麵還有十幾個師,他們應該能夠擋住對方的。我們現在隻要守衛好福州,就是最大的勝利。”接著,他站了起來大聲的說道:“目前我們的戰略中心應該放在古田和水口這裏。我想把第七師調往古田,守衛永安的區壽年的七十八師調往水口,而守衛大田的四十六師移防田,你看這樣行麽?蔣總司令?”
蔣光看了一眼對方,他實在不理解這個陳名樞為什麽要這麽做。但是這個傢夥可是軍委主席之一(另一個是李濟深),所以他根本沒辦法反對,於是他隻得嘆了一口氣然後無奈的說道:“那好吧!我帶隊去永安,水口和古田方向由蔡副總司令負責。”說到這裏他看了一眼自己的搭檔,大聲的說道:“那麽各位就快去準備吧。”說完頭也不迴的離開了會議室。
三天以後,兩個不好的消息傳到了福州的人民政府。第一個是延平失守,毛維受部未發一槍一彈就投降了蔣介石。而第二個就是國民黨最精銳的第五軍在張治中的帶領下,以四個師的強大兵力攻下了永安。由於永安的第七十八師撤離,而蔣光的部隊來不及調動,所以張治中打了一個漂亮的時間差一舉拿下永安,並向大田前進。十九路軍陷入了困境。
ps:最近太保寫了國內立刻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有的人說為什麽寫內戰,為什麽迴國,為什麽蔣介石和原來的不一樣等等。太保感到很鬱悶,不過還是就此說明一下。
對於內戰,太保是反對的。所以隻是從戰術角度加以敘述,至於十九路軍為什麽失敗,關鍵就是在於其以一省之力對抗一個國家。要是十九路軍和紅軍聯合或者和廣東的陳濟堂聯合蔣介石絕對不敢動他,但是問題是他自己打自己的牌。在打的戰略之下,十九路軍的失敗是註定的。太保也沒有辦法。隻好暗中幫忙了。當然最後這支英雄的部隊還是會出現在抗日的戰場上的。
至於為什麽迴國,我早在第二部就闡述了自己的理由。這是早就想好的思路,太保不會改變,何況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最後關於蔣介石的問題,很多人認為主角顯得太弱勢了點。沒辦法,就如同做生意一般。人家是甲方。你是乙方。乙方總是處於弱勢。特別是資源問題。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雖說是雙贏。但是德國的機器設備蔣介石可以找其它國家定購。但是便宜的礦產德國卻沒辦法去別的國家購買。這麽明著和蔣介石硬來對主角一點好處都沒有,為什麽要硬來呢?
最後關於尺度的問題。這個請大家放心。本書絕對不會涉及違禁的部分,特別是兩黨衝突。所以此書一定不會被封。
在此太保謝謝各位書友的捧場。還有就47號太保要去外地,可能書會暫停更新。迴來後繼續。
第二部 第十六章 福州淪陷
更新時間:2010-7-10 13:02:40 本章字數:3813
422,從延平出來的中央軍四個師將將水口團團包圍,同時四個師攻擊福建另一個重鎮古田。而西線的部隊也已經展開了進攻的隊列。23日,87師攻克了西部的重鎮大田,的新橋。
接著另外一個不好的消息又傳了出來,廣東的‘南天王’陳濟堂看到十九路軍敗亡在即,於是立刻下山摘桃子,25日粵軍獨立三師分兩路進入了福建,他們分別向龍巖和漳州開進。
而季明和衛立皇的第五路軍指揮部也從延平牽到了水口附近的黃龍崗。現在他的手頭上已經有九個師可以調動了,而水口的守軍隻有譚起秀的第五軍一個師的兵力。現在兵力對比是十比一。
水口位於延平魚福州之間,是古田溪注入閩江的匯合處,水口的南邊,也就是閩江的南岸有天柱山,溪的西麵是灣口,是支撐古田,保衛福州的戰略要地。雖然季明手中兵力強大,但是看到這個地形他還是皺了皺眉頭。由於天柱山奇特的地理位置,水口正好被其擋在裏麵,這樣的話,這個天柱山就如同一道屏障一般攔在了進攻部隊的麵前,而自己的部隊要攻擊水口則必須得過河,而過河的話,勢必會遭到天柱山對方火力的攔截,這樣一來損失一定很大。想了半天季明還是決定暫時不要著急進攻,等到把這裏得地形弄清楚再打。
不過不能幹坐在那裏看著對方,必須得試探一下,於是季明決定先派出少量部隊進行一次試探性的進攻。第二天一早剛剛趕到水口的李默庵的第十師就投入了進攻。拂曉的時候,第十師組織了三個連的兵力,利用就地徵集來的木船開始偷渡。由於十九路軍炸掉了古田溪上遊的龍亭水庫的大壩,所以原本最寬處隻有十米左右的古田溪,一下子變得足足有三十米寬。等到第十師的士兵搖搖晃晃的坐著船來到溪(現在應該叫大河)的中心的時候,猛地對麵天住山的高地上忽然升起了無數的火把,把整個寬闊的河麵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接著迫擊炮彈和機槍子彈從山上得四麵八方向河中心湧了過去,而那幾十條小船如同進了大海中一樣在那裏撲騰了好久。最後在損失了四艘船和船上的全部人之後,第十師的剩餘的船才倉惶的迴到了自己的一方,而隔著河觀戰的季明也認為從正麵突破絕對不是一個好方法。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