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所處的時代是浪漫主義文學在美國轟轟烈烈的時代。這一文學運動是美國社會經濟與政治思想發展的必然產物。

    進入十九世紀,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經濟蓬勃向上。南部各州棉花種植業迅速擴展,北部的紡織、製革、機器製造等工業在產業革命推動下如火如荼。到六十年代,全國已擁有工廠十四萬座,固定資產十億美元以上,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四位。交通運輸業空前繁榮。

    1821年全國收稅大道總長達四千英裏,1840年全國鐵路總長三千三百多英裏。接下來的二十年內翻了十番,達三萬多英裏。開發西部成為席卷全國的大潮,到六十年代,全國一半人口已越過阿巴拉契山脈向西遷徙。聯邦政府為獎勵拓墾西部,將土地價格下降到每公頃一·二五美元!與此同時,由於英法戰爭,歐洲大亂,美國趁機大舉發展貿易,掌握了世界貿易的三分之一,並通過購買和掠奪,擴張領土近三倍。資本主義在這塊土地上可謂欣欣向榮,盛況空前。

    一定的經濟基礎必然產生與之相應的上層建築。這個時期,形形色色的主義、思潮迭起,令人眼花繚亂。光是老百姓信奉的基督教,一下子就湧現五花八門的理論與教派,諸如自然神論、一神論、泛神論、摩門教派、千年至福教派等。特別是三十年代加爾文教派內部的一夥革新者與思想家愛默生、富勒、阿爾考特、黎普裏等人,在波士頓附近的康考德村經常聚會,組成了一個“超驗主義者俱樂部”。他們對神學與哲學的現狀極為不滿,在吸收歐洲,尤其是德國哲學家康德的一些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推崇直覺的超驗主義觀點。

    超驗主義觀點的核心是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認為人類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個縮影——“世界將其自身縮小成為一滴露水”(愛默生語)。超驗主義者強調萬物本質上的統一,萬物皆受“超靈”製約,而人類靈魂與“超靈”一致。這種對人之神聖的肯定使超驗主義者蔑視外部的權威與傳統,依賴自己的直接經驗。“相信你自己”這句愛默生的名言,成為超驗主義者的座右銘。這種超驗主義觀點雖屬於唯心主義,但它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有助於打破加爾文教的“人性惡”、“命定論”等教條的束縛,為熱情奔放,抒發個性的浪漫主義文學奠定了思想基礎。在這一思想影響下,美國文壇出現了“新英格蘭文藝複興”。而海濱城市波士頓以其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越條件,便成為這個“文藝複興”的中心。

    波士頓以其附近的哈佛為後盾,兼有航運事業帶來的大量財富,私人的收入富可敵國。

    各種會社、圖書館、期刊、出版社競相成立。更重要的是,這裏聚集著大批優秀的美國作家,除參加超驗主義者俱樂部的愛默生、梭羅、阿爾考特等人外,還有霍桑、洛威爾、朗費羅、霍爾默斯、麥爾維爾、惠蒂埃等等。

    有人甚至說,走在波士頓附近,隨便丟一塊石頭,準能碰到一位作家。從比肯山乘車出發在新英格蘭走上一遭,一路上都可能經過哪位重要作家的家門口。這些新英格蘭作家為美國文壇獻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禮。他們的作品成為不朽文學經典的信手就可拈來一大把:霍桑的《紅字》、愛默生的《曆史性代表人物》、麥爾維爾的《白鯨》、梭羅的《瓦爾登》,以及後來惠特曼的《草葉集》..怪不得f ·o·麥瑟森教授在他的《美國文藝複興》一書中所指出:“您盡可翻遍其餘一切美國文學作品,也找不到任何一組書能在想象力方麵與這些書媲美。”而這場文藝複興中影響最大,獨樹一幟的作家又當推納撒尼爾·霍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樂山的五月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霍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霍桑並收藏歡樂山的五月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