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由民眾決定隨著李墨白的訪問,寶島方麵的普通民眾對於李墨白和大陸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政治層麵的談判也算正正式拉開了帷幕。
李墨白迴到京城後,並沒有安排自己邀請的這些寶島代表的行程,而是讓這些代表自己安排,想去哪裏就去那裏,完全自由自在的考察參觀,真正地用眼睛去觀察發現。
在這些代表迴到寶島後,也是紛紛將自己所看到的事實傳遞給了自己身邊的人,於是有吸引了更多的寶島民眾前往大陸旅遊參觀,同樣有帶迴去更多的消息,這是民眾們親眼所見的事實,而非報紙上所報道的那些消息。
至於官方的談判李墨白卻是懶得摻和,李墨白向來對這些具體的事情不感興趣,隻要大的方向沒有錯,李墨白才不會去當事兒媽。
局麵徹底改變,李墨白也想謀劃一點自己的事兒,那就是自己手頭那些寶貝,要給這些寶貝一個合適的身份,並且能讓更多的人能欣賞到這些寶貝,如果隻是自己一個人把玩,還真沒有什麽意思。
於是李墨白在圍脖上宣布自己將要建設一座博物館,一座大型博物館,預計初期投資200億元人民幣。
這個消息一公布出來,頓時所有人都為之震撼不已,200億元建設的博物館,在全世界都是相當驚人的了。傳媒界自是紛紛報道,但由於李墨白還沒有宣布具體的地點,於是凡是能與李墨白拉上關係的地方,都希望李墨白能將自己的博物館在轄區內落地,秦城、京城、秦皇、廬山等地的遊說團已經第一時間向李墨白展開遊說。
李墨白頓時發現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不自在,當然李墨白也是沒有辦法,畢竟隻有通過先期的炒作一番之後,自己有些東西才能以海歸的名義運作迴來,比如有些東西需要從通過在意大利或者曰本等文物合法販賣的天堂合法洗白。
即使這樣,李墨白手中還有大量的畫作以及雕塑作品不能見光,比如來自聖彼得堡冬宮的油畫、以及印度的黃金神像,冬宮的油畫要向見光,至少需要幾十年的運作,不過李墨白是沒有打算讓這些東西見光;印度的黃金神像等器物,則是可以放出一部分,阿三根本沒有任何證據想自己索要,他們對這些東西可是一點線索都沒有。
仔細思量了一番,李墨白還是決定將博物館建造在軒轅大學附近,因為李墨白打算將來長居於廬山,這地方無論是環境還是氣溫都是非常適宜,唯一的缺點就是空氣偏於潮濕。
當李墨白宣布建於廬山之時,其他地方都是非常失落,不過想想也是,當年隻有廬山接納了軒轅大學,建在軒轅大學附近的確是有利於軒轅大學的發展。
決定落戶廬山之後,當地政斧自是雙手歡迎,並且提出地方由李墨白任選,隻要李墨白看中的地方,都會盡可能地給搞定。
李墨白的選址倒是沒有費腦筋,而是直接將博物館建設在軒轅大學的旁邊,博物館占地麵積70萬平方米,由由中國最頂尖的設計師聯合歐洲著名設計師共同設計,建築外形是中國傳統建築融合當代元素,形成即傳統又具有現代風韻的新中式風格,使得整個建築就是一座藝術品。
博物館展廳麵積達到驚人的60萬平米,包括中國館、亞洲館、歐洲館、埃及館、非洲館、美洲館幾大展廳,其中又以中國館最大,整個工程相當地浩大,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精華體現。
在博物館開始動工建設的時候,李墨白便宣布向全世界征集文物,所謂征集文物自然是要將自己手頭一些不能見光的東西給洗白了,李墨白這些年來的收藏品已經達到驚人的數十萬件,倒是一點都不缺寶貝,甚至可以說李墨白的這座博物館隻要李墨白拿出一半的藏品,都能震撼世界,甚至在藏品珍貴程度上隱隱與大英博物館比肩,當然其中有些重器還是不適合於展出。
令李墨白沒有想到的是,自宣布征集文物以來,世界各地的華人紛紛表態,要將自己的藏品捐獻給李墨白的博物館,很多人已經不遠萬裏將自己的寶貝給送了過來,讓李墨白感動無比。
讓李墨白更沒有想到的是,在捐獻的這些寶貝中,真是精品不斷,很多東西令李墨白都是大開眼界,國內的民眾也是紛紛將自己的寶貝捐獻出來,讓李墨白每天都是忙的不亦樂乎。
至於組建團隊的事兒,李墨白則是一概交由自己的私人團隊打理,必須是符合要求的專業人員才能成為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外行則是一個都不要,即使是專業人員也要求深愛博物館行業。
李墨白的這個博物館原本計劃是免費,但後來考慮到免費一點不符合博物館的地位,再說也不可能永遠由自己給供血,何況依靠自身的運作良姓發展才是正理,自己這是私人博物館,又不是國立博物館。
於是李墨白決定凡是被博物館選中的藏品一律根據藏品本身的價值付費,以免將來造成糾紛和不好的影響,當然願意捐獻的李墨白也不拒絕。
出乎李墨白的意料的是多數人都選擇了捐獻,這些人完全是因為相信李墨白,因為他們相信李墨白不會把自己的東西給糟踐了。
而就在李墨白全力以赴地籌備自己的博物館時,兩岸的談判也進行的如火如荼,雖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雙方談判的氛圍卻是相當的和睦,畢竟都是中國人,留著同樣的鮮血。
李墨白在籌備博物館過程中,也是隨時關注著談判的進展,每當雙方因為某個細節不能達成共識時,李墨白便在報上發表文章,提出自己的見解。
雙方談判代表在看到李墨白的文章後,竟然是各自做出讓步;甚至有的時候雙方僵持時,故意將矛盾亮出來,希望看看李墨白的觀點,而民眾也是非常認可李墨白所提出的解決辦法,每天翻開報紙都期待看到李墨白的評論文章,隻是李墨白可是沒有精力每天寫評論,再說要是雙方所有的矛盾都要李墨白來調和,這些談判代表也該下課了。
“白少,今兒有一個美國華裔老頭兒,帶了一個集裝箱的東西來了,他希望能跟你見個麵。”小白跟李墨白說道。
“見,他想見我,不一定要帶東西來,當然他不能隻為看看我而已。”李墨白笑道。想見李墨白的人太多了,李墨白自然不可能見到所有人,見麵的自然是有選擇姓的,否則李墨白就累死了。
“專家組這會兒正在看他帶來的東西,這會兒已經迷進去了。”小白道。
“看來有不少好東西啊。”李墨白也是來了興趣。
當李墨白和美國華裔老頭兒見麵後,發現老頭兒已經是白發蒼蒼,寒暄過後才知道老頭兒已經95歲高齡,讓李墨白也是驚訝中帶著敬佩,“老人家,您其實可以打個電話,我就可以飛過去,不用麻煩您老親自給送過來的。”
“白少,我老頭子身體硬朗得很,這次過來一方麵是想看看祖國的變化,二是想看看你這個優秀的年輕人。”老頭兒哈哈一笑道,“英雄出少年,毛先生當年我見過,但是我不敢勾通於他的政治理念,於是我舉家遷往紐約;今天我又見到了更出色的白少,我又想舉家遷迴來。”
“老人家,你實在過於謬讚了,墨白隻是一個普通的公民,中國以後也隻有公民,即使總理也是為人民服務的公民,再也沒有皇帝了。”李墨白道。
“說得好啊,泱泱中華終於徹底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白少你的功不可沒。”老頭子嗬嗬一笑道,“難能可貴的是白少你一點沒有居功,甚至自覺地成為中華民族的看門人,老朽我汗顏,也是打心眼裏佩服。”
“老人家,您真的謬讚了,墨白豈敢居功,今天這一切隻是曆史發展的必然,凡是違逆曆史發展的終歸會被曆史的車輪碾壓過去。”李墨白道,“新時代沒有功勞,隻有公民,每個公民要想維護自身的權益,就必須謹記自身的責任與義務,那就是維護法治、明煮與自由。”
“好好好,老朽真是受教了,慚愧啊,在美國經受了幾十年的明煮洗禮,竟然沒有墨白考慮的透徹。”老頭兒連聲叫好,抬手指了指身旁的兩隻木箱說道,“這次過來,我將當年帶走的東西全部帶迴來了,算是老朽的一點心意,這是老朽珍藏的《永樂大典》中一部分,算是我作為一個公民所能盡到的責任。”
“謝謝老人家,這份禮物真是太珍貴了。”李墨白聞言也是為之動容,這可是了不得的好東西,聲音中也是透著一絲顫栗。
“這是當年家父傾力收集到的,隻可惜財力有限,沒有收集到更多。”老頭子肅然說道,示意身邊的一個中年人打開箱子。
“老人家,墨白真誠地謝謝您,謝謝您保存了中華文化的血脈。”李墨白連聲道謝,看到打開的箱子,李墨白一眼就認出這是《永樂大典》的珍本典籍。
戴上手套,李墨白拿起一本典籍,一看之下頓時便愛不釋手,整個人的神情都沉入了典籍之中。老頭兒看到李墨白投入的神色,神情也是無比的開心。
這隻是李墨白在征集文物過程中的一幕,很多海外華僑都不遠萬裏迴到中國,將一些珍貴的典籍、書畫捐給李墨白的博物館,李墨白除了感動也為中華兒女的赤子情懷而驕傲。
經過一年時間的談判,兩岸的和平協議終於簽署,寶島也準備進行全民公投,由民眾投票決定是否迴歸祖國的懷抱,這個消息頓時傳遍世界。
各方更是議論紛紛,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寶島的全民公投上,各方的觀察家也是紛紛開始賣嘴,西方很多預言家則是紛紛預言公投的現狀不容樂觀雲雲。
在寶島舉行公投的同時,大陸也是宣布就寶島迴歸舉行公投。這個消息頓時也是傳遍世界,再次引起轟動,古老東方大國真的變了,徹底變了。
中方宣布公投,結果自然不言而喻,肯定會以高票通過,對於寶島方麵而言自然是充滿壓力,如果自己這方麵沒有通過,接下來大陸肯定會以民眾的意誌作為借口,對自己動武,這樣情況下動武,人家的理由充分極了。
而西方不願意看到寶島迴歸的組織則是紛紛行動起來,到寶島準備串聯,希望人們投反對票,寶島方麵則是大力宣講迴歸之後的好處,讓所有的民眾了解到大陸的誠意。
對於公投李墨白倒是沒有太多的意見,曆史的發展由民眾決定,但是民眾的意誌需要引導,尤其是這種事情。而由公投決定迴歸,更能體現民眾的意誌,將來才會徹底擰成一股繩,而不是離心離德,比如當年港島迴歸後,但是心卻始終沒有迴歸。
於是李墨白放下手頭的工作,連續發表了幾篇文章,這些文章沒有說教,隻是一些真實的故事,但是在寶島引起的反響卻是相當驚人,大多數人看到這些故事都是眼含熱淚,心情激蕩。
事實上李墨白所寫的內容在寶島並不是第一次聽到,隻是李墨白所選擇的角度和以往是截然不同,文字方麵也是天壤之別,不僅是充滿溫情,更是透著一股濃濃的親情,中華民族不可割裂的血脈親情。
李墨白寫的故事感動了寶島,也感動了所有的華人,一時之間叫囂著要投反對票的勢力隻好低下頭,這個時候要是公然反對隻能是讓自己失去更多的支持,隻能等這個風頭過去,然後再尋找到合適的觀點以獲取更多人的支持。
而李墨白又豈能不知道反對派的心思,連續一波心理攻勢後,李墨白的文風陡然一變,全麵地分析了利弊,並且強硬地提出寶島從來都是中華大家庭的一部分,從來都不可分割。
看到李墨白開始強硬起來,那些反對派終於意識到李墨白在華人圈乃至全世界妖孽一般的影響力,更是拿不出反駁的理論,可謂是黔驢技窮,因為李墨白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更是將反對派能想到的觀點批駁的一無是處。
當然大陸與寶島方麵的學者自然也沒有閑著,紛紛響應著李墨白,在公投之前形成最強有力的輿論攻勢。以至於世界各大媒體都感覺到了一股相當可怕地力量,隻覺得這個時候如果提出不同的觀點鼓吹讀力就成為過街老鼠。
有這樣的心理自然是官方給各方麵的壓力造成,官方發言人更是強硬地說道,凡是外部勢力介入寶島局勢的都將接受最嚴厲的製裁與打擊,中國的強勢已經是世界眾所周知的事實,即使美國都不敢隨便的以官方姿態亂講,隻能說尊重民眾的意願,可是民眾的意願自然也包括大陸民眾的意願,中國已經將動武的噱頭都已經準備好了。
大陸的公投比寶島方麵早了一個3天,而大陸的公投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幾乎所有的電視台報紙都派了大部分的記者前來中國進行現場采訪和現場直播,這樣的曆史事件如果缺席的話,會成為媒體一輩子的恥辱,就好比當av缺席911事件一樣,成av曆史上揮之不去的恥辱,不av的恥辱不僅僅是911。
李墨白一身長衫投票的時候,更是特意對著鏡頭展示了一下自己的選擇——熱切期待寶島迴歸母親的懷抱,這一幕更是被所有的電視台在直播中反複播放,成為一個曆史事件的縮影。
當兩天後計票結果出來以後,一點沒有意外的是99%的通過,世界頓時為之嘩然,這樣的結果真是令人驚訝,高達99%的通過,這在一個自由的國度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在中國卻是實現了。
李墨白在結果出來之後,繼續在報紙上撰文表示祝賀,也最後一次展開了對寶島民眾的唿喚,唿喚遊子迴家。
寶島方麵的民眾看到這樣的結果也是非常的感動,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紛紛表示願意迴歸祖國,共建一個美好的大家庭。
而就在這一片喧囂聲中,時間也到了寶島公投的曰子,各方傳媒的記者又紛紛轉場前往寶島,當然電視媒體則是早已經守候在寶島,就等公投開始進行現場直播。
這一天對於全球的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大曰子,將要決定兩岸和平走向的大事件,是戰還是和就要在這一天見分曉,大陸人民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寶島人民做出最後的選擇。
李墨白這會兒也是和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寶島方麵的公投,雖然計票結果不會立即出來,但是這個過程就是曆史,曆史的時刻自然不能錯過。
不願錯過這一刻不僅是李墨白,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華人華僑都在電視麵前坐著,或者手捧ipad之類的手持設備,關注著這一曆史時刻。
(未完待續)
李墨白迴到京城後,並沒有安排自己邀請的這些寶島代表的行程,而是讓這些代表自己安排,想去哪裏就去那裏,完全自由自在的考察參觀,真正地用眼睛去觀察發現。
在這些代表迴到寶島後,也是紛紛將自己所看到的事實傳遞給了自己身邊的人,於是有吸引了更多的寶島民眾前往大陸旅遊參觀,同樣有帶迴去更多的消息,這是民眾們親眼所見的事實,而非報紙上所報道的那些消息。
至於官方的談判李墨白卻是懶得摻和,李墨白向來對這些具體的事情不感興趣,隻要大的方向沒有錯,李墨白才不會去當事兒媽。
局麵徹底改變,李墨白也想謀劃一點自己的事兒,那就是自己手頭那些寶貝,要給這些寶貝一個合適的身份,並且能讓更多的人能欣賞到這些寶貝,如果隻是自己一個人把玩,還真沒有什麽意思。
於是李墨白在圍脖上宣布自己將要建設一座博物館,一座大型博物館,預計初期投資200億元人民幣。
這個消息一公布出來,頓時所有人都為之震撼不已,200億元建設的博物館,在全世界都是相當驚人的了。傳媒界自是紛紛報道,但由於李墨白還沒有宣布具體的地點,於是凡是能與李墨白拉上關係的地方,都希望李墨白能將自己的博物館在轄區內落地,秦城、京城、秦皇、廬山等地的遊說團已經第一時間向李墨白展開遊說。
李墨白頓時發現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不自在,當然李墨白也是沒有辦法,畢竟隻有通過先期的炒作一番之後,自己有些東西才能以海歸的名義運作迴來,比如有些東西需要從通過在意大利或者曰本等文物合法販賣的天堂合法洗白。
即使這樣,李墨白手中還有大量的畫作以及雕塑作品不能見光,比如來自聖彼得堡冬宮的油畫、以及印度的黃金神像,冬宮的油畫要向見光,至少需要幾十年的運作,不過李墨白是沒有打算讓這些東西見光;印度的黃金神像等器物,則是可以放出一部分,阿三根本沒有任何證據想自己索要,他們對這些東西可是一點線索都沒有。
仔細思量了一番,李墨白還是決定將博物館建造在軒轅大學附近,因為李墨白打算將來長居於廬山,這地方無論是環境還是氣溫都是非常適宜,唯一的缺點就是空氣偏於潮濕。
當李墨白宣布建於廬山之時,其他地方都是非常失落,不過想想也是,當年隻有廬山接納了軒轅大學,建在軒轅大學附近的確是有利於軒轅大學的發展。
決定落戶廬山之後,當地政斧自是雙手歡迎,並且提出地方由李墨白任選,隻要李墨白看中的地方,都會盡可能地給搞定。
李墨白的選址倒是沒有費腦筋,而是直接將博物館建設在軒轅大學的旁邊,博物館占地麵積70萬平方米,由由中國最頂尖的設計師聯合歐洲著名設計師共同設計,建築外形是中國傳統建築融合當代元素,形成即傳統又具有現代風韻的新中式風格,使得整個建築就是一座藝術品。
博物館展廳麵積達到驚人的60萬平米,包括中國館、亞洲館、歐洲館、埃及館、非洲館、美洲館幾大展廳,其中又以中國館最大,整個工程相當地浩大,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精華體現。
在博物館開始動工建設的時候,李墨白便宣布向全世界征集文物,所謂征集文物自然是要將自己手頭一些不能見光的東西給洗白了,李墨白這些年來的收藏品已經達到驚人的數十萬件,倒是一點都不缺寶貝,甚至可以說李墨白的這座博物館隻要李墨白拿出一半的藏品,都能震撼世界,甚至在藏品珍貴程度上隱隱與大英博物館比肩,當然其中有些重器還是不適合於展出。
令李墨白沒有想到的是,自宣布征集文物以來,世界各地的華人紛紛表態,要將自己的藏品捐獻給李墨白的博物館,很多人已經不遠萬裏將自己的寶貝給送了過來,讓李墨白感動無比。
讓李墨白更沒有想到的是,在捐獻的這些寶貝中,真是精品不斷,很多東西令李墨白都是大開眼界,國內的民眾也是紛紛將自己的寶貝捐獻出來,讓李墨白每天都是忙的不亦樂乎。
至於組建團隊的事兒,李墨白則是一概交由自己的私人團隊打理,必須是符合要求的專業人員才能成為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外行則是一個都不要,即使是專業人員也要求深愛博物館行業。
李墨白的這個博物館原本計劃是免費,但後來考慮到免費一點不符合博物館的地位,再說也不可能永遠由自己給供血,何況依靠自身的運作良姓發展才是正理,自己這是私人博物館,又不是國立博物館。
於是李墨白決定凡是被博物館選中的藏品一律根據藏品本身的價值付費,以免將來造成糾紛和不好的影響,當然願意捐獻的李墨白也不拒絕。
出乎李墨白的意料的是多數人都選擇了捐獻,這些人完全是因為相信李墨白,因為他們相信李墨白不會把自己的東西給糟踐了。
而就在李墨白全力以赴地籌備自己的博物館時,兩岸的談判也進行的如火如荼,雖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雙方談判的氛圍卻是相當的和睦,畢竟都是中國人,留著同樣的鮮血。
李墨白在籌備博物館過程中,也是隨時關注著談判的進展,每當雙方因為某個細節不能達成共識時,李墨白便在報上發表文章,提出自己的見解。
雙方談判代表在看到李墨白的文章後,竟然是各自做出讓步;甚至有的時候雙方僵持時,故意將矛盾亮出來,希望看看李墨白的觀點,而民眾也是非常認可李墨白所提出的解決辦法,每天翻開報紙都期待看到李墨白的評論文章,隻是李墨白可是沒有精力每天寫評論,再說要是雙方所有的矛盾都要李墨白來調和,這些談判代表也該下課了。
“白少,今兒有一個美國華裔老頭兒,帶了一個集裝箱的東西來了,他希望能跟你見個麵。”小白跟李墨白說道。
“見,他想見我,不一定要帶東西來,當然他不能隻為看看我而已。”李墨白笑道。想見李墨白的人太多了,李墨白自然不可能見到所有人,見麵的自然是有選擇姓的,否則李墨白就累死了。
“專家組這會兒正在看他帶來的東西,這會兒已經迷進去了。”小白道。
“看來有不少好東西啊。”李墨白也是來了興趣。
當李墨白和美國華裔老頭兒見麵後,發現老頭兒已經是白發蒼蒼,寒暄過後才知道老頭兒已經95歲高齡,讓李墨白也是驚訝中帶著敬佩,“老人家,您其實可以打個電話,我就可以飛過去,不用麻煩您老親自給送過來的。”
“白少,我老頭子身體硬朗得很,這次過來一方麵是想看看祖國的變化,二是想看看你這個優秀的年輕人。”老頭兒哈哈一笑道,“英雄出少年,毛先生當年我見過,但是我不敢勾通於他的政治理念,於是我舉家遷往紐約;今天我又見到了更出色的白少,我又想舉家遷迴來。”
“老人家,你實在過於謬讚了,墨白隻是一個普通的公民,中國以後也隻有公民,即使總理也是為人民服務的公民,再也沒有皇帝了。”李墨白道。
“說得好啊,泱泱中華終於徹底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白少你的功不可沒。”老頭子嗬嗬一笑道,“難能可貴的是白少你一點沒有居功,甚至自覺地成為中華民族的看門人,老朽我汗顏,也是打心眼裏佩服。”
“老人家,您真的謬讚了,墨白豈敢居功,今天這一切隻是曆史發展的必然,凡是違逆曆史發展的終歸會被曆史的車輪碾壓過去。”李墨白道,“新時代沒有功勞,隻有公民,每個公民要想維護自身的權益,就必須謹記自身的責任與義務,那就是維護法治、明煮與自由。”
“好好好,老朽真是受教了,慚愧啊,在美國經受了幾十年的明煮洗禮,竟然沒有墨白考慮的透徹。”老頭兒連聲叫好,抬手指了指身旁的兩隻木箱說道,“這次過來,我將當年帶走的東西全部帶迴來了,算是老朽的一點心意,這是老朽珍藏的《永樂大典》中一部分,算是我作為一個公民所能盡到的責任。”
“謝謝老人家,這份禮物真是太珍貴了。”李墨白聞言也是為之動容,這可是了不得的好東西,聲音中也是透著一絲顫栗。
“這是當年家父傾力收集到的,隻可惜財力有限,沒有收集到更多。”老頭子肅然說道,示意身邊的一個中年人打開箱子。
“老人家,墨白真誠地謝謝您,謝謝您保存了中華文化的血脈。”李墨白連聲道謝,看到打開的箱子,李墨白一眼就認出這是《永樂大典》的珍本典籍。
戴上手套,李墨白拿起一本典籍,一看之下頓時便愛不釋手,整個人的神情都沉入了典籍之中。老頭兒看到李墨白投入的神色,神情也是無比的開心。
這隻是李墨白在征集文物過程中的一幕,很多海外華僑都不遠萬裏迴到中國,將一些珍貴的典籍、書畫捐給李墨白的博物館,李墨白除了感動也為中華兒女的赤子情懷而驕傲。
經過一年時間的談判,兩岸的和平協議終於簽署,寶島也準備進行全民公投,由民眾投票決定是否迴歸祖國的懷抱,這個消息頓時傳遍世界。
各方更是議論紛紛,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寶島的全民公投上,各方的觀察家也是紛紛開始賣嘴,西方很多預言家則是紛紛預言公投的現狀不容樂觀雲雲。
在寶島舉行公投的同時,大陸也是宣布就寶島迴歸舉行公投。這個消息頓時也是傳遍世界,再次引起轟動,古老東方大國真的變了,徹底變了。
中方宣布公投,結果自然不言而喻,肯定會以高票通過,對於寶島方麵而言自然是充滿壓力,如果自己這方麵沒有通過,接下來大陸肯定會以民眾的意誌作為借口,對自己動武,這樣情況下動武,人家的理由充分極了。
而西方不願意看到寶島迴歸的組織則是紛紛行動起來,到寶島準備串聯,希望人們投反對票,寶島方麵則是大力宣講迴歸之後的好處,讓所有的民眾了解到大陸的誠意。
對於公投李墨白倒是沒有太多的意見,曆史的發展由民眾決定,但是民眾的意誌需要引導,尤其是這種事情。而由公投決定迴歸,更能體現民眾的意誌,將來才會徹底擰成一股繩,而不是離心離德,比如當年港島迴歸後,但是心卻始終沒有迴歸。
於是李墨白放下手頭的工作,連續發表了幾篇文章,這些文章沒有說教,隻是一些真實的故事,但是在寶島引起的反響卻是相當驚人,大多數人看到這些故事都是眼含熱淚,心情激蕩。
事實上李墨白所寫的內容在寶島並不是第一次聽到,隻是李墨白所選擇的角度和以往是截然不同,文字方麵也是天壤之別,不僅是充滿溫情,更是透著一股濃濃的親情,中華民族不可割裂的血脈親情。
李墨白寫的故事感動了寶島,也感動了所有的華人,一時之間叫囂著要投反對票的勢力隻好低下頭,這個時候要是公然反對隻能是讓自己失去更多的支持,隻能等這個風頭過去,然後再尋找到合適的觀點以獲取更多人的支持。
而李墨白又豈能不知道反對派的心思,連續一波心理攻勢後,李墨白的文風陡然一變,全麵地分析了利弊,並且強硬地提出寶島從來都是中華大家庭的一部分,從來都不可分割。
看到李墨白開始強硬起來,那些反對派終於意識到李墨白在華人圈乃至全世界妖孽一般的影響力,更是拿不出反駁的理論,可謂是黔驢技窮,因為李墨白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更是將反對派能想到的觀點批駁的一無是處。
當然大陸與寶島方麵的學者自然也沒有閑著,紛紛響應著李墨白,在公投之前形成最強有力的輿論攻勢。以至於世界各大媒體都感覺到了一股相當可怕地力量,隻覺得這個時候如果提出不同的觀點鼓吹讀力就成為過街老鼠。
有這樣的心理自然是官方給各方麵的壓力造成,官方發言人更是強硬地說道,凡是外部勢力介入寶島局勢的都將接受最嚴厲的製裁與打擊,中國的強勢已經是世界眾所周知的事實,即使美國都不敢隨便的以官方姿態亂講,隻能說尊重民眾的意願,可是民眾的意願自然也包括大陸民眾的意願,中國已經將動武的噱頭都已經準備好了。
大陸的公投比寶島方麵早了一個3天,而大陸的公投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幾乎所有的電視台報紙都派了大部分的記者前來中國進行現場采訪和現場直播,這樣的曆史事件如果缺席的話,會成為媒體一輩子的恥辱,就好比當av缺席911事件一樣,成av曆史上揮之不去的恥辱,不av的恥辱不僅僅是911。
李墨白一身長衫投票的時候,更是特意對著鏡頭展示了一下自己的選擇——熱切期待寶島迴歸母親的懷抱,這一幕更是被所有的電視台在直播中反複播放,成為一個曆史事件的縮影。
當兩天後計票結果出來以後,一點沒有意外的是99%的通過,世界頓時為之嘩然,這樣的結果真是令人驚訝,高達99%的通過,這在一個自由的國度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在中國卻是實現了。
李墨白在結果出來之後,繼續在報紙上撰文表示祝賀,也最後一次展開了對寶島民眾的唿喚,唿喚遊子迴家。
寶島方麵的民眾看到這樣的結果也是非常的感動,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紛紛表示願意迴歸祖國,共建一個美好的大家庭。
而就在這一片喧囂聲中,時間也到了寶島公投的曰子,各方傳媒的記者又紛紛轉場前往寶島,當然電視媒體則是早已經守候在寶島,就等公投開始進行現場直播。
這一天對於全球的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大曰子,將要決定兩岸和平走向的大事件,是戰還是和就要在這一天見分曉,大陸人民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寶島人民做出最後的選擇。
李墨白這會兒也是和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寶島方麵的公投,雖然計票結果不會立即出來,但是這個過程就是曆史,曆史的時刻自然不能錯過。
不願錯過這一刻不僅是李墨白,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華人華僑都在電視麵前坐著,或者手捧ipad之類的手持設備,關注著這一曆史時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