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村水車的事情自然驚動了高縣令,於是在第三天上午他便趕到了下河村。
“一水賢侄,你有這好東西怎麽不早拿出來呀!”高縣令激動的手舞足蹈的,有了這水車,人工省了不說,水稻的麵積也能擴大許多。
不行!他要把水車的事情報上去,自然是大功一件,朝廷的獎賞肯定不會少。
“伯父,我也是想了好久才想出來的……”張一水隻能搪塞一下。
“這哪是水車啊,簡直是神車,再想久一點也值得……”高縣令一臉的討好模樣,“賢侄,能不能把這水車的製作方法上報給朝廷啊?”
見張一水沒有吭聲,高縣令拍著胸脯打包票道:“賢侄,這神奇的水車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朝廷一定會獎賞你的……”
張一水對什麽賞賜倒不在意,既然有利於百姓,他也沒什麽隱瞞的,隨手便將一張草紙遞給了高縣令。
高縣令滿臉激動的打開草紙,上麵果然畫著風車的模樣!他也不再細看,趕快和張一水道辭,趕緊叫過車夫,上車就走!
“伯父,來都來了,不去看看桓兄了?”張一水提醒道。
“不了,過兩天就半月假了,我和你伯母會一起來接他的……”高縣令拉開窗簾喊道。
張一水還想問問修路的事情時,高縣令的馬車已經跑遠了。
“誒,這麽著急幹什麽,又不是去投胎……”張一水隻能看著那已經成了一個小點兒的馬車發呆……
張家祠堂外已經圍滿了人,今天是征兵出發的日子,八個結實的壯漢已經穿戴整齊,弓箭加身更顯得器宇不凡。
“張橫,你傻笑個啥?”有人早就看不慣這一臉橫肉的笑容。
“沒想到我張橫也能有今天!”看著周圍的村民來送他們,他就倍覺有麵兒。
“對張氏家族來說,今天可謂是一個大日子,因為今天我們張家將有八位好兒郎為我們下河村而去守邊護疆……張氏宗族列為祖先定當保佑你們,宗室族親也會為你們祈福……”張本良老臉通紅,說到動情處聲音都有些顫抖!
“拿酒來!”
大牛提著一壇酒過來,將酒依次將八碗酒都倒滿,又把酒碗敬到八人的手中。
“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祖先不舍棄……”八人異口同聲,最後將喝空的碗都狠狠摔到了地上,之後八人齊齊跪在地上狠狠的給祖先磕了三個響頭。
“吉時已到,列隊出發!”張一山走在最前麵。
“橫哥,你一定要迴來,住新房,娶嬌娘……”猴子大聲喊道,胖山和王麻子的眼圈都有些紅了眼圈,他們可是從小玩到大的光腚娃娃,這一刻的離別,也許就是永別!
“瞧瞧你們幾個跟個娘們一樣,哭哭啼啼的像什麽樣子,哥這是去戰場殺敵立大軍功的,好好給哥看好家……”張橫也有些動容。
“張橫,你真是條漢子!”張一山迴頭讚道。
“那還用你說……”張橫得意不已,看著夾道的村民豔羨的目光,他的心裏滿滿的自豪!
八個人闊步向前走,村民們便在後麵跟隨著,一直到了村口,隻見一身穿戰甲的小將帶著兩個小吏已經在等著了。
那小將見到眾人簇擁著八個健壯男子走近不由的就是一愣。
隻見八人統一背著造型有些怪異的弓,腰間懸掛著獸皮包裹的短劍,八人都是神采奕奕的樣子,更是讓這小將驚訝不已!
要知道這時代征兵大多都是被迫的,無奈不甘都寫在臉上,可在這八個人的臉上卻完全看不到,更多確是勇敢和堅韌!
再看周圍送別的人更是一臉羨慕和崇拜!
“小將軍,下河村八人已到齊……”張本良恭敬的說道。
嗯!那小將才迴過神來,叫過書吏核實了下身份,見沒有錯誤,才說道:“既然沒有問題,那我們快去和其他隊伍匯合吧!”
下河村民顯然沒有迴去的意思,多想送他們一程,走了一段路,便有外村的人匯入,然而這些匯入的人卻和下河村形成鮮明的對比。
隻見被應征入伍的人垂頭喪氣,一個個根本沒有什麽生氣。而跟在後麵的幾家老幼婦孺,都在掩麵哭泣著。
下河村村民興高采烈的歡送的熱鬧場麵,瞬間就給他們整懵了,幾家人麵麵相覷:這真的是送人充軍,而不是迎親嫁娶嗎?
此時的張一山等人更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在人堆裏更是突兀。
“下河村的父老鄉親,大家就送到這裏吧,待我們再迴來,必將是身披赫赫戰功……”張一山高聲說道。
“下河好兒郎,離家赴守疆。披甲百戰功,還娶美嬌娘……”
那小將不由得多看了這八人兩眼,心下想著,能有著如此氣魄的人還真不多。待到了兵營定要把這八個人推薦給上級。
張一山等人更是豪邁的邁著大步,離開了送別的人群。
“娘,叔伯們會迴來的吧!”
“會的,因為他們是我們全族的大英雄……”
……
高縣令迴到縣城就寫了折子並附帶了水車的草圖,說明了這水車的提水作用,如果能被朝廷傳播開來,那可是造福萬民的大事。自然他也向朝廷為張一水請功請賞!
寫完這些他把信封好,便讓衙役快馬送到府城,再由知府呈報到京城。
通遼府城的知府叫尹正,是個科舉出身,隻因和當今左相有些親戚,幾年便升任為通遼知府。雖然沒有什麽建樹,可也沒有什麽大錯。
“大人,青陽縣衙門有人送信來了……”
“呈上來吧……”尹正眉頭一皺,心中有些氣惱,青陽縣這個高縣令動不動就向他呈給他折子,通遼府七個縣,其他六個縣令還沒有他一個人的多!
尹正隨意的打開高縣令寫個自己的信,隻是隨便就瞟了幾眼,而下一刻他的眼睛就定在了紙上:水車……自動提水……造福萬民……
而當他看到是一個六七歲孩子建造出來的,簡直是不敢相信!
最終另一封信他也打開了,那是高縣令要知府尹正轉交給朝廷的。
高縣令在信裏麵詳細寫了所見,並有草圖為證,顯然是不會有假!
一瞬間尹正妒火中燒,怎麽一個小孩子就會造出這樣的好東西呢?
“一水賢侄,你有這好東西怎麽不早拿出來呀!”高縣令激動的手舞足蹈的,有了這水車,人工省了不說,水稻的麵積也能擴大許多。
不行!他要把水車的事情報上去,自然是大功一件,朝廷的獎賞肯定不會少。
“伯父,我也是想了好久才想出來的……”張一水隻能搪塞一下。
“這哪是水車啊,簡直是神車,再想久一點也值得……”高縣令一臉的討好模樣,“賢侄,能不能把這水車的製作方法上報給朝廷啊?”
見張一水沒有吭聲,高縣令拍著胸脯打包票道:“賢侄,這神奇的水車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朝廷一定會獎賞你的……”
張一水對什麽賞賜倒不在意,既然有利於百姓,他也沒什麽隱瞞的,隨手便將一張草紙遞給了高縣令。
高縣令滿臉激動的打開草紙,上麵果然畫著風車的模樣!他也不再細看,趕快和張一水道辭,趕緊叫過車夫,上車就走!
“伯父,來都來了,不去看看桓兄了?”張一水提醒道。
“不了,過兩天就半月假了,我和你伯母會一起來接他的……”高縣令拉開窗簾喊道。
張一水還想問問修路的事情時,高縣令的馬車已經跑遠了。
“誒,這麽著急幹什麽,又不是去投胎……”張一水隻能看著那已經成了一個小點兒的馬車發呆……
張家祠堂外已經圍滿了人,今天是征兵出發的日子,八個結實的壯漢已經穿戴整齊,弓箭加身更顯得器宇不凡。
“張橫,你傻笑個啥?”有人早就看不慣這一臉橫肉的笑容。
“沒想到我張橫也能有今天!”看著周圍的村民來送他們,他就倍覺有麵兒。
“對張氏家族來說,今天可謂是一個大日子,因為今天我們張家將有八位好兒郎為我們下河村而去守邊護疆……張氏宗族列為祖先定當保佑你們,宗室族親也會為你們祈福……”張本良老臉通紅,說到動情處聲音都有些顫抖!
“拿酒來!”
大牛提著一壇酒過來,將酒依次將八碗酒都倒滿,又把酒碗敬到八人的手中。
“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祖先不舍棄……”八人異口同聲,最後將喝空的碗都狠狠摔到了地上,之後八人齊齊跪在地上狠狠的給祖先磕了三個響頭。
“吉時已到,列隊出發!”張一山走在最前麵。
“橫哥,你一定要迴來,住新房,娶嬌娘……”猴子大聲喊道,胖山和王麻子的眼圈都有些紅了眼圈,他們可是從小玩到大的光腚娃娃,這一刻的離別,也許就是永別!
“瞧瞧你們幾個跟個娘們一樣,哭哭啼啼的像什麽樣子,哥這是去戰場殺敵立大軍功的,好好給哥看好家……”張橫也有些動容。
“張橫,你真是條漢子!”張一山迴頭讚道。
“那還用你說……”張橫得意不已,看著夾道的村民豔羨的目光,他的心裏滿滿的自豪!
八個人闊步向前走,村民們便在後麵跟隨著,一直到了村口,隻見一身穿戰甲的小將帶著兩個小吏已經在等著了。
那小將見到眾人簇擁著八個健壯男子走近不由的就是一愣。
隻見八人統一背著造型有些怪異的弓,腰間懸掛著獸皮包裹的短劍,八人都是神采奕奕的樣子,更是讓這小將驚訝不已!
要知道這時代征兵大多都是被迫的,無奈不甘都寫在臉上,可在這八個人的臉上卻完全看不到,更多確是勇敢和堅韌!
再看周圍送別的人更是一臉羨慕和崇拜!
“小將軍,下河村八人已到齊……”張本良恭敬的說道。
嗯!那小將才迴過神來,叫過書吏核實了下身份,見沒有錯誤,才說道:“既然沒有問題,那我們快去和其他隊伍匯合吧!”
下河村民顯然沒有迴去的意思,多想送他們一程,走了一段路,便有外村的人匯入,然而這些匯入的人卻和下河村形成鮮明的對比。
隻見被應征入伍的人垂頭喪氣,一個個根本沒有什麽生氣。而跟在後麵的幾家老幼婦孺,都在掩麵哭泣著。
下河村村民興高采烈的歡送的熱鬧場麵,瞬間就給他們整懵了,幾家人麵麵相覷:這真的是送人充軍,而不是迎親嫁娶嗎?
此時的張一山等人更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在人堆裏更是突兀。
“下河村的父老鄉親,大家就送到這裏吧,待我們再迴來,必將是身披赫赫戰功……”張一山高聲說道。
“下河好兒郎,離家赴守疆。披甲百戰功,還娶美嬌娘……”
那小將不由得多看了這八人兩眼,心下想著,能有著如此氣魄的人還真不多。待到了兵營定要把這八個人推薦給上級。
張一山等人更是豪邁的邁著大步,離開了送別的人群。
“娘,叔伯們會迴來的吧!”
“會的,因為他們是我們全族的大英雄……”
……
高縣令迴到縣城就寫了折子並附帶了水車的草圖,說明了這水車的提水作用,如果能被朝廷傳播開來,那可是造福萬民的大事。自然他也向朝廷為張一水請功請賞!
寫完這些他把信封好,便讓衙役快馬送到府城,再由知府呈報到京城。
通遼府城的知府叫尹正,是個科舉出身,隻因和當今左相有些親戚,幾年便升任為通遼知府。雖然沒有什麽建樹,可也沒有什麽大錯。
“大人,青陽縣衙門有人送信來了……”
“呈上來吧……”尹正眉頭一皺,心中有些氣惱,青陽縣這個高縣令動不動就向他呈給他折子,通遼府七個縣,其他六個縣令還沒有他一個人的多!
尹正隨意的打開高縣令寫個自己的信,隻是隨便就瞟了幾眼,而下一刻他的眼睛就定在了紙上:水車……自動提水……造福萬民……
而當他看到是一個六七歲孩子建造出來的,簡直是不敢相信!
最終另一封信他也打開了,那是高縣令要知府尹正轉交給朝廷的。
高縣令在信裏麵詳細寫了所見,並有草圖為證,顯然是不會有假!
一瞬間尹正妒火中燒,怎麽一個小孩子就會造出這樣的好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