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隆的臉色有些陰沉,許久,他才道:“此事別讓皇姐知曉。你就住承明殿。”
這條宮道特別悠長,一老一少的腳步聲啪嗒啪嗒地迴響著,聽著格外寂寥。
義隆沒主動問,歐陽不治也就裝著糊塗。
兩人沒坐步攆,從瑞雪殿一路走迴了承明殿,臨進暖閣時,歐陽不治終於沒了耐心:“小子呃,老頭子我一路顛得骨頭都快要散架了,我要睡覺去了。”他說完轉身就走。
“站住。”
歐陽不治頓住,扭頭看向他。哼,這狼崽子的麵相瞧著就是陰陽失調,過得差勁,他暗自歎了口氣。
“她好嗎?”義隆努力讓自己的語氣平靜無波。可聽在歐陽不治耳朵裏,還是酸溜溜的。
老頭子點頭:“好。雖然眼睛還是老樣子,但身子骨硬朗多了。”
義隆微蹙的眉心,稍稍舒了舒。
老頭子睇他一眼,慢悠悠地說道:“拓跋燾每天變了戲法似的哄她開心,要換我老頭子是個盲女,也要感動得痛哭流涕,以身相許。”
義隆聞言,臉色驀地蒼白。
老頭子還在雪上加霜地拍他的肩膀:“你放心,她好得很。”說罷,不怕死地哼著小調走了。
義隆從進暖閣,到王曇首和到彥之應召來見,全程魂不守舍。他隨手把玩著一黑一白兩顆白羽墨玉棋,星眸微垂著,目光似迷離又似沉思。
“皇上,北方密報,拓跋燾突襲柔然軍營,疑似失蹤已有七八日,戰事膠著。若我們出其不意北伐,可趁機收迴郯郡等北方十七郡。”王曇首一雙細長眸子,閃著犀利眸光。
義隆聞言,總算是抬了眸:“依愛卿之見,北伐有幾成勝算?”
王曇首蹙眉:“五成。不過,拓跋燾年輕有為,又善於攻伐,若此時不趁勢北伐,將來若是等他掃平了北方,羽翼更豐,要收複郯郡等地隻怕就更難了。”
“他既已失蹤,何以見得他必定能掃平北方?”義隆清冷地問。
王曇首噎住,這隻是他的直覺,實在是難以對麵前的君王坦言。
義隆定睛看了他一眼,岔開了話題:“近來,謝晦有何動靜?”
“據密報,謝晦與彭城王已私下議定了親事,將次女嫁給彭城王為側王妃。謝晦長子謝世林已護送妹妹迴京,不日就能抵達建康。”到彥之告稟。
義隆清冷地勾唇,意味不明地說道:“老四早該娶妻了。謝晦好歹是四大輔臣之一,他的女兒做妾侍未免是委屈了。傳朕旨意,賜婚謝氏為彭城王正妃。”
謝晦與劉義康聯姻,於社稷,絕非好事。對於皇帝這不按常理地出牌,到彥之和王曇首不由對視了一眼。
王曇首諫言:“皇上當日要除徐賊,謝晦自請任荊州刺史,準奏隻是權宜之計。荊州乃重鎮,更是北伐要道。謝晦名為刺史,實則擁兵自重,不得不防。若他與彭城王聯姻,恐怕——”
義隆淺淡地看一眼心腹臣子:“當日的四大輔臣裏,謝晦最年輕,還不及四旬,若為我大宋效力,是當之無愧的安邦之才。”
“皇上求才若渴之心,微臣知曉。隻是,人心比才幹更緊要。”
義隆轉而問:“傅亮的妻兒在建安郡,如何了?”
兩個臣子又是一怔,互看一眼,都覺得皇帝今日有些失常。
這傅亮與徐獻之過往甚密,當日徐獻之的罪名除了通敵賣國的重罪,還有廢殺少帝。謝晦早一步自請去了荊州。傅亮死撐徐獻之,加之並無兵權,徐獻之落網後,他因同謀獲罪。
因徐獻之早一步給他泄露了消息,他趁機策馬奔逃,在建康北門廣莫門被圍剿誅殺,妻兒家小被判流放建安。
到彥之對主子忽然問起傅家人深感意外:“微臣即刻就派人去查。”
“傅亮既已服罪,罪不及妻兒,免去他們的奴籍,被發賣的女眷也一並放了。”義隆輕輕摩挲著掌心的黑白棋子。近來,他總夢見小幺在刑台自戮的那幕。
“劉義隆,你曾許我十裏紅妝,千古一後。君無戲言,我不要你的後位,也不要鳳棲梧桐,我隻想用這句承諾換我徐府女眷一生清白!若皇上能應允饒過滿府的女眷,你今生便不欠我了。”
這句話震耳發聵,縈繞在他耳畔不知多少迴。他雖饒過了徐府女眷,卻還是覺得欠了她。這兩百多個日夜,分分秒秒隻是加重他心頭的虧欠。
“諾。”到彥之斂眸稱是。
義隆看向王曇首:“荊州未穩,何以北伐?下旨,朕要北伐,命荊州刺史謝晦為先鋒。”
王曇首的眸子亮了亮。皇上這招果然是妙,或是逼反謝晦,趁機討之,或是以謝晦伐魏,削弱其勢力,徐徐圖之。他心悅臣服:“臣遵旨。”
義隆疲遝地揮了揮手,示意兩人退下。
待人離去,他順勢疲遝地躺靠在軟榻上,迷惘地望著屋頂的畫梁。從前,他對小幺隻是相思成毒,可舊年的相思解藥,不過是飲鴆止渴,讓他越發毒入髒腑。相守是折磨,離別更是折磨。
他原以為放手可能是對彼此的解脫。可這兩百多個日夜,比起曾經的四百多天,更加度日如年。
他的六宮嬪妃,甚至是他的一子一女,都激不起他心頭半點漣漪。相反,每每看到他們,他都會不自覺地想起小幺。
那些妃子錦衣玉食,在他的宮裏榮華一世,而他的小幺卻飄零在異國,目不能視。那一子一女已經會走會爬了,每每看到那兩張稚嫩的臉龐,他都忍不住幻念,若是他們能有一個孩兒,會是何等模樣?
小幺的好多話,更是一遍遍在他耳畔迴響,讓他越來越追悔,當初是不是真的選錯了。
“宮裏,檀家的女兒受寵,宮外檀家老爺子獨掌大權。他劉義隆除了把權臣從姓徐的,換成了姓檀的,這天下社稷又有何不同?”
“可他偏偏容不下徐芷歌,偏偏容不下徐家。他寧願扶持另一個權臣,寧願寵信一個素未謀麵的女子,也要除了徐司空府。他對徐芷歌能有幾分真心?當真是笑話。”
四大權臣,他除了兩個,謝晦也必然是要除了,那便獨獨隻剩檀道濟。為君之道,他雖納了兩個檀家女兒,可接下來就是要防檀家了。他得安撫王曇首和到彥之這兩大心腹,使得朝野和後宮檀王到三族都形成鼎立之勢。
他應該納王到兩家的女子為妃,然而,他當真提不起興致。他的心像是跟著小幺離去了。
自從接到北方密報,他不止一次想過以皇姐為餌,誘她迴來,甚至不止一次想要揮劍北伐。可是,把她逼迴來又如何?他們早已勢成水火,勉強在一起也不過是一對怨偶罷了。
他當真是無奈又無措了……
平城宮,姚太後和扶不吝的拉鋸戰,最終以不吝露出馬腳告終。
蕪歌早料到會有這麽一天,扶不吝能堅持到今時今日,已經是出乎她的意料了。不吝是被姚太後設計,淋濕了衣裳。太後娘娘執意吩咐宮女為司巫大人更衣,這樣一來不吝自然是隱藏不住了。
蕪歌一得到神鷹探子的密報,便即刻啟程北上了。
當姚太後一行浩浩蕩蕩,押著五花大綁的扶不吝抵達神鷹別苑時,蕪歌與心一前腳已經乘馬車出了城。
烈日驕陽下,馬車車廂裏很是燥熱。
月媽媽給蕪歌擰了個帕子,遞給她擦汗。心一與神鷹營的一名驅馬的護衛,一左一右坐在車外。
“遞一個給心一吧。”蕪歌吩咐。
月媽媽依言照做。
心一接過那帕子,隻是草草地擦了兩下,便遞了迴去:“盛樂和雲中如今兵荒馬亂,你眼疾才好,實在不宜舟車勞頓,此番北上,決定實在是倉促了。”
蕪歌不以為意地拭了拭手:“姚太後既已識破了扶不吝,神鷹別苑便不安全了。同樣都是危險,還不如北上去找拓跋燾。”她說得很平淡,事實上這個決定,她是近幾日深思熟慮過的,並非倉促行事。
車簾紗幔已被月媽媽放了下來。
心一迴頭,隻能隔著紗幔看著裏頭朦朦朧朧的女子:“太後不一定會對我們如何的。”
這點,蕪歌是決計不信的。她笑了笑:“你啊,還是佛家慈悲的想法。”
“你這樣貿貿然北上找他,也未必找得到的,恐怕還會涉險。”心一左思右想都覺得此行很不妥。
蕪歌已打了個哈欠,慵懶地靠在了涼席上:“這世上哪裏沒危險,無礙的。我有些倦了,先歇會。”如此,便是不聽勸了。
心一有些惱怒地別過臉去。
月媽媽的目光穿梭在兩人之間,最後無聲地歎了口氣。小姐就是嘴硬,心裏其實是很惦記魏皇的。這幾日,她明顯感覺到小姐做噩夢。
蕪歌輕闔著眼。她的確是做噩夢了,夢到拓跋燾孤零零的,被困在漫山遍野的妖豔紅花裏。她道不清那是他信上所說的格桑梅朵,還是傳說中的彼岸花。
她驚醒時,滿頭大汗。
今日,她若落在姚太後手中,短期內應該不會有性命之憂。可萬一拓跋燾有個好歹,她恐怕就是難以再見天日了。更何況,她連姚太後會不會就此幽禁她,都毫無把握。
她是必須要掌握主動權的人。哪怕北上之路兇險萬分,也比落入敵手要強。
拓跋燾近些時日毫無消息——蕪歌打住思緒,極力強逼著自己入睡。
神鷹別苑,姚太後撲了空,惱怒至極。她被恭敬地請到別苑正堂,這裏的天子親兵已經隻剩看顧別苑的護衛。她瞧著這處從未踏足過的神秘別苑,心底惱恨至極。
到底不是自己的兒子,為了那個女人,為了防自己,竟連李代桃僵這樣的荒唐計策也用上了。
她冷笑:“北上千裏尋夫,你要裝深情,哀家便成全你。”她招來心腹嬤嬤,好一通耳語。
北上的旅途,很順利。不過五日,蕪歌一行已經抵達故都盛樂。
拓跋燾北上,首戰告捷,便是收迴了盛樂。可這座百年故雖已光複,但柔然入侵,燒殺搶掠,這座繁榮的古都早已滿目瘡痍。
盛樂以南是沃野千裏的平原,以北是綠綠茫茫的草原。這座璀璨的草原之星,在戰火下顯得有些灰暗。
蕪歌進到盛樂城的營地,並未見到扶不禍,隻如願見到了偷跑出來從軍的慶之。
“姐姐。”慶之曬黑了許多,穿著不合身的低等兵士服,鬆鬆垮垮地掛在身上。
蕪歌一眨不眨地盯著弟弟看,小小少爺長開了許多,原本還有些嬰兒肥的臉蛋如今漸漸有了棱角,一雙眸子也似染了滄桑。
這樣的弟弟,讓她很是陌生。
慶之被她看得有些心裏發虛:“姐……姐?你——”
“我眼睛好了。”蕪歌很清淡地說。複明一事,她表現得很平淡。
慶之訝異地張了張嘴,反應同樣顯得平淡:“哦,好了就好。”說完這句,兩姐弟似乎就沒話講了。
蕪歌看著遠處忙碌著或是擦兵器,或是操練的士兵:“你怎麽參軍,也不跟我商量?”
“你肯定是不肯的。”慶之有些悻悻。
蕪歌很無奈地看迴弟弟:“慶兒,姐姐知道你一心想報仇,想振興家族。可你還小,況且徐家嫡脈如今隻剩你了。你得好好活著。”
慶之聞言臉色白了白:“你和父親都隻要我好好活著,卻不管我活得怎樣。與其窩窩囊囊活著,倒不如痛痛快快死了。”
這句話,是從前父親時常掛在嘴邊,訓誡庶子們的。每個徐家庶子出征前,幾乎都是重複著這句話。
“可是慶兒,徐家如今最需要的不是你建功立業。”蕪歌瞥一眼他身上的士兵服,當真有了父親的殘忍影子,“更何況,你如今在軍營裏恐怕隻是個夥頭兵吧?”
慶之的臉色越發白了。
“你才十四歲,上戰場還太嫩了。你該好好學文習武,你如今這樣急功近利,隻會白白丟了性命——”
“那姐姐你呢?”慶之微怒地打斷她。
蕪歌怔了怔。
“若是你當日讓我殺了劉義隆,我們早就大仇得報了!”慶之惡狠狠地低吼一聲,惹得遠處不明所以的兵士紛紛扭頭看了過來。
輪到蕪歌的臉白了幾分:“若是你當真那麽做,你我早就死了。”
慶之心口劇烈地起伏著。
“慶兒,你覺得怎樣才算是報了仇?”蕪歌問,清淡的眸子裏閃著晶瑩的淚光。
“讓那些該死的人都去死。”慶之切齒,眸光盡是恨殺之意。
“你從軍並不能殺死他們。”蕪歌的語氣很平靜。
慶之冷笑:“那依姐姐高見,我們該如何報仇?”
這樣嘲諷的語氣,讓蕪歌聽著很不適:“我也不知道。帝後和帝師,相距此地千裏之遙,要如何報仇啊。”
“你不還有拓跋燾那把劍嗎?”慶之冷聲,語氣裏盡是肅殺之意。
蕪歌隻覺得這話好陌生。她怔忪地看著弟弟。
慶之自覺失言,懊惱地垂了瞼:“以魏敵宋,或許有點用處。否則,我們就隻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了。”他說完,轉身就走。
蕪歌看著離去的纖瘦背影,心口那處傷口似乎又裂開了。
蕪歌本不想在盛樂停留的,她還想去雲中的方向,與不禍匯合,隻月媽媽和心一都堅決反對。她不得不滯留盛樂。
這條宮道特別悠長,一老一少的腳步聲啪嗒啪嗒地迴響著,聽著格外寂寥。
義隆沒主動問,歐陽不治也就裝著糊塗。
兩人沒坐步攆,從瑞雪殿一路走迴了承明殿,臨進暖閣時,歐陽不治終於沒了耐心:“小子呃,老頭子我一路顛得骨頭都快要散架了,我要睡覺去了。”他說完轉身就走。
“站住。”
歐陽不治頓住,扭頭看向他。哼,這狼崽子的麵相瞧著就是陰陽失調,過得差勁,他暗自歎了口氣。
“她好嗎?”義隆努力讓自己的語氣平靜無波。可聽在歐陽不治耳朵裏,還是酸溜溜的。
老頭子點頭:“好。雖然眼睛還是老樣子,但身子骨硬朗多了。”
義隆微蹙的眉心,稍稍舒了舒。
老頭子睇他一眼,慢悠悠地說道:“拓跋燾每天變了戲法似的哄她開心,要換我老頭子是個盲女,也要感動得痛哭流涕,以身相許。”
義隆聞言,臉色驀地蒼白。
老頭子還在雪上加霜地拍他的肩膀:“你放心,她好得很。”說罷,不怕死地哼著小調走了。
義隆從進暖閣,到王曇首和到彥之應召來見,全程魂不守舍。他隨手把玩著一黑一白兩顆白羽墨玉棋,星眸微垂著,目光似迷離又似沉思。
“皇上,北方密報,拓跋燾突襲柔然軍營,疑似失蹤已有七八日,戰事膠著。若我們出其不意北伐,可趁機收迴郯郡等北方十七郡。”王曇首一雙細長眸子,閃著犀利眸光。
義隆聞言,總算是抬了眸:“依愛卿之見,北伐有幾成勝算?”
王曇首蹙眉:“五成。不過,拓跋燾年輕有為,又善於攻伐,若此時不趁勢北伐,將來若是等他掃平了北方,羽翼更豐,要收複郯郡等地隻怕就更難了。”
“他既已失蹤,何以見得他必定能掃平北方?”義隆清冷地問。
王曇首噎住,這隻是他的直覺,實在是難以對麵前的君王坦言。
義隆定睛看了他一眼,岔開了話題:“近來,謝晦有何動靜?”
“據密報,謝晦與彭城王已私下議定了親事,將次女嫁給彭城王為側王妃。謝晦長子謝世林已護送妹妹迴京,不日就能抵達建康。”到彥之告稟。
義隆清冷地勾唇,意味不明地說道:“老四早該娶妻了。謝晦好歹是四大輔臣之一,他的女兒做妾侍未免是委屈了。傳朕旨意,賜婚謝氏為彭城王正妃。”
謝晦與劉義康聯姻,於社稷,絕非好事。對於皇帝這不按常理地出牌,到彥之和王曇首不由對視了一眼。
王曇首諫言:“皇上當日要除徐賊,謝晦自請任荊州刺史,準奏隻是權宜之計。荊州乃重鎮,更是北伐要道。謝晦名為刺史,實則擁兵自重,不得不防。若他與彭城王聯姻,恐怕——”
義隆淺淡地看一眼心腹臣子:“當日的四大輔臣裏,謝晦最年輕,還不及四旬,若為我大宋效力,是當之無愧的安邦之才。”
“皇上求才若渴之心,微臣知曉。隻是,人心比才幹更緊要。”
義隆轉而問:“傅亮的妻兒在建安郡,如何了?”
兩個臣子又是一怔,互看一眼,都覺得皇帝今日有些失常。
這傅亮與徐獻之過往甚密,當日徐獻之的罪名除了通敵賣國的重罪,還有廢殺少帝。謝晦早一步自請去了荊州。傅亮死撐徐獻之,加之並無兵權,徐獻之落網後,他因同謀獲罪。
因徐獻之早一步給他泄露了消息,他趁機策馬奔逃,在建康北門廣莫門被圍剿誅殺,妻兒家小被判流放建安。
到彥之對主子忽然問起傅家人深感意外:“微臣即刻就派人去查。”
“傅亮既已服罪,罪不及妻兒,免去他們的奴籍,被發賣的女眷也一並放了。”義隆輕輕摩挲著掌心的黑白棋子。近來,他總夢見小幺在刑台自戮的那幕。
“劉義隆,你曾許我十裏紅妝,千古一後。君無戲言,我不要你的後位,也不要鳳棲梧桐,我隻想用這句承諾換我徐府女眷一生清白!若皇上能應允饒過滿府的女眷,你今生便不欠我了。”
這句話震耳發聵,縈繞在他耳畔不知多少迴。他雖饒過了徐府女眷,卻還是覺得欠了她。這兩百多個日夜,分分秒秒隻是加重他心頭的虧欠。
“諾。”到彥之斂眸稱是。
義隆看向王曇首:“荊州未穩,何以北伐?下旨,朕要北伐,命荊州刺史謝晦為先鋒。”
王曇首的眸子亮了亮。皇上這招果然是妙,或是逼反謝晦,趁機討之,或是以謝晦伐魏,削弱其勢力,徐徐圖之。他心悅臣服:“臣遵旨。”
義隆疲遝地揮了揮手,示意兩人退下。
待人離去,他順勢疲遝地躺靠在軟榻上,迷惘地望著屋頂的畫梁。從前,他對小幺隻是相思成毒,可舊年的相思解藥,不過是飲鴆止渴,讓他越發毒入髒腑。相守是折磨,離別更是折磨。
他原以為放手可能是對彼此的解脫。可這兩百多個日夜,比起曾經的四百多天,更加度日如年。
他的六宮嬪妃,甚至是他的一子一女,都激不起他心頭半點漣漪。相反,每每看到他們,他都會不自覺地想起小幺。
那些妃子錦衣玉食,在他的宮裏榮華一世,而他的小幺卻飄零在異國,目不能視。那一子一女已經會走會爬了,每每看到那兩張稚嫩的臉龐,他都忍不住幻念,若是他們能有一個孩兒,會是何等模樣?
小幺的好多話,更是一遍遍在他耳畔迴響,讓他越來越追悔,當初是不是真的選錯了。
“宮裏,檀家的女兒受寵,宮外檀家老爺子獨掌大權。他劉義隆除了把權臣從姓徐的,換成了姓檀的,這天下社稷又有何不同?”
“可他偏偏容不下徐芷歌,偏偏容不下徐家。他寧願扶持另一個權臣,寧願寵信一個素未謀麵的女子,也要除了徐司空府。他對徐芷歌能有幾分真心?當真是笑話。”
四大權臣,他除了兩個,謝晦也必然是要除了,那便獨獨隻剩檀道濟。為君之道,他雖納了兩個檀家女兒,可接下來就是要防檀家了。他得安撫王曇首和到彥之這兩大心腹,使得朝野和後宮檀王到三族都形成鼎立之勢。
他應該納王到兩家的女子為妃,然而,他當真提不起興致。他的心像是跟著小幺離去了。
自從接到北方密報,他不止一次想過以皇姐為餌,誘她迴來,甚至不止一次想要揮劍北伐。可是,把她逼迴來又如何?他們早已勢成水火,勉強在一起也不過是一對怨偶罷了。
他當真是無奈又無措了……
平城宮,姚太後和扶不吝的拉鋸戰,最終以不吝露出馬腳告終。
蕪歌早料到會有這麽一天,扶不吝能堅持到今時今日,已經是出乎她的意料了。不吝是被姚太後設計,淋濕了衣裳。太後娘娘執意吩咐宮女為司巫大人更衣,這樣一來不吝自然是隱藏不住了。
蕪歌一得到神鷹探子的密報,便即刻啟程北上了。
當姚太後一行浩浩蕩蕩,押著五花大綁的扶不吝抵達神鷹別苑時,蕪歌與心一前腳已經乘馬車出了城。
烈日驕陽下,馬車車廂裏很是燥熱。
月媽媽給蕪歌擰了個帕子,遞給她擦汗。心一與神鷹營的一名驅馬的護衛,一左一右坐在車外。
“遞一個給心一吧。”蕪歌吩咐。
月媽媽依言照做。
心一接過那帕子,隻是草草地擦了兩下,便遞了迴去:“盛樂和雲中如今兵荒馬亂,你眼疾才好,實在不宜舟車勞頓,此番北上,決定實在是倉促了。”
蕪歌不以為意地拭了拭手:“姚太後既已識破了扶不吝,神鷹別苑便不安全了。同樣都是危險,還不如北上去找拓跋燾。”她說得很平淡,事實上這個決定,她是近幾日深思熟慮過的,並非倉促行事。
車簾紗幔已被月媽媽放了下來。
心一迴頭,隻能隔著紗幔看著裏頭朦朦朧朧的女子:“太後不一定會對我們如何的。”
這點,蕪歌是決計不信的。她笑了笑:“你啊,還是佛家慈悲的想法。”
“你這樣貿貿然北上找他,也未必找得到的,恐怕還會涉險。”心一左思右想都覺得此行很不妥。
蕪歌已打了個哈欠,慵懶地靠在了涼席上:“這世上哪裏沒危險,無礙的。我有些倦了,先歇會。”如此,便是不聽勸了。
心一有些惱怒地別過臉去。
月媽媽的目光穿梭在兩人之間,最後無聲地歎了口氣。小姐就是嘴硬,心裏其實是很惦記魏皇的。這幾日,她明顯感覺到小姐做噩夢。
蕪歌輕闔著眼。她的確是做噩夢了,夢到拓跋燾孤零零的,被困在漫山遍野的妖豔紅花裏。她道不清那是他信上所說的格桑梅朵,還是傳說中的彼岸花。
她驚醒時,滿頭大汗。
今日,她若落在姚太後手中,短期內應該不會有性命之憂。可萬一拓跋燾有個好歹,她恐怕就是難以再見天日了。更何況,她連姚太後會不會就此幽禁她,都毫無把握。
她是必須要掌握主動權的人。哪怕北上之路兇險萬分,也比落入敵手要強。
拓跋燾近些時日毫無消息——蕪歌打住思緒,極力強逼著自己入睡。
神鷹別苑,姚太後撲了空,惱怒至極。她被恭敬地請到別苑正堂,這裏的天子親兵已經隻剩看顧別苑的護衛。她瞧著這處從未踏足過的神秘別苑,心底惱恨至極。
到底不是自己的兒子,為了那個女人,為了防自己,竟連李代桃僵這樣的荒唐計策也用上了。
她冷笑:“北上千裏尋夫,你要裝深情,哀家便成全你。”她招來心腹嬤嬤,好一通耳語。
北上的旅途,很順利。不過五日,蕪歌一行已經抵達故都盛樂。
拓跋燾北上,首戰告捷,便是收迴了盛樂。可這座百年故雖已光複,但柔然入侵,燒殺搶掠,這座繁榮的古都早已滿目瘡痍。
盛樂以南是沃野千裏的平原,以北是綠綠茫茫的草原。這座璀璨的草原之星,在戰火下顯得有些灰暗。
蕪歌進到盛樂城的營地,並未見到扶不禍,隻如願見到了偷跑出來從軍的慶之。
“姐姐。”慶之曬黑了許多,穿著不合身的低等兵士服,鬆鬆垮垮地掛在身上。
蕪歌一眨不眨地盯著弟弟看,小小少爺長開了許多,原本還有些嬰兒肥的臉蛋如今漸漸有了棱角,一雙眸子也似染了滄桑。
這樣的弟弟,讓她很是陌生。
慶之被她看得有些心裏發虛:“姐……姐?你——”
“我眼睛好了。”蕪歌很清淡地說。複明一事,她表現得很平淡。
慶之訝異地張了張嘴,反應同樣顯得平淡:“哦,好了就好。”說完這句,兩姐弟似乎就沒話講了。
蕪歌看著遠處忙碌著或是擦兵器,或是操練的士兵:“你怎麽參軍,也不跟我商量?”
“你肯定是不肯的。”慶之有些悻悻。
蕪歌很無奈地看迴弟弟:“慶兒,姐姐知道你一心想報仇,想振興家族。可你還小,況且徐家嫡脈如今隻剩你了。你得好好活著。”
慶之聞言臉色白了白:“你和父親都隻要我好好活著,卻不管我活得怎樣。與其窩窩囊囊活著,倒不如痛痛快快死了。”
這句話,是從前父親時常掛在嘴邊,訓誡庶子們的。每個徐家庶子出征前,幾乎都是重複著這句話。
“可是慶兒,徐家如今最需要的不是你建功立業。”蕪歌瞥一眼他身上的士兵服,當真有了父親的殘忍影子,“更何況,你如今在軍營裏恐怕隻是個夥頭兵吧?”
慶之的臉色越發白了。
“你才十四歲,上戰場還太嫩了。你該好好學文習武,你如今這樣急功近利,隻會白白丟了性命——”
“那姐姐你呢?”慶之微怒地打斷她。
蕪歌怔了怔。
“若是你當日讓我殺了劉義隆,我們早就大仇得報了!”慶之惡狠狠地低吼一聲,惹得遠處不明所以的兵士紛紛扭頭看了過來。
輪到蕪歌的臉白了幾分:“若是你當真那麽做,你我早就死了。”
慶之心口劇烈地起伏著。
“慶兒,你覺得怎樣才算是報了仇?”蕪歌問,清淡的眸子裏閃著晶瑩的淚光。
“讓那些該死的人都去死。”慶之切齒,眸光盡是恨殺之意。
“你從軍並不能殺死他們。”蕪歌的語氣很平靜。
慶之冷笑:“那依姐姐高見,我們該如何報仇?”
這樣嘲諷的語氣,讓蕪歌聽著很不適:“我也不知道。帝後和帝師,相距此地千裏之遙,要如何報仇啊。”
“你不還有拓跋燾那把劍嗎?”慶之冷聲,語氣裏盡是肅殺之意。
蕪歌隻覺得這話好陌生。她怔忪地看著弟弟。
慶之自覺失言,懊惱地垂了瞼:“以魏敵宋,或許有點用處。否則,我們就隻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了。”他說完,轉身就走。
蕪歌看著離去的纖瘦背影,心口那處傷口似乎又裂開了。
蕪歌本不想在盛樂停留的,她還想去雲中的方向,與不禍匯合,隻月媽媽和心一都堅決反對。她不得不滯留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