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終了。
蕪歌的眼角澀意愈甚,可淚卻早已幹涸了。她扭轉頭,看向席地而坐的俊美男子:“該說的,狼子夜應該都轉告你了。我無話可說。”她說完轉身便走。
“小幺!”義隆揚聲叫住她,“你走不掉的。過來,坐下。”
蕪歌住步,扭頭看向他:“難不成陛下是想扣押大魏的準太子妃?”她昂了昂下顎:“阿燾就在鴻野。”
義隆的眸中閃著隱忍的怒意,被他強壓下去了:“小幺,別胡鬧了。隨朕迴建康,你想要什麽,隻要朕辦得到的,都依你。”
蕪歌快要被他這四兩撥千斤的話給氣笑了。她當真笑了笑:“大宋的陛下如此說,是要納阿蕪為妃嗎?”
不等義隆迴答,她笑愈甚:“大宋地處南方,土地富庶,可我大魏同樣人傑地靈。更何況,我是阿燾的正妃,將來他繼承大統,我便是大魏的皇後。據阿蕪所知,陛下不僅有中宮皇後,還有四妃及眾美人。”
她的笑越來越嘲諷:“是什麽讓陛下覺得阿蕪會舍棄皇後之位,去與建康宮的那些鶯鶯燕燕爭風吃醋?”
義隆看著她,語氣平淡無波:“若是你不喜歡,那些妃子美人都可遣出宮去。”隻是,落在瑤琴的雙手卻因為隱怒而微微顫動了琴弦。
“袁齊媯呢?”蕪歌脫口問出這句時,便後悔了。
義隆的眉眼動了動。他起身踱近她:“朕應許過故人,要照顧阿媯一生。”他抬手想為她捋去落在眉間的一縷碎發,卻被她急退一步避了開。他執拗地再踱近一步,伸手撫上了她的臉。
“劉義隆!”蕪歌憤怒地抬手要拂開他,卻被他掌住了手腕,再用另一個手,又被他桎梏住。
義隆鎖著她的雙手,卻是笑了笑,隻是這笑卻帶著一絲苦澀:“這才是朕認識的小幺。”
蕪歌被桎梏得動彈不得,索性懶得掙紮了。她的心口像燒了一團火,隨時都要把她吞噬一般:“徐芷歌已經飛灰湮滅了!”她看著他,唇角勾著輕嘲笑意,眸子裏卻泛著潮意:“一個死人會在乎你的貴妃之位,會在乎接管這大宋江山的子嗣由誰所出?你是不是太天真了?”
義隆臉上的笑意褪盡,他的唇顫了顫:“小幺,我們分開的四百六十七天,我沒一天不在想你。從你那日走出承明殿開始,我便開始想你了。你在金閣寺的一百日,我——”他心口起伏,卻是咽迴了話。他暗吸了一口氣,才接著道:“我並非像你所見的那樣無動於衷的。”
“嗬——”蕪歌隻覺得可笑,她在金閣寺病得奄奄一息的時候,他正忙著籌備三個月後的大婚。建康宮裏,皇帝對未來皇後的癡情與癡心,父親一字不落地捎信告訴了她。
她知道,他命司珍局熔掉了那頂原本屬於她的後冠,又召來天下第一妙手為他的皇後趕製了後冠。其中,最亮的那顆夜明珠,聽說是皇帝十八歲那年去往東海遊曆時,與當地的漁民一起下水打撈到的。
她知道,在她離開建康後,皇帝下令宮人將承明殿裏裏外外所有與她相關的痕跡,都清掃掉了。
她知道,那十年時光裏,他們互贈的所有禮品,包括眼前的那把伏羲,都被他下令扔掉了。眼下卻不知是從何處撿迴來的。
義隆不知為何,見她眼角含淚,唇角卻噙著笑的模樣,心底竟湧動起一股莫名的懼怕。他緊著她的手:“小幺,我不信,你放得下過去。既然放不開彼此,為什麽不重新開始?”他篤定了語氣:“我們可以的。”
蕪歌隻覺得這樣的酷暑,她卻覺得冷。她都給冷笑了,便懶得再裝劉氏阿蕪了。他們用十年相戀,卻隻用唯二的“卑鄙”兩字結束。哪怕清曜殿外的訣別,也不過寥寥數語。
她其實有好多控訴,有好多怨懟,她隻是不屑地說罷了。
而眼下,他竟然還在輕描淡寫地拿著妃位和未來皇太子之位來羞辱她!
“你不覺得你可笑嗎?我三哥現在還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我娘已經成了一堆白骨!我徐家也許過不了多久統統都要死於你手!你對徐芷歌有情?狼人穀她被擄時,你在哪?世人嘲笑她時,你在哪?宮嬤嬤羞辱她時,你又在哪?她在金閣寺奄奄一息的時候,你又在哪?你想她?你與你的心上人買兇狼人穀的時候,想過她嗎?你熔掉後冠時,想過她嗎?你封後時,想過她嗎?”
義隆的麵色越來越蒼白,隻是雙手卻仍然執拗地握著她的腕。
“劉義隆,她今生所有的苦難都是拜你所賜!你對她除了欺騙,就隻有利用和羞辱!是你逼死她的!她與你不共戴天,黃泉路上都不願相見!”蕪歌一口氣說完這些,淚已莫名地淌了滿臉。
“對不起。”這句話雖蒼白,可義隆其實很早就想對她說了。他的眉眼微紅,張嘴又咽下,許久才道:“朕有負於你,隻想餘生盡力補償你。”
蕪歌昂著下巴,用力地搖頭:“用不著了,徐芷歌已經死了。而且。”她的眸中閃著淚光:“你想如何補償?你和司空府的鬥爭可以到此為止嗎?”
義隆的眸子沉了沉。
蕪歌移眸看向縹緲的水麵,夕陽西落了:“從默許狼人穀擄我那刻起,你已經做了選擇,我們也就結束了。”她看迴他:“阿車。”這句唿喚似耗盡了她的所有氣力,“徐芷歌真的死了,你根本不知道她經曆過什麽,她今生都不可能原諒你。”
她又抽手,這次鉗製她的力道鬆了許多,卻還是抽不開:“阿燾會來接我,神鷹營不是你這群護衛可以以少勝多的。放我走吧。”
“拓跋燾就是你對朕的報複?”義隆問,清冷中帶著隱忍的怒氣和無奈,“還是徐羨之的後招?”
“你想多了。”蕪歌臉上的淚痕很快就被暑氣和清風拂幹了,“路是她自己選的。”她看著他,帶著絕望的悲憫:“她曾對阿車說過,若他招惹別的女子,今生都別想再見她。”
義隆的麵色變了變。他又想起多年前的那株蘭花,他們為此冷戰的四個多月。那刻,他其實就已經意識到了,阿媯和她,他終究隻能選一個。
狼人穀,他選的是阿媯。哪怕現在,他也不曾放棄阿媯,更不曾放棄對付徐羨之。
他們終究是走不下去的。
可是,過去四百多個日夜的相思煎熬又算什麽?他明明放棄了她,卻無論如何都放不下她。
“咳咳——”遠處傳來侍衛刻意的幹咳聲。
義隆聞聲望過去,總算抽迴了手。那侍衛尷尬地低垂著臉,急匆匆地跑過來,對著義隆一通耳語。
義隆的眉目動了動,看向蕪歌的眼神很紛雜:“大概有多少人。”
侍衛垂首:“少說也有五千騎兵。”
義隆此行是輕騎而來,隻率了三百精銳。若是正麵交鋒,在北鴻守軍未來應援之前,恐怕就要被神鷹營圍剿。
蕪歌的心安穩了幾分。她福了福:“多謝陛下款待,阿蕪告辭了。”說罷,她轉身就走。
“小幺!”義隆不甘地叫住她。
蕪歌頓住步子,在她還沒來得及迴頭望去時,隻覺得後背撞入陌生而又熟悉的懷抱。
義隆摟著她,唿吸貼在她的鬢角:“小幺,朕總有一日會叫你心甘情願迴建康的。”他篤定道:“不會太久。”
蕪歌忿恨地偏頭看他,他卻已迴過身去。
蕪歌心底其實有恐慌湧動,但被她極力壓了下去。“不可能!”她決絕地說完這句,攥著軟鞭疾步離去。
而義隆則召集護衛,反方向絕塵而去。
拓跋燾在山道上接上蕪歌時,麵色很不好看。
蕪歌一路顛簸,本就精神不濟,加之與劉義隆的一番糾纏,更覺得筋疲力盡。她雖看出拓跋燾在生氣,卻並無意安撫她。
兩人並駕齊驅地迴營地,已是入夜。兩人不曾交談,徑自迴了各自營帳。
翌日清晨,蕪歌起床才驚覺拓跋燾竟是天沒亮就領著騎兵開拔出征了,獨留她和一隊後備軍駐紮營地。
蕪歌有些氣惱地看著空蕩蕩的營地:“你怎麽不叫醒我?”
十七有些委屈地垂首:“奴婢見小姐連日趕路太辛苦了。而且。”她頓了頓才道:“殿下不許奴婢叫醒您。”
“他說不許就不許啊?”蕪歌沒好氣。
十七單膝跪下:“奴婢該死,請小姐責罰。”
“算了。都跟你說了多少迴了,以後別動不動就該死。”雖然明知拓跋燾早走了,蕪歌還是信步走向他的營帳,正巧撞見宗和從營帳出來。
小太監很有眼色地笑臉迎了過來行禮:“奴才見過劉小姐。”
“殿下出征去哪裏了?”蕪歌問。
小太監機靈地笑著打哈哈:“這等軍國大事,奴才不知。不過,殿下臨行前交代了鴻野太守,吩咐他一路護送您迴京。彭大人應該晌午就該到了。”
蕪歌怔了怔,拓跋燾這是不讓她再摻和的意思了?如今徐家軍塵埃落定,三哥也暫時沒有性命之憂,她也不需在這是非之地逗留。
宗和又諂媚地討好道:“殿下不放心您,特意吩咐奴才隨行看顧您迴京。您有什麽吩咐,隨時吩咐奴才。”
“有勞你。”既然打聽不到什麽,蕪歌便不做多想了,當天晌午便啟程迴平城。
兩個月後,太子殿下大捷的消息傳來了京城。拓跋燾此行可謂兵不血刃,一路尾隨著大宋軍,撿漏占便宜,竟一口氣拿下了胡夏九城。
劉義隆率領的北伐也是捷報連連,將大宋關中的版圖向北擴張了數百裏。
胡夏赫連皇室忙於奪嫡,在宋魏軍隊蠶食下竟選擇了議和。
眼見已入秋,天氣越來越冷,劉義隆率領的軍隊都是南方人,未免水土不服,義隆接受了議和。
魏皇拓跋嗣雖在心一的調理下,身子有了些起色,但已是強弩之末。未免京師生變,拓跋燾也不宜長久出征,故而也接受了和談。
最終,這場戰事以宋魏大勝,胡夏割地賠款收場。
徐沅之隨著北伐軍勝利迴朝,迴到了闊別十餘載的建康。
徐羨之看著跪在堂前,麵有菜色餘毒未清的三兒子,仰天長歎一聲,起身扶起兒子拍了拍他的肩:“我兒辛苦了。”
一旁的文姨娘一個勁抹淚。
徐沅之紅了眼圈:“兒子不肖,讓父親失望了。”
“不怨我兒。”徐羨之用力地撫住兒子的肩,“你娘盼了你許多年,你難得在家盡孝。安心將養著。”
文姨娘走過來一把摟住兒子,泣不成聲……
是夜,父子三人在書房相商。
“陛下過去看來是有心藏拙,這次北伐,他身先士卒,在兵士裏口碑極佳。”徐沅之說到此處有些惋惜,若非家族立場,這樣的君王,作為將領,他也是想要追隨的,“這次他新提拔了一群將領,又命檀將軍鎮守關中,六弟雖在關中有些聲望,恐怕——”他欲言又止。
徐羨之冷笑:“如此看來,那個豎子除了狼人穀,說不定還藏了其他勢力。也不知道他背地裏謀劃了多少年。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斯城府。”他搖頭:“竟把為父也騙了過去。”他冷哼:“還有檀道濟那個老匹夫,明麵上對為父陽奉陰違,背地裏趁火打劫。”
徐沅之猶豫片刻,還是道:“我在新平見到幺妹了。”
徐羨之初始訝住,轉瞬,卻是了然:“此次我徐家還能在關中保有一席之地,你妹妹功不可沒。隻是。”他看著兩個兒子:“為父隻望你們兄弟和睦,無論何時都別忘了自己的姓氏。”
徐沅之和徐喬之對視一眼,雙雙起身跪下:“兒子不敢忘本。”
徐羨之輕歎:“拓跋燾差人來商,為父拒絕了。”他暗沉的目光忽然閃亮一起:“即便我徐家慘遭滅族,也萬萬不能遺臭萬年。幺兒已逝,北邊不到生死存亡,你們都別再聯絡了。”
二子相視一眼,又是磕頭稱是。
“如今,事關生死,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為父今日找你們,便是想以實相告。徐家已現頹勢,為父想先下手為強。”
徐沅之和徐喬之怔然,直挺挺地跪著。
徐羨之蜷指,敲著桌案,緩緩道:“不能再坐等那豎子做大。”他看著三子,冷聲道:“他會放黑箭,老夫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父親!”徐沅之驚唿出聲,想要勸阻,卻被徐羨之比手止了話。
“沅兒。老夫拒絕拓跋燾,便已是對得起我漢人河山,對得起他劉氏一族。劉家,不一定要那個豎子為皇的。為父過去就是太婦人之仁,這才坐視他做大。如今,我徐府滿門已到了存亡之際,這個豎子非除不可。”
“可是父親,狼子夜唯他馬首是瞻,論暗殺,天下無人能比得過狼人穀。更何況他如今還有鐵甲軍。”徐喬之一臉憂慮。
徐沅之附和:“此次北伐,依兒子看,他還藏有其他勢力。”
“正因此,為父才不得不誓死一搏。”徐羨之冷哼,眸中閃著肅殺之意,“成,則我徐家還可安穩數十載。敗,左不過是和拖延下去一樣的結局。”
徐喬之和徐沅之呆呆地僵跪著。
許久,徐喬之才仰頭問道:“父親,已到了如斯田地了嗎?”
徐羨之嗬嗬笑道:“一步錯步步錯。隻怪為父太自負輕狂,當年沒斬草除根便罷了,竟還被這豎子十年如一日的殷勤給欺騙了。以為那樁事早隨著故人埋入了黃土。殺母滅族之仇,那個豎子豈會善罷甘休。哼,即便他肯,老夫也不肯。你們的母親,死得太冤了。”
蕪歌的眼角澀意愈甚,可淚卻早已幹涸了。她扭轉頭,看向席地而坐的俊美男子:“該說的,狼子夜應該都轉告你了。我無話可說。”她說完轉身便走。
“小幺!”義隆揚聲叫住她,“你走不掉的。過來,坐下。”
蕪歌住步,扭頭看向他:“難不成陛下是想扣押大魏的準太子妃?”她昂了昂下顎:“阿燾就在鴻野。”
義隆的眸中閃著隱忍的怒意,被他強壓下去了:“小幺,別胡鬧了。隨朕迴建康,你想要什麽,隻要朕辦得到的,都依你。”
蕪歌快要被他這四兩撥千斤的話給氣笑了。她當真笑了笑:“大宋的陛下如此說,是要納阿蕪為妃嗎?”
不等義隆迴答,她笑愈甚:“大宋地處南方,土地富庶,可我大魏同樣人傑地靈。更何況,我是阿燾的正妃,將來他繼承大統,我便是大魏的皇後。據阿蕪所知,陛下不僅有中宮皇後,還有四妃及眾美人。”
她的笑越來越嘲諷:“是什麽讓陛下覺得阿蕪會舍棄皇後之位,去與建康宮的那些鶯鶯燕燕爭風吃醋?”
義隆看著她,語氣平淡無波:“若是你不喜歡,那些妃子美人都可遣出宮去。”隻是,落在瑤琴的雙手卻因為隱怒而微微顫動了琴弦。
“袁齊媯呢?”蕪歌脫口問出這句時,便後悔了。
義隆的眉眼動了動。他起身踱近她:“朕應許過故人,要照顧阿媯一生。”他抬手想為她捋去落在眉間的一縷碎發,卻被她急退一步避了開。他執拗地再踱近一步,伸手撫上了她的臉。
“劉義隆!”蕪歌憤怒地抬手要拂開他,卻被他掌住了手腕,再用另一個手,又被他桎梏住。
義隆鎖著她的雙手,卻是笑了笑,隻是這笑卻帶著一絲苦澀:“這才是朕認識的小幺。”
蕪歌被桎梏得動彈不得,索性懶得掙紮了。她的心口像燒了一團火,隨時都要把她吞噬一般:“徐芷歌已經飛灰湮滅了!”她看著他,唇角勾著輕嘲笑意,眸子裏卻泛著潮意:“一個死人會在乎你的貴妃之位,會在乎接管這大宋江山的子嗣由誰所出?你是不是太天真了?”
義隆臉上的笑意褪盡,他的唇顫了顫:“小幺,我們分開的四百六十七天,我沒一天不在想你。從你那日走出承明殿開始,我便開始想你了。你在金閣寺的一百日,我——”他心口起伏,卻是咽迴了話。他暗吸了一口氣,才接著道:“我並非像你所見的那樣無動於衷的。”
“嗬——”蕪歌隻覺得可笑,她在金閣寺病得奄奄一息的時候,他正忙著籌備三個月後的大婚。建康宮裏,皇帝對未來皇後的癡情與癡心,父親一字不落地捎信告訴了她。
她知道,他命司珍局熔掉了那頂原本屬於她的後冠,又召來天下第一妙手為他的皇後趕製了後冠。其中,最亮的那顆夜明珠,聽說是皇帝十八歲那年去往東海遊曆時,與當地的漁民一起下水打撈到的。
她知道,在她離開建康後,皇帝下令宮人將承明殿裏裏外外所有與她相關的痕跡,都清掃掉了。
她知道,那十年時光裏,他們互贈的所有禮品,包括眼前的那把伏羲,都被他下令扔掉了。眼下卻不知是從何處撿迴來的。
義隆不知為何,見她眼角含淚,唇角卻噙著笑的模樣,心底竟湧動起一股莫名的懼怕。他緊著她的手:“小幺,我不信,你放得下過去。既然放不開彼此,為什麽不重新開始?”他篤定了語氣:“我們可以的。”
蕪歌隻覺得這樣的酷暑,她卻覺得冷。她都給冷笑了,便懶得再裝劉氏阿蕪了。他們用十年相戀,卻隻用唯二的“卑鄙”兩字結束。哪怕清曜殿外的訣別,也不過寥寥數語。
她其實有好多控訴,有好多怨懟,她隻是不屑地說罷了。
而眼下,他竟然還在輕描淡寫地拿著妃位和未來皇太子之位來羞辱她!
“你不覺得你可笑嗎?我三哥現在還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我娘已經成了一堆白骨!我徐家也許過不了多久統統都要死於你手!你對徐芷歌有情?狼人穀她被擄時,你在哪?世人嘲笑她時,你在哪?宮嬤嬤羞辱她時,你又在哪?她在金閣寺奄奄一息的時候,你又在哪?你想她?你與你的心上人買兇狼人穀的時候,想過她嗎?你熔掉後冠時,想過她嗎?你封後時,想過她嗎?”
義隆的麵色越來越蒼白,隻是雙手卻仍然執拗地握著她的腕。
“劉義隆,她今生所有的苦難都是拜你所賜!你對她除了欺騙,就隻有利用和羞辱!是你逼死她的!她與你不共戴天,黃泉路上都不願相見!”蕪歌一口氣說完這些,淚已莫名地淌了滿臉。
“對不起。”這句話雖蒼白,可義隆其實很早就想對她說了。他的眉眼微紅,張嘴又咽下,許久才道:“朕有負於你,隻想餘生盡力補償你。”
蕪歌昂著下巴,用力地搖頭:“用不著了,徐芷歌已經死了。而且。”她的眸中閃著淚光:“你想如何補償?你和司空府的鬥爭可以到此為止嗎?”
義隆的眸子沉了沉。
蕪歌移眸看向縹緲的水麵,夕陽西落了:“從默許狼人穀擄我那刻起,你已經做了選擇,我們也就結束了。”她看迴他:“阿車。”這句唿喚似耗盡了她的所有氣力,“徐芷歌真的死了,你根本不知道她經曆過什麽,她今生都不可能原諒你。”
她又抽手,這次鉗製她的力道鬆了許多,卻還是抽不開:“阿燾會來接我,神鷹營不是你這群護衛可以以少勝多的。放我走吧。”
“拓跋燾就是你對朕的報複?”義隆問,清冷中帶著隱忍的怒氣和無奈,“還是徐羨之的後招?”
“你想多了。”蕪歌臉上的淚痕很快就被暑氣和清風拂幹了,“路是她自己選的。”她看著他,帶著絕望的悲憫:“她曾對阿車說過,若他招惹別的女子,今生都別想再見她。”
義隆的麵色變了變。他又想起多年前的那株蘭花,他們為此冷戰的四個多月。那刻,他其實就已經意識到了,阿媯和她,他終究隻能選一個。
狼人穀,他選的是阿媯。哪怕現在,他也不曾放棄阿媯,更不曾放棄對付徐羨之。
他們終究是走不下去的。
可是,過去四百多個日夜的相思煎熬又算什麽?他明明放棄了她,卻無論如何都放不下她。
“咳咳——”遠處傳來侍衛刻意的幹咳聲。
義隆聞聲望過去,總算抽迴了手。那侍衛尷尬地低垂著臉,急匆匆地跑過來,對著義隆一通耳語。
義隆的眉目動了動,看向蕪歌的眼神很紛雜:“大概有多少人。”
侍衛垂首:“少說也有五千騎兵。”
義隆此行是輕騎而來,隻率了三百精銳。若是正麵交鋒,在北鴻守軍未來應援之前,恐怕就要被神鷹營圍剿。
蕪歌的心安穩了幾分。她福了福:“多謝陛下款待,阿蕪告辭了。”說罷,她轉身就走。
“小幺!”義隆不甘地叫住她。
蕪歌頓住步子,在她還沒來得及迴頭望去時,隻覺得後背撞入陌生而又熟悉的懷抱。
義隆摟著她,唿吸貼在她的鬢角:“小幺,朕總有一日會叫你心甘情願迴建康的。”他篤定道:“不會太久。”
蕪歌忿恨地偏頭看他,他卻已迴過身去。
蕪歌心底其實有恐慌湧動,但被她極力壓了下去。“不可能!”她決絕地說完這句,攥著軟鞭疾步離去。
而義隆則召集護衛,反方向絕塵而去。
拓跋燾在山道上接上蕪歌時,麵色很不好看。
蕪歌一路顛簸,本就精神不濟,加之與劉義隆的一番糾纏,更覺得筋疲力盡。她雖看出拓跋燾在生氣,卻並無意安撫她。
兩人並駕齊驅地迴營地,已是入夜。兩人不曾交談,徑自迴了各自營帳。
翌日清晨,蕪歌起床才驚覺拓跋燾竟是天沒亮就領著騎兵開拔出征了,獨留她和一隊後備軍駐紮營地。
蕪歌有些氣惱地看著空蕩蕩的營地:“你怎麽不叫醒我?”
十七有些委屈地垂首:“奴婢見小姐連日趕路太辛苦了。而且。”她頓了頓才道:“殿下不許奴婢叫醒您。”
“他說不許就不許啊?”蕪歌沒好氣。
十七單膝跪下:“奴婢該死,請小姐責罰。”
“算了。都跟你說了多少迴了,以後別動不動就該死。”雖然明知拓跋燾早走了,蕪歌還是信步走向他的營帳,正巧撞見宗和從營帳出來。
小太監很有眼色地笑臉迎了過來行禮:“奴才見過劉小姐。”
“殿下出征去哪裏了?”蕪歌問。
小太監機靈地笑著打哈哈:“這等軍國大事,奴才不知。不過,殿下臨行前交代了鴻野太守,吩咐他一路護送您迴京。彭大人應該晌午就該到了。”
蕪歌怔了怔,拓跋燾這是不讓她再摻和的意思了?如今徐家軍塵埃落定,三哥也暫時沒有性命之憂,她也不需在這是非之地逗留。
宗和又諂媚地討好道:“殿下不放心您,特意吩咐奴才隨行看顧您迴京。您有什麽吩咐,隨時吩咐奴才。”
“有勞你。”既然打聽不到什麽,蕪歌便不做多想了,當天晌午便啟程迴平城。
兩個月後,太子殿下大捷的消息傳來了京城。拓跋燾此行可謂兵不血刃,一路尾隨著大宋軍,撿漏占便宜,竟一口氣拿下了胡夏九城。
劉義隆率領的北伐也是捷報連連,將大宋關中的版圖向北擴張了數百裏。
胡夏赫連皇室忙於奪嫡,在宋魏軍隊蠶食下竟選擇了議和。
眼見已入秋,天氣越來越冷,劉義隆率領的軍隊都是南方人,未免水土不服,義隆接受了議和。
魏皇拓跋嗣雖在心一的調理下,身子有了些起色,但已是強弩之末。未免京師生變,拓跋燾也不宜長久出征,故而也接受了和談。
最終,這場戰事以宋魏大勝,胡夏割地賠款收場。
徐沅之隨著北伐軍勝利迴朝,迴到了闊別十餘載的建康。
徐羨之看著跪在堂前,麵有菜色餘毒未清的三兒子,仰天長歎一聲,起身扶起兒子拍了拍他的肩:“我兒辛苦了。”
一旁的文姨娘一個勁抹淚。
徐沅之紅了眼圈:“兒子不肖,讓父親失望了。”
“不怨我兒。”徐羨之用力地撫住兒子的肩,“你娘盼了你許多年,你難得在家盡孝。安心將養著。”
文姨娘走過來一把摟住兒子,泣不成聲……
是夜,父子三人在書房相商。
“陛下過去看來是有心藏拙,這次北伐,他身先士卒,在兵士裏口碑極佳。”徐沅之說到此處有些惋惜,若非家族立場,這樣的君王,作為將領,他也是想要追隨的,“這次他新提拔了一群將領,又命檀將軍鎮守關中,六弟雖在關中有些聲望,恐怕——”他欲言又止。
徐羨之冷笑:“如此看來,那個豎子除了狼人穀,說不定還藏了其他勢力。也不知道他背地裏謀劃了多少年。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斯城府。”他搖頭:“竟把為父也騙了過去。”他冷哼:“還有檀道濟那個老匹夫,明麵上對為父陽奉陰違,背地裏趁火打劫。”
徐沅之猶豫片刻,還是道:“我在新平見到幺妹了。”
徐羨之初始訝住,轉瞬,卻是了然:“此次我徐家還能在關中保有一席之地,你妹妹功不可沒。隻是。”他看著兩個兒子:“為父隻望你們兄弟和睦,無論何時都別忘了自己的姓氏。”
徐沅之和徐喬之對視一眼,雙雙起身跪下:“兒子不敢忘本。”
徐羨之輕歎:“拓跋燾差人來商,為父拒絕了。”他暗沉的目光忽然閃亮一起:“即便我徐家慘遭滅族,也萬萬不能遺臭萬年。幺兒已逝,北邊不到生死存亡,你們都別再聯絡了。”
二子相視一眼,又是磕頭稱是。
“如今,事關生死,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為父今日找你們,便是想以實相告。徐家已現頹勢,為父想先下手為強。”
徐沅之和徐喬之怔然,直挺挺地跪著。
徐羨之蜷指,敲著桌案,緩緩道:“不能再坐等那豎子做大。”他看著三子,冷聲道:“他會放黑箭,老夫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父親!”徐沅之驚唿出聲,想要勸阻,卻被徐羨之比手止了話。
“沅兒。老夫拒絕拓跋燾,便已是對得起我漢人河山,對得起他劉氏一族。劉家,不一定要那個豎子為皇的。為父過去就是太婦人之仁,這才坐視他做大。如今,我徐府滿門已到了存亡之際,這個豎子非除不可。”
“可是父親,狼子夜唯他馬首是瞻,論暗殺,天下無人能比得過狼人穀。更何況他如今還有鐵甲軍。”徐喬之一臉憂慮。
徐沅之附和:“此次北伐,依兒子看,他還藏有其他勢力。”
“正因此,為父才不得不誓死一搏。”徐羨之冷哼,眸中閃著肅殺之意,“成,則我徐家還可安穩數十載。敗,左不過是和拖延下去一樣的結局。”
徐喬之和徐沅之呆呆地僵跪著。
許久,徐喬之才仰頭問道:“父親,已到了如斯田地了嗎?”
徐羨之嗬嗬笑道:“一步錯步步錯。隻怪為父太自負輕狂,當年沒斬草除根便罷了,竟還被這豎子十年如一日的殷勤給欺騙了。以為那樁事早隨著故人埋入了黃土。殺母滅族之仇,那個豎子豈會善罷甘休。哼,即便他肯,老夫也不肯。你們的母親,死得太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