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易的詐言,引得眾人的大驚,朱勉亦是愕然不已,但總算是沒有再度的犯渾,默然的認同了邱易的謊言。鮑校尉驚異的叫道:“原來是召陵許氏的賢婿,誤會誤會,先前隻是戲言爾。卻不知朱將軍還與袁氏的哪位公子有些瓜葛,莫要衝撞到自家人不可。”


    邱易暗思道:汝陽袁氏的庶子袁紹雖然名望更高,德行更佳,但聽聞此時還在雒陽城蟄伏。比起已是河南尹的袁氏嫡子袁術來,在朝中的影響力還是有所不如。若說袁紹之名,怕是震不住這鮑校尉。


    邱易於是應道:“我這勉弟甚得河南尹袁府君的喜愛,數次來信欲召勉弟前往雒陽任職。隻是勉弟乃是獨子,家中尚有老父在堂,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鮑校尉拍腿叫道:“啊呀,啊呀,那真的是一家人不識一家人了。鮑某在京時,時常與袁公路相交,走馬鬥犬,互為知已,沒想到竟與公路的愛將衝突了。今日是我失言在先,還請朱小將軍莫怪才是。”


    邱易問道:“鮑校尉莫非就是袁府君信中常提及的鮑鴻鮑校尉不成?”


    鮑鴻驚道:“公路在予與你等的書信中,也提到鮑某了?那真是榮幸之至啊。”


    時人若想為高官,除了自身的家世外,還需有世人廣為所知的名望。有名望者,方可稱之為一方名士,如八俊、八及、八顧、八廚之類的名號。隻要成為名士,就極易得到他人的舉薦作官。而名望的由來,便是在大眾場所的宴會中,由其他有名望、有地位者的吹捧與抬舉,或是在私人的書信中提及哪裏有什麽賢人賢跡之類。


    邱易有意提及鮑鴻之名是袁術在書信中提到的,並非其他,隻是想表達朱勉與袁術的關係十分親密之故。邱易對朱勉笑道:“既然是鮑鴻鮑校尉,那咱們真算是一家人了。勉弟,快快將劍收起,與鮑校尉陪罪一二。”


    朱勉聞言後,也借機下坡,收劍拱手道:“鮑校尉,小子年輕氣甚,今日之事對不住了。”


    鮑鴻故做大度的搖手笑道:“無妨,無妨,咱們這也算是不打不相識吧。”


    說著又喝令南軍眾人收迴刀劍,與邱易等人一起坐著說話。並命人取來軍中所藏的酒食,就於場中擺起了小慶功宴來。在邱易違心的連連吹捧之下,鮑鴻心情大悅,不竟多喝了幾樽。大醉之下,就已經與邱易開始稱兄道弟起來。


    最後,鮑鴻更拉著邱易的手訴苦道:“賢弟啊,你是不知道,這雒陽居,大不易啊。說來,老哥我也出身於豪長之家,之所以在未及四旬之時,便做到校尉之職。除了能統兵作戰之外,就是以金錢之道開路,買通了不少的朝中官員為老哥說話,方能得到此職。”


    “可是當到校尉之職後,便已是老哥我最高的成就了,若想再度升職,就非得擠進雒陽城中世家世閥子弟的那個圈子中不可。可世家子除了少數幾人外,大都是一擲千金的豪主。囊中羞澀的,就別想跟他們混跡於一處。像老哥我這點身家,如何能與他們相比。是以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來弄錢,為的就是能在世家子們的麵前露一露臉麵。”


    “所以啊,先前老哥問你們要繳獲到的錢財,不是不懂軍中的規矩,而是最近囊中實在羞澀。老哥不得已遠離雒陽城出征黃巾賊,為的就是在討平黃巾之時,昧下一些財物來,好在日後花用。”


    邱易不竟暗歎,原來在朝庭為官也非一件易事啊。先有龔彰藏郾縣之繳獲,後有鮑鴻意欲強壓友軍豪奪繳獲之事發生。看來天下官吏士風大壞,使得百姓紛紛離亂,非是因為官吏皆惡,而是因為皇帝首先愛財,買官賣爵,而後朝庭大臣相互攀比之故。中下層官吏都有不得不貪的理由啊。若是朝庭能夠秉公的升用人才,寒門子弟又如何會思此惡法來。


    邱易問道:“穎川豪富不下汝南,波才賊部攻陷了穎川郡大部郡縣,想必有無數的財貨繳獲,你們難道沒有分發麽?”


    鮑鴻搖搖頭,恥笑道:“皇甫嵩、朱儁二人自命不凡,號稱清廉自律,繳獲大都留給了穎川郡各級官吏,用以返還受損的各個家族,或用以恢複當地生產之用,隻留下少許的一些財物來犒賞全軍。說來好笑,老哥堂堂一軍校尉,大戰三月之久就獲賞兩百金的財物,這也太埋汰人了。”


    “賢弟你瞧好吧,他們二人如此的做法,不但不得全軍將士之心,就是穎川的百姓也不定會感激他們。因為錢財將全被穎川的各級官吏給私分了,用以恢複生產的將少之又少。就算是受損的各個家族,也會因為這些財物爭吵不休,明爭暗鬥不止。這一切最終的怨氣,還是由他們二人來承受了。就算他們二人戰後因功受封官職,也必然不會長久。”


    邱易三人聽後感慨良久,不禁都對將來的為官生涯躊躇不安。大漢朝庭如此汙濁的官場現狀,實在難以讓人有興趣步入進去。


    一場酒宴過後,眾人之間的怨憤,於表麵上算是掀了過去。隻是鮑鴻日後若知曉了邱易假言騙了他,隻怕又是一場大麻煩。不過此時身在鮑鴻軍中,一時也顧不得那麽多了。


    酒畢,邱易三人與鮑鴻等人拱手拜別,在河上一番計較之後,為了不讓鮑鴻日後有為難朱、邱兩家之機,過河後立即將繳獲的百車財貨,給鮑鴻送去了三十車,以慰其心。


    邱易三人引軍迴召陵途中,邱瑞忽然出言道:“我三人年紀青青,就平滅了黃巾蛾賊二十萬之眾,在不久之後必然名震州郡。即使我等不為官吏,想必也會得到世人的敬重不可。朱、邱兩家的門楣,無需為官,也會自然提升。此時的官場太過汙濁,我卻是不想於此時步入了,還是等日後的官場清平了一些後再說。大兄、勉弟,我意已決,將平滅二十萬黃巾的功績全部讓給龔縣君,以報龔縣君的信重之恩。不知你二人想法如何?”


    朱勉點頭讚道:“正是如此,龔縣君與我朱、邱兩家有大恩德。他此時傷重將亡,唯一所放不下的就是蜀中的幼子孤孫。我等正好以此大功為龔氏掙得一列候之位,以安其心,以報其大恩。姐夫,你意如何?”


    邱易應道:“你們決定了便好,我本就想將我的功勞讓與你們,你們為報龔縣君大恩,又將功勞讓與他,這也無不可。隻是龔縣君傷重,我等又是白身,又有誰來為他跑爵表功呢?”


    邱瑞遲疑了一下,說道:“許師對龔縣君十分讚許,不若……”


    邱易阻止道:“不好,不好,許君未曾出仕,於朝中又沒有人脈關係。況且他為人方正,最是做不來這種跑官求爵之事。若是你們沒有其他人選,那就讓我去求求趙郡守趙謙吧?”


    邱瑞驚道:“趙謙趙郡守?大兄能得見趙郡守麽?似乎龔縣君與趙郡守有閑隙吧?隻怕他有所不願。”


    邱易笑道:“有閑隙又如何,想必也不是什麽大閑隙。若不然龔縣君數次不聽太守之令,趙郡守還不法辦了他。再說龔縣君傷重不能理事,又是我私下去求趙郡守,等朝庭將封賞詔書布下,龔縣君恐怕早就傷重而逝了。這些事無需讓龔縣君知曉,讓他子孫後人受益便可。”


    邱瑞讚道:“大兄說的極是,那一切就拜托大兄了。”


    趙謙字彥信,其祖父為趙戒,字誌伯,蜀郡人。曆仕漢安、順、衝、質、恆五帝,五朝元老。於漢順帝、衝帝、質帝、恆帝之世曆位三公。其叔為趙典,也曆位太尉之職。


    說來趙謙也算是二世三公的世家子出生了,若無意外,他將來必然也會成為朝庭的三公之一。趙謙雖然在平滅郡中的黃巾蛾賊一事上不怎麽樣,但其為官公正廉潔、嫉惡如仇,在世人的眼中,也算是一位難得的好官了。


    隻是在邱易眼中,既不能使郡中的百姓安居樂業,生活無憂;在水、旱、疫災時也不能救困安民,反讓太平道騙去了許多民心;最後更讓群賊無首的黃巾蛾賊攻下了汝南大部縣城,趙謙可謂無能之極,隻是一介庸官罷了。若無顯赫的家世,當一縣之長,都算是勉強。


    邱易在數日前領大軍迴援召陵之時,曾去了平輿城一趟,拜見過太守趙謙。將鯛陽城的數十萬石糧食,與鯛陽、項城,新陽、宜祿等縣的守備事宜轉讓給趙謙。就連固始、新蔡兩縣的賊人降書也上交趙謙,等趙謙派人前去受降。因此與趙謙還算有過一絲關連。


    邱易領著數十騎奔至汝南郡治平輿城,望見平輿城還是一幅風聲鶴唳的模樣就是一陣好笑。也不知是自已等人的能力太高,還是汝南郡中實在無豪傑,徒讓自已這等豎子也成就了大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沉浮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子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子易並收藏漢末沉浮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