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印度人的居住區擴大領土,占領土地,有一個最基本的條件,那就是要有漢族,或者中華民族的人口。假如占領了一個有一萬人口的城鎮,建官府、派官員、組建地方武警部隊、建立警察局。這個城裏一個漢人都沒有,隻有那幾名官員,這個局麵就難於維持了。最低限度也要有100名漢人吧,有了100人的高等婆羅門,通過他們,官府才能行使權利,統治地方。因此,移民的人口是不能少的,多多益善!


    現在康南的人口有五萬,這是去年分兩批由四川來的移民,今年至少還有兩批,估計不少於五萬人。這些人口才是最寶貴的。這一次南征,就要動員五千到一萬的人口隨著部隊南下。


    由於人口的增加,部隊也在不斷的擴充,原來的一個營三個標準連已經擴張了一倍,成了六個連。因此,康南軍就擴展為團,三個營,每個營暫缺一個連,準備在半年之內陸續補齊。團長由都指揮使朱全柱兼任。由於康南軍的臨時營是騎兵,康南的移民主要來自四川,四川的漢族人中精於騎術的太少了,為此,趙率教派人帶上銀兩去西康省找馬守應尋求支援,以每名十兩銀子的代價招募了八百多精壯的藏族青年,其中絕大部分是剛解放的農奴,忠誠度好。因此,三個臨時營倒是滿編了。


    為了適應雅江中下遊平原地區的氣候,康南軍的軍裝也重新換裝了,這一批軍裝也是在四川定製的,康南沒有棉花、沒有紡織印染廠、也沒有服裝廠,隻能依靠內地。


    服裝的式樣仿照國防軍使用的鴛鴦戰襖,改為單層、淺藍灰色,以適應這裏夏季炎熱的天氣。他們的臨時營也脫掉了藏袍,換上同樣的新軍裝。


    類似的式樣,還定製了武警、警察的服裝,武警的服裝為淡綠色,警察服裝為白色。這是為占領區組建武警、警察使用的。


    鴛鴦戰襖沒有領子,軍銜就縫製在肩上,臂章可以區別兵種,胸章區別番號建製。


    官員、吏員的服裝分為正裝和便裝,正裝依然沿用聯省的大紅色官服,莊重的場合穿戴,便裝為月白色,輕薄涼爽,配上頭巾,日常辦公穿戴。


    這種服裝除了涼爽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適應印度人的服裝習慣。印度人普遍著裝都是淺色的長袍,天氣涼了就套一個坎肩,裏邊的衣服長外邊的衣服短,鴛鴦戰襖的式樣與印度人的長袍非常接近。


    還有帽子,原康南軍使用國防軍的高筒帽,臨時營是類似藏族人戴的高筒皮帽,現在一律換頭巾。作戰時換國防軍的鋼盔(蒙布改淺色),平時帶頭巾,這就符合印度的習俗了。大明內地不光有帽子,戴頭巾的也不少,而且頭巾式樣也很多,類似印度的那種也有。


    各民族各地區服裝的差異主要還是氣候環境造成的,印度人的裝束適合那裏的氣候。康南軍換裝以後,適應了那裏的氣候,也適應民俗。


    趙率教為什麽在軍裝上下功夫呢?道理太簡單了,康南軍現在要化身為高等婆羅門!當然要有婆羅門的樣子了,要融入印度的社會,不能太另類。


    沿著雅江向下遊推進,就離不開船隻。從南門關起,雅江就可以通航了,並且河道寬闊,水量充足,大小船隻均可以通行。為此,康南軍準備了一批船隻,這些船都是買來的,康南省在南門關修建了自己的造船廠,並且已經開工造船,怎奈人手太少,造船需要伐木,需要木匠破木料,最後才是造船。因此船廠隻是支起來一個架子,尚未造出船隻來。需要船,就隻能購買了。


    買來的船,各式各樣,規格大小不一,勉強能用就行。


    南門關就是目前康南省沿著雅江而下的最南端,國防軍在這裏駐軍守衛,原來雅江的兩岸各有一個墩台,現在由於造船廠的原因,又築了一個小城。


    出了南門關就是平原了,這裏屬於印度的極偏遠的地區,在現代這裏是印度的一塊飛地,被孟加拉國隔開,僅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屬於印度的梅加拉亞邦。


    要說明的是曆史上梅加拉亞邦的絕大部分土地是緬甸(明代就稱唿為緬甸了)的領土,在現代被印度吞並,並且屠殺、驅趕原土著人,導致土著居民成了極少數。在明代,這裏存在一個獨立的王國,名叫西隴王國,民族屬於緬甸人,當然也有雲南一帶的少數民族,總之都是黃種人,與印度人種不同。不丹、錫金兩個小王國也是黃種人,他們的民族接近於藏族,也可以認為是藏族的分支。


    在大明的年代,這裏就過於偏遠了,相對於印度次大陸上,這裏的人口就太少了。目前印度的莫臥兒王朝的勢力到不了這裏,這裏就是散亂的各級山大王的領地,其首領自然就是婆羅門了。


    崇禎十一年的二月,準備了半年多的康南軍,從南門關出發了。帶隊的依然是朱全柱,兵力的安排是第一營作為第一批出擊,第二營組織一批移民,一個月後趕到南門關集結待命,第三營留守墨脫並招收兵源,訓練新兵,為補足各個營的編製做準備。


    第一營現有兩個連約400人,加上它的臨時營約1000人,總數1400人。由於換裝,從服裝上很難分清正規營和臨時營,隻是臂章有區別。臨一營是標準的騎兵,武器是馬刀和三眼銃。一營是龍騎兵,全部騎馬,卻是陸軍裝備,基本上按照國防軍的標準配置。這次出擊,給他們加強了一個迫擊炮排、一個通信排、一個輜重隊,輜重隊是一隊駱駝,外加大小船隻十艘。


    由於水路不熟悉,部隊沒有乘船,而是沿著雅江的右岸陸路而行。


    雅江一出南門關沒有多遠就折向西方,康南軍走的右岸就是江北了,這條江基本上是沿著康南省的邊界,平行向西,與康南省的南部邊界平均距離150裏的樣子,最寬處約200多裏。


    由此可以看出康南軍的第一步行動就是以雅江為界,先把江北的這一長條土地占領。江北與江南比較,又偏遠了一等,幾乎沒有大的城鎮,康南軍這是先易後難,逐步蠶食的策略。江北靠著康南省,那就先以雅江為界,占領這裏。


    由於去年康南軍從康南省驅逐了印度人,這裏的印度人對於康南軍是有印象的,他們以為是西藏的隊伍。


    這種偏遠地區,一千四百人的隊伍也是個龐然大物了,所以大軍的到來就引起了印度人的恐慌。可是康南軍的部隊順著沿江的道路而行,一般的小村莊都沒有停留,有的村莊就是夾在道路的兩旁,康南軍也沒有擾動他們,因為康南軍的目標是大型的城鎮,第一個目標叫做“迪不爐”。據探報:迪不爐隻有當地頭人的私人武裝,連城牆都沒有,這是首次出擊的最佳選擇。


    所謂的探報就是康南省收買派出去布道的傳教者,他們除了布道也充當了偵探,康南軍就掌握了各地的基本信息。


    路途不遠,都是騎馬行進,中午就接近了迪不爐,部隊停下來休息,生火做飯吃飯,朱全柱召集各級軍官分配任務。


    飯後,第一連當先出擊,臨一營跟進,第二連押後,馬隊就向迪不爐衝去。迪不爐隻是個大型的集鎮並沒有城牆,接近城鎮的邊緣後,第一連下馬,按班排為單位,組成散兵線分三路,借助樹木、建築物跳躍前進,每一路都配備一名印度人的士兵,他的任務就是喊話。康南軍來的突然,集鎮上的武裝尚未組織起來,因此沒有成建製部隊的抵抗,部隊就進了鎮子。進入之後立即選擇要點開始布防,不少士兵登上了比較高的房屋,居高臨下展開火力掩護,擲彈筒也各自尋找有利的陣地。


    印度人的麻痹懈怠使得一連一槍未發就占領了突破口。朱全柱抓住時機命令臨一營出擊,他們的任務是在鎮子裏尋找印度人的軍隊給予突襲,斬殺反抗者。印度人軍營的位置還是知道的,那裏是攻擊的主要目標。


    千人的馬隊近距離發起了衝擊,馬匹如狂風一般橫掃整個小鎮。部隊中攜帶的印度士兵開始在鎮子的各處喊話,內容就是:高貴的最高婆羅門到了!奉上天的旨意來拯救眾生,懲罰迫害傳教士的歹徒(此前,有傳教士傷亡),民眾們都呆在家中,不要出來,整個集鎮禁止行人。


    小鎮的反抗是微弱的,鎮上兵營的大約方位指揮官是知道的,一連掩護的火力都指向了那裏,出擊騎兵的第一個重要目標也是那裏。當馬隊衝入兵營的時候,兵營裏正在集合隊伍,還是亂糟糟的一片,目視估計有一百多人,太少了一點。


    印地語的喊話大聲響起來:“趴下!投降不殺!”喊聲到處都是,騎兵對於混亂的步兵簡直就是砍瓜切菜,騎兵還占著人數的優勢。


    印度的軍隊有火銃,都是購買的西洋貨,但是數量不多。“砰砰!”的火銃聲就響了起來。有的是騎兵的三眼銃的聲音。已經運動到迫近位置的第一連士兵也開槍助戰了,但是火炮已經無法射擊了,混亂的現場上容易誤傷。


    戰鬥過程是短暫的,康南軍一方有太大的優勢,印度士兵紛紛投降。


    在兵營以外,到處是臨一營的馬隊,他們已經控製了整個集鎮。


    早已經準備好的告示也貼了出去,告示用印地語書寫的,對於這些拚音文字,張貼告示的士兵也不認識,為了避免貼反了,事先要用漢字標注出上下來。


    印度人用種姓等級劃分人群,與我們熟知的奴隸製度不同。奴隸製是一個奴隸主擁有若幹奴隸,形成一個居住、生活、生產的單元。印度也有被主人使用的奴隸,但是更多的底種姓人不是奴隸,而是自由人,他們的居住區是明顯劃分的,同一等級種姓的人比較集中的居住在一起,因此,從房屋、街道、公共設施上就能判斷出,這裏居住的是哪一個等級的人。最高等級是婆羅門,最低是首陀羅。此外還有第二等的“刹帝利”,第三等級是“吠舍”,大等級之下還有眾多的小等級,外人是很難搞明白的。不同等級是不能通婚的(強奸例外),不同等級也有一些職業的區別。


    因為印度人的這個居住特性,也給康南軍的設防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居於多數的下等級人根本就不用管,他們非常老實,你殺了他,他也不敢造反。隻要對兩個高等級的少數人的居住區嚴加防範即可。因此這個小鎮上為數不多的高檔住宅區就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了。


    俘虜了鎮上為數不多的軍隊,也就抓住了他們的首領,擒賊先擒王,隻要收服了首領,就能最快速簡潔的控製這個集鎮,進而控製這一地區。


    被俘的首領被帶到了朱全柱的麵前,此前已經有過簡單的審訊,知道他是一名軍官,名叫辛格。


    從這個名字基本上就可以斷定他屬於刹帝利種姓,這個種姓的習慣職業是軍人或者官員。朱全柱沒有這方麵的知識,他隻是知道這位屬於高種姓就可以了,這倒是也沒錯。


    朱全柱問道:“你叫什麽名字?是什麽職務?”


    談話當然是通過翻譯的,這個過程我們就省略了。


    這位辛格還蠻有骨氣的,他反問道:“你們是什麽人?竟然侵犯我莫臥兒王朝的土地?”


    莫臥兒國王管不到這裏,但是其權威印度人都承認,所以土皇上也自稱是莫臥兒的臣子,其實他與莫臥兒王朝沒關係。這就有點像民國初年各省的軍閥都自稱是民國的一員,實際上他自己就是老大,情況很相似的。


    “嗬嗬!有骨氣,我再告訴你一遍,我們是高等級婆羅門,奉大明皇帝之命,拯救眾生,維護天下的秩序,討伐不臣!”


    朱全柱又加重語氣重複了一句:“爾等睜眼看好,高等婆羅門來了!”


    康南省使用傳教士、報紙(實際上有點像傳單),宣傳了幾個月了,印度的上層人物當然知道這個高等婆羅門是什麽意思。不管他們同意不同意,高等婆羅門今天真的來了。


    朱全柱在這裏用了“奉大明皇帝之命”的話,但是康南軍始終沒有明確的打出大明的旗號,這是趙率教迷惑敵人之策,建立的政權屬於康南省,康南省就是大明的行省,但是趙率教暫時也不提。朱全柱還不是特別的理解這些策略的意義。他覺得大明皇帝這塊招牌更好,所以才口稱皇命。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第469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強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點包子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點包子鋪並收藏明末強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