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都督府的指令,第四團在廣東也將采用長江沿岸的占領方式,那就是沿著航線駐軍,剿匪,但是不廢除舊官府,不建立自己的政權。
具體的做法就是沿途選擇停靠碼頭,在建設碼頭的同時建軍營,招收兵源組建武警部隊。軍營的駐軍就是新組建的武警部隊,每一支武警部隊都有路上保衛和航道保衛的雙重任務,因此武警是陸軍、水軍混編的。這種邊組建邊使用的部隊,忠誠度不是很可靠的,因此他們的武器全部是冷兵器,包括水上巡邏的船隻也是普通的民用人力船隻。隻有經過充分的訓練、教育和時間的考驗之後才能逐步的更換裝備。
商鋪、銀行也會在軍營的周邊建立起來。為了保衛商鋪,就要建立保安鏢局,否則部隊為商鋪站崗就不倫不類了。商鋪是百姓,武警是官軍,哪有官軍給百姓站崗的道理?
第四團進軍的第一站就是香山縣。
香山縣就是現代的中山市,*是香山縣人,為了紀念他,民國時期改香山縣為“中山縣”,後來升格為市。
香山縣的縣城不在西江沿岸,所以國防軍也就不會進入縣城,但是不管進不進縣城,都要派出使者,到官衙拜訪、送拜帖、說明情況,當然也有必要的警告。
他們在西江岸邊選擇一塊地方,買下地皮,建設碼頭、軍營、商鋪等等。同時招募人員充實到各個機構之中,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
隻要進入航道,隻要有碼頭,立即就會遇到幫會,也正是因此,才需要部隊保駕開路。國防軍對幫會,算不上戰鬥,就是抓捕而已。為了震懾宵小,軍事法庭的審判,苦役、關押,甚至槍斃都是有的。非如此國防軍是站不住腳的,黑社會向來欺軟怕硬,國防軍不嚴厲打擊,他們就會猖獗起來。
局麵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打開,國防軍的強勢也讓當地的各種勢力,包括官府,對於進駐的國防軍有了新的認識:很強勢!誰也惹不起!但是除了強力剿匪之外,國防軍軍紀嚴明,不但不擾民,還保護民眾的利益,比官軍可是強多了。雖然沒有百姓的夾道歡迎,也沒有反對拒絕的聲音。他們就是建碼頭,開辟航路,也不多管閑事。當地的官府也從害怕不安到相安無事、和平共處。
國防軍的大小客貨船隻,還有安裝了機槍、火炮的快艇,也就跟隨著進入了廣東的江河。
國防海軍在廣東已經存在多年了,廣東人對於國防軍的各種機器動力的船隻、艦艇並不陌生。不同的是,現在國防軍首次進入了內陸、內河。
......
李定國的第四團采取穩步推進的策略,他們距離靈渠還很遠,但是也要派出專家組提前到靈渠調查。國防軍對靈渠的情況還是了解的,朱家對這條航路的利用也已經有多年了。早在九年前,朱家與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玻璃橡膠貿易,就使用這條航路。
靈渠建在高海拔的山上,靈渠的水是引湘江上遊之水,流入漓江的上遊。江河的上遊,水量自然就會貧乏,水量少,就不能行使大型船隻,隻有中小型的平底船,吃水淺的,才可以通過。湘江上遊的水源,從根本上說,還是雨水。來自南洋的暖濕氣流,吹到高海拔的南嶺,為南嶺帶來了充沛的雨水,即便如此,相對的枯水季節還是有的。
我們的祖先還是很有辦法。在靈渠的多個河段,設立了非常簡易的閘口來解決枯水期船隻通過艱難的問題。它是什麽工作原理呢?
靈渠很狹窄,很多河段隻能通過一條船,就是單行線,隻有特別的地段,才能兩船對行通過,這是水量少不得以而為之的結果。當水量太少,船隻無法行走之時,利用狹窄的河道,建立用樹枝即可攔擋的閘口,暫時攔截水流。攔截了一定的水量時,打開樹枝的簡易水壩,這一段河水就水量充足了,船隻就可以通過。靈渠用這種特有的方式對付枯水期,保持航運暢通。這一係列的操作都有專人負責,當然也不會白出力,過往的船隻是要付費的。
如果開通正常的航運,這種方式就耽擱時間了。針對這一情況,聯省的工部農業司派出水利專家,跟隨著部隊,實地考察,按照朱萬化給出的提示要點,給出解決的辦法:就是在靈渠之上,湘江的上遊擇一地建立小型的水庫,攔截一定的水量,在枯水期,隻要保持每日航班通過時放水,定時維持航道通行即可,這就免去了那種麻煩的操作,降低了成本。上遊的河道很窄,水量不大,很小的一個工程即可解決問題。哪怕夜間蓄水,日間放水也是夠用的。
這種改造也要兼顧靈渠沿岸依此為生的人們,給他們以出路,同時也要輔助以部隊的軍力,也帶有強製性,否則就會出亂子。
在此,我們還要用簡單的文字介紹一下靈渠——這個使用了兩千多年的水利工程,依此,了解一下我們祖先的奇思妙想。
南嶺是分水嶺,即河水要麽向北,要麽向南流去。沒有貫通南北的河流,因此,南嶺就斷絕了南北的水道交通。
我們的先人利用湘江的這一段地勢較高的地形,挖掘了靈渠通向不遠處的漓江,靈渠全長二十多裏,湘江向北在嶽陽入洞庭湖、長江;而漓江則向南入西江,從澳門入海。這就貫通了南北的水道。
但是取湘江之水,還要保持湘江的航道,這就是學問了。
辦法是在湘江上建一個阻擋(並非阻斷的水壩)的擋水堰。水堰就是水位高了可以漫過去的低矮擋水壩,類似於現代的橡膠壩的作用,於是靈渠就得到了水源。
那麽湘江哪一方如何行船呢?
擋水堰過去後,水道落差大,水流又很淺,無法行船。於是在對著靈渠的東方(靈渠是向西的),同樣開鑿一個水渠,繞上幾個彎道使得落差平緩,水渠下方連接到湘江的河道。在擋水堰的作用下,湘江之水被兩個人工水渠分流。
於是,湘江和漓江貫通了,這個工程隻需要很少的維護,就可以一直利用下去。據考古學者考證,那一處關鍵的擋水堰還是兩千年前的原建築!它是建築在沙灘河道上的,底部用經過防腐處理的木樁,橫豎排列打入沙石中作為地基,上麵砌築石料而建成的。擋水堰的後麵為了防止水流衝刷,使用片狀的石料,倒嗆刺的方向插入沙中,在水流衝擊下它們會越插越深,從而滯留泥沙,保護擋水堰。由此可見我們祖先的智慧是多麽的高超。
那些做豆腐渣工程的是不是要臉紅一下啊?
靈渠和靈渠前後的湘江、漓江,都是上遊的河道,水流太淺,不能行走大型的船隻。如果為了通過靈渠,選擇的船隻過小,並且不能使用動力(水太淺,無法使用螺旋槳),那麽這條航線的效率就會極大的降低了。為此,朱萬化提出分段航運的方案,讓他們研究實施。
分段的方案就是在漓江的桂林起,通過靈渠到湘江的零陵(也稱作永州)的這一段,全長一百六七十裏,使用沒有機器動力的小型客貨船隻,其餘的航段,使用蒸汽機動力的中型客貨船。在零陵和桂林設轉運碼頭,客人在這裏換船,貨物在這裏重新裝卸。
轉運的碼頭上,規劃好轉運銜接的航班,準備旅客臨時休息的客棧,裝卸貨物的碼頭,這種轉運方式保證了九成以上的河段使用機器大船,可以極大地提高整個航運的效率。
為了快速的裝卸貨物,朱萬化按照現代集裝箱的理念,設計了便於小型船隻裝運的小型集裝箱和配套的起吊轉運設備,以提高貨物轉運的效率。
為此就要建造一批適合於靈渠使用的小型客貨船隻,和一批標準劃一的集裝箱,這種船隻主要靠篙槳人力行駛,也包括拉纖,這也需要造船廠的技術人員到達現場,考察設計。
這種運輸集裝箱的小船,構造特殊,整個船隻的構造就是為了適應集裝箱,結構緊湊整齊,有專用的起吊設備,裝卸迅速。每一支集裝箱都有貨單,上麵標明了重量,按重量配置,這就保證了船隻的前後左右的平衡。
......
廣東的事情還需要時間,慢慢的演化,我們再看看北方。
位於開封的黃河隧道工程,在崇禎九年的七月提前複工了,目的就是利用今年大旱枯水期到來的早,提前開工了。因為時間充裕,又有了去年的基礎和經驗,所以今年預定的工程量更大,有五裏之多,工程量大也就能夠吸收更多的勞動力,賑濟更多的饑民。
今年的大工程選擇勞動力又有了新的條件,那就是家境貧寒,糧食短缺者優先錄用,以便讓官府開辦的大工程救濟更多的饑民。預計今年可以容納三萬勞工,加上他們的家屬,黃河工程就等於賑濟了十多萬的災民。這些災民中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山西、直隸的逃荒饑民,河南的這個做法也等於幫助這兩個省救災了。
新建的一段實驗性的黃河隧道經受住了一個汛期的考驗,朱萬化曾經於汛期內親自前往視察,遺憾的是今年黃河水量不大。但是河水畢竟從隧道上方通過,這個考驗還是有效的。
問題也不是沒有,隧道中發現了幾處滲水點。朱萬化告訴章世照:工程複工後,要把所有的滲水點挖掘開,堵漏修複,更重要的是查找原因,仔細地分析,作為今後施工的依據。如果不是技術原因,而是人為的疏忽,一定要嚴厲懲罰,公開處理,以儆效尤。
黃河的河道很寬,施工之前先要把主河道引導到不施工的地段,使得施工的區域全部幹枯,便於施工。
七月初十,工程浩大的黃河隧道二期工程,在彩旗飛揚鑼鼓喧天中複工了。
---第431章完---
具體的做法就是沿途選擇停靠碼頭,在建設碼頭的同時建軍營,招收兵源組建武警部隊。軍營的駐軍就是新組建的武警部隊,每一支武警部隊都有路上保衛和航道保衛的雙重任務,因此武警是陸軍、水軍混編的。這種邊組建邊使用的部隊,忠誠度不是很可靠的,因此他們的武器全部是冷兵器,包括水上巡邏的船隻也是普通的民用人力船隻。隻有經過充分的訓練、教育和時間的考驗之後才能逐步的更換裝備。
商鋪、銀行也會在軍營的周邊建立起來。為了保衛商鋪,就要建立保安鏢局,否則部隊為商鋪站崗就不倫不類了。商鋪是百姓,武警是官軍,哪有官軍給百姓站崗的道理?
第四團進軍的第一站就是香山縣。
香山縣就是現代的中山市,*是香山縣人,為了紀念他,民國時期改香山縣為“中山縣”,後來升格為市。
香山縣的縣城不在西江沿岸,所以國防軍也就不會進入縣城,但是不管進不進縣城,都要派出使者,到官衙拜訪、送拜帖、說明情況,當然也有必要的警告。
他們在西江岸邊選擇一塊地方,買下地皮,建設碼頭、軍營、商鋪等等。同時招募人員充實到各個機構之中,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
隻要進入航道,隻要有碼頭,立即就會遇到幫會,也正是因此,才需要部隊保駕開路。國防軍對幫會,算不上戰鬥,就是抓捕而已。為了震懾宵小,軍事法庭的審判,苦役、關押,甚至槍斃都是有的。非如此國防軍是站不住腳的,黑社會向來欺軟怕硬,國防軍不嚴厲打擊,他們就會猖獗起來。
局麵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打開,國防軍的強勢也讓當地的各種勢力,包括官府,對於進駐的國防軍有了新的認識:很強勢!誰也惹不起!但是除了強力剿匪之外,國防軍軍紀嚴明,不但不擾民,還保護民眾的利益,比官軍可是強多了。雖然沒有百姓的夾道歡迎,也沒有反對拒絕的聲音。他們就是建碼頭,開辟航路,也不多管閑事。當地的官府也從害怕不安到相安無事、和平共處。
國防軍的大小客貨船隻,還有安裝了機槍、火炮的快艇,也就跟隨著進入了廣東的江河。
國防海軍在廣東已經存在多年了,廣東人對於國防軍的各種機器動力的船隻、艦艇並不陌生。不同的是,現在國防軍首次進入了內陸、內河。
......
李定國的第四團采取穩步推進的策略,他們距離靈渠還很遠,但是也要派出專家組提前到靈渠調查。國防軍對靈渠的情況還是了解的,朱家對這條航路的利用也已經有多年了。早在九年前,朱家與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玻璃橡膠貿易,就使用這條航路。
靈渠建在高海拔的山上,靈渠的水是引湘江上遊之水,流入漓江的上遊。江河的上遊,水量自然就會貧乏,水量少,就不能行使大型船隻,隻有中小型的平底船,吃水淺的,才可以通過。湘江上遊的水源,從根本上說,還是雨水。來自南洋的暖濕氣流,吹到高海拔的南嶺,為南嶺帶來了充沛的雨水,即便如此,相對的枯水季節還是有的。
我們的祖先還是很有辦法。在靈渠的多個河段,設立了非常簡易的閘口來解決枯水期船隻通過艱難的問題。它是什麽工作原理呢?
靈渠很狹窄,很多河段隻能通過一條船,就是單行線,隻有特別的地段,才能兩船對行通過,這是水量少不得以而為之的結果。當水量太少,船隻無法行走之時,利用狹窄的河道,建立用樹枝即可攔擋的閘口,暫時攔截水流。攔截了一定的水量時,打開樹枝的簡易水壩,這一段河水就水量充足了,船隻就可以通過。靈渠用這種特有的方式對付枯水期,保持航運暢通。這一係列的操作都有專人負責,當然也不會白出力,過往的船隻是要付費的。
如果開通正常的航運,這種方式就耽擱時間了。針對這一情況,聯省的工部農業司派出水利專家,跟隨著部隊,實地考察,按照朱萬化給出的提示要點,給出解決的辦法:就是在靈渠之上,湘江的上遊擇一地建立小型的水庫,攔截一定的水量,在枯水期,隻要保持每日航班通過時放水,定時維持航道通行即可,這就免去了那種麻煩的操作,降低了成本。上遊的河道很窄,水量不大,很小的一個工程即可解決問題。哪怕夜間蓄水,日間放水也是夠用的。
這種改造也要兼顧靈渠沿岸依此為生的人們,給他們以出路,同時也要輔助以部隊的軍力,也帶有強製性,否則就會出亂子。
在此,我們還要用簡單的文字介紹一下靈渠——這個使用了兩千多年的水利工程,依此,了解一下我們祖先的奇思妙想。
南嶺是分水嶺,即河水要麽向北,要麽向南流去。沒有貫通南北的河流,因此,南嶺就斷絕了南北的水道交通。
我們的先人利用湘江的這一段地勢較高的地形,挖掘了靈渠通向不遠處的漓江,靈渠全長二十多裏,湘江向北在嶽陽入洞庭湖、長江;而漓江則向南入西江,從澳門入海。這就貫通了南北的水道。
但是取湘江之水,還要保持湘江的航道,這就是學問了。
辦法是在湘江上建一個阻擋(並非阻斷的水壩)的擋水堰。水堰就是水位高了可以漫過去的低矮擋水壩,類似於現代的橡膠壩的作用,於是靈渠就得到了水源。
那麽湘江哪一方如何行船呢?
擋水堰過去後,水道落差大,水流又很淺,無法行船。於是在對著靈渠的東方(靈渠是向西的),同樣開鑿一個水渠,繞上幾個彎道使得落差平緩,水渠下方連接到湘江的河道。在擋水堰的作用下,湘江之水被兩個人工水渠分流。
於是,湘江和漓江貫通了,這個工程隻需要很少的維護,就可以一直利用下去。據考古學者考證,那一處關鍵的擋水堰還是兩千年前的原建築!它是建築在沙灘河道上的,底部用經過防腐處理的木樁,橫豎排列打入沙石中作為地基,上麵砌築石料而建成的。擋水堰的後麵為了防止水流衝刷,使用片狀的石料,倒嗆刺的方向插入沙中,在水流衝擊下它們會越插越深,從而滯留泥沙,保護擋水堰。由此可見我們祖先的智慧是多麽的高超。
那些做豆腐渣工程的是不是要臉紅一下啊?
靈渠和靈渠前後的湘江、漓江,都是上遊的河道,水流太淺,不能行走大型的船隻。如果為了通過靈渠,選擇的船隻過小,並且不能使用動力(水太淺,無法使用螺旋槳),那麽這條航線的效率就會極大的降低了。為此,朱萬化提出分段航運的方案,讓他們研究實施。
分段的方案就是在漓江的桂林起,通過靈渠到湘江的零陵(也稱作永州)的這一段,全長一百六七十裏,使用沒有機器動力的小型客貨船隻,其餘的航段,使用蒸汽機動力的中型客貨船。在零陵和桂林設轉運碼頭,客人在這裏換船,貨物在這裏重新裝卸。
轉運的碼頭上,規劃好轉運銜接的航班,準備旅客臨時休息的客棧,裝卸貨物的碼頭,這種轉運方式保證了九成以上的河段使用機器大船,可以極大地提高整個航運的效率。
為了快速的裝卸貨物,朱萬化按照現代集裝箱的理念,設計了便於小型船隻裝運的小型集裝箱和配套的起吊轉運設備,以提高貨物轉運的效率。
為此就要建造一批適合於靈渠使用的小型客貨船隻,和一批標準劃一的集裝箱,這種船隻主要靠篙槳人力行駛,也包括拉纖,這也需要造船廠的技術人員到達現場,考察設計。
這種運輸集裝箱的小船,構造特殊,整個船隻的構造就是為了適應集裝箱,結構緊湊整齊,有專用的起吊設備,裝卸迅速。每一支集裝箱都有貨單,上麵標明了重量,按重量配置,這就保證了船隻的前後左右的平衡。
......
廣東的事情還需要時間,慢慢的演化,我們再看看北方。
位於開封的黃河隧道工程,在崇禎九年的七月提前複工了,目的就是利用今年大旱枯水期到來的早,提前開工了。因為時間充裕,又有了去年的基礎和經驗,所以今年預定的工程量更大,有五裏之多,工程量大也就能夠吸收更多的勞動力,賑濟更多的饑民。
今年的大工程選擇勞動力又有了新的條件,那就是家境貧寒,糧食短缺者優先錄用,以便讓官府開辦的大工程救濟更多的饑民。預計今年可以容納三萬勞工,加上他們的家屬,黃河工程就等於賑濟了十多萬的災民。這些災民中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山西、直隸的逃荒饑民,河南的這個做法也等於幫助這兩個省救災了。
新建的一段實驗性的黃河隧道經受住了一個汛期的考驗,朱萬化曾經於汛期內親自前往視察,遺憾的是今年黃河水量不大。但是河水畢竟從隧道上方通過,這個考驗還是有效的。
問題也不是沒有,隧道中發現了幾處滲水點。朱萬化告訴章世照:工程複工後,要把所有的滲水點挖掘開,堵漏修複,更重要的是查找原因,仔細地分析,作為今後施工的依據。如果不是技術原因,而是人為的疏忽,一定要嚴厲懲罰,公開處理,以儆效尤。
黃河的河道很寬,施工之前先要把主河道引導到不施工的地段,使得施工的區域全部幹枯,便於施工。
七月初十,工程浩大的黃河隧道二期工程,在彩旗飛揚鑼鼓喧天中複工了。
---第431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