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侵占了家產的這位姓林,原來是嶽西縣裏有名的大商人,以經營布匹綢緞為主。嶽西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大財主,殺富殺的就是有錢人。於是浮財、貨物全部搶光,又把他的房契、店鋪許可等文書丟到了大街上。這種熱鬧事,眾潑皮哪有不到場的?於是這些東西就到了潑皮牛二手裏。
平時就是沒理攪三分的主,現在得了“理”,他們絕不饒人。於是數間店鋪成了潑皮的遊樂場,連林老板一家人都被從祖屋中趕了出去。現在他一家人棲身於破廟,無家可歸。
潑皮牛二是不會經營商鋪的,所以他就想到了賣房子,都是本鄉本土的誰不知道根底,因此,沒人敢買。
朱萬化定的是贖買政策,但是這要看對誰,國防軍把城市潑皮、黑社會定義為城市土匪,馬小六和教官石懷亮當然是知道的。馬小六就把這個事情交代給新上任的官員了,這也是他們立威的機會。
新知縣老爺接濟了林老板一些米糧,然後派出人員進行調查,也取了一些人的證詞。一切都沒有失誤,他就給聯省衙門發了一份電報,請示處置辦法,說出自己的理由。第一件事情還是要慎重一點,這個請示還是必要的。
聯省衙門迴電:“按城市土匪剿滅。務必斬草除根。”
城市的土匪也是要調查的,都有哪些骨幹,哪些成員,劣跡罪行更要調查清楚。十天之後馬小六調一個連進城參與剿匪。隻是一個晚上所有的團夥成員全部抓獲,交軍事法庭審判(因為現在是軍管),結果殺掉大半,牛二等人在城裏鬧市區公開宣判,然後拉出去槍斃。林老板的契約文書已經不全了,在調查重新取證的基礎上,由縣衙門給他補齊文書,作為收迴財產的憑證。林老板損失是巨大的,畢竟收迴一些財產,曙光銀行對他發放貸款,協助他重整舊業。
這一件事在不大的嶽西城和周邊鄉鎮可就引起了轟動。這種事情可不是少數,有人高興有人愁,丟了房產、地產的紛紛前來告狀,軍事法庭接應不暇,為此不得不擴充人手。
得到富人財產的也不都是惡人。貪便宜,吃白食是肯定的,但是人無大惡,不能都抓監獄裏去。所以要區別對待,有的就要執行朱萬化製定的贖買政策了。
說實在的,這個贖買政策有點和稀泥,可是政務上不就是讓大家都過得去,盡量取得平衡,還不是和一把稀泥嗎?
從前朱家就曾經下大力氣揭露“殺富濟貧”的偽善性,它實際上就是赤裸裸的強盜行徑。馬小六請求陸軍總監給他搞一批這種報紙,或者專門的宣傳材料,以便在大別山區廣泛散發,這也是輿論攻勢,讓大家都知道,殺富濟貧都便宜了誰,其社會危害有多大。
在這種情況下,國防軍就不能指望當地所有的民眾都心向國防軍了,占了便宜的被反攻倒算一把,心中當然不能舒服。很有點還鄉團來了的味道了,可是沒有辦法,這是社會的基本底線。
“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一條是文明社會的底線,不管你是什麽主義,什麽社會製度,這一條都要遵守,否則就不能稱其為人類的文明社會了。突破了這個底線,其後果就是整個社會的大亂!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家一起窮!這樣的社會抹殺了創造性,人們心裏都沒有了“夢”,沒有了希望,因為是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被殺的“富人”。
在大別山區的這種形勢下,可以想象得到,國防軍的剿匪要多了幾分艱難。因為,有部分民眾得了好處,他們不想被反攻倒算,也可以說嶽西軍得了部分民心!
當然,能夠收迴失去的財產的人,對國防軍是感激涕零的,國防軍得了地主富人的民心。
......
九師一團的三個營是有分工的,大別山區大約是個三角形的形狀,三個營各自負責一個角,在團部指揮下協同動作,第81營負責的就是山區最南邊的這個角。這一個角大約就是方圓兩百裏的範圍。各營有無線電台聯係,營以下用燈光通信。
崇禎八年五月中旬,占領嶽西城的國防軍的各級軍官和他們帶來的官府官員是最忙碌的,處理嶽西軍留下的各種問題就占用了他們大量的精力。為了有效的收複嶽西縣全境,建立基層政權,光是聯省衙門委任的五名官吏是不夠用的,這就需要就地解決和招募人才。地方官員需要大批的本地人員充實,這是最簡潔有效的辦法,任何政權也都會這麽做,在嶽西也不例外。為此,他們都要在與當地人打交道時有意的發掘人才,抽調出來,給予培訓,準備任命到各個鄉鎮。有了基層的官吏,以連隊為單位的剿匪隊伍才能出發,前往各地剿匪和建立政權。
這個年代。讀書人與富人幾乎可以劃等號的,國防軍得了富人的民心,也就得到了讀書人的支持,選拔基層官吏就不會太難。
時間進入了六月,第81營在掃蕩穩定了嶽西周邊地區之後,也有了第一批的基層官吏,國防軍就以連隊為單位分頭向周圍山區出擊了。這種出擊就帶有遊擊戰的味道了,因為一支部隊,為了尋找、追擊敵軍,就可能小部隊孤軍深入。
因為國防軍是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的,所以營部直屬編製比較大,第81營和團部在一起,加上團直屬部隊人數也是不少了。為了加強出擊的各連,從營直屬部隊中抽調一批直射炮、輕機槍和通信兵、工兵支援各連,每個連得到了一門20直射炮、兩挺輕機槍、四名通信兵、一個工兵班的補充。出擊各連需要的輜重由營部負責運輸、補充。三個連都派出去之後,嶽西縣城裏還有500多人,並且火力比較強,嶽西城的安全絕對沒有問題。
稍後,他們的臨時營也會跟隨進山,像嶽西縣城及周邊這種占領區就會被嚴密控製起來。
團部已經和第六師(駐地九江)取得了聯係,81營後續的後勤物資由第六師供應,經潛山運到嶽西。
81營一連的出擊方向就是向南奔潛山方向,也兼有打通後勤補給通道的任務。一連長名叫張弛,他是山西移民出身。
從嶽西向南的山區又叫做天柱山,這個名字就說明它的主峰一定很高、很險。
出擊的小分隊要在各地建立基層政權,也就是鄉一級的政權,這個鄉政權應該是什麽樣的呢?如何能夠保證政權不再丟失?
聯省的各個省的政權都是到鄉一級,一個鄉有三名或者四名雇員,他們都沒有品級,不是官員,最多能算是吏員。有薪水。包括一個主事(鄉長),一名警察,一名農藝師或者叫做經濟師,事務繁雜的可以增加一名書辦。這三名雇員是合作關係,但互不統屬,就是誰也不是老大。要說權利似乎警察大一點,因為他是執法的,有武器。*那是工作需要,並不違法!當然了,被冤枉的,事後可以找法院去講理。並且這三人中警察一般都是外來的。
主事的權利也不小,他的權利體現在,村一級底層他可以委派一名辦事,也算是村長或者聯絡人吧。村長沒有薪水,有上情下達的權利和誤工補貼,他一個月要到鄉裏來一次,上報情況領受任務,連路程耽擱三日,就領三日的補貼,此外,還有一套官府雇員的製服,在村民眼中那就是官服。他們在農民麵前就是官,權威也不小,大家都會爭著幹的。
還有一個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安全。土匪卷土重來怎麽辦?嶽西軍有迴來了怎麽辦?這就需要有地方武裝。
對付嶽西軍是國防軍的事情,嶽西軍不鏟除幹淨他們是不會撤兵的。在嶽西城裏的留守部隊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組建本縣的武警連隊,武警根據需要可以超編,現在地方不平定,這一個連預計就是300人,保護縣城和應急出擊各個山村也是夠用的。
一連的第一站來到一個叫做“彭家”的山村,一進入村莊國防軍的士兵們就覺得有些異常,街麵大路上空蕩蕩的,一個人也沒有。大明官軍軍紀不好眾人皆知,但是國防軍在這一帶也應該是有一定的影響了,懷寧到這裏並不遠,一年前國防軍還曾經在懷寧剿匪救災,很受當地人歡迎的,這裏的人們能不知道?
“彭家”村子不大,山路從村口經過,進入村子需要沿著石頭砌築的台階登上去,台階很長,中間折了幾個彎。小村子在比較高的一塊平地上,在山區裏,所謂平地就是坡度比較緩罷了。村中兩條路形成了丁字型。
一連準備在這裏過夜,布置好禁戒,就開始找村裏的人了解一些基本情況,這麽大的一個村子至少應該有一個辦事人吧?沒想到這麽簡單的事情卻成了難題,家家門戶緊閉,任你叫門就是不開,其中有兩戶房子還不錯,應該算是鄉紳吧,也是大門緊閉,並不出頭。按國防軍的軍紀總不能破門而入吧?局麵很尷尬,他們好歹也是大明的官員和官軍呀!
其實南方山村人家都是極簡陋的,樹枝編織的院牆和院門輕輕一推就開,房屋的牆壁就是一層木板,木板之間到處是縫隙。所以到了冬季,南方雖然不是很冷,可是很難熬,室外溫度如果是10度,那麽室內溫度就是7、8度,很冷啊!
南方山區的民居是什麽樣子?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特別是北方的朋友們,說出來可能令人驚訝。但是,這卻是上千年文明史上實實在在存在著的。隻是近代這幾十年變化太快了,這些曆史的痕跡逐漸的消失了。
房屋的牆壁有夯土的,也有木板的,這就要看木材是否豐富了。如果是夯土的,為了透氣就要留窗戶,可是很多窗戶隻是一個一尺多見方的洞,並沒有窗框和窗戶,為了防備野獸爬進來,就要用破筐之類的堵塞它。如果是木板的,窗戶就可有可無了,因為四處都漏風。
屋頂就比較劃一了,全部是木框架掛茅草,所以叫做茅草房。南方雨水多,要想茅草房不漏水,坡度就要大。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屋簷矮!矮到什麽程度?說一句眾所周知的歇後語就知道了:“在人屋簷下,怎敢不低頭?”這句話人人都會說,可是現代人是不好理解的。隻有知道了從前的人們都是住的這種房子的樣子,才會懂得這句話的由來。人們無論高矮,在這樣的屋簷下都要低頭。
屋簷矮,還有一個後果就是房門不高,本來不大的窗戶又被遮擋了,所以室內光線微弱。從室外到室內,人們就會暫短的失明。
等你恢複了視力之後,你就會發現,室內的一切都是漆黑的,特別是房梁,漆黑嶄亮。這是為什麽呢?
原因是南方的民居沒有火炕,也沒有爐灶,當然也就沒有煙筒。室內正中地麵上是一個不到一米的方坑,這裏是燒火的地方。燒火、做飯、取暖、照明,它是一個多功能的爐灶。房梁上垂下一條黑漆漆的繩子,繩子的下端是鉤子(木叉做的),鉤子上掛上鍋,這就是做飯的全部裝備了。所以到了做飯時,家家房頂上,沿著茅草的縫隙都冒出了煙,就是所謂的“炊煙嫋嫋”,現代人看到了恐怕要打“119”報警了。冬季取暖時為了減少煙霧,不做飯時就燒木炭,夜晚照明燒“明子”,“明子”就是多油脂的樹木中取出的固態油脂,或者是多油脂的樹枝,民間用來照明用。
這個灶坑是取暖、吃飯、照明的中心,所以它的周圍就有一些矮木凳,就像現代人坐沙發看電視一樣,這是室內的中心,有事無事,大家都環繞而坐。
很多人喜歡吃的臘肉,最正宗、最原味的產地肯定是南方的山區,因為臘肉就是這種生活方式的產物。人們一時吃不完的肉,積攢下來準備過年的肉,收拾幹淨了,切成條,掛在房梁上,用不了多久就被煙火熏黑了、風幹了,到了過年時(臘月)再食用,這就是臘肉。
到了炎熱的夏季,這種房子主人也不願意呆在裏麵,於是就會有亭子、廊子、天井一類的建築,供人們納涼。
81營第一連在彭家村遇到了難辦的事,他們將如何處理呢?且聽下迴分解。
---第364章完---
平時就是沒理攪三分的主,現在得了“理”,他們絕不饒人。於是數間店鋪成了潑皮的遊樂場,連林老板一家人都被從祖屋中趕了出去。現在他一家人棲身於破廟,無家可歸。
潑皮牛二是不會經營商鋪的,所以他就想到了賣房子,都是本鄉本土的誰不知道根底,因此,沒人敢買。
朱萬化定的是贖買政策,但是這要看對誰,國防軍把城市潑皮、黑社會定義為城市土匪,馬小六和教官石懷亮當然是知道的。馬小六就把這個事情交代給新上任的官員了,這也是他們立威的機會。
新知縣老爺接濟了林老板一些米糧,然後派出人員進行調查,也取了一些人的證詞。一切都沒有失誤,他就給聯省衙門發了一份電報,請示處置辦法,說出自己的理由。第一件事情還是要慎重一點,這個請示還是必要的。
聯省衙門迴電:“按城市土匪剿滅。務必斬草除根。”
城市的土匪也是要調查的,都有哪些骨幹,哪些成員,劣跡罪行更要調查清楚。十天之後馬小六調一個連進城參與剿匪。隻是一個晚上所有的團夥成員全部抓獲,交軍事法庭審判(因為現在是軍管),結果殺掉大半,牛二等人在城裏鬧市區公開宣判,然後拉出去槍斃。林老板的契約文書已經不全了,在調查重新取證的基礎上,由縣衙門給他補齊文書,作為收迴財產的憑證。林老板損失是巨大的,畢竟收迴一些財產,曙光銀行對他發放貸款,協助他重整舊業。
這一件事在不大的嶽西城和周邊鄉鎮可就引起了轟動。這種事情可不是少數,有人高興有人愁,丟了房產、地產的紛紛前來告狀,軍事法庭接應不暇,為此不得不擴充人手。
得到富人財產的也不都是惡人。貪便宜,吃白食是肯定的,但是人無大惡,不能都抓監獄裏去。所以要區別對待,有的就要執行朱萬化製定的贖買政策了。
說實在的,這個贖買政策有點和稀泥,可是政務上不就是讓大家都過得去,盡量取得平衡,還不是和一把稀泥嗎?
從前朱家就曾經下大力氣揭露“殺富濟貧”的偽善性,它實際上就是赤裸裸的強盜行徑。馬小六請求陸軍總監給他搞一批這種報紙,或者專門的宣傳材料,以便在大別山區廣泛散發,這也是輿論攻勢,讓大家都知道,殺富濟貧都便宜了誰,其社會危害有多大。
在這種情況下,國防軍就不能指望當地所有的民眾都心向國防軍了,占了便宜的被反攻倒算一把,心中當然不能舒服。很有點還鄉團來了的味道了,可是沒有辦法,這是社會的基本底線。
“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一條是文明社會的底線,不管你是什麽主義,什麽社會製度,這一條都要遵守,否則就不能稱其為人類的文明社會了。突破了這個底線,其後果就是整個社會的大亂!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家一起窮!這樣的社會抹殺了創造性,人們心裏都沒有了“夢”,沒有了希望,因為是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被殺的“富人”。
在大別山區的這種形勢下,可以想象得到,國防軍的剿匪要多了幾分艱難。因為,有部分民眾得了好處,他們不想被反攻倒算,也可以說嶽西軍得了部分民心!
當然,能夠收迴失去的財產的人,對國防軍是感激涕零的,國防軍得了地主富人的民心。
......
九師一團的三個營是有分工的,大別山區大約是個三角形的形狀,三個營各自負責一個角,在團部指揮下協同動作,第81營負責的就是山區最南邊的這個角。這一個角大約就是方圓兩百裏的範圍。各營有無線電台聯係,營以下用燈光通信。
崇禎八年五月中旬,占領嶽西城的國防軍的各級軍官和他們帶來的官府官員是最忙碌的,處理嶽西軍留下的各種問題就占用了他們大量的精力。為了有效的收複嶽西縣全境,建立基層政權,光是聯省衙門委任的五名官吏是不夠用的,這就需要就地解決和招募人才。地方官員需要大批的本地人員充實,這是最簡潔有效的辦法,任何政權也都會這麽做,在嶽西也不例外。為此,他們都要在與當地人打交道時有意的發掘人才,抽調出來,給予培訓,準備任命到各個鄉鎮。有了基層的官吏,以連隊為單位的剿匪隊伍才能出發,前往各地剿匪和建立政權。
這個年代。讀書人與富人幾乎可以劃等號的,國防軍得了富人的民心,也就得到了讀書人的支持,選拔基層官吏就不會太難。
時間進入了六月,第81營在掃蕩穩定了嶽西周邊地區之後,也有了第一批的基層官吏,國防軍就以連隊為單位分頭向周圍山區出擊了。這種出擊就帶有遊擊戰的味道了,因為一支部隊,為了尋找、追擊敵軍,就可能小部隊孤軍深入。
因為國防軍是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的,所以營部直屬編製比較大,第81營和團部在一起,加上團直屬部隊人數也是不少了。為了加強出擊的各連,從營直屬部隊中抽調一批直射炮、輕機槍和通信兵、工兵支援各連,每個連得到了一門20直射炮、兩挺輕機槍、四名通信兵、一個工兵班的補充。出擊各連需要的輜重由營部負責運輸、補充。三個連都派出去之後,嶽西縣城裏還有500多人,並且火力比較強,嶽西城的安全絕對沒有問題。
稍後,他們的臨時營也會跟隨進山,像嶽西縣城及周邊這種占領區就會被嚴密控製起來。
團部已經和第六師(駐地九江)取得了聯係,81營後續的後勤物資由第六師供應,經潛山運到嶽西。
81營一連的出擊方向就是向南奔潛山方向,也兼有打通後勤補給通道的任務。一連長名叫張弛,他是山西移民出身。
從嶽西向南的山區又叫做天柱山,這個名字就說明它的主峰一定很高、很險。
出擊的小分隊要在各地建立基層政權,也就是鄉一級的政權,這個鄉政權應該是什麽樣的呢?如何能夠保證政權不再丟失?
聯省的各個省的政權都是到鄉一級,一個鄉有三名或者四名雇員,他們都沒有品級,不是官員,最多能算是吏員。有薪水。包括一個主事(鄉長),一名警察,一名農藝師或者叫做經濟師,事務繁雜的可以增加一名書辦。這三名雇員是合作關係,但互不統屬,就是誰也不是老大。要說權利似乎警察大一點,因為他是執法的,有武器。*那是工作需要,並不違法!當然了,被冤枉的,事後可以找法院去講理。並且這三人中警察一般都是外來的。
主事的權利也不小,他的權利體現在,村一級底層他可以委派一名辦事,也算是村長或者聯絡人吧。村長沒有薪水,有上情下達的權利和誤工補貼,他一個月要到鄉裏來一次,上報情況領受任務,連路程耽擱三日,就領三日的補貼,此外,還有一套官府雇員的製服,在村民眼中那就是官服。他們在農民麵前就是官,權威也不小,大家都會爭著幹的。
還有一個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安全。土匪卷土重來怎麽辦?嶽西軍有迴來了怎麽辦?這就需要有地方武裝。
對付嶽西軍是國防軍的事情,嶽西軍不鏟除幹淨他們是不會撤兵的。在嶽西城裏的留守部隊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組建本縣的武警連隊,武警根據需要可以超編,現在地方不平定,這一個連預計就是300人,保護縣城和應急出擊各個山村也是夠用的。
一連的第一站來到一個叫做“彭家”的山村,一進入村莊國防軍的士兵們就覺得有些異常,街麵大路上空蕩蕩的,一個人也沒有。大明官軍軍紀不好眾人皆知,但是國防軍在這一帶也應該是有一定的影響了,懷寧到這裏並不遠,一年前國防軍還曾經在懷寧剿匪救災,很受當地人歡迎的,這裏的人們能不知道?
“彭家”村子不大,山路從村口經過,進入村子需要沿著石頭砌築的台階登上去,台階很長,中間折了幾個彎。小村子在比較高的一塊平地上,在山區裏,所謂平地就是坡度比較緩罷了。村中兩條路形成了丁字型。
一連準備在這裏過夜,布置好禁戒,就開始找村裏的人了解一些基本情況,這麽大的一個村子至少應該有一個辦事人吧?沒想到這麽簡單的事情卻成了難題,家家門戶緊閉,任你叫門就是不開,其中有兩戶房子還不錯,應該算是鄉紳吧,也是大門緊閉,並不出頭。按國防軍的軍紀總不能破門而入吧?局麵很尷尬,他們好歹也是大明的官員和官軍呀!
其實南方山村人家都是極簡陋的,樹枝編織的院牆和院門輕輕一推就開,房屋的牆壁就是一層木板,木板之間到處是縫隙。所以到了冬季,南方雖然不是很冷,可是很難熬,室外溫度如果是10度,那麽室內溫度就是7、8度,很冷啊!
南方山區的民居是什麽樣子?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特別是北方的朋友們,說出來可能令人驚訝。但是,這卻是上千年文明史上實實在在存在著的。隻是近代這幾十年變化太快了,這些曆史的痕跡逐漸的消失了。
房屋的牆壁有夯土的,也有木板的,這就要看木材是否豐富了。如果是夯土的,為了透氣就要留窗戶,可是很多窗戶隻是一個一尺多見方的洞,並沒有窗框和窗戶,為了防備野獸爬進來,就要用破筐之類的堵塞它。如果是木板的,窗戶就可有可無了,因為四處都漏風。
屋頂就比較劃一了,全部是木框架掛茅草,所以叫做茅草房。南方雨水多,要想茅草房不漏水,坡度就要大。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屋簷矮!矮到什麽程度?說一句眾所周知的歇後語就知道了:“在人屋簷下,怎敢不低頭?”這句話人人都會說,可是現代人是不好理解的。隻有知道了從前的人們都是住的這種房子的樣子,才會懂得這句話的由來。人們無論高矮,在這樣的屋簷下都要低頭。
屋簷矮,還有一個後果就是房門不高,本來不大的窗戶又被遮擋了,所以室內光線微弱。從室外到室內,人們就會暫短的失明。
等你恢複了視力之後,你就會發現,室內的一切都是漆黑的,特別是房梁,漆黑嶄亮。這是為什麽呢?
原因是南方的民居沒有火炕,也沒有爐灶,當然也就沒有煙筒。室內正中地麵上是一個不到一米的方坑,這裏是燒火的地方。燒火、做飯、取暖、照明,它是一個多功能的爐灶。房梁上垂下一條黑漆漆的繩子,繩子的下端是鉤子(木叉做的),鉤子上掛上鍋,這就是做飯的全部裝備了。所以到了做飯時,家家房頂上,沿著茅草的縫隙都冒出了煙,就是所謂的“炊煙嫋嫋”,現代人看到了恐怕要打“119”報警了。冬季取暖時為了減少煙霧,不做飯時就燒木炭,夜晚照明燒“明子”,“明子”就是多油脂的樹木中取出的固態油脂,或者是多油脂的樹枝,民間用來照明用。
這個灶坑是取暖、吃飯、照明的中心,所以它的周圍就有一些矮木凳,就像現代人坐沙發看電視一樣,這是室內的中心,有事無事,大家都環繞而坐。
很多人喜歡吃的臘肉,最正宗、最原味的產地肯定是南方的山區,因為臘肉就是這種生活方式的產物。人們一時吃不完的肉,積攢下來準備過年的肉,收拾幹淨了,切成條,掛在房梁上,用不了多久就被煙火熏黑了、風幹了,到了過年時(臘月)再食用,這就是臘肉。
到了炎熱的夏季,這種房子主人也不願意呆在裏麵,於是就會有亭子、廊子、天井一類的建築,供人們納涼。
81營第一連在彭家村遇到了難辦的事,他們將如何處理呢?且聽下迴分解。
---第36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