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裏的座位都是兩兩相對的,頭一節車廂裏都是官府的要員,為了避免混亂,每個座位前的桌子上都放置著一個名牌,寫著姓名,所有的人都按名牌就坐。朱萬化自然是坐第一個位置,他的對麵就是工部尚書劉遵憲,他代表朝廷而來,地位尊貴,由朱萬化親自作陪。他的隨員坐在後麵的車廂裏,到達濟寧,完成使命之後,他將從那裏登船返迴京城。
在朱萬化就任督軍之前,在官府的眼裏朱萬化是極少露麵的人物,絕大部分官員都不認識這位督軍,劉遵憲也不例外,今天是第一次見到朱萬化,因此,不時的瞄上一眼,像是怕忘記了似地。
車廂裏除了這位朝廷的代表之外,都是聯省的官員,因此,也就都穿著聯省的官服。
如果是從遠處看,聯省的官服與朝廷的官服區別不大,都是大紅色的,都是長衣服,在明代短衣服不嚴肅,除了軍服都不能設計成上下衣的短服裝。但是官帽的區別就大了,大明的官帽大家都見過,就不說了。聯省的官帽與軍官的高筒禮帽相似,隻是顏色為大紅基調配金銀線絲絛裝飾,那絲線用料是黃金還是白銀就要看品級了。有金扣,有帽徽,帽徽是縮版的大明日月旗,類似青天白日徽章的樣子,隻是牙數不同,顏色不同,日月旗中的太陽是上下左右四個大牙子,間隔裏還有四個小牙子,是銅板衝壓,景泰藍工藝,閃閃發光。這個官帽比大明的官帽可是氣派多了。那官袍近看則區別不小,聯省的官袍不是那麽肥大,簡潔貼身,沒有前胸後背的補子圖案,而是換了胸牌,肩膀處有類似肩章的裝飾,顯得很英武。特別明顯的區別是有衣袋,可以裝物品,不必袖裏藏金了。衣袋也是官服的裝飾,並不累贅。
朱萬化的督軍大禮服與官服區別不大,隻是增加一些裝飾,另外配一個綬帶,綬帶是權力的象征(這是西洋式的)。朱大典穿的是將軍軍服,也比較突出。
劉遵憲的大明官服反而突出了。他也是頭一次看到聯省的官服,看著也是新鮮,好看,很威武,不過有點改朝換代的意思。
朱萬化與劉遵憲是第一次見麵,互相不熟悉。但是周延儒、梁廷棟、盧象升、任讚化、王元雅、孫元化、吳甡、毛九華等等官員與劉遵憲可都是老熟人了,彼此聊的很熱鬧。
坐在對麵的洪承疇和朱大典也是認識劉遵憲的,因此就主動的搭話,互致問候。
上車之後,車上的乘務雇員(列車員)提著熱水壺,給每個桌子上茶。茶葉是今天特意準備的,車上供應免費的開水,可不會有免費的茶葉。
水碗很大,是那種特製的很厚的瓷器,短粗的圓筒形,連個把手都沒有,其上部一圈青藍色的雙橫線算是裝飾。可是瓷器質地並不粗糙,也是很精細的。做成這個樣子的目的就是穩當、抗摔打、保溫,屬於傻大黑粗的造型。杯子上有鐵路的標誌圖案,下麵還有一行四個字:“押銀一厘”,另一側也有四個字:“通車紀念”,杯子底部有崇禎八年、濟南的字樣。
這些大佬級的官員們用一迴這種水杯,也算是體恤民情了,很難得。不過茶葉很好,衝上之後,滿車廂的茶香。
周延儒現在任工房侍郎,他一直做大官,這些民情有些不懂。他端著這個手指頭厚的杯子,放到嘴唇邊上,喝水的感覺怪怪的,這個杯子的確太厚了。其實他不知道,這個杯子的設計者可是他們的督軍大人,除了實用的理由之外,他要的就是這個情調,讓你用一迴,永遠忘不了,總是記著坐火車的感覺。
這也不是朱萬化的發明,那是前世的他,小時候乘坐老式的綠皮火車,車上就提供這種杯子,他是在懷舊!一切都“現代化”之後,這種服務就沒有了。
品一品茶,周延儒就發現了那幾個字,“通車紀念”意思明白,“押銀一厘”是什麽意思?他問坐在對麵的馬士英,馬士英看了看搖頭一笑,說“不解。”
這些人也真是,兩個字還說的文縐縐的。
他們的對麵坐著孫和京,這幾位都是侍郎,座位就安排在一起了。孫和京是追隨朱家的元老級人物了,於是周延儒就問孫和京。
孫和京看看說道:“出門在外,喝水沒有碗,火車上就借給客人使用。可是客人順手帶走了怎麽辦?火車客運要計算成本的,乘務雇員也有保管之責。於是,誰要用這個杯子,先拿出一厘銀的曙光幣或者兩個銅板做抵押,下車之前還迴杯子,則收迴抵押錢。這就叫‘押銀一厘’。”
一厘曙光幣約等於兩個銅板(合人民幣5角)。兩個銅板的一個杯子,可不就是大路貨嗎?
孫和京也有點奇怪,周延儒當過內閣大學士,竟然不懂“押銀一厘”?
可是周延儒很滿意,喊過乘務雇員給他一錢銀的曙光幣,說:“給我打包裝上四個杯子,多的銀子賞你了。”
一錢銀合人民幣50元,也不少了。
弄得那個乘務雇員不知所錯,他知道這些人都是大官,可是鐵路上沒有賣杯子的規矩呀!虧得這個小夥子還算聰明,連忙退迴錢幣,說道:“杯子我馬上去取,算是紀念品了,銀子不敢收,謝謝大人了。”
有個說法叫做“大俗大雅”!這個杯子俗氣到了極點,那就是大雅!
車廂內的醒目之處掛有招貼畫,這個時代人們還沒有廣告意識,不會張貼廣告的。劉遵憲的眼前就有一幅畫,他盯著看也是看不明白,但是文字還是認識的,“蒸汽機原理圖”這幾個字就說明了圖畫的內容,但是圖畫還是不懂。
坐著尷尬,總要有個話題,特別是朱萬化,總不說話讓人覺得拿大了,不禮貌。他看到劉遵憲盯著那幅畫,於是就來了話題。
朱萬化說道:“劉大人,火車的動力就是蒸汽機,為了普及蒸汽機的知識,所以掛上這幅畫。讓人們知道了蒸汽機的原理,火車就不神秘了。
蒸汽機的道理與常見的風箱是一樣的,隻是風向相反。風箱是向外吹風,推過去,拉迴來,風口都會吹出風,而不是一唿一吸,這是因為它裏邊有一個活門在不停的控製風向。蒸汽機是把風吹入箱中,風力推動活塞、杠杆前後運動。它的裏邊也有一個活門在不停的控製風向,因此,杠杆就運動不停了。杠杆推動車輪,火車就前進了。”
劉遵憲看著圖,聽著講解,似乎是懂了。
朱大典說道:“可權兄(劉遵憲的字),火車的輪子和軌道都是鋼鐵製造的,因此,火車與馬車比較,行動的阻力就小了,如果同樣用馬來拉動,在鐵軌上,馬力可以拉動更重的貨物,跑得更快。這個道理有點像舟船與馬車的比較,幾個纖夫可以拉走一條大船,可是同樣的貨物裝在馬車上,那幾個纖夫是拉不動的。”
正說著話,火車開動了,坐慣了馬車的人,乘坐火車,那感覺就會特別強烈。火車平穩的滑行,隻有微弱的顛簸,還有軌道的接縫處會發出有節奏的震動聲音,桌子上放的杯茶穩穩當當的紋絲不動。
看著玻璃窗外的景致,火車行進速度越來越快了,每小時40公裏的速度也接近馬匹奔跑的速度了,現代的人們可能覺得很慢,對於明代的人,這已經是了不起的速度了。
看著窗外的景致,朱萬化又不失時機的宣傳這條鐵路對於國家的重大意義,它是北方的東西運輸大幹線,經濟上、軍事上的意義重大。劉遵憲聽得頻頻點頭,他心中開始驚歎朱家父子胸懷天下,心為百姓了。難怪朱家興旺,朝廷裏的大員多的是,又有誰這樣為國著想了?
因為是首次開通儀式,全線綠燈。火車直達濟寧,隻用了一個時辰(兩小時)多一點。
在濟寧下車的時候,每一位大員都得了打包好的四個大杯子,作為首發車次的乘坐紀念品。這些大員非常滿意,像得了寶貝似地抱在懷裏。
還算他們識貨,這個杯子,用不了幾年可就是價值連城了。今後這種杯子不會缺,但是“通車紀念”和“崇禎八年”那幾個字值錢,有這幾個字的杯子再也不會有了,因此數量少之又少,隻有這次乘車的幾位官員手中有貨。好東西就講究個物以稀為貴,這幾隻杯子是絕品,並且紀念意義重大,焉能不值錢?
六月初一,濟南到濟寧的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估計在今後的若幹年裏,會有不少人為了過一把坐火車的癮,而來到這裏,坐上兩站,搞不好那個喝水的大杯子會成為搶手的紀念品。但是“通車紀念”這四個字是不會再有了,那一批杯子成了絕版。
有一個關於和珅的故事,說的就是文物的價值。故事說:和珅的管家給他尋來兩隻筆洗,“筆洗”就是毛筆寫完字之後,裝上清水,把毛筆上的墨汁洗掉,所以叫做筆洗,形狀是開口比較大,不太深的杯子形狀。
這兩隻筆洗一摸一樣,年代久遠,據說是唐代某一位皇帝的藏品,世上隻有這兩個,是絕版!當然值錢!
和珅拿在手中把玩,的確是好東西,處處透著精巧別致。猛然間和珅舉起一隻筆洗,用力砸到地上,“啪!”的一聲摔得粉碎!
和珅吩咐管家,把地下的殘渣再細細的敲碎,分不同地點掩埋掉。
管家驚得張大了嘴巴,這麽好的東西說砸就砸了,不是和大人與誰生氣吧,可是看著樂嗬嗬的和珅又不像。因此,就愣在那裏,連和大人的吩咐也忘了。
和珅看他發愣,就告訴他:“好東西不能成雙,有了第二隻筆洗,它就永遠不值錢。現在是孤品了,其價值連城啊!”
文物就是這樣,成雙成對的肯定不值錢!那個通車紀念的大杯子也是越少越值錢。
......
山東段的鐵路竣工了,也正式開通了,濟寧到開封的鐵路也已經勘測完畢,選定的線路,開始征地施工。由於整個線路沿著黃河的南岸,並且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黃河的這一段是高架河流,就像高架公路架在大平原上,因此它沒有支流,一條都沒有,得益於此,這一段鐵路也沒有橋梁。修建這樣的線路,最繁重的勞動在哪裏呢?那就是石料場。
鐵路的路基修建完畢之後,就要鋪大量的碎石,碎石之上是枕木和鐵軌。碎石料的用量是巨大的。
在石料場上,開山鑿石用炸藥,破碎石料有粉碎機。但是放到粉碎機裏的原料,大小是有限度的,這就要人工破碎了。粉碎機裏出來的碎石還要選擇,不同大小的石料要分類,無用的要拋棄填埋。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強勞力,工作也極為艱苦。中國的農民是能吃苦耐勞的,為了補償他們的付出,石料場裏工人的薪水也很高。
但是這一次朱家有了新辦法,他們為了修建吉林、黑龍江地區的公路網,從日本引入(實際是向清國購買)了5000人的日本壯勞力,原因是吉林、黑龍江地區人口稀少,召集不到勞工。借此機會河南的工地要來了500名日本壯勞力,充當石料場的勞工。
日本人很好用,老實、聽話、不偷懶、好管理,優點多多啊!這就解決了石料這一項最困難的工作,並且費用低。實質上這就是一批廉價的奴隸。
朱萬化還是有些不忍,告訴他們,隻要好好幹,以十年為期,十年之後給他們自由,並負責安置他們生活。
......
鐵路通過運河的隧道也開始施工了,之所以急於修建這段隧道,是為了取得修建隧道的經驗,為籌建黃河隧道做準備。
其地點就在濟寧的西北方,這裏原來的運河河道就有一段彎道。正好在這個位置,取運河東側的一處修建隧道。待隧道完成之後,在隧道處開挖新的運河河道,使運河從隧道上方流過,原有的舊河道就填埋廢止了。這種方法比保留原河道少了一道工序,並且取直了河道,一舉兩得。
隧道的關鍵有兩項:第一要防漏,防止運河的水滲漏的隧道中,第二是隧道裏的排水工程。
排水的方式有兩種,一種用地下管道引導到更低窪的地點,使其自動排水;另一種是用水泵抽水。在大平原上為了保險,就隻能采用水泵抽水了。如果防護的好,也不會有大量的水灌入隧道。
防水的辦法就是增加多個防水層了。這個年代沒有石油(四川是有的,極少量的自流井,但是沒有石油煉製設備,當然也就沒有一係列的石油產品),因此就要選用植物油做防水材料。
這種大揭蓋的施工方法就是土方量大。
崇禎八年的五月,運河隧道、濟寧到開封間的鐵路同時開工了,這是青西鐵路的第二段工程。
---第360章完---
年過完了,該努力爬格子了。tryandtryagain(努力再努力)!
從今日起,恢複每日更新一章。
在朱萬化就任督軍之前,在官府的眼裏朱萬化是極少露麵的人物,絕大部分官員都不認識這位督軍,劉遵憲也不例外,今天是第一次見到朱萬化,因此,不時的瞄上一眼,像是怕忘記了似地。
車廂裏除了這位朝廷的代表之外,都是聯省的官員,因此,也就都穿著聯省的官服。
如果是從遠處看,聯省的官服與朝廷的官服區別不大,都是大紅色的,都是長衣服,在明代短衣服不嚴肅,除了軍服都不能設計成上下衣的短服裝。但是官帽的區別就大了,大明的官帽大家都見過,就不說了。聯省的官帽與軍官的高筒禮帽相似,隻是顏色為大紅基調配金銀線絲絛裝飾,那絲線用料是黃金還是白銀就要看品級了。有金扣,有帽徽,帽徽是縮版的大明日月旗,類似青天白日徽章的樣子,隻是牙數不同,顏色不同,日月旗中的太陽是上下左右四個大牙子,間隔裏還有四個小牙子,是銅板衝壓,景泰藍工藝,閃閃發光。這個官帽比大明的官帽可是氣派多了。那官袍近看則區別不小,聯省的官袍不是那麽肥大,簡潔貼身,沒有前胸後背的補子圖案,而是換了胸牌,肩膀處有類似肩章的裝飾,顯得很英武。特別明顯的區別是有衣袋,可以裝物品,不必袖裏藏金了。衣袋也是官服的裝飾,並不累贅。
朱萬化的督軍大禮服與官服區別不大,隻是增加一些裝飾,另外配一個綬帶,綬帶是權力的象征(這是西洋式的)。朱大典穿的是將軍軍服,也比較突出。
劉遵憲的大明官服反而突出了。他也是頭一次看到聯省的官服,看著也是新鮮,好看,很威武,不過有點改朝換代的意思。
朱萬化與劉遵憲是第一次見麵,互相不熟悉。但是周延儒、梁廷棟、盧象升、任讚化、王元雅、孫元化、吳甡、毛九華等等官員與劉遵憲可都是老熟人了,彼此聊的很熱鬧。
坐在對麵的洪承疇和朱大典也是認識劉遵憲的,因此就主動的搭話,互致問候。
上車之後,車上的乘務雇員(列車員)提著熱水壺,給每個桌子上茶。茶葉是今天特意準備的,車上供應免費的開水,可不會有免費的茶葉。
水碗很大,是那種特製的很厚的瓷器,短粗的圓筒形,連個把手都沒有,其上部一圈青藍色的雙橫線算是裝飾。可是瓷器質地並不粗糙,也是很精細的。做成這個樣子的目的就是穩當、抗摔打、保溫,屬於傻大黑粗的造型。杯子上有鐵路的標誌圖案,下麵還有一行四個字:“押銀一厘”,另一側也有四個字:“通車紀念”,杯子底部有崇禎八年、濟南的字樣。
這些大佬級的官員們用一迴這種水杯,也算是體恤民情了,很難得。不過茶葉很好,衝上之後,滿車廂的茶香。
周延儒現在任工房侍郎,他一直做大官,這些民情有些不懂。他端著這個手指頭厚的杯子,放到嘴唇邊上,喝水的感覺怪怪的,這個杯子的確太厚了。其實他不知道,這個杯子的設計者可是他們的督軍大人,除了實用的理由之外,他要的就是這個情調,讓你用一迴,永遠忘不了,總是記著坐火車的感覺。
這也不是朱萬化的發明,那是前世的他,小時候乘坐老式的綠皮火車,車上就提供這種杯子,他是在懷舊!一切都“現代化”之後,這種服務就沒有了。
品一品茶,周延儒就發現了那幾個字,“通車紀念”意思明白,“押銀一厘”是什麽意思?他問坐在對麵的馬士英,馬士英看了看搖頭一笑,說“不解。”
這些人也真是,兩個字還說的文縐縐的。
他們的對麵坐著孫和京,這幾位都是侍郎,座位就安排在一起了。孫和京是追隨朱家的元老級人物了,於是周延儒就問孫和京。
孫和京看看說道:“出門在外,喝水沒有碗,火車上就借給客人使用。可是客人順手帶走了怎麽辦?火車客運要計算成本的,乘務雇員也有保管之責。於是,誰要用這個杯子,先拿出一厘銀的曙光幣或者兩個銅板做抵押,下車之前還迴杯子,則收迴抵押錢。這就叫‘押銀一厘’。”
一厘曙光幣約等於兩個銅板(合人民幣5角)。兩個銅板的一個杯子,可不就是大路貨嗎?
孫和京也有點奇怪,周延儒當過內閣大學士,竟然不懂“押銀一厘”?
可是周延儒很滿意,喊過乘務雇員給他一錢銀的曙光幣,說:“給我打包裝上四個杯子,多的銀子賞你了。”
一錢銀合人民幣50元,也不少了。
弄得那個乘務雇員不知所錯,他知道這些人都是大官,可是鐵路上沒有賣杯子的規矩呀!虧得這個小夥子還算聰明,連忙退迴錢幣,說道:“杯子我馬上去取,算是紀念品了,銀子不敢收,謝謝大人了。”
有個說法叫做“大俗大雅”!這個杯子俗氣到了極點,那就是大雅!
車廂內的醒目之處掛有招貼畫,這個時代人們還沒有廣告意識,不會張貼廣告的。劉遵憲的眼前就有一幅畫,他盯著看也是看不明白,但是文字還是認識的,“蒸汽機原理圖”這幾個字就說明了圖畫的內容,但是圖畫還是不懂。
坐著尷尬,總要有個話題,特別是朱萬化,總不說話讓人覺得拿大了,不禮貌。他看到劉遵憲盯著那幅畫,於是就來了話題。
朱萬化說道:“劉大人,火車的動力就是蒸汽機,為了普及蒸汽機的知識,所以掛上這幅畫。讓人們知道了蒸汽機的原理,火車就不神秘了。
蒸汽機的道理與常見的風箱是一樣的,隻是風向相反。風箱是向外吹風,推過去,拉迴來,風口都會吹出風,而不是一唿一吸,這是因為它裏邊有一個活門在不停的控製風向。蒸汽機是把風吹入箱中,風力推動活塞、杠杆前後運動。它的裏邊也有一個活門在不停的控製風向,因此,杠杆就運動不停了。杠杆推動車輪,火車就前進了。”
劉遵憲看著圖,聽著講解,似乎是懂了。
朱大典說道:“可權兄(劉遵憲的字),火車的輪子和軌道都是鋼鐵製造的,因此,火車與馬車比較,行動的阻力就小了,如果同樣用馬來拉動,在鐵軌上,馬力可以拉動更重的貨物,跑得更快。這個道理有點像舟船與馬車的比較,幾個纖夫可以拉走一條大船,可是同樣的貨物裝在馬車上,那幾個纖夫是拉不動的。”
正說著話,火車開動了,坐慣了馬車的人,乘坐火車,那感覺就會特別強烈。火車平穩的滑行,隻有微弱的顛簸,還有軌道的接縫處會發出有節奏的震動聲音,桌子上放的杯茶穩穩當當的紋絲不動。
看著玻璃窗外的景致,火車行進速度越來越快了,每小時40公裏的速度也接近馬匹奔跑的速度了,現代的人們可能覺得很慢,對於明代的人,這已經是了不起的速度了。
看著窗外的景致,朱萬化又不失時機的宣傳這條鐵路對於國家的重大意義,它是北方的東西運輸大幹線,經濟上、軍事上的意義重大。劉遵憲聽得頻頻點頭,他心中開始驚歎朱家父子胸懷天下,心為百姓了。難怪朱家興旺,朝廷裏的大員多的是,又有誰這樣為國著想了?
因為是首次開通儀式,全線綠燈。火車直達濟寧,隻用了一個時辰(兩小時)多一點。
在濟寧下車的時候,每一位大員都得了打包好的四個大杯子,作為首發車次的乘坐紀念品。這些大員非常滿意,像得了寶貝似地抱在懷裏。
還算他們識貨,這個杯子,用不了幾年可就是價值連城了。今後這種杯子不會缺,但是“通車紀念”和“崇禎八年”那幾個字值錢,有這幾個字的杯子再也不會有了,因此數量少之又少,隻有這次乘車的幾位官員手中有貨。好東西就講究個物以稀為貴,這幾隻杯子是絕品,並且紀念意義重大,焉能不值錢?
六月初一,濟南到濟寧的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估計在今後的若幹年裏,會有不少人為了過一把坐火車的癮,而來到這裏,坐上兩站,搞不好那個喝水的大杯子會成為搶手的紀念品。但是“通車紀念”這四個字是不會再有了,那一批杯子成了絕版。
有一個關於和珅的故事,說的就是文物的價值。故事說:和珅的管家給他尋來兩隻筆洗,“筆洗”就是毛筆寫完字之後,裝上清水,把毛筆上的墨汁洗掉,所以叫做筆洗,形狀是開口比較大,不太深的杯子形狀。
這兩隻筆洗一摸一樣,年代久遠,據說是唐代某一位皇帝的藏品,世上隻有這兩個,是絕版!當然值錢!
和珅拿在手中把玩,的確是好東西,處處透著精巧別致。猛然間和珅舉起一隻筆洗,用力砸到地上,“啪!”的一聲摔得粉碎!
和珅吩咐管家,把地下的殘渣再細細的敲碎,分不同地點掩埋掉。
管家驚得張大了嘴巴,這麽好的東西說砸就砸了,不是和大人與誰生氣吧,可是看著樂嗬嗬的和珅又不像。因此,就愣在那裏,連和大人的吩咐也忘了。
和珅看他發愣,就告訴他:“好東西不能成雙,有了第二隻筆洗,它就永遠不值錢。現在是孤品了,其價值連城啊!”
文物就是這樣,成雙成對的肯定不值錢!那個通車紀念的大杯子也是越少越值錢。
......
山東段的鐵路竣工了,也正式開通了,濟寧到開封的鐵路也已經勘測完畢,選定的線路,開始征地施工。由於整個線路沿著黃河的南岸,並且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黃河的這一段是高架河流,就像高架公路架在大平原上,因此它沒有支流,一條都沒有,得益於此,這一段鐵路也沒有橋梁。修建這樣的線路,最繁重的勞動在哪裏呢?那就是石料場。
鐵路的路基修建完畢之後,就要鋪大量的碎石,碎石之上是枕木和鐵軌。碎石料的用量是巨大的。
在石料場上,開山鑿石用炸藥,破碎石料有粉碎機。但是放到粉碎機裏的原料,大小是有限度的,這就要人工破碎了。粉碎機裏出來的碎石還要選擇,不同大小的石料要分類,無用的要拋棄填埋。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強勞力,工作也極為艱苦。中國的農民是能吃苦耐勞的,為了補償他們的付出,石料場裏工人的薪水也很高。
但是這一次朱家有了新辦法,他們為了修建吉林、黑龍江地區的公路網,從日本引入(實際是向清國購買)了5000人的日本壯勞力,原因是吉林、黑龍江地區人口稀少,召集不到勞工。借此機會河南的工地要來了500名日本壯勞力,充當石料場的勞工。
日本人很好用,老實、聽話、不偷懶、好管理,優點多多啊!這就解決了石料這一項最困難的工作,並且費用低。實質上這就是一批廉價的奴隸。
朱萬化還是有些不忍,告訴他們,隻要好好幹,以十年為期,十年之後給他們自由,並負責安置他們生活。
......
鐵路通過運河的隧道也開始施工了,之所以急於修建這段隧道,是為了取得修建隧道的經驗,為籌建黃河隧道做準備。
其地點就在濟寧的西北方,這裏原來的運河河道就有一段彎道。正好在這個位置,取運河東側的一處修建隧道。待隧道完成之後,在隧道處開挖新的運河河道,使運河從隧道上方流過,原有的舊河道就填埋廢止了。這種方法比保留原河道少了一道工序,並且取直了河道,一舉兩得。
隧道的關鍵有兩項:第一要防漏,防止運河的水滲漏的隧道中,第二是隧道裏的排水工程。
排水的方式有兩種,一種用地下管道引導到更低窪的地點,使其自動排水;另一種是用水泵抽水。在大平原上為了保險,就隻能采用水泵抽水了。如果防護的好,也不會有大量的水灌入隧道。
防水的辦法就是增加多個防水層了。這個年代沒有石油(四川是有的,極少量的自流井,但是沒有石油煉製設備,當然也就沒有一係列的石油產品),因此就要選用植物油做防水材料。
這種大揭蓋的施工方法就是土方量大。
崇禎八年的五月,運河隧道、濟寧到開封間的鐵路同時開工了,這是青西鐵路的第二段工程。
---第360章完---
年過完了,該努力爬格子了。tryandtryagain(努力再努力)!
從今日起,恢複每日更新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