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正月二十九日,懷寧境內。


    國防軍的兩個連用半天的時間,在這個河網密布的地區廣泛出擊,在槍炮聲中,嶽西軍的搶劫行動被遏製住了。當場擊斃三百多名匪徒,俘虜七百多人,繳獲了一批武器,其中就有來自南京軍火工廠的新式火銃、彈藥和*,繳獲的財物也不少,尚未統計,解救了一百多名被劫掠的女人。


    晚飯時間,國防軍集結起來,吃飯休息,集中處理俘虜,清點繳獲,總結經驗,研究明天的戰法。


    長江艦隊給他們的命令是:明天繼續今天的作戰方式,但是不要過於分散,在懷寧地區尋找嶽西軍的大股匪徒,打擊的力度要狠,能殲滅的要力爭圍殲。


    這個命令還是來源於大都督府,本來應該有更好的策略,迫於形勢而無法實施。進攻大別山中嶽西軍的老巢是個好辦法,但是國防軍的兵力不足,拿下嶽西縣城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國防軍如果駐守嶽西縣,則後勤供應線太長,並且一個孤立的縣城也控製不了整個大別山區。


    從聚殲出山的這一部匪徒的戰術來看,堵截其退路是最好的戰法。但是國防軍隻有兩個連,堵截了退路,就要用官軍做圍剿的配合。其一官軍尚未到達戰場,什麽時候能到還不知道;其二,官軍剿匪的同時,這裏的民眾也就成了他們搶劫破壞的對象,麵對為禍地方的官軍,國防軍是管還是不管?這也成了難題。


    萬般無奈之下,隻能采用最簡單,暫時最有效的辦法了,哪裏有匪徒,就像哪裏出擊!盡量多的殺傷嶽西軍,戰鬥結束之後,選擇合適的地點留下觀察哨,然後就撤軍。


    出山的嶽西軍是先甜後苦,讓國防軍給收拾了。李岩帶的那一隊情況又如何呢?


    從嶽西到霍山那是150裏的山路,李岩找來兩名向導就向北進發了。他的任務是擴展地盤,因此,沿途的重要據點,比較大的村鎮就要留下人員駐守,還要任命收糧收稅的師爺,還要定下聯絡的辦法。他還有開通交通的任務,所以,遇到過於艱難的道路,還要停下來,簡單的施工處理一下,便於今後部隊通行。


    山中的大村寨都是有自己的宗族勢力的,有的還有自己的武裝,不服的人總是有的,更何況李岩還要殺富,不殺富軍糧軍餉何來?因此戰鬥也就難免。山中土財主的武裝那裏是李岩的對手?血腥的殺戮也就在所難免。所以,他這一路也是殺得雞飛狗跳的。


    大山之中難免也會有土匪山大王,李岩的辦法就是收編。同意入夥的收進來,成為嶽西軍的一員,不同意入夥的就打一仗,端了山寨了事。也有一些土匪跑到更遠的地方去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不成氣候的山寨就一把火燒掉了,有價值的都派兵駐守,取個名字標注在地圖上。


    大山之中是不會有官軍的,除非官府特別出動剿匪的部隊,因此這一路上李岩也沒有過強的對手,他用了二十多天的時間,就到達了山區的邊沿,出了山就是霍山縣城了,行動出奇的順利。但是李岩沒有出山,他可是不想主動的找麻煩。這一路收獲也不小,搶到了不少的糧食財物,於是就原路返迴了。


    像這種在山中擴展地盤的行動,李岩還要進行多次,整個大別山區地方也不小,其中的主要道路,大型的村鎮嶽西軍的勢力都應該到達。


    當李岩迴到嶽西城的時候,出山“發財”的也都陸續迴來了,一隊隊的狼狽不堪。搶到手的糧食絕大部分又丟失了,搶到手的女人也是丟失的一幹二淨,揣在懷裏的金銀財寶還能剩下一些,這恐怕是唯一的收獲了。丟失的弟兄很多,經過各隊統計,出山時的一萬人,迴來的不足七千,損失了三成,新裝備的火銃丟失了300支左右,*更不知道損失了多少,與收獲相比因該說損失慘重。


    他們隻是怪自己命不好,遇到了花皮,卻不知道檢討自己目光短視,隻盯著眼前看得見的利益,而不去看整體形勢。李岩也不宜多說,說多了有點炫耀自己先見之明的味道,同時他也要顧忌到老迴迴的感受,因為老迴迴也是支持出山的。


    所以李岩對於出山的損失什麽也沒說,隻是向老迴迴稟報了自己這次出行的收獲。他拿出自己新畫的大別山區的地圖,對照地圖介紹了新獲得的地區,村鎮、山寨、土地、人口、道路都標注的很清楚。


    老迴迴心中慚愧,想當初他完全支持出山搶劫,對於窩在山裏頗有看法,隻是沒有公開反對罷了。現在事實擺在麵前,李岩收獲豐厚,並且為嶽西軍開辟了一條新路。出山的損兵折將,大敗而迴。李岩真是非常人也!


    這時候,李岩又說話了,他說:“侯爺,出山的隊伍不但驚動了官府,也驚動了花皮,從眼下的形勢看,嶽西縣城已經不安全了。無論官府還是花皮,一旦出擊,嶽西縣城就是第一目標。且不說我們能否守住嶽西城,麵對官軍我們防守的本身就要付出很大的傷亡。為今之計,應該做出放棄嶽西城的打算,做好撤離的一切準備。撤退的方向就是我們剛占領的北方山區,一百五十裏的路途,左右縱深數十裏。我們隨便選一個方向就可以安全地轉移,並且不需要分散力量,官軍是不敢深入大山追擊的。”


    老迴迴問道:“嶽西不戰而棄,太可惜了吧?”


    “侯爺,不會的,我們不會不戰而退,仗是要打的,並且力爭打好。為將之道,未慮勝,先慮敗。首先做好戰敗的應對辦法,真的敗了,我們能夠從容撤出。撤兵的難度大於進兵,如果事先沒有謀劃,臨陣必然大亂,損失就大了。”


    “公子真乃吾之子房也!”馬守應大為感慨,也不惜褒獎之詞。讓坐在旁邊的牛金星、宋獻策心裏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倘若官軍進攻,公子如何迎敵呢?”


    “侯爺,總的說來就是守嶽西之地,不守嶽西之城。這隻是個總的原則,具體打法,要到了臨陣之時,按照敵我態勢,臨陣應變。正所謂兵無常形,哪有一招包打天下的?敵軍未到,我軍隻是做準備而已,戰法現在還沒有。”


    “守嶽西之地,不守嶽西之城,我實在聽不懂,請公子解釋一下!”說話的是賀一龍。


    “賀將軍,我這也是管窺一斑,未必有什麽長處,說來大家切磋。嶽西之地我們得來不易,並且對我嶽西軍也很重要,所以不能輕言放棄,敵人來了是一定要打的。但是嶽西城乃山中一孤城,坐守城中,無異於坐以待斃,能守一天、守一個月,能守到永遠嗎?如果我們放棄了嶽西城,官軍能夠永遠大軍設防嗎?何時他們不備,我們再取迴來也不是難事,更何況這大別山中並非隻有一個嶽西城,我們取別處又有何不可呢?那又何必死守一城?所以我們守不守城,取決於當時的雙方態勢,有利,我就守,無利,我就退。隻要有機會我們上去打一仗,打則必勝!不能必勝,我就不打。在這大山之中他奈我何?”


    這一番話可是相當的有水平了,聽得這幫土鱉們大眼瞪小眼,最後竟然情不自禁的拍起掌來,一片讚許之聲。


    這個李岩不是穿越者吧?哪來的如此智慧?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一查李岩在曆史上給李自成出的那些個主意,無論軍事的、政治的,那一條不是當務之急?李岩確實是一個智者,文武全才,隻不過他錯誤地投到了李自成的門下,本事越大死的越快!


    現在他投到馬守應的門下,情況稍好於李自成,但是,馬守應心無大誌也是個致命的弱點。更可歎他遇到了朱萬化,那就是命運上天注定了。


    馬守應聽得心中很受用,手撚胡須,笑眯眯的。


    牛金星心裏想到,李岩非一般人物,有他在,還能有我的位置嗎?


    宋獻策又開始琢磨著如何忽悠人了。


    李岩趕緊又補充說道:“兩軍陣前,引兵衝殺,還靠各位將軍,我李岩出謀劃策尚可,上了軍陣,百無一能,各位將軍不可妄自菲薄!”


    眾首領聽得心中舒服。這要是換了李自成坐在這裏,今天李岩的表演就能讓李自成動了殺機!


    ......


    時間到了二月初,嶽西軍被打出了懷寧,退迴了山中,按原計劃,國防軍該撤軍了。但是,大都督府的一條命令,他們不但不能撤,還要增兵。這是為何?


    為了救災!


    這是朱萬化的意思,朱大典盡管看過很多書,明白很多事情,但他未必有災後救助民眾的意識,來自後世的朱萬化是知道災民需要救助的,否則很容易造成二次的災難,給民眾造成的損失更大。所以,災後必須救助。


    救災不是一線的戰鬥,新兵都可以出動,在這附近國防軍隻有長江艦隊的部隊,也隻能就近調集他們了。前麵說過,長江艦隊的陸戰團正在大力的擴軍,這一帶雖然隻有一個營和九江的一個團部,但是部隊不少,努力的湊一湊,就出來了10個連(算上了原來出動的兩個連)。由於大都督府的重視,長江艦隊也不敢怠慢,艦隊教官鄒振江,陸戰團教官李達親自帶隊到救助第一線,並且出動了一個船隊,帶來了大批的救援物資。


    受災的麵積很大,這些兵力還是有些不足。


    救災的第一步,還是穩定社會秩序,大的村鎮都派出了駐軍,維持秩序,這是非常必要的,社會上難免有乘人之危的小人,乘火打劫。先來的兩個剿匪連隊,沒有敢打散,還是集中在一起,以防不測。


    還有一個緊急的步驟是朱大典想到的,那就是事先警告前來剿匪的官軍,不要求他們救災,隻要求他們不要搗亂。因為從南京官府發出命令,出動官軍到懷寧剿匪,到現在已經超過五天了,算算日期,他們也應該陸續的到達懷寧境內了。所以這個工作必須提前做,真的出了事再處理就晚了。


    國防軍與前來剿匪的官軍沒有直接的聯係,也沒有從屬關係。所以國防軍就在各處交通要道、碼頭、大的村鎮,廣貼告示,內容就是警告官軍:侵擾這裏的土匪已經被趕走了,已經不需要剿匪,請他們不要進入這一地區。如果進入這裏,絕不允許擾民!並且嚴正地警告:如果出現殺人、放火、強奸、搶奪民財的情況,國防軍將奉命堅決鎮壓,並追究帶兵將領的責任!


    警告很嚴厲,一點不客氣!並且那兩個作戰的連隊,就放在了可能發生問題的位置上,一旦需要,立即能夠出動。


    這一次救助,施粥就不必了,這裏是富足之地,真正沒有飯吃的情況很少。救助的目標是失去了家園的人,讓他們得以簡單的安置,不至於流離失所。


    新的問題很快就出現了,匪徒們搶劫的對象中,富裕的農戶居多。一方麵是因為他們財產多,另一方麵,嶽西軍的頭頭也要求搶奪富戶。糧食、布匹、金銀等浮財被搶是正常現象,但是房產、地產拿不走。可是嶽西軍有一個習慣做法,把土地、房屋順手送給的當地人,美其名曰“濟貧”。這種分配是很隨意的,多數情況就是把房契、地契隨手丟在大街上,並且高聲地吆喝,誰搶到就是誰的。有的就隨手塞到看熱鬧人的手裏。千奇百怪,什麽樣的都有。


    人群也是各有不同,有認為這不義之財不能要的,都是鄉裏鄉親的,怎麽好意思霸占別人的財產?有的就把房地契偷偷的藏了起來,等待著,日後或許有機會。有的則明目張膽的以此為依據,強行的霸占了別人的財產。房產、地產,對於任何一個人也不是小事,爭執是必然的,動手也正常,鬧出人命都不稀奇。這些小人手握著契約文書,聲言打官司都不怕,我有文書在此,我怕誰?


    這個情況,現場的鄒振江都處理不了,隻好上報到大都督府。這種事朱大典處理起來輕車熟路,但是,事關重大,他還是電報通知了朱萬化。


    朱家父子如何處理這段公案,且聽下迴分解。


    ---第323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強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點包子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點包子鋪並收藏明末強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