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二日,台北,朱萬化的書房中。
送走了鄭芝龍之後,朱萬化找來了他的小弟朱萬雄。原定的占領、建設金蘭灣海軍基地的事情應該提前了,以便應付鄭芝龍南下的問題。
鄭芝龍南下的初期,在他未站穩腳跟之前還是要支持一下的。
對著地圖朱萬化在介紹著金蘭灣的地理位置和它的作用。
金蘭灣位於南海中部,這個位置無疑對於控製整個南海是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是暫時也有一些不足,這就是通信,剛剛研製成功的無線電報僅有500裏的通信距離。而金蘭灣到瓊州(海南島)有1600裏,如果中間有合適的島嶼也要至少兩個中間點才能完成接力通信。現在瓊州的通信尚未解決,所以通信是個大麻煩。
朱萬化說道:“五弟,因為金蘭灣非常重要,它將來是南海艦隊的主要基地,也是我們控製南洋的主要基地,所以我打算派你走一趟。為了解決通信,這一路上就要尋找幾個通信的接力站。考慮到安全,中間站還是選擇海島為宜。從台南到離島(香港)需要兩個中間站,從瓊州到金蘭灣也需要兩個中間站,加上離島、瓊州本身,從台南到金蘭灣就是六個中間站才能完成通信。如果我們的無線電技術明年能夠取得突破,通信的問題將能夠徹底解決。”
“大哥,我們這一路走的慢一點,邊走邊測試建站,站點多少按照實際測試來辦。每個站留下一個排的兵力,配上一艘炮艇,安全也就保證了,中間站多一點,總比沒有通信強,順便也解決了離島、瓊州的通信,也是好事。”
金蘭灣後世是南亞的重要大型海軍基地,主要就是他的地形特別好。入口很窄隻有幾百米,入口兩側都有山地,便於設置岸防炮,堵在入口外麵就是一個小島,是入口的天然屏障。金蘭灣內部很寬闊,水也比較深,大型艦船完全沒有問題。它的內部沿岸的北麵,有一塊麵積不小的衝積平原,便於建築各種設施,同時也可以組織工農業生產支持基地的運轉。
“五弟,你們到達以後對於周圍做一個全麵的勘察,並作出規劃。那個地方做什麽用都作出計劃,以避免盲目建設。第一期工程要簡單實用一些,防禦設施,碼頭倉庫是第一步必須做的,先把基地占領,立住腳,能夠用,其他的慢慢解決。如果陸戰隊兵力不夠,你可以從瓊州的第二獨立團帶一個營過去。
這個地方還有一個重大的隱含作用,就是把中南半島的沿海地區南北一分為二。在勘查地形,整體規劃中要考慮進去,不要有遺漏。隻要把勢力範圍向西擴展100多裏,就截斷了南北通道。這個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是不能用經濟利益來算賬的。移民是第二步的事情,移民的來源將來在考慮。”
從這一點上分割中南半島的沿海部分,後世的越南這個國家就永遠也不會形成了。隻能是若幹分散的小國家,或許永遠是中國的一個行省,它已經沒有獨立的本錢了。
朱萬化說:“五弟,南海艦隊在台南現有兩艘護衛艦六艘炮艦和10艘炮艇,除了商隊護航的力量之外,你全部帶走。留下一批人員,把教官楊書堂留下,管理商路護航和留守人員。我再給南海艦隊配一批艦艇,其中有正在測試的一艘巡洋艦和半潛艇,另外配一批護衛艦和炮艇,這樣南海艦隊就成了國防海軍最強的艦隊。目前南海艦隊有三個基地,金蘭灣是司令部所在地,瓊州一個,離島一個。”
由於朱家的海軍艦艇上的人員都是雙配置,甚至更多,目的就是培養海軍人員,所以,他們可以隨時抽調一批人接收新的艦船。
離島和瓊州還有一部分艦船,主要是小型的炮艇,也是屬於南海艦隊的。
......
十二月十二日,就在朱萬化與朱萬雄商議占領金蘭灣做海軍基地的當天,東閣大學士溫體仁來到濟南傳達朝廷和談的旨意,能派出一名內閣成員說明朝廷的重視程度。
朱大典在自己的書房了接待了溫體仁,對於溫大學士朱大典當然十分的了解。這位崇禎年代據首輔職位時間最長的大學士可不是什麽好人,他為官這麽多年就幹了一件事——整人。被他整過的人多的不計其數,他整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窮追猛打,不整死不算完,罷官迴家都不行。
但是溫體仁在曆史上又是一個大大的清官,從不接受賄賂,做官多年卻沒有積攢下錢財。這是不是很矛盾?不,完全不矛盾。因為他自己知道,得罪的人太多了,幾乎所有的官員眼睛都盯著他,有一點把柄在手就會要了他的命。因此他才心驚膽戰,小心翼翼,生怕留下把柄,哪敢接受賄賂。做人做到這個份上也算是一絕了。
溫體仁把朝廷的旨意說了,朱大典又索要了他帶來的聖旨,仔細的看了一遍。與這種人打交道要時時小心,不可大意,口說無憑,白紙黑字寫到紙上才算數。
朱大典看過後,把聖旨還給他,說道:“長卿兄(溫體仁的字),我國防軍退出天津衛沒有問題。但是台灣的賦稅正在大沽口轉運,今後我朱家交付朝廷的多種貨物也會經大沽口上岸。此外,如若我國防軍支援關寧、錦州,部隊、裝備都需要在大沽口上岸。為了保證貨物的安全轉運和支援關寧,我國防軍需要在大沽口駐紮一支部隊。我們這也是為朝廷著想,並非為我朱家。對此朝廷不會不同意吧?”
大明的官員對於海外、海洋上的事情都不是特別關心,運輸、碼頭也就無所謂了。在他們眼中,大沽口的存在就是為了東江鎮、登州,這些地方如今朝廷都管不了了,碼頭還有何用?大沽口碼頭曆來在朝廷大員的心中就沒有位置,再加上朱大典以支援邊關為理由,朝廷就更加沒有反駁的餘地,要人家出兵總要有一個通道嗎。溫體仁自認為此事可以做主,於是就滿口答應了。
他說道:“大沽口就按延之兄說的辦。天津衛及周圍各縣中,朱家的兵要撤,朱家任命的官員也要撤,此事還是說清的好。”
溫體仁也是擔心,怕話中有紕漏。因為朱家占領的可不僅僅是天津衛,他的周邊四五個縣都被占領了。大明的官府隻是到達縣一級,縣以下就沒有官員了,所以占領縣城就等以占領了整個縣。朱大典說是退出天津衛,是不是包括這些縣也要說明白。
於是朱大典說道:“我有個提議,我們兩人把事情大框架談妥,讓你我的幕僚商議落筆寫一個備忘文案,你我過目同意之後簽字畫押,以文字為準,我們語言上就不必斤斤計較了,可好?”
既然天津衛之事談妥,就等於完成了和談的先決條件,和談也就可以進行了,剩下的就是和議的地點和雙方派出的人員了。溫體仁提出選在京師比較合適。朱家早有準備,意見也是京城,因此沒有問題。但是,朱大典提議具體地點應設在京師外城,原因是朱家人員必定需要警衛,雖然兵不多,進入內城雙方都不方便。
京師的外城就是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以南,永定門以北,這裏曆來是京城底層民眾居住的地區,防衛水準低於內城,朱家的少量武裝進入是沒有問題的。朱大典選擇外城,一是為了朱家代表的安全,二是便於設立通信設施,這一套無線電通信設備,和談之後就準備留在京城。畢竟京城常有重要的情報信息需要傳遞。
然後朱大典找來朱家棟和趙四海,並介紹給溫體仁,當麵介紹清楚,也就明確了身份。朱家棟的身份是山東行省行政長官,任和議正使;趙四海是國防軍第三師的師長,任和議副使。
邊關緊急,談判議和的各個步驟就不能再耽擱了。議好條文之後,雙方簽字,八百裏加急快馬將條文文案送到京城。
十二月十六日,被朱家驅逐滯留京城的天津衛地區的官員,啟程去天津衛恢複原職。朱大典、朱萬武也陪同溫體仁到天津衛地區辦理交接。朱家棟等談判使團帶領通信設備人員和一個排的警衛也啟程前往京城,隨行的有原撤出京城的郵政局的人員,恢複京城的郵政業務。
十二月二十六日,經過十天時間,天津衛的政權交割辦妥之後,溫體仁迴到京城,朱萬武順利接受大沽口,原大沽口的官軍和水軍全部退到天津衛。如果溫體仁力爭,朱家原打算再退一步,占據部分大沽口的港口即可。溫體仁糊塗也罷,不上心也罷,國防軍得到了完整的大沽口也是不小的收獲。
十二月二十八日議和談判開始,到過完年的崇禎五年正月初五,過年都沒有休息的談判,用了八天時間終於完成,達成被稱作‘正陽門協議’(談判的地點是在正陽門前的一個大宅子)的議和條款如下:
“一、朝廷與國防軍雙方罷兵,結束戰爭狀態。”
“二、罷免楊嗣昌山東巡撫、恢複朱大典的山東巡撫之職。”
山東實際握在朱家手上,朝廷不任命朱大典也沒有任何作用。
“三、撤銷登萊巡撫衙門,登州水師移防天津衛,所屬營兵由總兵黃龍帶領移防天津衛,衛所就地遣散安置。”
登萊巡撫已經是沒有用的衙門了,早就該撤了,朝廷有用的兵都撤走。在山東朝廷也沒有能力在經營一塊地盤了,這也是順理成章的結局。
“四、任命孫元化為台灣巡撫,朱萬化為布政使,張誌勳(東海艦隊教官,後轉任第二師教官)為按察使、朱萬傑為都指揮使。批準組建台灣軍。”
除了孫元化之外全部都是朱家自己的人,但是朝廷堅持原有官府格局。
“五、除了台灣、山東、遼寧之外,不能再建立議會,也不準再宣傳基本法。”
這一條是崇禎堅決堅持到底的,最後經朱家父子商議,還是要讓一步,否則無法達成和解。實際上朝廷也讓了一步,默許台灣等三省的憲政狀態。
基本法本來也是關係惡化之後倉促頒布的,原計劃就應該晚幾年辦這個事。畢竟已經造成了三省的憲政事實,已經進了一大步,收獲不小了。
“六、允許國防軍屯兵覺華島,以支援邊關,限期崇禎五年二月底之前解錦州之圍。國防軍作為寧遠城的後盾,保寧遠城不失。遼寧軍從東線出擊,牽製後金。”
這是朝廷的要求,也是議和的收益。這一條不保證,議和對於朝廷就沒有意義了。
“七、中華日報幫助朝廷建立一個同樣規模的報社,提供管理、技術、原材料和紙張等方麵的協助。使朝廷在三個月內能夠出版一份報紙。”
看來我們的萬歲爺同誌開竅了,知道報紙輿論的力量了。
正陽門協議條款不少,實際就是三件事:山東、台灣、錦州,最後附加的一個報紙。
---第212章完---
送走了鄭芝龍之後,朱萬化找來了他的小弟朱萬雄。原定的占領、建設金蘭灣海軍基地的事情應該提前了,以便應付鄭芝龍南下的問題。
鄭芝龍南下的初期,在他未站穩腳跟之前還是要支持一下的。
對著地圖朱萬化在介紹著金蘭灣的地理位置和它的作用。
金蘭灣位於南海中部,這個位置無疑對於控製整個南海是非常有利的位置。但是暫時也有一些不足,這就是通信,剛剛研製成功的無線電報僅有500裏的通信距離。而金蘭灣到瓊州(海南島)有1600裏,如果中間有合適的島嶼也要至少兩個中間點才能完成接力通信。現在瓊州的通信尚未解決,所以通信是個大麻煩。
朱萬化說道:“五弟,因為金蘭灣非常重要,它將來是南海艦隊的主要基地,也是我們控製南洋的主要基地,所以我打算派你走一趟。為了解決通信,這一路上就要尋找幾個通信的接力站。考慮到安全,中間站還是選擇海島為宜。從台南到離島(香港)需要兩個中間站,從瓊州到金蘭灣也需要兩個中間站,加上離島、瓊州本身,從台南到金蘭灣就是六個中間站才能完成通信。如果我們的無線電技術明年能夠取得突破,通信的問題將能夠徹底解決。”
“大哥,我們這一路走的慢一點,邊走邊測試建站,站點多少按照實際測試來辦。每個站留下一個排的兵力,配上一艘炮艇,安全也就保證了,中間站多一點,總比沒有通信強,順便也解決了離島、瓊州的通信,也是好事。”
金蘭灣後世是南亞的重要大型海軍基地,主要就是他的地形特別好。入口很窄隻有幾百米,入口兩側都有山地,便於設置岸防炮,堵在入口外麵就是一個小島,是入口的天然屏障。金蘭灣內部很寬闊,水也比較深,大型艦船完全沒有問題。它的內部沿岸的北麵,有一塊麵積不小的衝積平原,便於建築各種設施,同時也可以組織工農業生產支持基地的運轉。
“五弟,你們到達以後對於周圍做一個全麵的勘察,並作出規劃。那個地方做什麽用都作出計劃,以避免盲目建設。第一期工程要簡單實用一些,防禦設施,碼頭倉庫是第一步必須做的,先把基地占領,立住腳,能夠用,其他的慢慢解決。如果陸戰隊兵力不夠,你可以從瓊州的第二獨立團帶一個營過去。
這個地方還有一個重大的隱含作用,就是把中南半島的沿海地區南北一分為二。在勘查地形,整體規劃中要考慮進去,不要有遺漏。隻要把勢力範圍向西擴展100多裏,就截斷了南北通道。這個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是不能用經濟利益來算賬的。移民是第二步的事情,移民的來源將來在考慮。”
從這一點上分割中南半島的沿海部分,後世的越南這個國家就永遠也不會形成了。隻能是若幹分散的小國家,或許永遠是中國的一個行省,它已經沒有獨立的本錢了。
朱萬化說:“五弟,南海艦隊在台南現有兩艘護衛艦六艘炮艦和10艘炮艇,除了商隊護航的力量之外,你全部帶走。留下一批人員,把教官楊書堂留下,管理商路護航和留守人員。我再給南海艦隊配一批艦艇,其中有正在測試的一艘巡洋艦和半潛艇,另外配一批護衛艦和炮艇,這樣南海艦隊就成了國防海軍最強的艦隊。目前南海艦隊有三個基地,金蘭灣是司令部所在地,瓊州一個,離島一個。”
由於朱家的海軍艦艇上的人員都是雙配置,甚至更多,目的就是培養海軍人員,所以,他們可以隨時抽調一批人接收新的艦船。
離島和瓊州還有一部分艦船,主要是小型的炮艇,也是屬於南海艦隊的。
......
十二月十二日,就在朱萬化與朱萬雄商議占領金蘭灣做海軍基地的當天,東閣大學士溫體仁來到濟南傳達朝廷和談的旨意,能派出一名內閣成員說明朝廷的重視程度。
朱大典在自己的書房了接待了溫體仁,對於溫大學士朱大典當然十分的了解。這位崇禎年代據首輔職位時間最長的大學士可不是什麽好人,他為官這麽多年就幹了一件事——整人。被他整過的人多的不計其數,他整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窮追猛打,不整死不算完,罷官迴家都不行。
但是溫體仁在曆史上又是一個大大的清官,從不接受賄賂,做官多年卻沒有積攢下錢財。這是不是很矛盾?不,完全不矛盾。因為他自己知道,得罪的人太多了,幾乎所有的官員眼睛都盯著他,有一點把柄在手就會要了他的命。因此他才心驚膽戰,小心翼翼,生怕留下把柄,哪敢接受賄賂。做人做到這個份上也算是一絕了。
溫體仁把朝廷的旨意說了,朱大典又索要了他帶來的聖旨,仔細的看了一遍。與這種人打交道要時時小心,不可大意,口說無憑,白紙黑字寫到紙上才算數。
朱大典看過後,把聖旨還給他,說道:“長卿兄(溫體仁的字),我國防軍退出天津衛沒有問題。但是台灣的賦稅正在大沽口轉運,今後我朱家交付朝廷的多種貨物也會經大沽口上岸。此外,如若我國防軍支援關寧、錦州,部隊、裝備都需要在大沽口上岸。為了保證貨物的安全轉運和支援關寧,我國防軍需要在大沽口駐紮一支部隊。我們這也是為朝廷著想,並非為我朱家。對此朝廷不會不同意吧?”
大明的官員對於海外、海洋上的事情都不是特別關心,運輸、碼頭也就無所謂了。在他們眼中,大沽口的存在就是為了東江鎮、登州,這些地方如今朝廷都管不了了,碼頭還有何用?大沽口碼頭曆來在朝廷大員的心中就沒有位置,再加上朱大典以支援邊關為理由,朝廷就更加沒有反駁的餘地,要人家出兵總要有一個通道嗎。溫體仁自認為此事可以做主,於是就滿口答應了。
他說道:“大沽口就按延之兄說的辦。天津衛及周圍各縣中,朱家的兵要撤,朱家任命的官員也要撤,此事還是說清的好。”
溫體仁也是擔心,怕話中有紕漏。因為朱家占領的可不僅僅是天津衛,他的周邊四五個縣都被占領了。大明的官府隻是到達縣一級,縣以下就沒有官員了,所以占領縣城就等以占領了整個縣。朱大典說是退出天津衛,是不是包括這些縣也要說明白。
於是朱大典說道:“我有個提議,我們兩人把事情大框架談妥,讓你我的幕僚商議落筆寫一個備忘文案,你我過目同意之後簽字畫押,以文字為準,我們語言上就不必斤斤計較了,可好?”
既然天津衛之事談妥,就等於完成了和談的先決條件,和談也就可以進行了,剩下的就是和議的地點和雙方派出的人員了。溫體仁提出選在京師比較合適。朱家早有準備,意見也是京城,因此沒有問題。但是,朱大典提議具體地點應設在京師外城,原因是朱家人員必定需要警衛,雖然兵不多,進入內城雙方都不方便。
京師的外城就是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以南,永定門以北,這裏曆來是京城底層民眾居住的地區,防衛水準低於內城,朱家的少量武裝進入是沒有問題的。朱大典選擇外城,一是為了朱家代表的安全,二是便於設立通信設施,這一套無線電通信設備,和談之後就準備留在京城。畢竟京城常有重要的情報信息需要傳遞。
然後朱大典找來朱家棟和趙四海,並介紹給溫體仁,當麵介紹清楚,也就明確了身份。朱家棟的身份是山東行省行政長官,任和議正使;趙四海是國防軍第三師的師長,任和議副使。
邊關緊急,談判議和的各個步驟就不能再耽擱了。議好條文之後,雙方簽字,八百裏加急快馬將條文文案送到京城。
十二月十六日,被朱家驅逐滯留京城的天津衛地區的官員,啟程去天津衛恢複原職。朱大典、朱萬武也陪同溫體仁到天津衛地區辦理交接。朱家棟等談判使團帶領通信設備人員和一個排的警衛也啟程前往京城,隨行的有原撤出京城的郵政局的人員,恢複京城的郵政業務。
十二月二十六日,經過十天時間,天津衛的政權交割辦妥之後,溫體仁迴到京城,朱萬武順利接受大沽口,原大沽口的官軍和水軍全部退到天津衛。如果溫體仁力爭,朱家原打算再退一步,占據部分大沽口的港口即可。溫體仁糊塗也罷,不上心也罷,國防軍得到了完整的大沽口也是不小的收獲。
十二月二十八日議和談判開始,到過完年的崇禎五年正月初五,過年都沒有休息的談判,用了八天時間終於完成,達成被稱作‘正陽門協議’(談判的地點是在正陽門前的一個大宅子)的議和條款如下:
“一、朝廷與國防軍雙方罷兵,結束戰爭狀態。”
“二、罷免楊嗣昌山東巡撫、恢複朱大典的山東巡撫之職。”
山東實際握在朱家手上,朝廷不任命朱大典也沒有任何作用。
“三、撤銷登萊巡撫衙門,登州水師移防天津衛,所屬營兵由總兵黃龍帶領移防天津衛,衛所就地遣散安置。”
登萊巡撫已經是沒有用的衙門了,早就該撤了,朝廷有用的兵都撤走。在山東朝廷也沒有能力在經營一塊地盤了,這也是順理成章的結局。
“四、任命孫元化為台灣巡撫,朱萬化為布政使,張誌勳(東海艦隊教官,後轉任第二師教官)為按察使、朱萬傑為都指揮使。批準組建台灣軍。”
除了孫元化之外全部都是朱家自己的人,但是朝廷堅持原有官府格局。
“五、除了台灣、山東、遼寧之外,不能再建立議會,也不準再宣傳基本法。”
這一條是崇禎堅決堅持到底的,最後經朱家父子商議,還是要讓一步,否則無法達成和解。實際上朝廷也讓了一步,默許台灣等三省的憲政狀態。
基本法本來也是關係惡化之後倉促頒布的,原計劃就應該晚幾年辦這個事。畢竟已經造成了三省的憲政事實,已經進了一大步,收獲不小了。
“六、允許國防軍屯兵覺華島,以支援邊關,限期崇禎五年二月底之前解錦州之圍。國防軍作為寧遠城的後盾,保寧遠城不失。遼寧軍從東線出擊,牽製後金。”
這是朝廷的要求,也是議和的收益。這一條不保證,議和對於朝廷就沒有意義了。
“七、中華日報幫助朝廷建立一個同樣規模的報社,提供管理、技術、原材料和紙張等方麵的協助。使朝廷在三個月內能夠出版一份報紙。”
看來我們的萬歲爺同誌開竅了,知道報紙輿論的力量了。
正陽門協議條款不少,實際就是三件事:山東、台灣、錦州,最後附加的一個報紙。
---第212章完---